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贴现: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问题高级国际研讨会综述_再贴现论文

再贴现: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问题高级国际研讨会综述_再贴现论文

再贴现: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高级国际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贴现论文,货币政策论文,国际研讨会论文,高级论文,工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久前,再贴现高级国际研讨会在海口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汇兑事务部高级经济学家劳伦斯先生、国际清算银行货币经济部副经理巴斯考尔先生、德意志联邦银行市场与信贷部负责人巴托洛梅先生、英格兰银行市场部部长塔克先生、日本银行业务部高级经理助理丹治芳树先生、韩国银行研究部常务副部长补长浩先生,以及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城市、中心城市分行的行长、副行长以及人民银行总行资金司和国际司的部分代表,正式到会代表共87人。

与会代表深入地研讨了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运行再贴现货币政策工具的经验,并针对我国自1986年以来开展再贴现业务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大家一致认为,再贴现是我国中央银行有效实施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

一、再贴现是国外央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对商业票据进行再贴现是中央银行体系注入和减少储备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之一。通过再贴现操作提供贷款的好处是,中央银行提供抵押贷款时,有助于规避贷款风险,同时,中央银行的再贴窗口可以促进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

在德国,再贴现起源于帝国银行的前身普鲁士银行时期,至今,再贴现仍是德意志联邦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贷款约占其中央银行总贷款的三分之一。在德国4000多家银行中,有2700家同联邦银行分支机构有资金划拨帐户关系,它们可以直接从德意志联邦银行获得再贴现贷款。此外,有600 家与联邦银行无资金划拨帐户关系的信用合作社可以间接地得到再贴现贷款。

日本银行自其成立以来至今110年一直在办理再贴现业务, 尤其是二次大战以后的经济重建过程中,日本银行再贴现政策对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它不仅对办理贴现的银行提供了优惠的资金来源和流动性,而且对于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重建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推广使用票据有助于解决金融市场的资金不足,并改善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资金依赖体制。

韩国银行从60年代开始使用再贴现操作,其目的是为了加速经济增长并扩大就业,利用再贴现制度可以使有限的可用资金流入战略性部门。60年代,再贴现主要为外贸融资提供优惠贷款,为制造业分销商、建筑和劳务输出等有关票据提供再贴现。在70年代的工业化过程中,再贴现的重点转向重工业,如炼钢、石化与造船工业。80年代为解决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问题,再贴现的重点放在增加私有部门的主动权和发挥市场机制上。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不断加剧,韩国银行的再贴现贷款逐渐限于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自1994年以来,韩国银行建立了现行的再贴现总限额制度。在这一制度下,货币委员会按照与M2供应目标相对应的准备目标,制定每季度的限额,并根据金融及经济情况的变化而经常加以调整。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再贴现在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得到广泛运用的主要原因是:为那些难以按市场条件从金融市场获得所需资金部门和地区融资提供了便利。再贴现作为一种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它具备双重效力,即引导信贷注入特定领域并能增加流动性总量。

二、再贴现在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中的定位

结合1994年以来我国推广使用再贴现的经验,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再贴现既有总量控制又有结构调整的功能。近几年来,中央银行为了调节和解决经济生活中资金结构性矛盾,每年都不得不追加或调整信贷计划目标,无法有效解决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之间的矛盾。存款准备金和公开市场操作等间接调控手段的运用只能解决总量问题,而再贴现手段不仅可以控制货币总量,而且能对社会信用结构、利率水平、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等方面发挥调节作用。因此,要完善我国中央银行间接调控机制,需要运用再贴现工具。与此同时,再贴现还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再贴现的发放有利于鼓励票据贴现,而票据贴现贷款的风险比一般信用贷款的风险要小,且利息提前扣收。这样,能促使商业银行提高其资产质量。

对于我国的再贴现操作的发展阶段,有专家提出我国的再贴现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利用商业票据作为一种结算手段,通过办理贴现、再贴现以推广使用票据从而帮助企业解决拖欠;第二阶段是把再贴现作为调整信贷结构的一种手段,对某些行业、部门或商品实行信贷倾斜政策;第三阶段是把再贴现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调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储备。

还有专家通过信贷政策分析指出,中央银行的信贷政策要对资源的配置进行政策导向,以实施信贷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是我们发展中国家的中央银行功能发挥过程中有别于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韩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中央银行在利用再贴现的过程中也有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再贴现作为一个差别性信贷政策由中央银行对特殊行业通过再贴现来导入资金,以弥补商业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所形成的资源配置方面的陷阱。这也正是把再贴现作为一个工具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来加以考虑的原因。

对于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国外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人民银行不能完全照搬任何一个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而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选择合理的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许多与会代表提出,在间接调控手段中,再贴现政策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因为它有利于将社会稀缺的资金资源导入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部门。在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对于规范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关系,提高银行业经营水平,从而构建市场经济的基础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有关中央银行再贴现窗口设置的问题

与会外方代表提出,中国人民银行再贴现窗口的设立有助于商业票据及其二级市场的发展,并且是替代人民银行现行非抵押贷款的恰当工具。然而,再贴现窗口的设计应考虑下面问题:(1 )再贴现总配额应考虑货币政策的要求,要与中央银行信贷规划相一致;(2 )对各银行的再贴现配额应基于客观标准进行考虑,如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可抵押商业票据数量、银行的资本及银行总资产和存款;(3 )再贴现窗口可以在金融系统的流动性储备之上进行操作,因为它不是一种短期借款安排。

再贴现窗口的设计必须根据所选定的目标予以调整。在缺乏完善的金融市场条件下,稳定货币市场的短期利率是不可行的,也是毫无意义的。最好还是选择数量性目标。为此,要制订总的再贴现规模,并将其与影响银行储备额的其他工具相联系。此外,再贴现业务作为一种统一制订、分散执行的货币政策,可以促进各层次流动性管理。

参加会议的一些代表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应利用再贴现这种抵押贷款来代替信用贷款,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央银行资产的质量,而且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因此,为了配合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可以在减少再贷款的同时,适当增加再贴现限额。

四、要逐步建立良好的再贴现操作环境

与会代表提出,为了完善再贴现操作环境,保证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再贴现顺利操作,需要建立能够客观判断企业资信程度的体制。只有有效评估交易对方的资信程度,才能有效地用票据取代现金进行结算,并促使银行优先办理贴现贷款。与此同时,要建立可顺利处理大量票据业务的系统,持票人无需到付款银行去办理托收,而直接将所持有票据到往来银行办理。

也有专家提出,要统一票据贴现与再贴现的格式,以提高票据管理业务的效率,并且防止票据伪造,这是再贴现窗口顺利运作的基本前提。此外,为了配合商业银行统一法人管理体制,再贴现政策要力求维护商业银行统一法人系统内调拨资金的能力,要从商业银行总行入手,把开展票据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业务作为金融体制的重要内容。

此外,建立商业银行系统内票据持有量的登录制度有利于促进票据所有权的转移,为再贴现的集中管理创造条件。并且,随着再贴现业务的扩大,可考虑建立票据的回购拍卖制度。这样,使得再贴现成为一种市场化的调控手段,有助于加强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

五、再贴现操作要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协调使用

有关再贴现作为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与会代表指出,要协调再贴现政策与其他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首先,再贴现要与超额储备的管理相结合。如果不看各商业银行超额储备情况而盲目进行再贴现,这对于流动性管理、对于商业银行管理都是不利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要看其行内系统垂直调度资金的能力,而对再贴现作出安排,再贴现要与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变相结合。

其次,再贴现要与公开市场操作的引入相配合。要有效地实现宏观调控,在中央银行对整个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时,可考虑买进一部分国债,然后办理一些再贴现,并在总量上服从整个调控的目标。

最后,要把转贴现作为调节银行间资金余缺的重要手段。目前,有的银行资产结构中非信贷资产偏大,这不利于银行业的经营。这些银行在信贷审查方面的能力较差,但是却有资金。如果它们能接收转贴现,其他银行已进行信用审查且能转入的合格票据作为资产,能达到其经营“三性”的高度统一。商业银行可以考虑把其资产的2-3%用于转贴现。如果这样的话,就可以把小银行的资金通过转贴现灵活运用起来,票据市场就会活跃起来。再贴现政策的操作效果就会有所提高。

标签:;  ;  ;  ;  ;  ;  ;  ;  ;  ;  ;  ;  

再贴现: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问题高级国际研讨会综述_再贴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