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_党建论文

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_党建论文

浅谈民族地区党建工作的基本经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党建工作论文,民族地区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民族地区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有55个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面积达61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4.3%,居住着约1.5亿各族人民,占全国总人口的13.6%。辽阔的民族地区,地广物博,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富集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关系到整个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全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不断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保证党对民族地区各项建设事业的正确领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我们党都十分重视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工作,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党员,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使民族地区党的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到1992年底,全国少数民族党员已发展到302万人, 占党员总数的5.7%,少数民族干部已达228万人,其中党员干部占37.7%。在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发展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事业中,各级党组织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发挥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干部勤恳扎实,兢兢业业地工作,在各条战线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领导骨干作用。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各级党组织和这样的一支党员、干部队伍,保证了党对民族地区的坚强领导,团结了各族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才有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在实践中也探索和积累了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许多宝贵经验。

(一)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建党学说的基本原理同民族地区的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这是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的一条基本经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建党学说,科学地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产生、发展和自身建设的规律,确立了党的建设的完整理论和原则,是指导我们党的建设的理论依据。民族地区党的建设也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建党学说的理论、原则为指导,这是确定无疑的原则。但是,在实践中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建党学说的基本理论同民族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地具体加以运用,而不能教条式地照抄照搬。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不同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中,形成了反映各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心理素质等不同特点,成为各自民族内聚力和认同意识的基础,维系着各自民族的共同体。这是由各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历史境遇不同所决定的。因而,不同民族地区,又有不同的地域特点和历史特点。从不同民族特点、不同地区特点和不同历史特点出发,这是搞好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基本前提。实践经验证明,什么时候从民族特点、地区特点和历史特点出发,依据这些特点制定方针政策,采取相应措施,党的建设就有明显成效、党组织就巩固和发展;什么时候忽视或违背这些特点,就会犯“左”的或右的错误,党的建设就受到损害,党组织的战斗力就受到削弱。因此,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必须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原理同民族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的原则。只有坚持这种结合,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工作才能既保证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原则进行,又能正确制定出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方针政策,具体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既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保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又能从实际出发,发挥主动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既保持全党在思想理论上的统一性和行动上的一致性,又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总结新经验,丰富党的建设的理论,使民族地区党建工作不断前进。

(二)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必须始终坚持按照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来建设党。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建党学说中的根本问题。始终坚持按照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要求来建设党,这是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必须明确而不可移易的又一重要原则和基本经验。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的无产阶级,只能建立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而不能按民族划分建立“民族党”。这是由于阶级的划分,各民族无产阶级根本利益和求解放目标的一致性,以及党的历史使命和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列宁强调要“把各民族无产者之间的联合看得高于一切,提得高于一切。”(《列宁全集》第20卷第411页)中国各族人民解放和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 在民族地区只有按照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要求,坚持党的统一的政治原则、思想原则和组织原则来建设党,才能保证党的先进性,坚持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的宗旨,成为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但是,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要求又不能绝对化,必须坚持从不同民族的特点出发,通过不同的民族形式来贯彻落实党的建设的各项原则,才能达到目的。

(三)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与党的政治路线紧密相联系的原则。这是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一条成功的经验。党的建设必须与党的政治路线紧密相联系,是我们党从长期自身建设实践中概括出来的一条具有规律性的基本原则。在民族地区党的建设中坚持这一基本原则更有其特殊的意义。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的解决是受着社会发展总问题所制约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问题只有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和总任务联系起来,才能得到正确的解决。这就决定了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这个中心任务来进行。是否坚持这一基本原则,关系到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政治方向和前进目标的问题。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只有密切联系党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个中心来进行,努力把党建设成为带领各族人民实现共同繁荣的坚强领导核心,才能制定出符合民族地区实际,代表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战略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步骤,正确解决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向和道路;才能妥善处理民族矛盾和民族关系,充分调动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援;才能培养和造就大批民族干部,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在带领各族人民为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奋斗中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四)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必须始终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的原则。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强调首先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和党情所决定的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实践经验证明,在民族地区党的建设中尤其需要坚持这一重要原则。首先,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低层性决定了必须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民族地区一般是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现代工业不够发达,生产的现代化、商品化、社会化程度比较低,有些边远地区农牧业尚处于自然、半自然经济状态。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这种低层性状况,不能不妨碍人们对先进思想意识的接受和对陈旧落后意识的克服,也必然制约着共产党员先进思想意识的提高,影响观念的转变。这就要求在民族地区党的建设中,必须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引导广大党员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和巩固现代思想意识,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站在时代的前列。其次,民族地区科学文化比较落后和多种意识形态并存的特殊情况,要求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由于科学文化比较落后,旧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比较深重,宗族观念、神权观念、特权观念、等级观念在一些地区还存在;许多少数民族是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跨入社会主义的,他们原来脱胎出来的奴隶制社会、封建农奴制社会、原始社会的意识形态还残存着;民族地区一般又是多宗教地区,宗教意识还比较普遍。民族地区这种多种意识形态并存的状况,使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有着比较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影响,制约着一些党员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确立和巩固,影响实现世界观的根本转变。因此,必须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着重解决党员在思想上入党的问题,才能巩固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最后,民族地区党的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民族地区工人阶级人数比较少,特别是产业工人更少。党员大多来自农牧民,他们长期生产、生活在小生产的传统方式下,积淀了不少悖于工人阶级先进思想的落后意识。虽然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成为新型农牧民,但还没有完全摆脱旧传统旧意识的束缚,影响着一些党员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制约着党组织先进性的发挥。这就要求必须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加强对党员的教育,才能使各族党员成为具有高度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保证党的先进性。

(五)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原则统一的基础上,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才能成为有组织、有纪律、有战斗力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在民族地区党的建设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更有其突出的意义。在民族地区由于社会发展的原因,历史上就缺乏民主的传统。解放前,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尚处在奴隶制、封建农奴制的统治下,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专制主义、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家长制作风还残存着;广大农村牧区生产、生活的分散性,社会组织程度的低层性,形成了人们的自由主义思想、分散主义思想、无政府主义思想还没有完全消除;社会意识的多重性,旧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深重性,以及宗教信仰的复杂性,等等,都制约着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同时又要求加强民主集中制的建设,实践经验证明,在民族地区党的建设中,只有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及其各项制度,才能有效地克服专制主义、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家长制作风和自由主义、分散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增强各族广大党员和干部的民主意识,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做到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才能保证党内生活正常化,领导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防止发生“左”的或右的错误;才能既保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又能广泛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因此,在民族地区党的建设中,必须始终注意加强民主集中制及其各项制度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战斗力。

(六)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必须紧密与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从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出发,逐步制定和实施了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如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政策,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等等,并颁布和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及有关条例和法规,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增强了党的团结,保证了祖国的统一,推动了民族地区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民族地区党的建设,不能孤立地就党的建设抓党的建设,必须密切结合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来进行,才能收到实效,才能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在各族人民群众中享有威望,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战斗堡垒,从而保证党在民族地区各项建设事业中,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工作,在长期实践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搞好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把这些经验继承下来,并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使之不断丰富和发扬光大,把民族地区党组织建设成为具有坚强战斗力的领导核心,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为巩固民族平等、团结和进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标签:;  ;  ;  ;  

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_党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