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儿科病房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策略论文_史玮婷

探讨儿科病房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策略论文_史玮婷

鹤岗市向阳区妇幼保健院 154100

【摘 要】目的 探讨并研究儿科病房感染控制的有效方法。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2014年入住我院儿科的患者。将其病房发生感染的所有记录,统计问题的类型及数量。结果 导致儿科病房感染的因素主要有医院设施条件、患儿年龄、患儿家长护理等。结论 提高医院基础设施水平、加强患儿家长教育、严格规范护理过程等方法,是控制儿科病房感染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医院感染;儿科病房;护理管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study the effective methods of infection control in pediatric ward. Methods the study subjects were selected from 2013 to 2014 in our hospital pediatric patients. All records of infection in the ward,the type and quantity of statistical problems. Results the factors that lead to the infection of pediatric ward are hospital facilities,the age of the children,the parents of the children and so on. Conclusion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ontrol the infection in pediatric ward by improving the level of the hospital infrastructure,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the children's parents and the strict standard nursing process.

Key words:hospital infection;pediatric ward;nursing management

医院感染,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发生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1~3]。儿科病房因患者年龄的特殊性,以及护理家属的特殊性,在医疗诊治的环节中,都处于比较敏感的位置。与成人不同,儿童的身体发育不完全,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处处需要留意[4,5]。本文通过分析2013~2014年我院儿科病房发生感染记录,统计其类型及数量,总结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并观察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旨在研究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及干预措施,因此本文针对2013~2014年,我院儿科病房发生感染的所有记录进行研究。

1.2方法 对研究对象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统计工具为Excel2007。

2 结果

儿科病房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较其他病房更为特殊,主要如下:

2.1儿科病房收住的患者多为独生子女,前来陪护和探望的家属多,病房相对拥挤,环境较差,不同的患儿之间容易发生疾病的交叉传染,患者相对拥有的床位较少和医护人员缺乏的现状是普遍存在的,而基础疾病和院内感染的疾病病种和成人的相比也有很大差异。

2.2病房条件的改善和患者需求的增长不同步,全国的儿科医院病房设置均呈现较明显的供不应求状况,患者和家属均感医院就医环境差,病房拥挤;使得病房内的不同病种无法分开,存在院内感染的隐患。

2.3婴幼儿及青少年因身体发育不完全,各器官功能较成人弱。特别是婴幼儿抵抗力较差,患病住院后,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抵抗力更差,极易在院内发生医院感染。

2.4儿科患儿就诊有明显的季节性,季节交替时患儿数量剧增。为满足住院患儿的需要,病房护士往往超负荷工作、带病工作,对患儿发生医院感染造成潜在威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因此,医院硬件环境、患儿自身身体条件的限制以及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都是儿科易发生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

3 干预措施

2013~2014年,针对我院的特点,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儿科院内感染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1医院设置感染管理机构,完善医院感染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执行,切实做好三级质控。同时,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基层一线医务人员,切实的在每一个细节操作规范,有效减少因工作疏漏而导致的院内感染发生。

3.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将不同病种和年龄的患儿,分别收治在不同的房间,如新生儿、婴儿单独房间收治,避免病种隔离不彻底,防相互感染。我院收治的患儿几乎都是感染性疾病,因此我院专门准备2个病室,收治患结缔组织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需要与感染患儿隔离的病患,及需要保护性隔离新生儿和小婴儿。这一措施的施行,有效地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发生,同时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

3.3切实做好消毒隔离:

3.3.1病室物品及地面每日均用1:1000的健之素消毒液擦拭消毒,早晚开窗通风2次/d,30min/次。并用肯格王ykx-100型医用空气消毒机逐个病室轮流空气消毒1h(可人机共存),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无异味。氧气湿化瓶、吸痰器储液瓶用后用1:1000健之素消毒处理后,干燥备用。

3.3.2加大宣教力度。注重患儿及家属的手卫生。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差、需人照顾,感染疾病的机会相对多。患儿和家属的卫生观念,生活器具的消毒隔离、手卫生等环节和指导缺一不可,要反复强化,认真督促,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患儿的呕吐物、排泄物及时消毒清洁处理,夏季开窗通风,冬季用空气消毒机作用1h。教育家长尽量不让患儿随地大小便,便器及时倾倒、清洗。

3.3.3工作人员接触患儿前后及处置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并戴口罩。公用护理用具如血压计、听诊器严格消毒。患感染性疾病的患儿家属谢绝探视和护理患儿。目前中国独生子女较为普遍,要注意与家长协调好患儿的护理,照顾家长的交际情绪,同时说明减少探视对自家孩子及其他孩子的必要性。

3.3.4医生办公室备速效手消液,保证听诊前后消毒听诊器及双手查阅病志前后消毒双手。减少患儿间接接触各种细菌、病毒、不洁物质的几率。

3.4专科管理

3.4.1呼吸道疾病是儿科多发病、常见病。在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应调节好室内的温湿度,保持病室内相对湿度在50%左右。小儿因年幼多咳嗽无力,不会咯痰,可在每次超声雾化吸入后,协助叩背排痰。具体方法为:操作者将食指及中指垂直放于患儿背部,指、腕、掌略屈曲,呈空心状,轻叩患儿背部,由下自上,由周围向肺门叩击,震动可通过手指传到患儿肺部,以减少分泌物的黏附力,使其从周边支气管向中心移动,以利排出。叩击时注意力度适中。

3.4.2婴幼儿腹泻也是儿科的常见病,除需通过用药治疗、饮食调节外,加强护理也极为重要。患儿的呕吐物、排泄物应及时消毒处理干净,并开窗通风0.5h或用空气消毒机作用1h。患儿的奶具、餐具用后要煮沸消毒,污染的衣物、被褥应先清洗干净后,用消毒液浸泡或用开水浸泡消毒后,最好日光下暴晒。并告知家长护理患儿前后要严格洗手。

4 讨论

医院感染,尤其是医院获得性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采取上述方法后,患儿的平均住院日为5.6d,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所下降。目前,耐药病菌率在不断上升,部分住院患儿存在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或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原因,易致内外源性感染,外源性呼吸系统感染和消化系统感染有一部分是医源性的,通过医务人员的手、污染的医疗器械、也可通过医院或病室内环境的致病菌侵入机体所致。预防耐药菌的产生和医院感染,首先要从医院的最前沿做起,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预防。其核心就是规范各种护理操作技术和端正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细致入微的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执行院感的相关制度,才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我院儿科病房对住院患儿采取以上综合的护理措施后,收到了满意效果,取得治疗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党林蓉.新生儿科院内感染的认识和防治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7(4A):176-177.

[2]牛欣悦,杨冰,仇秋明.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16):2472-2473.

[3]孔庆青,蒋跃强.儿科院内感染4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13-14.

[4]全惜春.普通儿科院内感染56例病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8):209-210.

[5]杨定莉.38例儿科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9(2):256-257.

论文作者:史玮婷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0

标签:;  ;  ;  ;  ;  ;  ;  ;  

探讨儿科病房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策略论文_史玮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