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活我们的音乐课堂论文_郭莉

浅谈如何激活我们的音乐课堂论文_郭莉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实验中学 251800

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仍有部分学生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其实这种只教唱歌的音乐课堂形式是不完整的、片面的;音乐课不光是学唱歌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是一门审美活动,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作为当前音乐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领域,已逐步被音乐老师们所重视,它也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才能把音乐课上得有声有色呢?

一、力求创新,从兴趣入手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涉及到哪一个领域,首先要培养兴趣,音乐欣赏也不例外。所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对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审美层次和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是极其重要的。音乐教师要积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用学生的眼光看周围的世界,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音乐感兴趣是青少年的共性,音乐课也是最受学生喜爱的科目。但在上欣赏课的时候,如果我们教法呆板,一味地让学生去单一地听而不带领学生去了解作品、分析作品、畅聊作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说,音乐课堂形式得求变,想方设法地让学生乐意学,喜欢参与到音乐探讨中去。例如:在欣赏民族音乐时,我先给学生放一首《大中国》。这首歌耳熟能详,学生们跟唱时兴致很高,兴趣盎然。随后,我将其中的秧歌介绍给学生,告诉学生民族音乐元素也可以运用到流行歌的创作中去。又如在引导学生欣赏《花好月圆》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节课的内容,我给学生放了一首王力宏的《龙的传人》。这首歌大家也很熟悉,但对歌曲所表达的内涵还不大了解。于是我把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和学生讲解了一下:这是一首赞美祖国母亲的歌曲,歌词中涉及到黄河长江、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无论在何方、在何地,我们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永永远远是炎黄子孙。当再听《花好月圆》时,课堂上非常寂静,课堂上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温情。这就是音乐的力量,音乐把学生的情感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所以说,教学方法要手段多样,力求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音乐,热爱音乐。

二、了解作品,情感体验

音乐有它独特的魅力,它不仅能给你带来美的享受,还能给你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中学生正处在富于想象的年龄,我们要鼓励学生对音乐多联想和想象。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去体验音乐、感受音乐。

音乐作品是人们审美、欣赏的对象,而表达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段都是以音乐的运动形态为基础的,这种运动形态是在时间和运动中展开的,它主要表现为:力度的强弱、节奏的快慢、音色的明暗等。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了解作品,把理性知识与感性体验融入一体,才能让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图。例如:我们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上伯与祝英台》时,首先要知道全曲由奏鸣曲式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构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了解这是一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进而把“草台结拜” 、“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故事情节作为了该乐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的内容。当学生了解了这些知识以后,在欣赏作品时就能更深一步地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涵了。

三、深入作品,理解共鸣

记得一位有经验的英国音乐教育家曾告诫人们说:“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那些专家们经常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情感与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相吻合的时候,才能产生共鸣。所以说,能够准确、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在音乐欣赏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对音乐作品内在情感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比如,我们在听到一首乐曲的时候,对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它或是快乐的,或是悲哀的,或是慷慨激昂的等等,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体验。这种伴随着音乐感知而自然产生的感情体验,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性上的直接体验。

例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不但曲名优美,极富诗意,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作者发自内心的悲鸣和诅咒黑暗,憧憬光明的心声。许多年来,由于这首乐曲具有浓郁的民间风味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以至于在国际乐坛不胫而走,广泛流传,成为许多著名乐团演奏的经典曲目。毛主席在20世纪50年代初于上海听了二胡曲《二泉映月》后,评价说:“它具有浓郁的民间风味,很好,要发扬光大之。”周总理也十分欣赏这首乐曲,指示有关部门灌制专门唱片,当作珍贵礼品赠给来访的国际友人。影响最大、流传最为广泛的还是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对该曲的评价:“我应该跪下来听……”那是1978年,小泽征尔应邀担任中央乐团的首席指挥,席间他指挥演奏了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和弦乐合奏《二泉映月》(改编),当时,小泽征尔并没有说什么。第二天,小泽征尔来到中央音乐学院专门聆听了该院17岁女生用二胡演奏的原曲《二泉映月》,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呢喃地说:“如果我听了这次演奏,我昨天绝对不敢指挥这个曲目,因为我并没有理解这首音乐,因此,我没有资格指挥这个曲目……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说着说着,真的要跪下来。他还说:“断肠之感这句话太合适了。”同年9月7日,日本《朝日新闻》刊登了发自北京的专文《小泽先生感动的泪》。从此,《二泉映月》漂洋过海,得到了世界乐坛的高度赞誉。可见音乐的魅力之大!

总之,对于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不能忽视音乐欣赏教育。音乐欣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贝多芬曾说过:“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所以,作为初中音乐教师来说,引导学生如何去用“心”去听音乐,用“心”去感受、体验音乐,是我们今后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重点。这一问题也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

论文作者:郭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2月总第28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激活我们的音乐课堂论文_郭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