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探讨论文_杨建功1,王维洁2

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探讨论文_杨建功1,王维洁2

(1、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巴彦淖尔电业局乌拉特中旗供电分局;2、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电业局伊金霍洛旗供电分局)

摘要:目前,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电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深入进行智能配电自动化建设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建设快速发展,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探讨

导言:随着人民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逐渐提高,但我国现有电网已不能满足人民用电的需要,在配电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传统电网中的配电、电压转换和发电。所以说,对传统的电网进行改进是很有必要的。而全面建设智能电网的供电自动化,这是目前电力企业应该进行的首要任务,也是电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所以我们应该了解为什么要建设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并且进行分析然后对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的策略进行探讨。

1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的优点

第一,配电自动化能够监控系统内部各部分设备的运行情况。在运行期间,如果电力系统出现问题,配电自动化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快速解决问题,减少故障发生率,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第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能够减少停电时间,减少停电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当检修设备或其他工作进行时,电网将发生计划停电。在操作过程中,采用电力人员现场切换的方法。但是,手动方法可能会导致一些用户的停电时间更长,对用户的日常生活带来麻烦。但是在使用了配电自动化之后,电力单位可是进行远程遥控操作,减少人员到场的时间,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倒闸的时间,降低对人们生活的干扰。第三,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快速进行故障隔离操作。如果电网出现问题,如果采用人工巡检的方法,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发现故障并隔离故障。但采用配电自动化系统后,可以快速隔离故障,减少故障影响,缩短停电时间。此外,这样还节省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2配电自动化应用于智能电网的研究现状

2.1智能配电系统方面的研究

配电自动化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数据采集、记录、分析、集成和共享等方面。要提高智能电网的应用效率和安全性,可以深化对智能配电系统的研究。利用配电自动化处理数据的能力,对智能配电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与整合,能够促使智能电网实现信息的快速传输与共享,有利于推动智能配电系统实现数据一体化。有关人员在对配电自动化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时,要立足于智能配电系统实际应用需求,对制定的方案进行优化,保证战略规划与实际情况相符。

2.2软硬件设备方面的研究

配电自动化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是提高输配电质量,保证我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必然趋势。现阶段,随着智能电网对配电自动化的依赖程度逐渐加深,相关人员应对配电自动化相关的软硬件设备质量深化研究,致力于保证配电自动化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完善的智能电网系统需要高质量的配电自动化软硬件支持,目前我国针对软件的研发尚有待提高,必须在保证其与智能电网实际应用需求相匹配的前提下,增加智能监控处理程序,用以监测智能电网的运行过程;对于硬件的研发,要保证其可以与软件切实结合,故而要对网络服务器、中央处理器、无线传输网线、数据分析器等硬件设施进行优化升级,从而为智能电网系统的构建提供支持。

3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体系构建策略分析

3.1优化配电自动化内部结构

为了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安全,运行维护人员需要不断优化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内部结构。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将优化期间的数据传输到网络移动终端进行分析,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优化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内部结构时,需要安装以下两种设备:1)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安装电压监测仪,当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电压过大时,应及时通知运行维护人员,以便于运行维护人员及时处理实际情况,消除故障。同时,电压监测仪的应用还可以在高、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的运行中起到一定的转换作用,将线路的功耗降到最低,保证供电质量的稳定。2)电力系统工作人员还需要科学的使用负荷控制设备,可以在该设备中安装移动网络,从而将用户端与网络技术进行结合,有效的满足用户供电需求,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偷电、漏电现象的发生。

3.2配网自动化内部结构的不断优化

在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优化配电系统,提高数据安全性,准确传输这些信息,使其能够进入网络移动终端。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而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技术人员可以在该系统当中安装电压监测器,当系统中线路电压超负荷,则会及时发出提示。这样技术人员知晓后及时解决。

3.3网络结构的优化

在智能电网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线路磨损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现象将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电力部门需要进一步优化系统的网络结构。对电力企业来说,还需要进一步的建设,对电力系统中的远程监控系统和传输系统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可以保障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期间存在较高的统一性以及完整性,以计算机设备为依托,将其作为自动化建设的基础性内容,最终促使配电系统得到全程监控,建立相应的数据远程传输体系,这样能够促使信息系统对相关信息快速并有效的向计算机设备当中输入,从而可以为电力企业中相应技术人员带来相对准确、可靠性较高的运行信息。

3.4提升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

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安全性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其不仅关系着供配电的质量,同时对提高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有重要意义。智能配电系统操作过程中需要安装以下几个系统:

1)电网结构建设中一般采用环网结构,其优势在于能够将距离相对较近的电源安装在一起,从而有效实现双电源环网模式,对保证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有重要意义。操作时需要将配电自动化系统内部的两条线连接在一起,同时找出其中的线路电源,然后将电源进行连接,以此确保线路的同时供电,此措施不仅能够提高供电质量,同时对优化配电结构有重要帮助。2)为了提高智能电网系统的安全性,运行维护人员还需要在系统中安装智能数据采集系统,使运行维护人员能够远程监控配电自动化系统,同时对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远程监控。证明电源数据的准确性。随着数据采集系统的科学应用,系统可以在配电系统过载时自动判断和控制,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当配电系统出现故障时,数据采集系统就会将故障信息发送到远程设备(RTU)中,然后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分析,准确找出其中的故障部位,急时对系统进行优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电。3)对于一些安全性要求相对较高的配电系统,运维人员可以安装自动重合闸装置。该装置的应用能保证系统开关能及时闭合。在实际工作中,如果线路发生故障,自动分离器将主动断开,以便于工作人员分析故障。同时,可以根据故障的维修时间设置系统开关的闭合时间。该技术不仅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而且有助于降低运行维护人员的压力和成本投入,延长智能电网的使用时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需要从多个方面立足于全过程,提高自动化技术水平,为智能电网的运行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兵,高绪明,王得胜,等.基于供电可靠性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研究[J].电力与能源,2018(1):31-34.

[2]冒国龙,李君卫.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自动化建设研究[J].电力大数据,2018(2):54-60.

[3]刘必勇.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8(1):20-21.

[4]王海亮.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研究[J].科技资讯,2017,12(16):9.

论文作者:杨建功1,王维洁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探讨论文_杨建功1,王维洁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