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针对性护理对骨伤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论文_肖丽

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中医院 421500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针对性护理对骨伤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骨伤术后住院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护理组患者术后康复期间给予骨伤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术后康复期间给予骨伤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将两组患者康复时间、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时间相比较:针对性护理组短于传统护理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相比较:针对性护理组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康复期间给予骨伤常规护理的同时辅以针对性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骨伤患者;术后康复;影响

骨伤患者术后康复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对骨伤护理的敏感性决定于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当前,医学理论和技术不断发展,推陈出新,护理理念也要求跟随时代脚步更新。针对性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初步评估后所制定的一系列个体化措施,其注重对症干预,改变传统一概论观点,在对症护理中使患者感受到更贴心、更嵌合自身病情、更温暖的护理服务[1],对于推动骨伤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了针对性护理对骨伤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骨伤术后住院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33例传统护理组患者中:男女例数17例和16例;岁数在12—76岁,平均岁数为(32.34±10.19)岁。患者骨折类型分为:四肢骨折、骨盆骨折、胸腰椎骨折和其他各为13例、10例、5例和5例。32例针对性护理组患者中:男女例数17例和15例;岁数在13—76岁,平均岁数为(32.98±10.56)岁。患者骨折类型分为:四肢骨折、骨盆骨折、胸腰椎骨折和其他各为14例、9例、6例和3例。两组患者骨折具体类型、岁数和男女比例均无显著差异,组间可比性高P>0.05。

1.2 方法

传统护理组患者术后康复期间给予骨伤常规护理,术后给予伤口护理、换药护理、饮食护理和康复训练。

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术后康复期间给予骨伤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针对性护理体现在:①针对切口疼痛患者,运用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术后疼痛的认识,说明疼痛对骨伤康复的影响,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深呼吸、指导患者全身放松等方式提高疼痛阈值。在翻身、床单更换、导管和输液操作中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对患者产生刺激,加重疼痛。操作时先将患肢托起,避免静脉回流加剧疼痛。必要时给予止痛药物,但需要告知患者长期应用止痛药会产生依赖性等不良后果,指导患者正确应用。针对西医方法欠佳患者运用中医方法缓解疼痛。对患者运用中医按摩法,按压神门、肾上腺穴、环跳穴等,每个穴位按压两分钟,直到出现酸胀感停止,每天按压五次,以减轻疼痛感,促进机体组织恢复。②对症干预。对石膏固定患者,需明确石膏护理要点,并加强对患者伤口渗液、渗血情况的观察,并及时更换敷料。对危重骨伤患者需加强对合并症的护理干预,注意水分和营养的补充,必要时通过静脉给予营养、对脊柱骨伤患者,在翻身时需应用轴向翻身,并加强对患者四肢运动、感觉情况的观察。对四肢骨折患者需将患肢太高,加强对末梢血液循环观察[2]。对尿潴留患者需先进行排尿诱导。另外,还要结合不同患者手术部位的差异,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功能锻炼,促进患者康复。③心理针对性护理。根据患者不同精神状态,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如焦虑、紧张患者需注重放松患者情绪,可借助音乐、影片等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其精神压力;对悲观、绝望患者需注重鼓励、支持,说明只要配合术后康复护理,可促进机体康复,树立患者治愈信心;对抑郁、烦躁患者,需注重不良情绪的疏泄,避免加重身心应激,影响康复进程[3]。

干预后,将两组患者康复时间、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术后并发症属于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康复时间属于计量资料,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 结 果

2.1骨伤康复时间的比较

两组患者康复时间相比较:针对性护理组短于传统护理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时间比较(天)

3 讨 论

针对性护理在骨伤护理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医学中的对症思想,跟传统护理对比,可促进护理效率的提高,缩短护理工作时间。且护理更为到位,方法实施的可操作性更高,对促进患者病情改善起到良好推动作用[4]。

在本研究中,传统护理组患者术后康复期间给予骨伤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术后康复期间给予骨伤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结果显示,针对性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38%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的27.27%,这主要是因为针对性护理的实施从疼痛护理、对症护理和心理针对性干预多方面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有效促进了患者疼痛的缓解、不良情绪的疏散、骨伤的康复,且注重个性化翻身指导、敷料更换、抬高患肢等,因而压疮、便秘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也有所降低[5]。

另外,结果显示,针对性护理组骨伤康复时间21.24±2.81天明显短于传统护理组的42.31±7.24天,主要是因为针对性护理的实施使得患者病情护理有理有据,注重对症干预,根据手术类型、患者体质、骨折部位、患者精神状态、疼痛程度等加以区分,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从而加速了患者康复进程,缩短了康复时间,也减轻了经济负担[6]。

综上所述,康复期间给予骨伤常规护理的同时辅以针对性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传影,刘国玲,孙兰兰等.对骨创伤手术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22(18):71-71.

[2]尹燕红.骨创伤患者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2):133-134.

[3]傅春明.针对性护理对骨伤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4):2211-2212.

[4]张美霞.人文关怀护理在骨伤老年患者中的实施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20):300,287.

[5]樊启涛.骨伤病人功能康复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探究[J].医药前沿,2014,25(12):81-82.

[6]王静.骨创伤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及护理5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6):102-103.

论文作者:肖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7

标签:;  ;  ;  ;  ;  ;  ;  ;  

研究针对性护理对骨伤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论文_肖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