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中长静脉置管预防尼莫地平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论文_吴玉琴

改良中长静脉置管预防尼莫地平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论文_吴玉琴

吴玉琴

江苏泰州市人民医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中长静脉置管预防尼莫地平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40例应用微量注射泵输注尼莫地平治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组24例使用改良中长静脉置管和对照组16例使用浅静脉置管,分析比较两组应用效果,观察2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8.3%,对照组为62.5%,2组比较(χ2=13.4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改良中长静脉置管优于普通浅静脉置管。

【关键词】改良中长静脉置管;尼莫地平;静脉炎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mproving the long vein catheter in preventing phlebitis caused by nimodipine.Methods 4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24 cases)and control group(16 cases).The observation group using modified long vein set tube and the control group(16 cases)using superficial vein catheter,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incidence of phlebitis.Results There was 8.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incidence of phlebitis,62.5% in the control group(χ2=13.41,P < 0.01).Conclusion: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ngth of the vein was set tub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ordinary superficial vein catheter.It wa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the improved medium long vein catheter;nimodipine;phlebitis

[中图分类号] R322.1+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150-01

尼莫地平是一种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适用于各种原因的蛛网膜下隙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和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的血液循环改善,在神经内科治疗方面应用较广。由于尼莫地平注射液中含有一定量的乙醇,对血管刺激性较大,临床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输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时间较长,每天需要10~24h,治疗时间为10~14d,药液使用过程中,患者经常感觉局部疼痛、红肿等,出现静脉炎刺激症状的达90.0%[1]。一旦发生静脉炎,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也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本科于2014年9月~2015年2月对40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8例,脑室出血患者22例)采用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注射液时,对其中24例患者采用改良中长静脉置管预防预防静脉炎的发生[2],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0例患者,男16例,女22例,年龄31~78岁,中位年龄57岁。全部患者均经头颅CT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出血。用药前检查肝、肾功能均正常,水、电解质平衡,符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原则。4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16例和观察组24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穿刺部位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浅静脉置管,将抽吸好的尼莫地平注射液避光注射器连接避光延长管,固定在微量泵上,排气后连接在浅静脉留置针的肝素帽上,以4ml/h(或遵医嘱)泵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组:采用改良中长静脉置管(1)置管材料:使用法国美德公司生产的优质聚氨酯材料的导管,型号5Fr,长度40cm,穿刺针14G,导管外径2.19mm,导管流速28ml/min。(2)操作方法:掌握不适合插管的情况,置管前签置管同意书,准备用物(静脉盘、改良静脉置管包一套、BD肝素帽、无菌肝素生理盐水、治疗车)。选择静脉,确定穿刺部位,患者取平卧位,如有严重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穿刺侧手臂外展90°肢体活动受限者可外展<90°,偏瘫者宜选择健侧,有利于患肢的康复锻炼。选择穿刺血管,以穿刺点为中心,0.5%碘伏消毒,范围上下直径>20cm,两侧至臂缘及肘外侧,铺无菌包,穿无菌手术衣,带无菌无粉手套,用肝素生理盐水预冲导管[3],穿刺送导管至所需长度,导管末端固定针完全套导管内,固定器妥善安置,连接肝素帽,消毒穿刺点,贴膜固定并记录,将抽吸好的尼莫地平注射液避光注射器连接避光延长管,固定在微量泵上,排气后连接在肝素帽上,以4ml/h(或遵医嘱)泵入。

1.3观察指标

观察病人静脉炎发生情况、静脉炎的严重程度。静脉炎的判断按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协会(INSB)判断静脉炎的标准[4]:0级为未发生静脉炎;Ⅰ级为沿静脉走向皮肤有红、肿、热、疼痛、触痛,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无硬结;Ⅱ级为沿静脉局部疼痛、触痛,静脉条索状改变,无硬结;Ⅲ级为沿静脉周围有较大范围肿胀,静脉条索状改变、硬结。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秩和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两组病人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发生静脉炎

观察组24 2(8.3)

对照组16 10(62.5)

注:χ2=13.41,P=0.00<0.01

表2 两组病人静脉炎严重程度比较

组别 例数0级Ⅰ级Ⅱ级Ⅲ级

观察组24 22 2 0 0

对照组16 6 6 3 1

注:两组比较,Z=-3.7,P=0.00<0.01

3讨论

尼莫地平注射液是神经内科常用药,具有高度扩张性,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易引起静脉穿刺周围出现红、肿、热、痛等静脉炎症状。临床工作中主要以预防为主,护理工作者应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选好静脉,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巡视观察,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尼莫地平注射液引起静脉炎的发病机制还不了解,也没有关于这方面的文献报道,需要我们护理工作者进一步努力,找到尼莫地平致静脉炎的真正的原因,而我科通过采用改良中长静脉置管,在护士独立操作且置管后不需行X线定影,直接经外周静脉置人深静脉而未到达上腔静脉的置管方法用于微量注射泵输注尼莫地平治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脑室出血患者,既能满足神经内科患者的特点及治疗的要求,又有效的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与浅静脉留置针相比,改良中长静脉置管所到达的腋静脉,血管直径约16ml,血流量为333ml/min,足以稀释药物,为神经内科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快捷的静脉通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沙伟仁.浅析反向静脉穿刺的优点[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9):1072~1073.

[2]沈小芳,王清,于淼.改良中长静脉置管在脑卒中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344-345.

[3]樊红苓,绳宇.肝素盐水有效降低PICC插管后静脉炎发生的临床研究[J].现代护理,2004,10(12):1087—1088.

[4]李树贞.现代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268.

论文作者:吴玉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

标签:;  ;  ;  ;  ;  ;  ;  ;  

改良中长静脉置管预防尼莫地平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论文_吴玉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