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度颅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戴秀璟

戴秀璟

(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目的 为确切了解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治疗中的重要性,临床研究其在重度颅脑外伤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3.9~2014.9期间65例经诊断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治疗组,另随机选取65例颅脑正常者为空白组,治疗组在行相关治疗后,持续对病患采用颅内压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对治疗方式进行调整,观察两组疗效情况 结果 两组颅内压情况比较,治疗组较空白组颅内压高,P<0.05,但t值差异趋于减少,表明患者颅内压趋向正常,两组GCS与GOS评分比较,治疗组较空白组GOS、GCS评分值差,P<0.05,但t值差异趋于减少,表明患者恢复、预后较好。结论 临床在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治疗时持续进行颅内压监测,不仅可有效提高恢复疗效且对患者预后有帮助。

【关键词】重度;应用效果;颅内压监测;持续;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通常由于意外事故、工伤等外力创伤导致。造成人体颅骨骨折、头部软组织受损以及脑部损伤,脑内血肿以及硬膜下血肿是颅骨严重挫伤造成的局部出血,若外力创伤过大会导致硬脑膜动脉受损,引发硬膜外血肿[1]。临床对颅脑损伤患者一般根据其损失部位以及病症进行相应治疗,且术后需对病患颅内压进行监测,是因为若患者颅内压过高易导致人体脑血量降低,造成脑部供血不足,脑组织由于缺氧、缺血会导致脑功能恶化,这不仅影响患者预后且有致死的可能性[2]。因此临床会对病患颅内压进行监测,本次我院临床观察对病患进行颅内压监测的意义,发现其可有效降低致死率,对患者预后有帮助,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9~2014.9期间65例经诊断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治疗组,男性患者为37例,女性为28例,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均在8分以下,病患经头颅CT或核磁共振检查符合重度颅脑损伤临床诊断标准,发病时间30min~3h,平均发病时间(1.4±0.5)h,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45.3±4.2)岁,经检查未发现其他重要器官出现严重功能性损伤,其中硬膜外血肿有11例,脑挫伤有 4 例,硬膜下血肿有9例,脑挫裂伤伴出血有 15 例,弥漫性轴索损伤7例,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19例。另随机选取65例颅脑正常者为空白组,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44.7±4.6)岁。

1.2方法

治疗组病患采用头颅CT 或核磁共振进行检查,根据病患损伤部位以及病症选择相应方式进行治疗,例如对于脑水肿患者施行脱水治疗,对出现颅内血肿的患者进行开颅清除血肿。术后采用型号为NIP-320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对患者颅内压进行监测,同时对空白组正常者进行颅内压监测。

1.3疗效评价

观察手术治疗后1天、3天、7天后病患颅内压(ICP)情况以及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分析患者预后情况。根据相关文献对ICP的评定标准,将结果分为重度升高、中度升高、轻度升高以及正常,其评定范围依次分别为大于5.32kPa、大于2.67kPa、大于2.1kPa以及小于2.0kPa且大于0.8kPa;采用出院时格拉斯哥结果评分(GOS)对患者预后效果进行评定,4~5分表示病患预后较好,1~3分表示预后情况差。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α=0.05为有差异性标准。

2结果

2.1治疗组病患治疗1、3、7天后与空白组正常者的颅内压情况比较 治疗组较空白组颅内压高,P<0.05,但t值差异趋于减少,表明患者颅内压趋向正常,见表1。

表1 两组颅内压情况比较(n=65)

3讨论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临床症状为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昏迷,呼吸缓慢、血压下降、体温下降、脉搏微弱,颅内压持续上升,若不及时进行诊断抢救,患者有生命危险[3]。临床对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时一般会对其进行持续的颅内压监测,其原因为颅内压的升高不仅会造成人体血压升高、呼吸障碍、脉搏虚缓、意识障碍,同时由于这些症状会导致人体脑血量降低,造成脑部供血不足,脑组织由于缺氧、缺血会导致脑功能恶化,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预后。因此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治疗中有重要影响[4-5]。

本次研究发现两组颅内压情况比较,治疗组较空白组颅内压高,P<0.05,但t值差异趋于减少,表明患者颅内压趋向正常,两组GCS与GOS评分比较,治疗组较空白组GOS、GCS评分值差,P<0.05,但t值差异趋于减少,表明患者恢复、预后较好。

综上所述,临床在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治疗时持续进行颅内压监测,不仅可有效提高恢复疗效且对患者预后有帮助。

参考文献

[1]龙连圣,辛志成,王伟明等.有创颅内压监测在创伤性急性双侧半球弥漫性脑肿胀治疗中的作用[J].中华创伤杂志,2012,28(11):984-987.

[2]徐茂法,张立新,杨子健等.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研究[J].浙江医学,2015,37(8):664-666,670.

[3]李肖亮,杜波,单爱军等.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无创颅内压监测与脑功能状态相关性及其应用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4):393-397.

[4]邹志浩,张世忠,张文德等.无创颅内压监测在早期预警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扩大中的意义[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1):50-53.

[5]袁强,刘华,姚海军等.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与疾病负担影响的队列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2):120-124.

论文作者:戴秀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3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6

标签:;  ;  ;  ;  ;  ;  ;  ;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度颅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戴秀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