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78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机械化技术同样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逐渐运用到多个领域。本篇文章首先从概述和优势两个方面对机械自动化技术进行了一个简单介绍,然后重点探讨了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应用探讨
引 言
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科学技术进步迅猛,这不仅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与机械制造的发展息息相关。时至今日,与传统的机械制造不同的是,我们所讨论的不再是产品的制造,而是工业生产的高效率,高收益。
1 关于机械自动化技术
1.1 概述
自动化技术是指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根据预先确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操作或控制机器或设备的过程。机械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设备机械地控制机器人的过程。这是在近些年来,机械制造业随着由自动化为主的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在生产模式上发生巨大的的转变,机械自动化就应运而生。
1.2 优势
1.2.1 生产能力和工作质量提高
大部分的机械自动化产品都要求机械的操作过程符合人类的主观意向,由此才能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最佳的操作,而违反这一原则将会导致无论是工作质量还是产品合格率都大幅度的降低。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提升机械的自动信息处理和控制功能,关于检测产品的灵敏度以及准确度的范围要不断减小以保证精确度。
1.2.2 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
机械自动化产品一般都具有自动监视、报警、自动诊断、自动保护等功能。出现过载、过电压、过流、短路等事故时,可自动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和减少人身和设备事故,提高整个生产的安全性。
1.2.3 调整与维护更加方便,使用性能得到改善
为了让不同的客户对于应对现场参数的变化而产生的需求,要在机械自动化产品的安装和调试的过程中,着力在改变程序的控制模式,以此实现转变机械的工作方式。正是使用了计算机技术的集成化,控制程序的改变不需要再像传统方式中大工作量的修改机械零件,现今条件下有多种更为简单的方式,直接进入计算机的控制系统就可以实现参数或者功能的改变。
2 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2.1集成化应用
计算机集成制造模式是目前机械制造中的重要生产模式,主要是通过在机械制造的全过程中实现有效的信息采集、处理以及传递,从而对整体制造流程进行优化,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技术功能与技术经营的双重集成。目前常见的机械自动化生产制造的集成化系统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①信息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人事、生产、材料以及财务方面的信息管理,是联系机械制造各环节的重要桥梁。②质量信息系统,主要是对机械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信息化检测,通过测量、扫描等手段来实现产品质量信息的收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③自动化制造系统,这一部分是实现机械生产加工的主体部分,主要有自动化数控机床技术、自动装配技术、自动化加工中心以及机械生产加工机器人等部分。④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系统,主要是自动化生产中的辅助系统,主要功能是数控分析、生产分析以及辅助工业设计。机械自动化生产的集成化系统使得在工业生产各项资源的利用以及各部门配合的效率达到了巨大的提高,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机械制造业的集成化水平越高,那么其实现机械自动化的水平也就越高
2.2智能化应用
机械工程自动化在生产过程中对于自动化设备有着较大的依赖,机械产品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机械生产的效率较之传统的人工生产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善。但是在以往的自动化生产线中,大多数设备都需要在人的控制下才可以顺利进行工作,因而还是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此外在机械产品生产计划制定以及产品销售等环节则需要完全由人来进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对这一状况进行改善,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对设备参数和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处理,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指导措施。因此,智能化是机械自动化生产加工的重要发展方向。智能化机械工程中支持人工、机械和设备硬软件的相互交流,生产设备的操作界面更加友好,交互性显著增强。生产出的机械产品也呈现智能化的特征,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要求对其进行功能的调整甚至是外形的调整,这种个性化服务的提供也是机械产品设计和生产交互性的重要体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智能化的机械生产已经朝着产品质量的更加优化发展,其主要趋势为:①高速、高效、高精度。这要求企业的生产技术要大幅度提升,科技人才将重点放在精密加工、微型技术上。纳米技术就是我们当前根据这一发展要求所进一步深化的重大成果。②自动化智能化,正是由于近年来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机械生产活动中,机器代替了人的工作,一些危险的工作由人类操控,机器来完成,减少人员的伤亡,另一方面,自动化智能化利用数学算法来实现控制,它集成了实时系统和人工智能,实现在实时响应和现实领域更进一步的发展,并将应用于智能行为和更复杂的应用开发。③灵活性。现代企业需要不断更新产品。具有一定的生产灵活性,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灵活性就是指机械制造的自动控制系统能够适应外部不断变化的生产条件。
2.3柔性化应用
机械自动化的柔性化应用就是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能够有效根据外界环境、生产计划、产品要求等要素的变化而及时做出适当的生产调整,从而使得生产活动能够满足要求。柔性化生产的意义就在于将市场、设计以及制造加工这三种有机的整合起来,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信息的快速处理,根据实际需要以及市场变化第一时间对生产做出调整,从而提高企业对于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随着我国工业体系的不断完善,柔性化生产己经成为机械自动化生产中的重要应用形式,能够在有效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生产加工效率。市场的变化往往是很难预测的,而传统的机械制造模式在面对市场变化时往往需要一定的调整时间来适应,在这一过程中就很容易导致企业失去市场先机,而在柔性化生产模式中,自动化技术将企业应对产品的适应时间缩到了最短,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生产技术都能够第一时间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对市场的适应能力。
结束语
处于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进程中,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产的各行各业中,在提高了工作质量与效益的同时有效的节省人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对于一些于人体本身有害的工作,应用机械自动化及技术能更好的解决生产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昭.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探讨[J].工业设计,2016(02):167-168.
[2]傅彩虹.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运用分析[J].时代农机,2016,43(05):17-18.
[3]梅文祥.机械自动化技术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资讯,2013(05).
论文作者:张洪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3
标签:机械论文; 技术论文; 机械制造论文; 这一论文; 产品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