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各行业对大数据的需求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作为高新技术的发展产物,大数据不仅能够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还能够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专业化的分析处理。当前,大数据已经很好地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而电力企业作为重要的支柱型产业,融入大数据后会更加有助于社会的信息化发展。电力企业要在现有市场经济环境下获得好的发展,需要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加强电力营销管理力度,实现理想的电力营销效果。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电力营销管理;创新对策
前言:
现阶段,大数据技术在我国的各个行业领域中进行了广泛地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尤其对于我国的电力企业而言。而随着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用电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电力营销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时代的发展要求。针对于此,文章主要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背景下,对当代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创新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大数据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创新对策,希望可以给业内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1大数据理论
大数据具体是指体量大、类型繁杂的数据集合,对此类数据无法采用传统数据库方法抓取、管理和处理。大数据分析结果有较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大数据的应用关键是“加工”后获取增值信息。即通过现有的数据分析,预测未来的某些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建立科学数据模型,输入新的数据,得出新的结论,作为发展过程中的参考。大数据具有“3V”特征,包括数据体量大、类别繁多、处理速度快,将大数据应用到营销创新之中,有助于企业的业务的转型升级。
2大数据时代电力企业实行营销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如全面建设智能电力系统等。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我国所消耗的电力数据量正在每年呈指数增长的趋势上涨,极大程度上超出了电力企业的所能承受的范围与预期计划的范围。面对大数据环境,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结构体系的建构方面还是存在着较多的弊端,比较阻碍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举个例子来说,传统的电力营销主要依靠具体的业务导向进行设计,对于市场的动态变化与用户的实际需求显得比较忽略,这在极大程度上就导致了电力企业无法与时代接轨,发展比较受限。另外,电力营销业务的功能缺乏合理化。一般来说,电力公司的技术研究部门与网省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机构缺乏健全的发展体系,直接导致部分营销功能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违背了数据时代对电力企业的发展要求。
针对于此,在大数据的发展背景下,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最好摒弃经验式的管理理念,将更多的发展精力放在数据的分析工作上,为企业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要求电力企业应该对原有的电力营销管理体系进行创新,解决现阶段存在的发展问题。可以说,通过电力企业实行营销管理的创新工作,可以有效地让原本复杂的问题转变成数据分析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根据得到的具体数据,利用多重数据的方式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如进行建模研究。通过利用此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营销的预期管理水平,便于相关人员构建营销策略等相关工作。除此之外,通过创新电力营销管理方式,利于相关人员建构基于大数据背景的营销管理体系,使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存在的不足
在国网公司管理理念指导下,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电力企业营销创新管理存在的问题仍有很多,具体有如下几方面体现:①未形成完善的电力营销体系,电力营销长期存在供需失衡现象,营销滞后于产品供应,在各类新资源的不断冲击的市场背景下,企业应充分考虑市场竞争格局与客户需求变化,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完善、健全的电力销售服务体系;②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模式较为落后,应利用大数据对技术研究、营销策略以及市场开拓工作进一步补充和健全,补充各项缺失的功能;③电力营销运营效率低下,应充分利用大数据避免资源重复配置现象出现,加强规划、生产等部分对营销业务的支持力度,完善故障抢修等服务流程。
4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理创新对策
4.1提高电力抢修的可视化程度
建立标准化运行抢修体系是提高电力抢修可视化程度的基础。出现配电网抢修的突发状况时,通常的流程是:供电公司接到相关报告电话,迅速向抢修中心下达任务,平台根据状况描述判断故障类型和原因之后,派遣第一梯队去故障现场查看情况,此后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如判断为简单故障,第一梯队相关工作人员可立即开展故障排查处理,后将情况汇报上级;另一种情况是故障较为复杂,指挥中心会指示第二梯队到现场排查并做出故障处理,汇报处理记录。数据的可视化管理可以协助营销人员更好地认识数据,进而管理社会用电。笔者结合工作实例,对可视化管理的成效进行一下分析:第一,实时更新抢修信息。如上文所述,如故障信息的传递滞后,将会给第一、第二梯队的抢修工作带来不便,接受工单、到达反馈、故障排查、故障抢修、反馈抢修状况等信息都需要实时更新,再加上充分利用GIS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管理抢修车的运行系统,保障指挥中心与现场人员的精准沟通,实现客服部门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互动。第二,可实现故障的主动推送,实现故障抢修的自动化管理,积极转变“被动维修”到“主动维修”状态,利用GIS技术反馈故障属性及定位信息,提高故障处理效率。第三,提高故障相应效率。通过闭环管理和数据的统一调配,将抢修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提升整体的抢修管理水平,保障供电可靠性。
4.2进行线损的精益化管理
电力企业应借力大数据建立线损模型,并通过实时输入数据对模型进行不断修正与更新,模型用于分析各环节的电量计量管理,加强线损的精益化管理水平。电力营销信息与GIS信息系统的协同管理有利于营销和配电系统的整合发展。具体来说,是通过营销系统抽取电量和外售数据,核查实际线路供电量数据,规避数据统计的失误现象。另外,借助营销系统数据对线损数据复查,建立精细化工作机制和运作体系,减少电力企业资源的浪费,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营收状况。
4.3结合网络技术开展多元化营销服务
互联网营销的发展在各行业皆有体现,特别是发挥了大数据优势的网络营销。电力企业要实现持续稳定的进步,需要结合互联网技术开展大数据营销。具体实施时,不仅要在电力系统中建立数据库,发挥资源优势,还需要积极拓展和延伸业务,实现电力企业的多元化进步。在开展多样化服务的同时,电力企业的客户经理还需要科学统计分析客户实际用电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科学安排生产班次,并结合客户的用电情况实行针对性的无功补偿。此外,企业要从客户角度出发,减少其电费支出,科学指导客户的用电负荷,减少用电设备的能源消耗。最后,电力企业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对用电设备的运营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及时排查用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使配电网能够更加稳定和安全地运行。在对电网进行改造时,需要及时联系大客户,帮助大客户制定科学的规划改造计划,获得客户的理解,更好地促进电力企业的持续稳定进步。
5结论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将会变得更加完善与成熟。面对此种情况,电力企业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积极地结合大数据的管理理念与技术理念,完善自身电力营销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完善的过程中,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应该立足于本企业的发展现状上,有效地实现精细化及优质化的管理,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发展营销管理模式,为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珊.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创新对策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7):144-145.
[2]段艳萍.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理创新对策[J].低碳世界,2017(16):111-112.
[3]顾立威,王国芬,黄燕.基于信息化的电力营销管理创新对策分析[J].机电信息,2014(36):170-171.
论文作者:裴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数据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电力论文; 故障论文; 客户论文; 营销管理论文; 情况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