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复习若干建议论文_江宏

关于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复习若干建议论文_江宏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摘要:现在很多工程师由于白天上班事情多,晚上还要经常加班或照顾家庭,复习时间很难保证,结果是往往因为计算不熟练导致题目做不完。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特点是计算量大,涉及规范多,知识错综复杂,计算陷阱多,通过率往往不高。笔者根据对一注考试的认识和理解,结合自己的经历,有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对参加考试的工程师们有所帮助。

关键词:规范、提高速度、结合设计学习

1)多看规范。规范的熟练程度往往是考试成败的关键。复习首先要抓住几本核心规范: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砌体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地基处理规范,高规。当然,木结构、烟囱设计规范、桥梁等规范也要复习到。核心规范由概念到具体公式含义都要看到。基本上所有的考题均出自规范,当然也有个别例外。每个大知识点都要熟悉不要有遗漏。现在考试经常是一题多问,比如2014年考钢结构厂房第17~23题共5题,如果对钢结构厂房不熟悉,考试现场花时间去研究肯定是不现实的,一放弃就是好几分很可惜。规范附录和条文说明也经常考,已考过的比如混凝土规范附录G关于深受弯构件计算,附录H关于预制叠合构件计算,地基基础规范附录N关于大面积堆载沉降计算等。而且一个问题可能牵扯到规范很多方面;比如关于结构构件抗震等级确定,除了与结构类型,地震烈度,设防类别,建筑高度有关系外,还要看是否是有高位转换,是否有加强层错层,连体等特别情况。对于民用结构设计人员,钢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桥梁虽然陌生,但是这几大块分值多,不能放弃。很多砌体、木结构、桥梁题目计算过程比较简单送分题多,真题重复出现率较高,复习应好好复习,说不定就是考试的突破口。

2)努力发现及避开陷阱。现在的计算题不是计算量大就是陷阱多,简单的送分题是很少的。会做的题掉进坑里是很可惜的,不仅丢了分而且还浪费了时间。如何避开陷阱,也在于对规范的熟悉程度。笔者建议把陷阱在规范上划出来或特殊注明,这样考试的时候就不会忙中出错。有一些陷阱在公式表格下面注明了:比如荷载规范8.2.2条算山峰风压高度变形系数公式中tan 取值不大于0.3,砌体规范8.1.2条算网状配筋砌体fy大于320Mpa时仍采用320MPa,表格下面小字比如砌体表3.2.1-4,但还有的陷阱不在公式下面,而是在规范其它章节有规定:比如算混凝土规范第4.2.3规定算抗剪扭冲切承载力计算时,钢筋强度设计值不大于360N/mm2,按混凝土规范7.1.2条算构件裂缝时,保护层厚度应该满足8.2.1条要求,题目中有纵筋直径大于25,设计使用年限100字眼时,就要特别注意了。这需要我们多多练习,熟悉各知识点及其关系,通过做题加强对规范的熟悉程度,这样才能正确快速答题。只有过对规范熟悉到一定程度,当看到某些字眼,就知道这里有陷阱。

3)平时多练习提高做题速度。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每年考一次,核心内容就那几本规范,题目重复率很大,新规范新题目每年很少。所以历年真题要认真做几遍,很可能考试碰到几题原题或类似原题。现在有很多计算题就是套公式的题目,陷阱不多,这是基本功的考验。其实考试成败关键往往就在于自己是基本功,这些题目很常见每年都考,虽然简单,但关键就是这些题目的解答步骤是否熟悉,关系到考试的正确率和速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常考题目比如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弯剪扭,偏压,偏拉,冲切,局压等,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裂缝及挠度;钢结构规范中构件强度计算、平面内平面外稳定计算,整体稳定局部稳定,焊缝螺栓的连接计算;砌体规范中无筋砌体受压局压受弯受剪、圈梁过梁墙梁挑梁、配筋砌体计算;地基基础规范中的地基承载力变形计算,桩基承台冲切剪切计算;高规框架梁柱剪力弯矩调整,剪力墙及连梁抗剪计算等相关计算。比如考砌体结构验算无筋砌体受压承载力,先看砌体规范5.1.1,然后在算高厚比 和偏心距e,查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也要根据3.2中相关内容进行修正。而关于砌体强度的调整,就与施工质量等级,砌体面积,是否独立柱T形柱等有关系。看似简单的题,规范中很多知识点相互关联,查找过程中如果不熟悉,虽然题目很简单,但如果不熟练往往会浪费宝贵的时间。

4)注意构造要求及概念复习。最近几年,构造及概念题也越来越多,虽然不用计算但要写清楚规范条文出处。比如:2016年上午题17钢材的选择,题27钢混组合梁栓钉的构造,题30钢梁开孔的构造,题35砌体构造柱的设置等。做过设计的都知道,概念设计及构造要求在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很多时候,看着题目问题很熟悉,但是考试时在规范里找半天也找不到,如果找半天也找不到出处,可以先放弃,不要浪费时间,很多时候一道概念题的难度系数要比一个计算题难度系数大。其实,我们平时在做设计中,要注重概念设计和熟练结构结构构造要求。结构不仅要满足结构的计算要求,同时也要满足规范的构造要求。比如柱配筋校核,就有纵筋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单侧最小配筋率及间距,箍筋加密区长度、间距、直径,最小肢距,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体积配箍率,肢距等,除此还看柱是否属于框支柱或短柱,错层柱,特一级柱等这些有特殊要求的柱。在比如钢结构螺栓焊缝连接,焊缝长度大于60hf超过部分计算不予考虑。这些构造规定往往也是出题人布置的陷阱。对于概念题,要多做真题多看规范,特别是已经考到的知识点如隔振与消能减震,抗震性能化设计,预应力结构相关规定。

5)考试所用规范,静力计算手册准备齐全。考试规范经常更新,考试出题者,往往出其不意,每年都要在一些新规范或偏冷规范出几道题,比如2014年上第30考网壳用到了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第31-33考砌体在三角形荷载作用下上端铰接下端嵌固墙段弯矩,结构力学扎实的可以解一次超静定,而一本静力计算手册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其实,不带手册也没关系,2011年上午第10题已经出现过,熟悉真题的人是有好处的。还有2016上午第15题年考了新规范既有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程一道题。当考试成绩接近48分时,这一分显得尤为重要。

6)不要放弃。2012年,笔者第一次参加考试,由于项目多,复习时间很散乱,知识还没有形成体系,对砌体桥梁和钢结构工作中接触不多不熟悉,平时也没做题练习,以为开卷考试翻规范套公式就行了,结果才考20多分,打击很大。2013年,有个外地项目,工期紧,设计周期短,笔者抽时间熟悉砌体钢结构及桥梁部分,知识终于形成体系。考试结果虽然只还差5分,但复习效果已经很明显。2014年,女儿出生,空闲之余争取时间复习,由于没带静力计算手册空间网格规范,还有几道简单陷阱题看错题目,痛失好几分。2015年,好好复习了一年,结果通知不考试了。2016年,考试还是不考试没个通知,复习也是最后通知考试才看下,还好考试难度比以往简单些,顺利通过。看到那些比自己年纪大的工程师在考场在奋斗的身影,我们年轻的工程师没有理由挫败几次后就轻言放弃。

7)学会取舍。上午下午考试一共80道题,满分80分,48分合格,通过率一般在10%左右。虽然一共8个小时考试时间,80道题基本上很少人能全部做完,要学会放弃难道大的,把握住难度简单和中等的。在那些没有把握或者计算过程复杂的题目面前,可以先做简单的争取宝贵的时间。比如上午考试,很多工程师在前面计算量大的混凝土部分浪费很多时间,导致后面简单的砌体没时间做。对于考试本身而言,48分和80分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结构设计之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通过工程项目设计加深对规范的理解,而注册考试也是一样,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考试复习加强对规范的理解和熟悉。最后希望上述建议能给参加考试的工程师们一点点参考作用。

论文作者:江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  ;  ;  ;  ;  ;  ;  ;  

关于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复习若干建议论文_江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