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规范化管理在骨关节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杨琳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412000

【摘 要】目的:讨论疼痛规范化管理用于骨关节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骨关节科实施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以及疼痛规范化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清醒时的疼痛评分无差异,但是护理组患者术后1d、术后2d的疼痛分值明显小于常规组,且常规组的满意率为82.5%,护理组的满意率为97.5%。另外护理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疼痛规范化管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加速患者的恢复。

【关键词】疼痛规范化管理;骨关节科患者术后疼痛;临床效果

手术是治疗骨关节科疾病的有效措施,但是手术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并且会引起患者生理、心理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恢复效果[1]。同时,现在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术后疼痛护理越来越重视,因此,帮助骨关节科手术患者术后缓解疼痛感是术后护理工作的关键所在。本文重点探讨了疼痛规范化管理用于骨关节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80例骨关节科治疗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80例骨关节科治疗患者进行研究,并根据护理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其中常规组患者为40例,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患者为20例,年龄21至91岁,平均年龄为(41.2±4.7)岁;护理组的患者为40例,男性患者为22例,女性患者为18例,年龄20至89岁,平均年龄为(40.3±3.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而常规组,在患者治疗的过程实施常规的围手术其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准备,术后监测等。护理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疼痛规范化管理,主要分为认知方面、教育干预、行为干预以及疼痛干预等等,详情如下:

1.2.1教育干预,患者入院治疗后,护理人员应及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的知识,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操作步骤,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通过沟通,让患者了解术后疼痛是正常现象,另外告知患者如出现疼痛的时候要及时说出来,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同时,指导患者在术前进行相应的疼痛指导,缓解患者的手术压力[2]。

1.2.2加强基础规范管理,首先,护理人员应保持患者病房的干净与整洁,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对患者应做好防寒处理,注意室内外的安静,减少患者强光及噪音的刺激,帮助患者恢复。其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予以针对性的饮食指导,多让患者食用一些营养价值高、易消化的食物,并且要细嚼慢咽、少食多餐,忌食辛辣、刺激等食物。针对于吸烟、饮酒的患者要叮嘱其戒烟戒酒[3]。

1.2.3疼痛药物干预,在术前前一天晚上给患者服止痛药,随后术后继续对患者服止痛药治疗,针对于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予以肌肉注射止痛药物,然后在口服药物,保证给予患者持续止痛的效果[2]。

1.2.4体位干预护理,在患者手术结束后,尚未清醒时,护理人员应让患者平台至病床,去掉针头,头偏向一侧,保持患者的呼吸顺畅,并保障静脉通道的顺畅。

1.2.5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在术前以及术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建立相应的疼痛档案,由于患者对手术充满恐惧,因此会出现焦虑、不安、害怕等不良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应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心理计划,组成相应的心理小组,一对一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要耐心的解答患者所提出的任何问题,满足患者所提出的合理要求,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通过沟通,帮助患者树立对治疗的信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时,语气要温柔,态度应诚恳 [4]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患者的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两组患者在术后清醒时的疼痛评分无差异,但是护理组患者术后1d、术后2d的疼痛分值明显小于常规组,其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常规组的满意率为82.5%,护理组的满意率为97.5%,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常规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5例,其中恶心呕吐的患者为3例,头晕的为2例,发生率为12.5%,护理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2例,其中恶心呕吐的为1例,头晕的为1例,发生率为5.0%。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

 

3讨论

骨关节科手术的患者其病情均较为严重,同时严重的疼痛感会影响其手术效果,影响其恢复,这就需要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规范化疼痛护理干预是以患者为中心,在环境、心理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干预,把可以让患者缓解疼痛,让患者可以感觉到家的温暖,进而提高其对护理的依从性,并且有相关文献称,患者心理因素是直接影响术后疼痛,甚至会加重患者的疼痛感,因此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每日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的不良情绪宣泄出来,进而缓解不良情绪,缓解其疼痛感。以患者的整体为基础,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病因以及症状,采用规范的的护理干预,进而减少了病人的疼痛,还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疾病的恢复和愈后起着重要的作用[5]。

通过本文研究可得出,两组患者在术后清醒时的疼痛评分无差异,但是护理组患者术后1d、术后2d的疼痛分值明显小于常规组,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常规组的满意率为82.5%,护理组的满意率为97.5%,另外护理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说明,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加速患者的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志凤.舒适护理在骨科患者恢复期的应用[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2(2):174,176.

[2]焦亚娟,王迎春,徐婷,毕小娟,齐维萍. 舒适护理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焦虑及护患关系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8):152-153.

[3]蔡晓霞,赵景云.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骨科疼痛患者护理效果的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2,4(22):116-117.

[4]张丽红,祝安庆,严仕华 .规范化管理在外科手术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 [J].全科护理,2011,9(2):525-526

[5]席惠君,周潘宇,王立芬,等 .急性下肢创伤患者的规范化疼痛管理 [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1,6(4):629-632.

论文作者:杨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  ;  ;  ;  ;  ;  ;  ;  

疼痛规范化管理在骨关节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杨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