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区桩基施工中的溶洞地基处理分析论文_杨卫国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中的溶洞地基处理分析论文_杨卫国

杨卫国

武汉市昌厦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岩溶地区桩基施工中,仅通过常规的机械冲孔施工方法一般都难以成孔。本文结合溶洞地基的特点分析,对单护筒跟进、回填冲孔以及泥浆护壁等施工方法的综合应用做出了深入探究,并针对施工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情况,制定出科学完善的应对措施,以此来促进岩溶地区桩基施工水平的不断提升,更好地完成各项溶洞地基处理工作。

关键词:岩溶地区;桩基施工;溶洞地基处理

引言

对于所处位置地质结构相对比较复杂,且岩溶发育程度相对较高、拥有较大规模、溶洞成串出现的工程项目来讲,冲孔桩基础要一般都要穿过很多层溶洞,其中有些溶洞中的填充物相对比较复杂,大多都是流塑状,还有一些是空溶洞。同时,再加上裂隙发育较为突出,需要进行较远的延伸,仅通过普通的机械冲孔施工方法往往都难以取得理想成果。因此,对岩溶地区桩基施工技术的研究总结是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岩溶地区桩基施工控制要点

1.1做好技术交底

岩溶地区桩基础施工前,需要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做好施工方案的组织及研究,配合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对每一根桩基的具体位置,每一个溶洞的高度等进行明确。从保证施工安全的角度,工程技术人员应该针对施工人员、桩基班长、设备操作人员等进行技术交底,确保其能够切实把握好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各种问题,严格依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作业。

1.2重视钻孔处理

岩溶地区的桩基钻孔处理需要参考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例如,对于空洞、半充填或者流塑状全充填,且高度不超过4m的溶洞,可以选择片石与粘土进行填充;对于软塑状全充填溶洞,选择片石和粘土进行半填充;对于硬塑状全充填溶洞,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在桩基钻孔环节,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种情况的处理工作:一是泥浆渗漏速度过快,露出孔底。操作人员一旦发现这种情况,需要立即上提冲锤并向孔内补水,同时与钻孔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出现塌孔事故。之后,需要利用挖掘机,进行片石和粘土的快速抛填。回填后,必须做好标记,观察回填物是否处于下降状态,直到确认孔内泥浆不再流失,才能继续进行钻孔作业。如果钻孔过程中出现偏孔问题,需要利用片石进行回填,回填深度在2m左右,以此来对孔位进行修正;二是溶洞外部岩层存在的连通缝隙会导致漏浆问题,可以通过粘土回填完成封堵工作,若缝隙尺寸较大,粘土回填无法对漏浆问题进行有效控制,甚至连续多次(5次以上)回填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更换回填方法,同时向桩孔内填充粘土和袋装水泥,以桩基冲锤进行反复冲击,打破水泥包装袋后,静置12-24h。

1.3优选注浆方式

当地下溶洞的高度超过8m,且存在漏浆跑浆可能时,桩基施工一般会采用帷幕注浆的方法,如果是单管注浆,通常选择水泥砂浆,将注浆压力控制在0.5-1.0MPa之间,以桩中心为圆心,半径5m范围内设置帷幕,注浆孔间距在3-5m左右。钻孔需要设置在帷幕范围内,不能随便调整。为保证注浆与钻桩同步进行需要选择恰当的施工设备,做好成孔闲置时间的有效控制。钻孔采用隔行跳打的方式。钻孔完成后,需要及时设置注浆管,做好设备调整工作。注浆前将注浆管设置在距离孔底0.5m的位置,初始注浆压力设定为0.4MPa,采用低压送浆,等到浆液充足后,将注浆压力提高到1.0MPa,维持10min以上,然后将注浆管提高1m,开展下一阶段的注浆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施工过程控制

一是做好钢护筒准备工作。钢护筒的加工材料可以选择8mm钢板,若采用单层钢护筒,必须确保其内径超过桩基直径20cm,如果采用双层钢护筒,其外层护筒的内径应该超出桩基直径50cm左右,内层护筒则与单层钢护筒采用相同尺寸;二是需要对照溶洞标高,确定好钢护筒加工长度,对于直径在1.2m的桩基,在遭遇大溶洞时,可以选择单层钢护筒,如果桩基下存在大溶洞,且距离孔口5m范围内存在软弱土层,桩基直径为1.5m以上,则宜设置双层护筒,外层护筒必须深入到岩层顶面,护好软弱土层,内层护筒则需要进入溶洞岩层。为了避免偏孔、冲孔直径不达标等问题,在钻孔至距离岩面1m左右的位置时,应该暂停施工,利用专用监控器,对桩基的直径、垂直度等参数进行检查,若发现其无法满足设计施工要求,则需要及时进行修正工作。在针对双层钢护筒的内层护筒进行安装时,应该先令其自由下沉,待下沉停止后,使用振动锤进行击打,确保护筒能够深入岩层中。内层护筒下放环节,必须保证节与节之间具备良好的焊接顺直度和牢固性,护筒中心点满足设计桩基中心点坐标要求,同时内层护筒必须与外层护筒实现牢固焊接。为了避免内层护筒底部出现桩基直径不足、坍塌、漏浆以及偏孔等质量问题,在对护筒进行击打下沉的过程中,应该参考相应的地质柱状图,对内层护筒埋置深度进行合理控制,待其击打到位后,需要在护筒底部进行粘土、片石的反复回填和冲击,消除漏浆、坍塌等问题,若反复回填后问题依然存在,技术人员可以在护筒底部进行混凝土灌注封底工作,灌注高度在1m左右。

1.5常见问题处理

一是埋锤。如果钻进过程中泥浆浓度过大且没有能够及时纠偏,可能出现埋锤、卡锤和掉锤的问题,需要施工人员做好泥浆黏度、稠度以及含砂率等的控制,并且定期对钢丝绳焊接质量和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二是漏浆。漏浆问题应该以预防为主,在即将穿透溶洞时,应该随时关注护筒内部泥浆面的变化,如果发现泥浆迅速减少,则说明出现漏浆问题,需要立即提出钻头,向孔内注水或者补充泥浆;对于一些岩溶裂缝较大,或者透水性强的情况,一旦发生漏浆问题,可以适当提高泥浆稠度,增加泥浆比重,或者对钻进的速度进行控制,以此来对漏浆问题进行处理;三是弯孔。弯孔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钻机本身冲程较大,在岩溶发育薄弱位置发生倾斜。因此,施工时应该尽量选择小冲程钻进法,适当放缓钻进速度。

2溶洞地基处理方案探究

对于没有充填的大溶洞,可以通过大量块石、粘土与水泥式的袋装粘土来进行充填。而对于封闭的相对较小的溶洞,则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合理引用注浆措施,提供良好的成孔条件来穿过溶洞。若洞内没有填充物,或者是填充物存在不满的情况,可以引用先填充碎石或者是干砂,然后再注浆的方式给予妥善处理。此外,拖充填物呈现的是较为松散,或者是软塑状态时,可以直接引用注浆固结的方式来处理。但对于充填物已经固结且呈现出的状态是硬塑时,则可以直接冲孔,但要注意避免做好泥浆护壁。

结语

综上所述,在岩溶地区桩基施工过程中,通过引用单护筒跟进、回填冲孔,以及泥浆护壁等综合施工方法,不仅能够促进岩溶地区的溶洞地基处理工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这类地区在桩基施工中存在漏浆塌孔、纠偏处理等各类难题也能够得到妥善解决,进而形成更多的优良桩,最终获得建设、监理单位以及当地质监部门的广泛青睐。因此,为了获得更理想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岩溶地区桩基施工中,对于溶洞地基处理工作应给予足够重视与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陈颖烜.岩溶地区公路桩基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J].交通世界,2018(20):30-31.

[2]张应娟,叶凯.岩溶地区多种桩基施工及提高成桩效率处理方法[J].施工技术,2018,47(S1):118-120.

[3]罗德泉.岩溶极强发育地区桩基施工处治方案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17):94-95.

[4]曾帅.岩溶地区桩基施工及泥浆护壁机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8.

论文作者:杨卫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  ;  ;  ;  ;  ;  ;  ;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中的溶洞地基处理分析论文_杨卫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