国有施工企业管理体系演化探究论文_陈冠宇1,王薪宇2

国有施工企业管理体系演化探究论文_陈冠宇1,王薪宇2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天津 300461

摘要:国有施工企业管理体系的不断演化,是适应国家标准、市场环境和企业战略方向的过程,有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实用性偏弱等问题。

关键词:国有施工企业;管理体系;演化过程;特点

一、前言

自1978年我国引入“TQC”理论并推广应用以来,国内企业的管理体系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的过程,是一个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本文以国有大型施工企业YHJ公司为例,探讨国有施工企业管理体系演化的过程、特点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二、国有施工企业管理体系演化的过程

(一)建设质量管理体系

1996年初,为顺应国家推广标准化管理的趋势,YHJ公司把贯标认证和强化质量管理紧密结合,启动了贯彻GB/T19000-ISO9000等系列标准工作,1997年编写完成第一版《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第一次在全体员工中全面贯彻了“系统管理”和“持续改进”的理念,并在1998年获得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颁发的《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取得认证之前,YHJ公司的质量管理处于一种经验性管理中,《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编写完成并取得认证,将质量管理变成了体系化管理,管理人员更多的按照系统化的思维来开展工作。

(二)建设综合管理体系

在取得质量体系认证后,在国家体系认证的政策引导下,YHJ逐渐对安全和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进行探索,建立起一套涵盖质量、安全和环境的管理体系文件,管理体系良好运行并得到不断改善,为当时的市场投标提供了比较有力的竞争武器。

2010年初,YHJ公司启动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在原有贯标体系基础上,融合了企业文化建设、战略管理、风险管理、各项专业管理及其他基础性管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演化为《管理大纲》和《部门工作手册》,安全管理的理念升级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由于理念引入较早、基础工作扎实,YHJ公司在2010年11月成功取得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综合管理体系构建工作取得初步成功。

(三)管理体系全面覆盖

随后,YHJ公司实现了管理体系的全面覆盖。第一是实现横向覆盖,结合构建综合管理体系,先后出形成《规章制度汇编》和《管理流程汇编》,印发管理类、技术类、法律法规类受控文件清单,形成了以《管理大纲》为第一级、《部门工作手册》为第二级、各类汇编和清单为第三级的管理程序文件体系。

第二是实现纵向覆盖,将综合管理体系向所属子公司、分公司和直管项目部推进。指导分公司出台《分公司工作手册》,指导直管项目部编写管理体系文件,到2013年底,下属独立认证单位都完成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并通过外部审核,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面覆盖。

(四)实施卓越绩效模式

随着综合管理体系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符合性的体系构建已经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求。YHJ公司开始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开始改进性的管理体系改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更加注重“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在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过程中更加注重“以价值创造为导向”。2015年,YHJ公司获得了当地省级政府颁发的首届质量奖,卓越绩效模式构建取得初步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国有施工企业管理体系演化的特点

(一)与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相适应

从YHJ公司管理体系演化过程看,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国家政策紧密联系。1978年国家引入“TQC”理论,公司即开始质量管理方面的深入探索,开始使用QC管理工具,开展小组活动并持续至今。1996年,国家推广标准化管理,公司开展构建质量管理体系。2010年,国家标准要求建立综合管理体系,公司在当年取得综合管理体系认证。另外,国家对建筑业企业的管控,实施的是资质准入原则,资质是进行投标的必备条件,而体系认证是重要加分项甚至否决项。在建设单位招标过程中,条件设置也会随着国家管理体系标准变化而变化,这也大大激发了施工企业开展体系认证的积极性。

(二)与市场环境和业务结构相适应

YHJ公司的管理体系的演化,始终与市场环境和公司业务结构组成相适应。YHJ公司组建以来,深耕水工领域,成为国家在水工领域的翘楚企业,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到2010年左右,水工市场得到了大发展,港口建设、航道治理业务量持续上升,公司水工业务占比达到90%以上,此时的管理体系能够围绕水工业务这个中心,在水工市场开发、项目管理、成本管控方面提供纲领性的文件。从2010左右开始,水工市场饱和,国家投资力度逐渐下行,市场环境和行业竞争空前激烈,企业面临转型的压力,逐渐更多地进入公路、市政、城市轨道等领域,水工业务逐渐下滑,最终占比低于50%,管理体系的覆盖领域和重点也随之转变,体系建设涵盖内容由“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

(三)与战略方向和机构设置相适应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战略方向随之进行调整,机构设置也随之进行调整。YHJ公司在“九五”期间工作思路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改制转轨为契机,理顺企业经营机制,而到了“十三五”期间,已经转变为加大业务结构、资产结构、盈利结构调整力度,确保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经统计,YHJ公司进入21世纪后,总部部门组织机构进行过数十次部门设置调整,下属子分公司进行了大量的变更、新设和注销。管理体系的演化,能够紧扣战略方向和机构设置的变化,及时进行适应性变化,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四、国有施工企业管理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系文件实用性偏弱

第一,编制管理体系文件是外生驱动。前文提到,建设管理体系,主要出发点是为了适应国家标准的变化,为了在市场投标过程中获得加分,而不是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驱动。这种外生驱动的企业管理改进措施,在构建过程中,往往相对简单,牵头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对照标准要求,写出相应的内容,最后汇总形成管理体系文件。这样得出的管理体系文件,实用性偏弱。

第二,编制体系文件人员对标准规范的掌握水平有限。管理体系的标准规范内容众多、牵扯范围广,虽然编写标准规范的语言并不生涩,但是对规范不熟悉的人员,往往不能理论联系实际,无法将标准规范中的语言,与企业管理实际情况相对应,中间存在一定“代沟”,进而导致编写的管理体系文件水平不够,实用性被削弱。

(二)管理体系内外部审核效果有限

根据标准要求,企业应每年组织对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内部审核,并接受具有国家授权的外部审核监督机构进行外部监督审核,三年进行一次换证审核。此举设置的初衷,是为了管理体系能够有效良好运行,并不断得到改进完成,形成PDCA循环,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内部审核的内审员往往数量不够,或者素质不够,并不能有效发现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要害问题,而在外部审核过程中,受外审组进驻企业审核时间有限的影响,只能诊断出少量企业存在的问题。

五、总结

总的来讲,经过二十几年的演化,国有施工企业管理体系已趋于完善,并能根据行业标准、市场环境和企业业务结构等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何使管理体系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仍有待于更深一步的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郦红娟,施工企业实施管理体系存在问题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5(2):91-92.

论文作者:陈冠宇1,王薪宇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  ;  ;  ;  ;  ;  ;  ;  

国有施工企业管理体系演化探究论文_陈冠宇1,王薪宇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