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鲁迅的“西游记”、“游戏”理论值得商榷--从眼泪的角度解读“西游记”_西游记论文

胡适和鲁迅之《西游记》“游戏”说值得商榷——从眼泪的悲情视域重新解读《西游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游记论文,胡适论文,鲁迅论文,视域论文,悲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10)01-0093-05 [收稿日期]2009-09-20

问世于明中叶的长篇小说《西游记》,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对其研究也不断深入。但是,提到这部作品,人们多把其视为“游戏”之作,强调书中突出的幽默滑稽特色,而未注意作品中众多的“眼泪”及其悲情所产生的审美作用。

《西游记》表面上幻域奇景、变形夸张,以及不同形象的插科打诨、笑耍浑闹,常使人读之不禁而“喜”。然而,细阅全书,却可发现,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洒溢着许多泪水。不管是唐僧师徒四人,还是仙佛僧道、君相贱民,都有泪撒抛。笔者曾以“哭”和“泪”为关键词,对全书进行检索,共发现相关文字184处,以作品的每十回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不少于10次的“哭”或“落泪”叙写,且取经路上所涉相关文字最多,将近160处,几乎每回就有两处写到“哭”或“落泪”。

唐僧是整部《西游记》落泪最多的人,写到他的“哭”或“落泪”竟然高达55次,几占全部的三分之一。自第十三回唐僧受命西行,一路上便心无尘念,既不为权势所屈,也不为各种安逸与美色所诱,却始终不能脱却“泪水”。仅以全书的后八十回为例,唐僧每十回就有三次以上的“哭”或“落泪”,仅第九十二回即出现了三次这样的叙写[1](P1248、1250、1254)。这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是少见的。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核心人物,全书的情感基调和美学特色很大程度上由他确立。对于这个形象,人们长期以来一直把他看成是“神的世界中打抱不平的一位硬汉,他永远是乐观、积极、不怕困难和敢作敢当”[2]。但是,人们在赞颂和美化孙悟空的英雄形象和乐观精神的同时,却忽略了孙悟空身上人性的“悲情”色彩①。

全书描写孙悟空“哭”和“落泪”的回次,仅次于唐僧,达21次。石猴出世及以后的大闹天宫,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神话传奇,也是悟空最为自在,最无拘束的时期。但是,这时的悟空并不是“无忧无虑”,也并不总是“欢欢喜喜”。在这个共有七回的大故事中,分别写了他的三次悲情。在第一回中,被尊为“美猴王”的石猴与群猴一起“喜宴”时“忽然忧恼,堕下泪来”,石猴伤悼:“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引得众猴“一个个掩面悲啼,俱以无常为虑”[1](P7)。这是全书第一次叙写悲情,主角正是大家心目中总“无忧无虑”、“欢欢喜喜”的石猴。

西行取经,共写到孙悟空18次“哭”或“落泪”。其中,既有为蒙骗妖魔或耍弄机巧的假哭,也有发自肺腑的真哭、大哭、痛哭。如第七十七回路过狮驼山遇到狮、象、鹏三魔,孙悟空误信师父罹难,悲痛万分。书中写道:

行者闻言,忽失声泪似泉涌。八戒道:“哥哥莫哭,我也是听得小妖乱讲,未曾眼见。你休误了。再去寻问寻问。”这行者却才收泪,又往里面找寻。……沙僧滴泪道:“哥阿!师父被妖精等不得蒸,就夹生儿吃了!”大圣听得两个言语相同,心如刀搅,泪似水流,急纵身望空跳起,且不救八戒、沙僧,回至城东山上,按落云头,放声大哭。叫道:“师父啊……”[1](P10641)

听说师父被害,孙悟空马上“失声泪似泉涌”,继而“心如刀搅,泪似水流”,最后才“放声大哭”。这一由浅入深的系列叙写,一方面真切地体现了唐僧师徒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孙悟空这个有血有肉、敢爱敢恨也敢悲的生动形象。

猪八戒、沙僧也是《西游记》中十分重要的形象。一个呆头呆脑、憨直浑厚,一个老成持重、任劳任怨。比起唐僧和孙悟空,他们两人显得迟钝和内敛,作者对他们悲情的叙写要少得多。猪八戒共有十次“哭”或“落泪”,沙僧仅六次,都是发生在取经的过程中。他们的悲情主要发自师徒间生死与共的真切情感,其中也有猪八戒呆憨好笑的应景之“哭”。如为救乌鸡国的国王,猪八戒被孙悟空强令哀哭。作品这样写道:

八戒道:“我且哭个样子你看看。”他不知那里扯个纸条,拈作一个纸拈儿,往鼻孔里通了两通,打了几个涕喷,你看他眼泪汪汪,粘涎答答的哭将起来,口里不住的絮絮叨叨,数黄道黑,真个像死了人的一般。哭到那伤情之处,唐长老也泪滴心酸[1](P528)。

尽管有些逢场作戏,但也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到“伤情之处”,为全书增添了几分悲情。

另外,书中还有对魔怪仙佛、君相及眷属、僧道、普通凡众等高达92次的“哭”或“落泪”的叙写,几占全书总数的一半,其涉及形象之广是其他文学作品所难比的。如第九回龙王“含泪”求生、第二十九回已变成白龙马的小龙洒泪哀告搭救师父、第九十回太乙救苦天尊手下的狮奴因走失九头狮子而害怕落泪,都让我们看到了仙佛的“眼泪”;而路过乌鸡国、朱紫国、灭法国,则让我们看到那里的君主臣相以及嫔妃公主们或懦或悲的泪水。

综上所述可知,《西游记》当还是一部浸透着浓郁悲情色彩的“泪水”作品,仅把它看成是“游戏”之作,是不全面的。

《西游记》中无论是人仙妖怪,还是君臣庶民,都有流不尽的泪水,那么,他们的“泪”因何而流,情因何而伤呢?综观全书,大致有十二种类型:

1.恐惧型 指面临危险、困难、挫折而产生害怕心理时“落泪”。唐僧胆小懦弱,因恐惧而落下的泪水最多。如第十三回,唐僧刚出长安,侍从就被妖魔吃掉,幸遇猎户刘伯钦冒险护送。临别之时,“三藏心惊,轮开手,牵衣执袂,滴泪难分”[1](P183),深怕猎户走开。另外,其他形象因恐惧而“哭”或“落泪”的也不在少数。如第三十五回,听说银角大王被孙悟空装到了葫芦里,金角大王“唬得魂飞魄散,骨软筋麻,扑的跌倒在地,放声大哭”[1](P476),满洞群妖,也一齐痛哭,等等。

2.痛苦型 指身体因受刺激而痛苦“流泪”。孙悟空不怕刀砍斧削、电击雷劈,却也有忍受不了的身体痛苦。如第四十一回,火云洞的红孩儿经三百年的修行,练就了“三昧真火”,他见孙悟空来到,“将一口烟劈脸喷来。行者急回头,煼得眼花雀乱,忍不住泪落如雨”[1](P563)。妖魔也有因痛苦而落泪的。如第六十六回,小雷音寺黄眉大王依靠几件“宝贝”,诸路神将皆不能取胜,孙悟空变成一个大熟瓜被他吃下,在里面“抓肠蒯腹,翻跟头,竖蜻蜓”[1](P907),那妖精疼得傞牙俫嘴,眼泪汪汪,把一块种瓜之地,滚得似个打麦之场,口中只叫:“罢了,罢了!谁人救我一救!”[1](P907)

3.悲苦型 指因内心伤悲而引起的“哭”或“落泪”。这种悲情在书中数量最多,叙写最为充分,也最容易感染人。首先是源自血缘之亲的悲情。《西游记》中写了六个家庭被破坏故事②,这几个故事几乎把全书贯穿起来。其中,既有生命的被戕害,骨肉的被摧残,也有美丽青春的被践踏,以及和美家庭的镜缺与镜圆,这其中的悲情显得十分凄凉悲苦。唐僧师徒四人虽然没有直接的血缘及姻亲,但共同的西行目标及生死与共的斗争经历,把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任何一人在遇到险境时都表现出强烈的悲苦之情。如第四十一回,沙僧误以为孙悟空丧命,不禁满眼垂泪道:“师兄,可惜了你,亿万年不老长生客,如今化作个中途短命人!”[1](P564)由于西行之路险象环生,唐僧师徒身上就有了很多这样的悲情。

4.烦忧型 指因忧思苦闷,且无计可施而烦恼“流泪”。唐僧是书中因烦忧而悲伤最多的一个人。取经路上,很多佳人丽妖想招他为婿,他为不能得脱而烦忧落泪。如第五十四回,西梁女王欲以“倾国之容”、“一国之富”,强留唐僧为夫,唐僧“止不住落下泪来”。即使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亦有无计可施,心忧落泪,那个较少烦忧的猪八戒在无计可施时,亦落泪伤悼。书中第二十回这样写道,黄风怪用计将师父唐僧擒去,孙悟空大叫道:“怎的好!师父已被他擒去了。”猪八戒眼中滴泪道:“天哪,天哪!却往那里找寻!”[1](P277)

5.怜悯型 指因同情、哀怜而伤感流泪。西天取经本因如来哀怜众生而起,身为僧侣的唐僧又有着虔诚的宗教观念,面对世人的种种不幸,不论真假,他常常流下伤感的泪水。如第八十回,唐僧见到一位年轻女子被绑在荒僻的林间,不禁产生哀怜之情,先是“泪如泉涌”,后又“声音哽咽”;同一回中,唐僧见到镇海寺内“东倒西歪,零零落落”的景象,忍不住掉下泪来。

6.委屈型 指因受冤枉心生不满而痛心疾“哭”,这种悲情在孙悟空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他心高气傲,虚荣心重,有时因得不到唐僧的理解而哭。如第二十七回,孙悟空接连打死了尸魔装成的女子及其双亲,唐僧不能分清人妖执意要将他赶走。孙悟空无奈,“噙泪叩头”而别。回至花果山,他独自“凄凄惨惨”,想到唐僧,又止不住“腮边泪坠”。

7.羞隗型 指因受羞辱而痛心“落泪”。孙悟空虽有七十二般变化,英勇善战,但取经路上,妖魔层出,险象环生,孙悟空常为不能取胜或于人面前低头求救服小而羞愧落泪。如第三十四回,孙悟空变作小妖去请妖魔的老母,未进门先“仰着脸,脱脱的哭起来”[1](P462),他以为自己做好汉一场,平生只拜西天佛祖等三人,今天却要向老妖磕头,实为不堪之辱。

8.求乞型 指为改变困境或消除痛苦、威胁而向人哀告求乞时的“哭”或“落泪”。取经路上,很多饱受妖魔蹂躏者多向唐僧师徒哀诉乞怜。如第四十七回,邻近通天河的陈氏一家需献一对男女给灵感大王,当他们面对唐僧师徒诉说此事时“跌脚捶胸”,痛不欲生,希求得到帮助。那些妖魔被征服后,也多垂泪乞怜。如第七十九回中,比丘国的妖精被拿,那怪俯伏在地,口不能言,只管叩头滴泪。

9.感激型 指因得到救助而感激落泪。如第四十回,乌鸡国的国王起死回生,重新登上皇位,他哭啼啼跪在阶心,不敢妄自称尊,又含泪把唐僧一行送出城。第四十六回,金光寺得救的和尚舍不得唐僧师徒一行离去而放声大哭,并喊他们为有恩有义的老爷。西天取经,这些为唐僧师徒四人救助过的良善弱者,常常感激得滴下眼泪。

10.作戏型 即假哭,指为了某种目的而非出于真情的“哭”或“落泪”。孙悟空善用心机,其假哭甚多。如第三十一回,孙悟空变作宝象国的公主,见妖来时,“把眼挤了一挤,扑簌簌泪如雨落,儿天儿地的,跌脚捶胸,于此洞里嚎咷痛哭”[1](P422)。猪八戒虽不善作戏,但在孙悟空的导演下,也“眼泪汪汪,粘涎答答的哭将起来,口里不住的絮絮叨叨,数黄道黑,真个像死了人的一般。哭到那伤情之处,唐长老也泪滴心酸”[1](P528)。尽管是作戏,却比真哭闹得还凶。

11.懊悔型 指因后悔、自责而落泪。如第四十八回,唐僧落入通天河的魔窟之中,陈家庄的陈姓二老极为懊悔,他们垂泪道:“可怜!可怜!我说等雪融备舡相送,坚执不从,致令丧了性命!”[1](P668)在西天取经途中,唐僧肉眼凡胎,分不清人妖善恶,以至常常误会孙悟空,真相大白后又深自悔悟。如第六十五回,唐僧又一次被俘获,夜半之时他独自悲泣:“悟空啊!我自恨当时不听伊,致令今日受灾危。金铙之内伤了你,麻绳捆我有谁知。”[1](P894)内中充满了懊悔之意。

12.综合型 人的感情是极度复杂而难以言说的,当其受多种情感支配时往往百感交集,一泄而发。如第十三回,众僧送唐僧远行,噙泪而返,这泪中既有依依惜别之情,又有对他漫漫长路的担心,也许还有永诀的伤感之情。第九十八回,取来的经卷被风吹得七零八落,唐僧满眼垂泪。这是唐僧最后的一次哭,也是全书的最后一次,哭中既有极度的痛苦、焦急与无奈,又带着满腔的疑惑与不满,复杂得难以说明白。

《西游记》中“哭”和“落泪”的大量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原因和类型亦复杂多样,作者如此写“泪”,自有其独特的审美目的。

首先,“眼泪”拉近了神魔与人的距离。《西游记》是一部举世公认的优秀文学作品,主要叙述的是殊方异域、神佛妖魅的奇幻故事。然而,这部神话小说最为人称道的并不是其想象的离奇与故事的曲折夸张,而是神魔身上的“人性”认同。胡适曾言:“我们可以说,《西游记》的神话是有‘人的意味’的神话”[3]。鲁迅更明确地指出,《西游记》中“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4]。虽然书中神话形象的外形各异,但内在情感却与人通,这就与“人”拉近了距离。如孙悟空由山顶迸出,后来法力无边,和“人”是绝不同的。但他也忧愁苦闷不断,从而让读者感觉他并非是一个无情无义的“石猴”或“人间喜仙”,而是和人一样有血有肉、有情有义。

其次,眼泪增加了形象的生动性与多样性。眼泪是人类情感的晴雨表,通过眼泪我们就能透视不同人物的内宇宙,洞悉其心理变化与性格形成。唐僧是全书落泪最多的一个,书中正是通过对他落泪的细致刻画,才凸显出他性格上的软弱与胆小,怯懦与仁慈。孙悟空的“泪水”仅次于唐僧,以往学者多看到他性格中大胆勇猛、乐观滑稽的一面,而忽视了他重情多义、敏感自尊的一面。

再者,通过书中形象,尤其是取经形象“眼泪”的叙写,反衬出取经过程的艰难。唐僧跋山涉水西行取经,其艰难程度令人难以想象,作为肉体凡胎的他常被妖魔与险阻逼得落泪,既使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这些神异也不能免,可见,求取“真经”是多么不易啊。

胡适与鲁迅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重要奠基者,他们对《西游记》的解读侧重于该著的“人性”意义与“游戏”目的。胡适认为,“《西游记》所以能成世界的一部绝大神话小说,正因为《西游记》里种种神话都带着一点诙谐意味,能使人开口一笑,这一笑就把那神话‘人化’过了”;“诙谐的里面含有一种尖刻的玩世主义”[3]。在这方面,鲁迅并没有突破胡适的认识,他也认为《西游记》“玩世不恭之意寓焉”,“然作者虽儒生,此书则实出于游戏”[4](P109)。

把这样一部名著的主题简单归之于“游戏”之作实有所偏颇,但也实出于“无奈”。几百年来,《西游记》主题长期被误读,两位先哲提出“游戏说”实为纠“偏”。如胡适言:

《西游记》被这三四百年来的无数道士、和尚、秀才弄坏了。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3]。

受胡适的影响,鲁迅更明确地提出:评议此书者……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皆阐明理法,文词甚繁。然作者虽儒生,此书则实出于游戏,亦非语道……[4](P109)

他们的主张都是出于对简单依凭作品而对意义“随意附会”的强烈不满,反对游离于文学之外的意义诠释,从而欲将《西游记》从种种禅理道法中剥离出来,还之于文学自身。无疑,这对我们重新认识《西游记》具有重大意义。

但是,胡、鲁二人“游戏说”的提出,也导致了人们对《西游记》主题、风格及形象特征认识的单一,缺少多层面的深入探讨。依据上面的材料与分析梳理可知,《西游记》存在大量的“眼泪”与悲情,过于强调“笑”或“游戏”,是不全面的。

如果再从《西游记》的成书经过和创作者两个方面审视书中大量出现的眼泪和作者对悲情的刻意叙写,《西游记》“游戏说”则更加值得怀疑。

众所周知,西游故事从初始的传说到最后的成书,历经七百余年,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古代说话与戏剧艺术逐步成熟并兴盛的阶段。很多民间艺人为满足市民需求,提高舞台演出效果,便采用种种手段制造滑稽幽默效果,“泪水”也就变成了民间艺人调笑的工具。前文所列第十种“作戏型”泪水即属此类,所举书中第三十九回的例子,孙悟空骗猪八戒从深井中背出乌鸡国国王,猪八戒心内不平,怂恿师父令孙悟空将国王救活;一报还一报,孙悟空还要猪八戒在尸边“嚎咷大哭”,于是才有猪八戒扯纸条捅鼻孔,引来“絮絮叨叨,数黄道黑”大哭的一幕,确是令人忍俊不禁。基于此,胡、鲁二人的“游戏说”也是有其道理的。

但是,绝不能仅此就断言《西游记》是一部“游戏”之作,书中大量的“眼泪”多是情感的真实流露。如第七十五回,取经队伍被阻狮驼岭,孙悟空被装在阴阳二气瓶中,他逃脱不掉,心内焦躁,不由滴泪。书中写道:

好大圣,念着诀,念声咒,叫声“长!”即长了丈数高下,那瓶紧靠着身,也就长起去;他把身子往下一小,那瓶儿也就小下来了。行者心惊道:“难!难!难!怎么我长他也长,我小他也小?如之奈何!”说不了,孤拐上有些疼痛,急伸手摸摸,却被火烧软了,自己心焦道:“怎么好?孤拐烧软了!弄做个残疾之人了!”忍不住吊下泪来[1](P1027)。

孙悟空回天乏术,想到自己会被烧残,而师父又没有救出来,从而滴下眼泪,此时的泪水是自然真实的。

《西游记》最后由文人写定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文人创作的成分占多大比重难以估算,但文人创作技法与思想倾向,肯定会对先有的故事与素材进行加工创造,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书中很多“眼泪”更趋于真实自然,再加以作者思想感情的贯注,书中众多“眼泪”自然染上了文人的色彩。

中国古代儒家一直很重视“情”,《论语》中虽没有直接记载孔子讨论“情”的言论,但战国中期的郭店竹简《性自命出》篇(儒家典籍)却明确指出:“道始于情,情生于性。”[5](P68)意思是说,人道依情而始,而人之喜怒哀乐之情却是人之本性。

前文所归纳出的《西游记》中的十二类“眼泪”与悲情,与中国古代儒家对“情”的认识有密切关系。在取经过程中,师徒四人因互相担心、互相思念、互相牵挂而流泪,类似于孔子的“颜渊之恸”。《孟子》强调“恻隐之心”是人性之发端,实也涉及了“人情”之内涵。西天取经路上,唐僧师徒不断撒下同情怜悯之泪,并行善除恶,实可视为“恻隐之心”的具体外现。传统儒家希望把以亲情作为基础的仁爱精神推广到全社会,使全社会都归于“仁”,《西游记》亦不排除这样的文人理想。

“眼泪”,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经常被作为一种特殊的表意符号使用。据有关学者统计,《三国演义》中描述刘备悲泣的地方达三十三处之多[6](P275)。毛宗岗曾评曰:“先主基业,半以哭而得成。”[7](P1454)《水浒传》中塑造了著名的草莽英雄宋江,笔者据一百二十回本统计,写到宋江落泪之处亦达四十余处。唐僧是取经队伍的领袖,刘备是蜀汉政权的首脑,宋江是梁山义军的头领,他们的本事虽有高低,但性格却很相近,尤其在善“哭”上几乎没有多大差别。这反映出中国古代传统文人理想中的君主“抱柔守雌,宽仁爱民”的品性,“眼泪”就成为明主“宽仁”的象征。《西游记》的悲情意义亦带有此意,这正符合该著所宣扬的“温柔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行”(第八十二回)思想。

从文人角度而言,《西游记》作者亦站在哲理的高度,通过眼泪对人自身的存在进行反思。唐僧之泪,多是流在生命难保之时。如第七十二回,他在盘丝洞被困,噙泪暗道:“徒弟啊!速来救我,还得见面;但迟两个时辰,我命休矣!”[1](P983)透过唐僧之哭,我们实际看到了人类生命的渺小、软弱与无能。《西游记》中有两次直接写到对人生命的哀怨与伤感。第一次是在第一回,美猴王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堕下泪来,忧恼自己的生死被“阎王老子管着”。想逃出生死之限,这不是单个人的悲哀,是普遍的大悲哀。胡适先生曾说,前七回的好处“全在他的滑稽”,“无论谁看了都要大笑”[3]。实际上,有此开篇的悲情,是难大笑得起来的。

另一次是在作品的第五十回,猪八戒在一张象牙床上发现了“白的一堆骸骨”,他止不住腮边泪落,并感叹:“那代那朝元帅体,何邦何国大将军。当时豪杰争强胜,今日凄凉露骨筋。不见妻儿来侍奉,那逢士卒把香焚?谩观这等真堪叹,可惜兴王霸业人。”[1](P690)这段描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对“是生存还是毁灭”进行痛苦思考的场景,想到《红楼梦》开篇《好了歌》“人人都说神仙好,唯有生死忘不了”之言的深刻内蕴。此处的悲情,与其说是出自呆憨的猪八戒,莫如说是出于作家本身。其中的怜悯,是哀怜整个人类。

总之,《西游记》中眼泪的产生有一定必然性,是中国儒家传统思想与文人的世界观及情感选择的直接产物。尽管其中有在市民基础上形成的幽默滑稽成分,但难以掩盖作品浓郁而深刻的悲情。因此,说《西游记》为游戏之作,是不全面的,值得商榷。

注释:

① 直到20世纪末,类似主张仍有很大影响,如吴志达所著《明清文学史·明代卷》指出:“他不管妖魔的法力多么厉害,处境多么困难,总是充满信心与乐观主义的精神,机智、勇敢,随机应变,挫败敌人取得胜利。”(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39页)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为,孙悟空的基本性格是“无忧无虑,无拘无束,无法无天,欢欢喜喜”,这在取经过程中也未改变(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3—274页)。

② 包括:附录部分的陈光蕊遇害故事、第18回高老太公女儿被抢故事、第29—31回宝象国公主被抢故事、第37—40回乌鸡国国王被害故事、第68-71回朱紫国金圣宫娘娘被抢故事、第93-95回天竺国公主被抢故事。

标签:;  ;  ;  ;  ;  ;  

胡适、鲁迅的“西游记”、“游戏”理论值得商榷--从眼泪的角度解读“西游记”_西游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