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联合LBL教学法在心血管系统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申燕伟,彭钠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益阳 413000

【摘 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在心血管系统解剖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联合LBL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益阳医专临床医学专业2014级临床1-2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顺序将临床1班的56例学生分为研究组,将临床2班的61例学生分为对照组。对照组61例学生单纯采用传统LBL教学法进行教学,研究组56例学生采用LBL联合PBL教学法进行教学。观察和对比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对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学生的实践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学生的各项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BL联合LBL教学法在心血管系统解剖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机制,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血管系统解剖教学;LBL教学法;PBL教学法;应用效果

心血管系统解剖教学是人体解剖学中非常重要教学章节,同时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重难点内容。但由于本章节内容较多且比较枯燥,学生学习起来也非常困难,从而明显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1]。因此,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心血管系统解剖教学是目前教学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次研究选取益阳医专临床医学专业2014级临床1-2班的学生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施行LBL联合PBL教学法进行教学,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益阳医专临床医学专业22014级临床1-2班的学生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顺序将第一个班的56例学生分为研究组,将第二个班的61例学生分为对照组。研究组56例学生中,男性22例,女性31例;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0.75±1.36岁。对照组61例学生中,男性29例,女性32例;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1.12±1.51岁。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对比具有可比性,(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61例学生单纯采用传统LBL教学法进行教学,具体措施包括:(1)在授课前,教师应该对下一堂课讲授的相关知识进行备课,并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及结合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2]。(2)课堂过程,教师应向学生详细讲解心血管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解剖结构,并且注意对教材中的难点内容和重点内容进行着重分析。

1.2.2 研究组

研究组56例学生采用LBL联合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具体措施包括:(1)在授课前,教师同样应该对下一堂课讲授的相关知识进行备课准备,但是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心血管系统解剖学教材中的教学大纲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3]。(2)教师应该仔细收集重点知识点的相关病例,然后根据病例制定针对性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使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和途径去寻求问题的答案。(3)课堂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分组,每组5人,共11个小组,且每个组设置一个组长,使他们通过分组讨论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探讨,各抒己见,最后各小组学生需对讨论的结果进行一个汇总,然后由组长将汇总结果展现在课堂上,待所有小组均展示后,教师对学生们的展示成果进行总结性点评[4]。(4)最后,教师再使用LBL教学方法对教材中的难点内容和重点内容进行着重分析,同时总结本堂课程的内容。

1.3 考核标准

针对学生的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其中实际操作能力的分值为0~40分,理论成绩分值为0~100分,总分=实践成绩(40%)+理论成绩(60%)。两组学生均同时进行考试。

1.4 教学成果评价标准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调查方式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共包括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综合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学习兴趣及临床思维等6个维度。

1.5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纳入SPSS20.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x2比较方法进行比较,以率(%)进行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以(±s)进行表示,当(P<0.05)时,代表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对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学生的实践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亦在逐渐提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均比较复杂,涵盖了多个学科的内容,其中的解剖学更是学生学习时需要重点掌握的课程,但由于其包含的专业术语极多,内容枯燥,再加上当前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明显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心血管系统解剖教学的效果。目前,我国临床医学教学中依然主要采用LBL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即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等方式进行教学,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体,这往往就无法带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因此,为了提高心血管系统解剖教学的效果,本次研究中我们在传统LBL教学的方法上加以PBL教学法联合进行教学。PBL教学法是目前临床医学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其已获广大教师及学生的认可。而联合LBL教学和PBL教学法可以使教师详细讲解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学知识,并且针对其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相应的讲解,这就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难点及重点知识的记忆,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联合两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是以学生为主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明显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通过学生自主讨论学习的方式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学生的实践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学生的各项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PBL联合LBL教学法在心血管系统解剖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机制,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姜岑,党万太,谢中平等.从"图形-模型-多媒体"应用探讨心血管系统解剖教与学[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0,18(3):74-75.

[2]陈莉,邓世山,蔡昌平等.影像三维重构图像处理技术在心血管系统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14,23(6):68-68,69.

[3]李方.五年制高职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教学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3,34(25):49-50.

[4]曾文,李立,陈卫军等.CPM结合PBL教学模式在心血管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探索[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5,18(1):109-110.

[5]贺艳.PBL联合LBL教学法在心血管系统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时代教育,2014,14(20):51.

[6]张志军,金国华,吕广明等.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在心血管系统解剖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9):1094-1097.

论文作者:申燕伟,彭钠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7

标签:;  ;  ;  ;  ;  ;  ;  ;  

PBL联合LBL教学法在心血管系统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申燕伟,彭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