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清运方案探索论文_陈相礼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清运方案探索论文_陈相礼

同江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黑龙江省

摘要:当今,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成为世界的热点和难点。全世界都面临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严峻形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为解决都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问题做出很大的努力,并给予了高度重视。当前城市垃圾的增长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开展对城市垃圾源头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的课题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和资源化利用方法。

关键词:垃圾分类;清运方案;重心法;优化选址;DEA模型

引言:城市生活垃圾是多种废弃物的综合体,通过对垃圾分类收集改变垃圾的混杂性是实现垃圾处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重要步骤;也是实现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变废物为再生资源,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环节。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垃圾分类与处理的现状,参考逆向物流系统选址的思想,建立了重心法垃圾中转站优化选址模型。

1 国内外垃圾分类回收与清运现状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有两种,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垃圾分类是指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的具体方法,即根据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按一定技术标准的收集方法来分类,它与城市生活垃圾的混合收集相对。这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理解的这个概念。而广义上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泛指城市对所有固体废物的处理过程,具体包括提供源头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这几个环节。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可以根据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处理、处置或回收利用区分。目前有两大类:一为可回收利用废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另一个是厨余垃圾、可回收利用废物、有害废物、其他垃圾。在国外,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将垃圾分类回收进行了推广。例如在德国,每户有4个大垃圾桶:绿桶(收集食物残渣、花草果皮、残枝落叶等生物垃圾);蓝桶(收集各种废旧报纸广告等);黄桶(收集各种塑料食品包装、塑料水瓶、易拉罐、日常废旧塑料等);黑桶(收集除上述垃圾以外的其他垃圾)。另外,每隔几条街,设置有专门的垃圾桶回收各种丢弃的玻璃瓶子,家具电器,政府规定在专门的时间由专门的人员来清理。

在我国,虽有分类垃圾桶,但回收多采用混合收集方式,实际效果不明显。在清运方面,混合收集的垃圾需要被运到中转站进行分类,工作量大且效率低下。在垃圾处理方面,我国主要采用焚烧、填埋的方法,对环境危害极大。

由此可见,我国目前垃圾分类回收与清运体系存在很大缺陷,提高垃圾分类与清运水平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2 垃圾分类回收与清运方案探索与垃圾中转站选址

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是指从源头上将垃圾分类回收与再利用,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我国城市众多,大多数城市的垃圾分类化处理水平尚浅。在垃圾的分类回收与清运过程中,垃圾中转站的作用占据主要地位,为减少垃圾运输成本、降低二次污染及提高装载效率提供了可能[1]。为此,探索科学的分类方法与垃圾中转站优化选址,对提高垃圾回收处理的效率至关重要。通过DEA模型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的垃圾中转站的相对效率,探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垃圾清运方案,可以为城市垃圾分类回收与清运提供参考。

2.1现阶段可行的分类方法

从经济与社会综合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可行的垃圾分类处理方式如下:厨余垃圾可以使用脱水干燥处理装置处理,处理后的干物质送饲料加工厂做原料;可回收的垃圾可以分类收集,分别回收再利用;有毒有害的垃圾可以运送到专门的处理中心集中处理;不可回收的垃圾可以运送到填埋场或焚烧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因此,可以结合垃圾的最终去向将垃圾进行以下分类:可回收类(如纸质垃圾、玻璃类垃圾、塑料类垃圾、可回收金属类垃圾等);不可回收类(如不可燃的硬性垃圾,如砖瓦、瓷器等);厨余垃圾类(如一般性厨余垃圾和生物垃圾);有害垃圾(如电子垃圾、化学垃圾、医疗垃圾、建材垃圾等)。

2.2 垃圾收集方法与清运方案拟定

垃圾收集清运时,可以结合垃圾分类方法,采取“四分一整”体系:

“四分”:将收集点的垃圾桶分成4个收集箱,用以收集4大类垃圾;将小型垃圾收运车的车厢分为4个区域,用以盛装垃圾收集点的4大类垃圾;将一个中转站设置为4个区域,用以囤放分类收集后的垃圾;将大型运输车分为4种车型,专车专运各类垃圾。

“一整”即通过垃圾转运车,将垃圾回收与转运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自始至终进行分类,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这样,垃圾清运的各个环节便可以很好的联系起来,同时省去了在中转站对垃圾进行分类的麻烦,节约了运输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清运效率。

2.3 垃圾中转站位置的优化

垃圾收运系统包括收集、中转、运输3部分,并由中转站划分为收集和运输2个阶段.垃圾的收集、中转和运输形成了整个“逆向物流”网络结构[3]。

在该结构中,垃圾收集点的垃圾只能就近运往一个垃圾中转站,而对于一个垃圾中转站可以接受其覆盖范围内的多个垃圾收集点的垃圾;同时,一个垃圾中转站的垃圾进行分类后需运往不同的垃圾处理场。我们知道,垃圾收集点与处理厂一般是固定的,而垃圾中转站却可以灵活设置,因此,中转站位置的选择对于降低运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清运路线最短,可以参考物流选址的理念,引入重心法,确定垃圾收集点与处理中心重心位置作为单个中转站的选址位置。

结合实际,提出了一套较为可行的垃圾分类回收与清运方案经过研究,采用迭代重心法建立了单个中转站的优化选址模型,并引入DEA提出了对优化前后中转站效率评价的方法,最后以一个实例对两个模型进行了验证,证明了其可行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存在以下不足

中转站优化选址模型仅考虑运输成本,具有一定局限性;相关数据来源具有一定主观性,精确度不高;实例分析的对象有一定局限性,不能代表一般性地区。在后续的研究中,将在这些方面逐步完善。

垃圾分类回收与清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设计因素众多,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结合各地域特殊的人文地理条件,科学的制定垃圾回收与清运方案。

3 结语

垃圾分类收集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多方参与,而且每个单元之间应该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垃圾分类不仅能减少垃圾的产生量,还能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垃圾处理资源化的效率。我国的垃圾分类才刚刚起步,垃圾分类收集方式在部分城市、部分地区正处于试点、试验阶段。垃圾分类任重而道远,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工作。

参考文献:

[1] 董杰.小型垃圾中转站效率评价DEA模型实证研究——基于满意度评价体系[ J].当代经济,2012(2).

[2] 贾传兴,彭绪亚,刘国涛,刘长玮,翔,邓镓佳.城市垃圾中转站选址优化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J].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1).

论文作者:陈相礼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  ;  ;  ;  ;  ;  ;  ;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清运方案探索论文_陈相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