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期待理论对宏观经济分析的革命--兼评卢卡斯的学术贡献_理性预期论文

理性预期学说对宏观经济分析的革命——评卢卡斯的学术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说对论文,卢卡斯论文,经济分析论文,理性论文,贡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概述了罗伯特·卢卡斯创立的理性预期学说,分析了卢卡斯学说的学术特点,指出其理论贡献主要有: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化,宏观经济分析的长期化和动态化,通过揭示菲里浦斯曲线的无效性维护了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文章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宏观经济分析必须引入理性预期理论,以此为前提实施宏观管理。

关键词 理性预期 宏观经济 经济周期 货币主义 凯恩斯主义

瑞典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将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确是众望所归。以他为代表开创的理性预期学说被称之为当代经济学中的一次理性预期革命。理性预期学派(school of Rational expectation)开始是作为凯恩斯主义对立物而出现的自由主义经济学流派,从维护和发挥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原则出发,着重从宏观上分析理性预期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及其对于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卢卡斯的理论创新见之于他撰写的《经济周期理论研究》、《合理预期与经济计量实践》等书籍与论文。概括地说,他的学说包括以下四部分。

一、拓展了理性预期假说。理性预期学派的先驱者穆斯在《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理论》中首先提出了理性预期的概念。他说“由于预期是对未来事件有根据的预测,所以它们与有关的经济理论的预测本质上是一样的。我们把这种预期叫做理性预期。”在预期和现实相互关系的视野内,理性预期和其他预期观点的突出区别在于,理性预期的重点是预期和现实行为结果的一致性。由于经济行为是人的理性行为,每个人都将有效地利用他获取的信息来谋取效用最大化,因此,卢卡斯认为,建立包含人们主观概率分布与支配系统的真实客观概率分布一致性的模型是可能的。这意味着理性预期假说和经济行为者主观概率分布等于系统的客观概率分布命题的等价性。根据这个思想,可以得出几个推论:第一,对某一经济变量的预期值必须是该变量的数学期望值。这一期望值即是该变量可能在长时期出现的平均数值的最精确的估计。第二,求出某一经济变量的数学期望值时,经济当事人必须有效地掌握和利用一切可能得到的信息。第三,可以利用的信息包括有关的理论与模型。对某一经济变量的理性预期值,必须与预期者根据自己所使用的经济模型推算出来的数值相等。同时,卢卡斯指出,一旦人们发现错误,会立即作出正确的反应,调整至与有关变量的实际值相一致的水平。因此,理性预期并不意味着是经过复杂计算后所作出的预期,而是指若进行计算其结果也大致相似的预期,隐含着进行分析比较和估算的主观预期,它是在不同的已知条件下所作出的不同程度的判断。卢卡斯将理性预期学说引入经济学的分析中,其意义是深远的:第一,假说赋予每个经济当事人,不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有同样的预期能力,只要他们具有同样的主观模型结构,同样的信息集合,政府经济政策的作用就会被完全抵消。第二,假说对于人们获得的特定信息集合,都有与之相应的特定的理性预期形成假设。因此,理性预期假说并不要求经济当事人具有完全的信息。

二、指出基于传统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上的宏观控制的困难。卢卡斯在弗里德曼提出的“自然失业率”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宏观经济模型,认为:菲利蒲斯曲线隐含着这样的意思,即实际产量对于其自然率的偏离是和实际价格对于预期价格的偏离成正比的。但是对具有理性预期能力的经济当事人来说,他们凭借当时所得的信息就可能预见到一切与经济状况有系统关联的政策规则所产生的影响,并据此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抵消这种影响。这样,实际产量或就业也就不可能偏离其自然率,即使在短期内也是这样。卢卡斯的理论核心可用下列简单模型来加以说明。

设财政政策保持不变,货币流通速度为一常数,货币供给量成为决定产量总需求水平的唯一政策变量。

这一方程说明,只有货币供应量中不可预见的部分Et才能使实际产量Yt偏离其自然率Yn,而名义需求水平的提高,不论是可预见的还是不可预见的,都将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如图(见下页),总需求曲线Do与总供给曲线S 同时决定价格Po与产量Yn。如果当局这时采取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使总需求曲线D(,0)上移到D1,企图以此刺激产量增长到Yn以上,其结果则是实际产量依然停留在Yn上,而物价水平则从Po上涨到P1。

显然,卢卡斯对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控制经济的困难性有着深刻的认识,认为总产量和就业的实际水平与系统地对商业周期发展做出反应的货币和财政活动无关。假如预期是理性的,因而人们预期的价格等于实际的价格,政府试图把失业率压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需求政策将是无效的。假如政府需求管理政策没有被人们预料到,以致受骗上当,这种政策将暂时有效,但鉴于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时同时存在的失业,意味着他们是将参加劳动以取得收入与为此牺牲的“闲暇”权衡比较以后,认为收入提供的效用小于闲暇提供的效用,所以完全是自愿赋闲的,当他们发现实际的价格水平超过原来预料的价格水平,他们必将改变其预期,从而提高所要求的工资。因此,旨在把失业率压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需求管理政策,只要是有规则的系统的,由于最终会被人们完全预料到,所以是无效的。理性预期学派的宏观经济模型表明,当人们将理性预期假定同货币主义者的自然率假说结合起来时,不仅凯恩斯主义的长期菲利浦斯曲线,就连货币主义的短期菲利浦斯曲线都将不复存在。

三、经济周期理论。传统的经济学把经济周期作为一种非均衡现象来研究。把经济周期解释为是人们对利息率或价格水平变动所提供的错误信号反应的结果,那种以需求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信号,被认为导致了资源在消费和投资之间的错误配置。卢卡斯则认为,根本原因是经济主体对新信息做出反应的滞后,他把周期现象结合到均衡理论体系之中,着重研究经济周期的均衡性。他指出,追求自我利益的经济主体在其既定的预算约束特别是在可获得的信息下成功地使其效用最大化,理性预期和出清的市场使经济周期的均衡得以实现。

卢卡斯的理论基于两点基本的假定:其一,厂商和工人被视为利益一致的集团。其理由是随着商品相对价格的短期上涨,厂商的边际利益和工人的边际产值都会增加,因而,增加生产对两者均有利。其二,该生产者所掌握的经济信息是不全面的,不充分的。生产者只能凭他过去的经验对他所知的有限信息进行“筛选”,从而对价格的变动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卢卡斯认为,经济波动取决于生产者对其产品价格变动的反应。首先,劳动经济学上的证据表明,工人的劳动供给对于实际工资的持久性变动的弹性是很小的,而对实际收入的短期变动的弹性则相当大。生产者情愿在他的产品售价高的时候多工作以取得较高的补偿。卢卡斯由此得出结论:工资或物价的短期微小变化,就能引起产量与就业量的显著波动。其次,卢卡斯认为要说明经济周期,必在经济体系中考虑所谓“名义价格”的不确定性。由于物价总水平总在变动,生产者必须推测其中有多少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又有多少是因产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所造成的,这是生产者决定增加或是减少劳动供给量的关键。生产者只能依靠他们过去的经验来分析当前的价格变动。如果过去他们所经验的物价变动主要是由总价格水平的波动所造成的,则就会推测在他们的产品价格变动中大部分是通货膨胀而不是相对价格变动的反映。如果物价总水平相对稳定,他们就会把产品价格的运动看作是相对价格的变动。将上述两个方面的分析结合起来,可得出结论:就业波动的幅度取决于生产者意识上的短期相对价格变动的程度。这样,当货币存量意外地增加时,预期的一般价格水平比实际水平低,生产者容易将这一部分未预见到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误认为是他们相对价格的短期上涨而增加生产,总产量和就业因此而显著增加,反之,当预期的一般物价水平比实际水平高时,生产者误认为他们相对价格暂下跌,厂商减产,工人休闲,经济进入衰退。卢卡斯的上述周期理论的政策含义是明显的:即当一个国家的物价水平比较稳定,政府利用突如其来的膨胀政策可能比较容易地制造“繁荣”,但继续利用这种政策的时间越长,生产者对它的反应也就越小,因为他们从经验中懂得这种价格变动并非相对价格变动的信号。

四、卢卡斯指出了凯恩斯学派计量经济模型的缺陷。卢卡斯理论是以反凯恩斯主义的面孔出现的,认为整个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及其计量经济模型是根本错误的。首先,他指出在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模型中,同一个经济当事人在不同的函数或方程中有自相矛盾的行为。例如,在消费函数中,人们之所以现在不消费被认为是为了取得将来的消费,而在劳动的供给函数中,他们被认为在现在的收入和闲暇之间进行选择。即劳动者在消费函数中考虑到了将来,而在劳动供给函数中只想到现在。按照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相同的合乎理性的人在经济生活中必定具有相同的行为准则。同时理论模型中的各个函数或方程是彼此相联系的,劳动者在劳动和闲暇之间的选择不仅决定劳动的供给量,而且也决定其消费量。如果劳动者在劳动供给函数和消费函数中的行为不一致,那就难于保证由他的不同行为所决定的这两个变量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一致性。其次,卢卡斯指出凯恩斯学派现有计量经济模型“模拟原则上不能对可供选择的经济政策的实际结果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他指出,这些模型一般使用的是适用性预期,模型中变量的预期值通常都只是根据该变量过去的预期误差来取定的,在一定时期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不变的,同市场条件和政策的变动没有什么联系。这样根据这些模型对未来经济情况的预测也必然是错误的,而决策机构只能根据这些错误的预测在不同的政策规则中作出选择。预期学派认为对凯恩斯主义模型必定要进行修改或予以更换。再次,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凯恩斯主义者评价经济政策以能否增加社会生产总量作为经济政策优劣的标准是错误的。如果社会总产量的增长以社会成员承受通货膨胀和环境污染为代价,则这种增长对社会有益或是有害很难论定。理性预期学派提出,一项经济政策是否成功必须考虑该项政策是否增加了社会成员的福利。

卢卡斯提出的上述理论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宏观经济理论。在这里,我们从当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角度评论卢卡斯学说的学术特点与理论贡献。

第一,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化。以卢卡斯为代表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作为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反对者而出现的。凯恩斯主义财政与货币政策影响就业与产量的分析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是不能奏效的。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建立在古典的微观经济理论之上,它假定经济主体的行为决策是理性的,所谓的完全竞争实际上暗含着假定经济主体掌握了与决策有关的充分信息,而且假定经济主体在进行决策时所预计的未来含有的情况总是符合于未来的现实。这种所谓的完全的信息和完全的预测实际上抽象掉了关于未来的任何不确定性。理性预期学派把分析的重点放在具有理性预期的公众的行为上,分析这些经济活动者如何按照理性预期进行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分析各种市场的供求变动、产量、价格和就业的决定。在对总量的分析中,是从分析微观的经济行为、经济变量归纳和概括出宏观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动关系,这样,便把宏观经济分析变成了一种纯然的微观经济主体分析,建立了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内在一致的逻辑基础。

第二,时间序列分析与理性预期相结合,实现了宏观经济分析的长期化和动态化。把预期作为影响经济的一个因素引入经济分析之中,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特点。静态预期的形成过分简单,因而这种主观的预期与客观的经济过程相差较远。外推性预期比较接近于现实,但因为是非理性的,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预测者当时是悲观还是乐观的情绪,并不能完全如实地反映客观经济过程。最典型的是凯恩斯的非理性预期。适应性预期以过去预期的误差,实际以过去的经验为重要依据,强调了主观预期对经验的依从关系,因而易为人们所接受,但忽视了经济主体的认识能力与主观能动作用。而理性预期强调了对现实一切有用信息的充分掌握和运用,较科学地反映经济行为主体预期的形成过程。卢卡斯强调了理性预期并同时间序列分析结合起来,对宏观经济学的长期化作了独特的贡献。作为具有经济理性的经济人,为了进行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活动,就必须对经济变动的趋势做出合乎理性的预期,并根据这种理性预期,进行相应的决策。所以理性预期是在时间序列中进行经济活动的经济人所采取的理性行为。70年代以来,理性预期学说被富有成效地运用于一些“市场出清”的市场分析,例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说明理性预期学派强调理性的经济主体不会在同一方向重复其错误而不改正的论断是正确的。而在一个信息社会中,政府企图长期利用欺骗公众的手法来实现其政策目标是困难的,因为它损害了经济当事人的根本利益。

第三,维护了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从理论上揭示了菲利浦斯曲线的无效性。传统的市场理论没有包括不确定性因素,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始终是责难传统市场理论,表明市场失败的重要论据之一。理性预期学派引进了不确定性,并从经济信息的显示机制和经济当事人处理信息的效率出发,论证了不完全信息状况下市场均衡的存在,这既维护了新古典主义的要旨,又是古典主义理论的创新。预期学派维护古典理论另一重大贡献是彻底地否定了菲利浦斯曲线的政策意义,比货币学派更积极地主张实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货币学派根据适应性预期的分析,认为当货币供应量扩大,虽在长期内使物价上涨而不会使产量增加,但在短期内仍会使就业量和产量增加,这实际上承认了菲利浦斯曲线的交替关系即使在长期内不存在,在短期内还是存在的。卢卡斯指出,在政府的经济政策没被预料到的情况下,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提高了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是因为价格水平的上升压低了工人的实际工资,厂商的利润增加,因而生产得以扩大。预期学派始终坚持了“自然率假说”与“货币中性假说”,从而系统的货币活动仅影响收入的名义变量。由于人们预期到价格水平上升,实际工资下降将减少劳动供给,实际国民收入没有变化。无论政府采取什么政策而使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动都不会影响就业量和产量。

卢卡斯对宏观经济学的“革命”所激发的影响是深远的,但我们必须指出,理性预期学派关于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的无效性的命题,隐含这样的前提,即物价和工资是完全可变的,而且是可能迅速发生变化的,总供给曲线是起自自然失业率的一条垂直线,因此,一旦我们在模型中引进刚性价格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当资产因素被纳入模型之中时,预期的货币政策就不再是中性的。从实践上看,理性预期模型仍不能完美地解释战后美国经济周期的长期变化。尽管如此,理性预期的概念对宏观经济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已建立了多种多样的纳进理性预期因素的宏观经济模型,在理性预期的基础上讨论政府政策的效用与金融市场的变动。在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理性预期的分析应纳入我们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这是因为,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建立在分工交换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与“信息不完全”,而预期,正是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条件下“理性人”的必然选择,理性预期学说符合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假定。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我们只有充分认识经济主体的理性预期及其决策,并以此为前提实施政府的宏观管理,才是科学的,才能增进市场经济的效率。

本文1995年12月收到。

标签:;  ;  ;  ;  ;  ;  ;  ;  ;  ;  ;  

理性期待理论对宏观经济分析的革命--兼评卢卡斯的学术贡献_理性预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