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社区康复治疗论文_武文娟

冠心病的社区康复治疗论文_武文娟

武文娟

麒麟区白石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云南 曲靖 655000

摘要:冠心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经研究,我国冠心病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社区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运用多种手段对患者进行自我效能干预,进而增加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在护理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是护理人员通过专业技巧和患者形成心对心的沟通、交流。健康教育宣教、借助成功案例、制定健康计划、重视患者社会关系的作用等行为。其最终目的为增强患者配合医务治疗的信心和决心,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关键词:冠心病 生理效应 社区康复

社区冠心病患者和住院期间的冠心病患者在护理方面有很大不同。冠心病是一种长期性的疾病,病患需要长期的服药或坚持相关的康复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在医务人员的督促下,还可以按时服药以及相应的康复检查与治疗,但是出院后就很难坚持下去。因此,社区护理冠心病患者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掌握较高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持之以恒,并积极配合诊疗和护理,争取早日康复

一、健康教育

社区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是社区康复治疗的关键所在。采用多种形式,例如在小区内公示宣传栏、海报,还可以组织病患和家属集中授课,或通过电视讲座或进入各个家庭进行亲自指导等。帮助社区冠心病患者掌握必要的冠心病基础知识、饮食治疗、心理疏导、运动和药物治疗等,以便使他们形成自觉的健康生活习惯,了解冠心病的常识,避免对康复不利的因素。

建立病人信息资料数据表,内容包括病人姓名、年龄、疾病诊断及病情、联系电话、家庭住址、访视记录、定期体格检查结果、住院治疗时间等。

二、康复治疗

1、运动治疗是冠心病康复的核心方法。运动治疗既能达到运动的作用,又能形成病理生理的影响,既可减少因长期少动或卧床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又可以通过运动提高因疾病病理改变所导致的心血管功能的衰退。

根据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让冠心病患者通过适量运动,不仅有益自我感觉培养如精神、食欲、睡眠等感觉良好,较少焦虑和压抑,减少心绞痛发作,容易恢复体力,增加病患的康复信心。这些主观感觉上的不断改善,对相应的病理生理基础有着很大的影响,过去较多强调外周效应,随着检测技术的改进,证实也具有中心性效应,且对发生冠心病的众多危险因子也有一定的调整改善,从而使运动康复治疗,既具有治疗作用,又有预防疾病进展的效果。

锻炼不能太累,以免适得其反,使冠心病更严重。体育锻炼要“连贯性”每一个锻炼都要有三个阶段,即准备活动、训练活动和活动结束。准备活动也被称为热身活动,活动强度相对较小,目的是充分活动关节、肌肉和韧带等,也使得心血管系统得到准备。培训活动、持续培训和不间断训练,后者更适合冠心病患者。结束活动也被称为整理运动,目的是使高活性的心血管系统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一般使用小强度放松运动。

2、常规护理

2.1充分休息:房间要保持清静,避免噪音,可适当活动,但不能做剧烈运动,需避免疲劳。

2.2合理膳食:多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低脂、低盐饮食,多食用含不饱和脂肪酸、Vit C、纤维蛋白及新鲜水果,严禁暴饮暴食,可少食多餐。

2.3保持乐观、松弛的精神状态,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激动及发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保持大便通畅,大便时切忌用力。

2.5戒烟、少饮酒。不饮咖啡喝浓茶,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6嘱托患者不要过快变换为直立或半卧位,因为该病有较强扩张心、脑、肾等主要脏器血管的功能。如果患者突然起床后出现面色苍白、大汗、心动过速、血压下降时,应立即平卧于床。如果静脉用药可减慢点滴速度或暂停使用,则可缓解。

3、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也尤为重要。对病情容易紧张的患者在安慰鼓励的同时向病人强调大多数情况下冠心病是可以控制的,以使病人得到心理支持,放松心情;对松弛型病人的教育要提高警惕,重视预防和治疗、指导,加速病人正确认识自身病情。心理治疗现在已经在临床普遍开展,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也可以进行。冠心病患者更易产生失落感,护理人员应给予关怀,加强沟通,讲话要用礼貌用语,使他们感到被尊重、被理解,从而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慰藉。另外还要注意,通过患者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来分析其心理问题

三、社区康复设施的建设

社区康复的发展有赖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有必要促进政策支持,鼓励社区康复发展,完善社区康复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并建立社区健康保险的优先政策,吸引患者到社区康复。建立社区医疗数据库,把握社区康复需求。由专家制定一个实用的技术,为社区的使用和推广应用,提高社区康复的有效性。加强社区康复的质量控制,实施绩效管理体系。完善双向转诊机制,消除患者对社区康复的后顾之忧。加快社区康复专业队伍建设,培养专业的社区康复人员,保证社区康复的质量。开展社区康复服务,促进和普及社区康复知识。如各种实用的日常生活技能培训、家庭护理培训、健康教育讲座等。为交通服务提供交通便利,方便操作或交通不便,享受社区康复服务。组织开展各种自助团体的发展,自主管理课程,实现慢性病自我管理。

社区服务是开展社区康复服务的基础,民政部门是社区的主要行政管理部门,目前我国已将社区康复纳入社区服务规划中,提倡充分利用社区服务设施和资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康复治疗上需要提供的康复治疗服务项目重点是身心功能的恢复,因此,康复治疗常用的项目主要是功能训练、功能调整以适应和代偿等。

为了遵循康复的原则和达到康复的目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疗改革中要不断更新观念、更新技术、更新设施、更新服务项目,在全科医疗中接受康复医学这门新的学科和新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周占林,王宁夫,钟益刚,李虹,郭士遵,童国新,沈培红,林坚,徐鹏. 社区强化管理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观察[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3(05)

[2] 张秋玲. 社区综合干预60例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 2013(21)

[3] 李晓嫱,胡文芳,孙子辉,鲍敏兰,张丽常. 社区康复对脑出血偏瘫患者整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 2013(23)

[4] 侯剑波,柯桂香.社区康复措施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08)

[5] 张子文. 社区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05)

[6] 曾锋,汤达鹏,李丹,代敏,刘樊春,周江平. 影响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预后的分析[J]. 吉林医学. 2013(12)

作者简介:武文娟(1978-)女 本科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白石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现职称:内科主治医师。

论文作者:武文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  ;  ;  ;  ;  ;  ;  ;  

冠心病的社区康复治疗论文_武文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