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建设和运行机制探索与实践论文_林伟

名师工作室建设和运行机制探索与实践论文_林伟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 518000

摘 要:名师工作室,是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集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共同体。林伟工作室以“专业引领、实践探索、共同发展、全面提高”为宗旨,探索工作室运行机制、运作模式和管理措施,充分发挥数学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 建设 机制 模式 措施

一、研究背景

1.根据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广东省教育厅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建设及管理办法》,以全面提升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坚持“导、学、研、用”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工作室对象特点,科学设计安排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充分发挥数学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切实提高数学教师的职业素养、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学科教学实践能力。

2.名师工作室,是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集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共同体。名师工作室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旨在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打造一支学校教育领域中有成就、有影响的高层次教师团队。

名师工作室的出现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通过名师工作室的名师传帮带制度建设,名师可以在专业层面上更多地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可以在与同行们的交流中获得更多的启示。

3.新课程改革要求改革教师培养路径,丰富教师培养形式。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师转变旧的课程观、人才观、教学观、评价观等,教师的角色在新课程背景下被赋予新的内涵。名师工作室具有的集团优势、资源优势、前瞻优势和社会美誉度,在人才培养方面、在探索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正是多方面的时代需求,才使名师工作室呈现出承载当前教育历史使命的时代意义,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教师培训工作的有效方式和创新机制。

二、研究目标

林伟工作室以“专业引领、实践探索、共同发展、全面提高”为宗旨,构建一个学习型、合作型、科研型、实践型、成长型、辐射型、创新型的工作室。我们设想,通过本课题研究及其运用,以期达成以下目标:

1.通过“名师工作室”的全面、深层和全程研究,建设一批全省知名的名师团队和骨干教师梯队,建立名师与骨干教师合作互动的机制,加大对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努力促使其向更高层次发展,使“名师工作室”真正成为骨干教师成长的阶梯。

2.通过“名师工作室”运行制度的研究,明确“名师工作室”建立、运转和监督的各项机制,用以规范、指导和监督“名师工作室”的日常运行。

3.通过“名师工作室”引领方式和辐射效应的研究,构建“名师工作室”对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等各层次教师的引领方式,推进“学习型学校”的建设。

三、研究内容

1.构建名师工作室的科学建设策略,解决如何建设高水平的名师工作室的问题

(1)在理论建设上,具有旗帜鲜明的学术主张——凸显理论建设的高度。名师有自己的学术主张,有自己的学术见解,有自己的学术建构,工作室才有自己的灵魂。符合教学的要求,体现教育的特征,旗帜鲜明,凸显高度。

(2)在学科建设上,具有专业领域的学科思想——彰显学科建设的深度。一是开展三个探索:探索“导引点拨”的教学技能;探索“生动、朴实、高效”的教学策略;探索“问题探究式”的学生学习策略。二是开展四个研究:研究教育对象,建设生动课堂,使学生愿学;研究教学内容,建设学导课堂,使学生能学;研究教学过程,建设高效课堂,使学生会学;研究教育现象,建设学导课堂,使学生乐学。三是抓住问题进行研究:基于问题而指向问题,由问题而引向问题,带着问题探索,以求问题解决。最终研究目标是:立足名师工作室的人才优势,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和教研水平,探索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步形成并逐步完善“思维学导”的教学策略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为课程改革积累经验,为高效教学探索新路。

(3)在相关领域内,具有海纳百川的视野——拓展相关领域建设的广度。作为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不但要有本学科扎实的功底,还要有开阔的胸襟,弘阔的视野,对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中外教育理论都要有深入的研究。本课题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相关研究。如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陶行知与苏霍姆林斯基的比较,布鲁姆与布鲁纳的比较,通过分析研究,吸取精华,为我所用。

(4)在建设目标上,具有明晰高远的方向——确保制度建设的效度。通过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铸炼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魂,提升青年教师的师技、师能,使之成为教学骨干、思考型教师、专家学者型教师。处理好当下和长远的关系,做好教师的职业规划,是解决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倦怠问题的最佳选择。

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理论优势,将工作室成员研究和实践制度化,为把工作室成员打造成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创造条件。经过入格、破格、出格、升格、风格、独树一格等几个阶段的有层次的顺向发展,由教育的“必然王国”进入教育的“自由王国”,最终成就教育名师的人生目标。

2.建立名师工作室高效运行机制,解决怎样保证名师工作室高效运转的问题

(1)探索“导动结合”的引领机制。导师之“导”即“导引与点拨”,以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成员之“动”即“自主与合作”,以充分激励成员的参与热情。二者的连接点是“探究”。导师“导引”学员开展“问题探究”,并点拨成员的探究活动;工作室成员正确处理“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的关系,二者协同,互为补充。探究就是活动,活动需要引领,引领带动进步,进步保证成员成才。

(2)探索“目标过程”的管理机制。探索如何将名师工作室成员工作的“目标”与“过程”科学地分解,确保名师工作室的有序运行。每月、每期、每年的培养目标,按照过程,进行有机分解,确保了名师工作室建设和运行的一贯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3)探索“定性定量”的评价机制。“定性定量”的评价机制要求定量的过程评价和定性的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定性评价可以为用好评价结果做准备,在结果评价中,对名师工作室工作的优劣进行评判,帮助工作室找出差距,扬长补短,改善工作,提高培养效益。“定量”:在过程评价中,采取定量的办法,制定《名师工作室学年度考核细则》等一系列量化标准,避免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确保工作室的科学高效地运行。

(4)探索“有名有利”的激励机制。“有名有利”的激励机制,要求在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上为名师成长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认可。“有名”,即为名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为教师技能展示搭建舞台,为中青年教师成名成家搭建高台,这样才能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为名师成长提供充分的精神鼓励。“有利”,即名师工作室的工作经费进行科学的分配,通过对名师工作室成员工作的“质”与“量”的考核,进行奖惩,将效率和效益挂钩,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的分配弊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物质奖励的激励效果。

四、研究任务

林伟工作室探索形成教学实践、教学示范、教学研究、专业服务、专业培训相结合的骨干教师培训模式;探索形成在教学实践中引领中青年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为有效提高中学课堂教学质量做出积极贡献。具体任务如下:

1.课堂教学示范。“工作室”主持人每学年执教或推选4节示范课,组织“工作室”全体成员及其学员观摩、学习、研讨;在主持人的帮助、指导下,每位成员每学年执教6节示范课,供全体学员观摩、学习、研讨;在成员帮助、指导下,每位学员每学年执教10节校内研讨课。通过教学示范、探讨,每学年为“工作室”全体成员提供不少于30学时的专业培训。

2.课堂教学研究。由主持人牵头,根据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确定每学年课堂教学研究专题及工作方案,组织全体成员参与,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专题研究任务,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报告,供更大范围内推广、借鉴和应用。通过专题研究,每学年为“工作室”全体人员提供不少于30学时的专业培训。

3.专题集中研修。每学年由主持人组织全体成员,以参与式为主要方式,以课堂教学实例为载体,至少开展一次集中研修,时间不少于20学时。

五、工作室运作模式

1.活动方式。林伟工作室采用“个人钻研——集体研读——专家指导——形成特色”的培训方式。坚持在课堂实践中提高施教能力。实践出经验,实践出智慧,倡导“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个人成长之路,帮助工作室成员及学员逐步形成教学特色。坚持专家指导(包括阅读教育名著)下的问题研究。针对本人教学中的难点和困惑,开展实实在在的专题研究,积小胜为大胜,在探索中求得专业的突破和发展。

坚持工作室成员及学员为主体的培训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角是成员和学员,培训的主旋律是实践和研究,是智者相聚,要使成员、学员间的切磋交流和优势互补成为促进成员、学员学习和专业发展的动力。

2.管理模式。主持人指导下自主学习的管理模式;建立博客、QQ群、微信群和工作室网页,使工作室成员、学员之间形成学习共同体,共享相关研修经验与资料,并及时展示研修成果。

3.具体措施。林伟工作室的探索与实践主要抓住两个方面:一是学员高端培养;二是成员高位引领。

(1)高端培养。

①聚力基础建设,以工作室为基点打造创新高地。坚持把工作室作为实现学校创新发展的重要阵地,确立了“三大工作目标”,即:凝聚青年老师,形成团队合力;突出课题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培养年轻教师人才,打造专业化科研队伍。实施“三大举措”:通过名师带徒、自主学习、个别指导、个案研究、专题探讨等方式,传播先进教学理念,传授精良教学经验,促使青年教师健康成长;通过名师示范辐射作用,促进优质师资队伍快速成长,实现专业化发展;充分利用名师人格魅力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凝聚和吸引一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共同发展,形成学习共同体和团队凝聚力。

②聚焦课题研究,以工作室为引领彰显创新能力。由工作室牵头,制定“教师读书行动计划”,开展多种读书活动,丰富交流形式,激发读书兴趣。举读书会,进行读书对话及博客交流。建立了更加规范的活动制度,有效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

③聚集团队能量,以工作室为摇篮打造创新人才。充分发挥工作室的团队影响力,通过名师带徒、自主学习、个别指导、个案研究、专题探讨等方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人才。在教师中广泛传播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专家,引导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始终做到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以情感为本、以感悟为本、以积累为本、以习惯为本,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良好的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④聚合信息优势,以工作室为平台扩增创新效应。 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打造老师交流平台,鼓励教师建立个人的博客,把教育所感、学习笔记、课题研究等发到博客上,逐渐形成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氛围。

(2)高位引领。

①强调高端培养:瞄准高难度内容(教育转型背景下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创新),满足高层次需求(培养创新型教育教学领军人物),实现双点对接(新内容与新渴望的恰当对接)、双高共振(高品位引领者与高水平学习者的碰撞共振)、双名烘托(名师名课与高知高位的烘云托月)、双性结合(创新性培训与联动性发展的紧密结合)等功能。

②强调高位点金:在高品高位的水平状态上,“鞭打快牛”,施以高质高量的富有个性化的高端培养,运用导师设计、专家点拨、同伴共磋、下水实践、垂范展示、做强品牌(“一人一品”)、研训一体、研做课题、撰写分析报告、外出考察、内外互促等综合性方法,获取“点金”效应。

③强调高效发展:坚持把培育教育教学领军人物与区域、校际辐射紧密结合在一起,坚持把提升名师的内循环与更多教师效仿的外循环紧密结合在一起,坚持横向多方合作,注重名师培养的高质量和高效益。

④强调高质运作:在培养方式上实现高门槛、广视野、全开放、宽领域、重实训,以及垂范式引领、展示化辐射和密集型孵化。

六、工作室运行机制

1.制度建设

(1)导师培养制。导师是工作室的人事组织管理者,也是对象思想业务水平发展提高的指导者。导师根据协议书、对象特点和导师自身特长,对全体对象进行共性培养,也对不同对象进行个性化培养。导师提供培养发展方向,给定学习、研究专题和任务,指导方法,提供机会,作出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2)同伴互助制。一是导师指导对象就某个专题结对合作,如一人讲课、一人做关于课的研究报告;二是就某一共性问题,或某次教学展示活动,或某一个专题研究,团队成员互相交流教学得失、心得体会,以求头脑风暴,思想碰撞,或互勉共进。

(3)学习研讨制。工作室组织对象阅读相同的理论专著和专篇,组织读书交流会,交流学习体会、理论应用设想与应用效果等。

(4)项目研究制。名师工作室实行项目领衔制。“以领衔人及导师专长为基础,以工作室群体成员智慧为依托,对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专题研究。”一是工作室承担有关课题,全体成员参与,形成成果,成员共享并向外辐射。二是团队成员根据自己或自己学校的实际,在导师指导下确定校本性研究专题,吸纳所在学校部分教师为成员,进行研究与辐射。三是一个或多个对象牵头,吸纳工作室成员以外的相关学校教师参加,进行某个专门问题的研究。四是某团队成员个人就某个校本性问题或某个专题进行研究,并在导师指导下撰写研究论文或案例等。

(5)教学研究制。立足教学开展实际的研讨式讲课、评课、反思等活动。一是名师工作室内部教学研讨活动,限于内部成员讲课、评课等,对象所在学校教师可以参与。二是名师工作室与教研部门合作,开展省级、市级优质课展示活动。三是工作室在市、省范围内展示本工作室就新课程改革或其他某个前沿问题的教学探讨等活动。

(6)成果辐射制。工作室将教育教学等科研成果主要以论文、专著、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讲坛、公开教学、拍摄专题电视片、观摩指导、读书讨论会、团队论坛、著述等形式在全市及更大范围内介绍、推广;或与有关学校建立合作交流辐射关系,推广自己比较成熟和有实效的成果。

2.活动支持

(1)构建名师网络,强化辐射效应。工作室主持人带领工作室成员,而每个工作室成员又各带领3-5个老师,而这些老师都分布在不同的年级,形成了一个较为庞大的名师网络。名师在研究活动过程中的敬业精神、人格魅力和专业水平,借助“名师网络”的校本研修形式,充分发挥了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使区域性的教师专业化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工作室还结合学校、市、省乃至全国的活动,组织成员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的各项教学研究,努力给成员创造学习、锻炼、展示的机会。

(2)建立网络交流,拓展辐射空间。名师工作室成立伊始,就依托校园网搭建“名师动态工作室”,成为资源生成站和成果辐射源,实现优秀教师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育科研普及化程度;各工作室成员也建立了教育博客,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宣传工作室、实现资源共享、提供学习交流平台的作用,使工作室的辐射作用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而且空间和时间也得到了延伸。各工作室还设立QQ群,利用网络平台对教学问题展开研讨与交流,团结一批省内外的同行,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社群关系,形成一种开放、多元、灵活的新型远程协作的教研文化。相对于常规教研,网络教研更具及时性、针对性,既探讨自己的困惑也让别人分享自己的教学成果,许多有争议的问题通过网络教研这种特殊而活泼的形式得以越辩越明。名师工作室的“QQ在线教研”可以真正实现智慧共享,使工作室成为教学研究和个人发展的“智囊团”、研修的“共同体”。

3.评价引领。名师工作室给每一位成员建立一份个人专业成长记录袋(或在电脑中建立个人文件夹)。每学期整理一次,主要纪录以下内容:一是教师专业成长史;二是课题研究登记卡;三是研修心得体会;四是教学活动记录、课例研究、教学反思等;五是发表的论文论著;六是各类获奖证书;七是教学绩效的原始纪录等等。

4.引领方式

(1)理念引领。我们认为,要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就必须注重名师的教育思想的引领、学术智慧的引领和人格魅力的引领。我们定期组织教师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学习研讨,吸收名师思想精华,催生自己新的理念,推进学校教育理念更新,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

(2)学习引领。名师工作室是一种学习型名师组织。所有成员进入工作室之初,即要在导师的帮助下制定成长计划,确立符合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学习目标,形成共同的发展愿景。同时各工作室都要把读书放在首要位置,以改善成员的心智模式,提升专业素养。工作室成员除阅读学习外,还要通过各种方式观摩名师、观摩同伴、观摩同行的课堂,聆听专家讲座,了解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新型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思想意识。各地同行也会参与到工作室活动中,共享高品质的学习资源。

(3)活动引领。在名师工作室,教师不再是孤军奋战者,而是专业社群中的一员。在这个集体中,每个人都是很好的教育资源,他们智慧互补,经验共享。

①“作业制”:工作室集中活动时布置研究“作业”,使每个成员带着研究任务从事具体的、实实在在的研究活动,再带着完成的“作业”参加下次集中活动。

②“会课制”: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水平最直观的表现。各工作室都定期开展示范课、研究课、观摩课、展示课,让每个教师置身课堂教学研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在学习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的同时,逐渐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4)研究引领。名师之名,不仅在于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和技巧,还在于较强的研究能力。要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就要充分重视名师在教学研究方面的引领作用,我们要求工作室每一个成员至少与一位中青年教师结对帮扶,确定教科研的发展目标,每学期考核一次,看受帮扶教师是否达成教科研目标,把它作为评价名师业绩的重要标准。

七、研究成果与成效

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认为:名师工作室运行既要有外部机制的支撑,又要有内部机制的保障;在内外机制的关系上,内部机制更为关键,二者互补才能使名师工作室的运行取得良性效益。具体而言:工作室的目标定位在“打造优秀群体,产生名优效应”上,名师工作室的课程定位在“开展课题研究,适应自身发展”上,名师工作室的形式定位在“整合实践活动,优化研训过程”上,名师工作室的管理定位在“建立多元机制,体现人文关怀”上。

林伟名师工作室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大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林伟名师工作室平台扩大了名师的知名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激励、打造、展示等六大功能,在我省骨干教师梯队的建设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工作室在一定程度上真正成为了优秀教师培养的发源地、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和未来名师的孵化地。

论文作者:林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9月第28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  ;  ;  ;  ;  ;  ;  ;  

名师工作室建设和运行机制探索与实践论文_林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