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幼小衔接现状及其发展策略论文_冯桥,申瑞

研究幼小衔接现状及其发展策略论文_冯桥,申瑞

冯桥 申瑞 榆林市第六幼儿园 719000

【摘要】针对幼小衔接现状及其发展,做了简单的论述,提出了幼小衔接发展策略。目前来说,幼小衔接存在着以下问题:1)小学化和学科化情况严重;2)形式化严重,缺少深度合作等。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要坚持终身教育理念,明晰教育目标;做好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差异,实现双向衔接等。现结合具体研究进行如下分析。

【关键词】幼小衔接;现状;双向化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078-01

幼小衔接是要以满足幼儿自身的心理、求知欲、愉悦感、成就感为根本宗旨的,幼小衔接教育模式的创设以调动幼儿活动的兴趣为基础,让幼儿自主走进幼小衔接,让幼儿爱上小学生活,把幼小衔接教育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去,让幼儿能够乐在其中,健康成长。目前来说,幼小衔接还存在着不足需要加以完善和优化。

1 课题研究的意义

经过近几年的观察反思,我们发现“小学化”的幼小衔接教育不但不能助力于幼儿完成向学校生活的良好过渡,反而让很多孩子们产生了厌学和焦虑的心理。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让幼儿真正受到和谐、适度、有效的幼小衔接教育,深度分析此课题,明确幼小衔接现状,提出推动其发展的有效策略,有重要的意义。

2 幼小衔接现状

2.1 小学化和科学化倾向严重

从当前很多幼儿园教育实际来说,存在着小学化和学科化倾向严重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教学内容。部分幼儿园采取了小学分科课堂教学模式,并且开展了小学特色的课程,比如数学和识字等。2)教学投入。在游戏教学方面的投入不足,比如儿童自由活动以及游戏的时间不足等。3)教学方式。部分幼儿园采取集体上课的教学方式,教学形式呈现小学化特点。4)教学任务。部分幼师为儿童留置作业,增加了儿童的学习压力。5)行为规范。对于儿童行为规范,比如言行等,执行小学生标准,不允许儿童课间追逐打闹等,违背了儿童的生长特点。甚至部分幼师对违反纪律的儿童,采取惩罚措施,比如严厉斥责等。

2.2 幼小衔接形式化,缺少深度合作

目前来说,幼小衔接教育中采取的方法,主要为数字小学环境和观摩活动等。组织开展的各类幼小衔接活动,虽然能够起到增进幼儿对小学阶段生活的了解,使其能够快速适应小学学习生活,但是未能从内心触动幼儿,激发幼儿的渴望,幼小衔接的形式化问题突出,没有深入到衔接本质。除此之外,部分小学教师与幼师合作开发了一些课程,组织了相关教研活动,获得了不错的成效,不过因为缺少合作保障机制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课程和教研互动深入度不够。双方教师的积极性不强,影响着合作的开展[1]。

3 幼小衔接的发展措施

3.1 明确幼小衔接教育的目标

若想转变当前幼小衔接现状,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具体实践中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结合幼小衔接教育要求,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关于幼小衔接教育的开展,不能看作为短暂的过渡,要从幼儿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做好严格的把控。幼小衔接教育的双方都应该回归到教育的原点,坚持以幼儿为本的理念,结合幼儿成长的实际,做好幼儿身心发展阶段性以及连续性的把控,组织开展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幼小衔接教育,助力幼儿健康成长,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其能够可持续发展。

3.2 创新过渡环节,适应幼儿的个别差异特点

从幼儿园和小学的课件活动角度来说,二者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具体实践中要注重强化对幼儿的引导,使其能够自主安排课间休息时间以及自由活动,培养幼儿自主安排以及自主管理课余时间的能力。为了能够激发幼儿主动适应小学生活的兴趣,在幼小衔接教学活动中,组织开展社会活动,比如记者角色扮演活动,深入到小学环境中进行采访,组织幼儿表述采访感受,引导幼儿习惯主动要求自主安排课余时间,将小学的作息时间规律和其他规范等,有机融入到幼儿园活动中,培养幼儿适应小学生活的能力[2]。

3.3 创新区域活动

对于当前幼小衔接教育存在的小学化和学科化问题,是不应该提倡的,若想提高幼小衔接教育水平,要保留幼儿园教育的特色,有机融入小学内容,在具体实践中要积极创新,比如创新区域活动,结合幼小衔接教育内容,向活动区投入相关材料,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保证幼小顺利衔接。例如,组织开展主题活动。通过开展“我是小学生”的角色模拟活动,组织幼儿共同搜集资料,掌握小学生活的规范和要求,引导幼儿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增强幼儿的参与感,避免引起幼儿对小学学习的反感。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师要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幼儿互动。通过让幼儿扮演小学生和小教师的角色,感受身份特点,激发幼儿的兴趣[3]。

3.4 双向化衔接

幼小衔接教育的主体为儿童,若想实现衔接教育开展的目标,不能是单方面靠拢,需要幼儿园和小学做到双向化衔接,朝向儿童方向靠拢。从幼儿园方面来说,要按照教育要求,为儿童步入小学做好相应准备,同时学校方面也需要积极准备,加强和幼儿园的互动,保证幼小衔接实现双向化。在具体推行中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围绕共同教育目标,各自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推动幼小衔接教育的开展。

3.5 构建联合互动机制

从幼小衔接教育的开展设计来说,双方要加强合作交流,紧紧围绕设置的教育目标,构建教育共同体,充分发挥学校和幼儿园的协同作用,形成强有力的合力,积极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完善的联合互动机制,例如联合教研机制等,提供双向合作平台,组织经常性的教育交流和合作活动,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幼小衔接的发展,使得儿童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4]。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教育的开展,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园教育不能过度倾向于小学教育,要在幼儿园教育的基础上合理融入小学部分的内容,实现高效衔接。

参考文献:

[1]李晓菲.浅谈幼小衔接问题及对策[J].现代交际,2019(06):174-175.

[2]王晓晶,李晓飞.幼小衔接视角下的小学新生学习适应问题研究——以张家口市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17):169-171+193.

[3]居静华.关注幼小衔接 上好英语起始课[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2):48-49.

[4]边淑文.做好幼小衔接,小学责无旁贷[J].人民教育,2019(Z1):121.

论文作者:冯桥,申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研究幼小衔接现状及其发展策略论文_冯桥,申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