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土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对其中的成分配比进行深度把握,确保符合相关建筑要求,并严格把控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避免对混凝土施工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浇筑工作和后期养护工作,为土建工程提供重要的施工技术保障。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具体应用
引言
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土建的重要材料,为保证建筑质量符合要求,保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就必须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保证能够合理进行混凝土配比,合理混凝土的运送,合理振捣和浇筑,并加强对保养技术的掌握,以此确保混凝土应用质量,提升建筑工程土建的建设质量。
1 混凝土材料选择的要点
1.1使用合理的水
在混凝土的拌合和护理过程中,都离不开水的使用。但是,要想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对于水也需要加强控制。一般来说,凡是可以喝的水,都可以用来拌合混凝土或者是护理混凝土。但是,像那种没有经过严格工序处理的、或者是各种脏水、污水等,都是严禁使用到土建工程项目中的。而对于与预应力有关的项目,则不能够使用海水。因为海水含有油脂,会干扰到水泥的硬化情况,从而对后续的工作造成影响。
1.2选择品质合格的水泥
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使用过程中,水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而且,水泥的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也会影响到整个土建工程的质量。因此,在现实情况中,就必须要控制好水泥的质量。一般来说,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根据土建工程的设计情况来选择合格厂家生产的合格水泥,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水泥的种类、标号,以及生产的时间。
1.3选择合理的骨料
在混凝土中,骨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也是非常重要的结构材料。如果骨料的质量不过关,出现含泥量、形状以及理化性能等方面的问题,那么就会对混凝土的结构、强度等造成不好的影响,从而导致土建工程的设计目标无法很好地完成。因此,在选择骨料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把握好骨料的各项参数。
1.4混凝土配料搅拌技术要点
首先,针对混凝土各配料的配比计算问题,必须结合科学计算原则进行合理设计,确保混凝土的搅拌过程符合现场施工标准。举例而言,在执行混凝土施工之前,最好合理地利用实验室开展混凝土材料的配比试验,确定配比比例。其次,在混凝土的搅拌环节当中,最好按照先装石子 - 再装水泥 - 最后装砂的顺序原则进行合理搅拌。对于不同容积的搅拌机而言,必须严格确保各组成材料的混合均匀效果。最后,为确保混凝土配料搅拌效果,对于混凝土运输车辆型号与容积问题,必须结合现场实际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2混凝土运输技术
在进行建筑土建施工过程中,大批的混凝土需要进行长途运输才能够抵达建筑工地,实际投入使用,所以这就需要合理把握混凝土运输技术,达到合理的混凝土应用效果。由于混凝土运输具有相关的运输规定,所以建筑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运输规定进行混凝土运输。第一,在进行混凝土装罐的过程中,需要确保运输罐车的干燥性,以此保证混凝土在进入罐内时,不会发生生化反应;第二,在运送混凝土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以保证混凝土的状态,在混凝土卸车之前,必须以较快的速度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最少搅拌20 秒之后再进行卸料,且相关人员需要对运送的距离、运送的时间等进行实际预算,以此保证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不会由于水分损耗过度等因素影响混凝土的应用效果;第三,在实际运送完成后,必须及时对混凝土的搅拌程度进行检验,一旦发现所运输的混凝土存在搅拌不均匀的现象,必须及时进行二次搅拌,以此保证混凝土的使用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而言,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最好根据拌合要求、运输距离以及浇筑速度等进行合理确定,不可凭借主观经验进行确定。在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时,浇筑层厚度不可以超过振捣器长度 1.25 倍、平面振捣不超过 25cm、人工振捣每层不超过 20cm。正式浇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一定厚度、流程标准执行。对于浇入仓内的混凝土而言,最好遵守随浇随平要求,尽可能地避免堆积问题的出现。浇筑过程必须按照规定要求,禁止出现离析问题。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必须采用标准的振动器设备完成振捣作业。每一位置的振捣时间必须严加控制,可以以直到混凝土不再出现明显的气泡问题时或者逐渐出现泛浆问题时为控制标准。另外,在混凝土浇筑技术的选择方面,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条件以及工程规范要求的不同,选择全面分层浇筑技术或者分段分层浇筑技术。其中,全面分层浇筑技术多会按照混凝土结构的实际特点,采取分层施工的方法,逐层逐步实现浇筑作业。而余面分层浇筑技术多用于一次将混凝土浇筑到顶的现场施工当中,并利用添加剂、控制用水量等措施,确保浇筑结构的抗裂能力。
4振捣作业
振捣作业步骤是确保混凝土符合施工标准的关键步骤,目前的建筑施工中,对于该作业步骤有严格的技术要求。首先,混凝土在浇筑中垂直高度不能超过 2m,而振捣过程中,需要随时关注混凝土浇筑效果,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和钢筋位置进行及时调整,振捣频率和振捣位置也需要提前设计,做出标准计划,正确的振捣过程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纹。混凝土的浇筑最好选择分层进行,一般来说,浇筑层的高度应当是振捣器长度的 1.25 倍,在使用振捣器时,需要注意动作频率,注意插入时速度要快于拔出来,插入点应当设置均匀,确保每一部分都进行实际作业,移动间距最好控制在 35cm 左右,振捣上一层时需要向下层插入 5cm左右,避免浇筑过程中存在缝隙。
5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浇筑后必须进行养护,以此确保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的硬度和稳定性符合要求。所以加强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是十分必要的,以此减少水分蒸发过快而形成的混凝土开裂现象的出现,提升混凝土的使用周期。
5.1 合理温差
混凝土养护人员需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工程对混凝土的实际要求出发,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温差,可以在混凝土的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并在薄膜上洒水,也可以采用冷水循环的水管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控制,减少温差过大混凝土开裂现象的出现。
5.2 养护措施
待混凝土外侧的膜拆除之后,需要以洒水方式进行养护,早期养护时间必须长于15个小时,且在混凝土浇筑2天后再开始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在20天的时间内处于湿润状态,提升混凝土的坚固程度,提升建筑的坚固程度与质量。
5.3 裂缝处理
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会对土建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不仅影响建筑的美观程度,还会影响建筑结构的坚固性,甚至导致建筑钢筋出现锈蚀现象,导致混凝土碳化速度加快,影响混凝土的抗渗能力,所以这就需要对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及时进行裂缝的修补,主要采用表面修补和结构加固法进行修补,以此减少上述问题的出现,提升建筑建设的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的基础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所以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控制,选择最为合适的施工技术,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另外还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环境,选择其他混凝土施工技术,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刘东亮,卜迎哲.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84.
[2] 左文.全面分析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6(19):64.
[3] 樊亚彬.全面分析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工业,2016(11):33.
论文作者:张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建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骨料论文; 作业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