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的四个主要问题有待改进_香港创业板论文

创业板的四个主要问题有待改进_香港创业板论文

创业板四大问题须改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业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一段时间,香港股市受多种因素影响,恒生指数累计暴挫3000多点,创业板指数亦累计跌去1/3,其中网股受创最深。此番大波动,令投资者不得不对前期“疯劲十足”的网络科技股进行审视。事实上,香港创业板在运行与监管上有一些经验教训应当记取,有一些问题值得改进。只有这样,香港网络科技股才能去伪存真、汰弱留强,正如“吹尽狂沙始‘得金’”。

领军龙头缺实质内容支撑

香港创业板设立的初衷,是通过引进美国全国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纳斯达克(NASDAQ),为香港科技公司提供上市机会,借此推动香港经济结构的转型。纳斯达克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真正科技公司成为市场的龙头和风向标,在科技浪潮中独领风骚,使众多中小科技企业有了高效率的集资市场。

在纳斯达克的三大龙头中,微软为电脑软件制造商,思科为互联网基建公司,为企业提供数据网络产品,英特尔是全球电脑芯片主要生产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都有实质性科技业务;管理层精通于本行业;有能力把技术转化为金钱。这些龙头,是当之无愧的科技股。

反观香港创业板,自1999年11月成立以来,尽管已有23家公司上市,总市值达到700亿港元左右,但没有形成真正的科技龙头股, 在创业板最先上市的天时软件公司,虽为香港最大的电脑软件公司,号称“亚洲微软”,在内地、香港、台湾拥有雄厚的技术开发力量,且有盈利记录和市场潜力,然而市值却难以做大。

显然,香港投资者更追捧网股,从在创业板所占的市值看,前三个“龙头”皆为网络公司,约占创业板总市值的七成以上,这些网股过去并无实质业务的记录,盈利预期也不明朗,因此不具“抗跌性”。这次美国股市出现大跌势后,这些“龙头”便在香港创业板上领跌,由于市值比重很大,将香港刚刚破土的春笋般的创业板,砸了个七零八落。

有关专家指出,香港创业板若要取得成功,须像美国纳斯达克一样,逐步培育起真正有创新科技实质业务的公司形成龙头,有能力领军整个板块,这样才能把创业板带上压倒主板的强势地位。

放宽豁免规定应慎行

4月,证监会和联交所宣布放宽创业板上市的若干豁免规定, 其搞旺香港创业板市场的用意应当肯定。5月, 创业板上一些通过豁免上市的网络股虚火无力,直线暴挫,说明单纯通过放宽豁免规定来扩大上市规模的做法值得检讨,“保量不保质”将会降低上市公司素质,损害香港创业板的声誉。

创业板的监管原则,是否应有别于主板市场的监管原则:答案应该是:二者之间不应有任何差别。只是新兴的创业公司涉足新市场时,需要降低首次上市的要求,如要订出较低的市值要求和调低对盈利业绩的规定。按联交所原来的规定,创业板上市必须有两年活跃的主营业务记录,与主板不同的是,不要求有盈利的记录,这对科技股是合理的,因为科技公司要有一个前期开发的过程。但对上市公司而言,活跃的业务记录及将来盈利估计仍是必须的,对大股东的售股期间限制也不应放宽,这是对中小投资者的起码保障。

负责推动首间美国硅谷公司——矽感公司在创业板成功上市的律师负责人李伟斌对记者表示,创业板上市豁免是一个敏感问题,如港美之间在法律上存在相当的差异,在上市公司认股权、股份互换等问题上都有不同规定,修订和执行豁免规定时应当慎重行事,条例即不能对海内外来创业板上市的公司限制太死,也不能照搬纳斯达克的规定,让门槛太低。

上市公司类别宜多元化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一份报告曾发出警示,创业板搞得好,可以为一些很有潜质但历史短浅的创新科技企业创造集资机会;但搞得不好,也会成为炒家上下其手的乐园。这并非危言耸听,加拿大温哥华的第二板市场一度炒风炽热,被国际新闻界戏称为“游击资本的大本营”。

对此,香港值得自省。一个时期以来,香港有一种现象风行:仅仅只是改个名称,换上“E”、“I”,就摇身一变成为一间.com公司;设立一个发布信息的网站,用发布各种重组或财团合作的消息策略性包装一下,公司就可以在创业板上市,股价火箭般地涨上去。至于这些公司实质业务有多少真正落在网络建设上,未来是否具有盈利的可能,反倒显得不重要了。

出之此“泥”,岂能不“染”?香港创业板目前结构失衡、品种单一、行业分布过于集中(23家上市股票中,近一半是网股,市值过分集中在少数几家网股上,如tom.com、新意网、香港网等),抗风险、 抗冲击能力很低,易于爆炒,只要抓住几家市值较大的重磅股,就能左右大市。

最近,摩根史丹利执行董事谷达迅在名为“谁是亚洲互联网赢家”的专题报告中指出,目前七成的互联网公司估值过多,即将被市场淘汰,而剩下的二成网络公司中,只有一成属于优质公司。而克林顿上次在白宫主持“新经济”会议时,“唱好”生化科技股。此外,新材料、通讯技术和半导体工业也是成长快速的“朝阳经济”。这些最新动态应当引起香港证券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对创业板过多倚重网股的结构施以适当的改革,多元化地引进具有实质科技业务“朝阳品种”,从而将香港创业板这一“初生之犊”送上健康之轨。

科技股岂止概念而已

此番股市跌浪表明:“科技股是可以不问盈利,不问实质业务,只要有一个好的概念就行了”,这只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梦呓。

透视纳斯达克近两年的运行,我们可以发现,1998年10月以来,纳指一直运行在一个上行通道上,最大涨幅超过两倍。一方面,220 余家具有网络概念的公司——占上市网股公司的九成——没有任何盈利记录;另一方面,纳斯达克平均市盈率高达400 多倍——主要是虚升的市值——与纳指中成分股的实质业务不相匹配。经过这次下调,纳指所反映的市盈率降到220多倍,已接近了成分股的实质业务。 这就是股市背后的法则:指数应反映成分股的实质业务,而不仅仅只反映其概念价值。

自香港创业板指数4月20日正式推出,一个月之内屡创新低, 一度跌穿600点关口,蒸发了近四成。 香港一些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认为,创业板指数出现如此之深的跌幅,表明创业板指数随纳指而舞,由单纯反映概念价值转向反映实质业绩。

目前,在香港创业板上,具有实质业务模式和可预见盈利能力的科技股与只有概念而无实质的网络股正在两极分化,天时软件集团主席郑健群感慨地回忆说,当初天时在创业板刚上市时,香港有些舆论居然认为,天时最不利的一点就是公司盈利,如果不赚钱,那么概念就更“未来”、更好“炒”。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创业板调整出现得越早越有利,越深越场通过挤压泡沫,可以把一大批徒有其名的伪科技股尽快淘汰出局。

标签:;  ;  ;  ;  ;  ;  ;  ;  

创业板的四个主要问题有待改进_香港创业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