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等计算的企业应用集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对等计算的企业应用集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詹敏[1]2002年在《基于对等计算的企业应用集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应用于异构企业应用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它通过实现应用系统之间的无缝集成消弭信息孤岛,保护企业已有的IT投资,以最小的代价实现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数据和业务流程的共享。对等计算技术能够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计算资源强化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个人的联系,并为企业应用集成提供良好的伸缩性和平台独立性,是企业应用集成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本文重点论述了基于对等计算技术的企业应用集成基础结构UECM。UECM是我们在应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解决异构、分布、分散环境下企业应用系统互操作问题的基础结构,它的目标是为企业应用集成提供一个开放的、可伸缩的、健壮的、有效的、轻量的基础结构,并为该领域研发的规范化工作做初步探索。在UECM工作基础上,我们还归纳总结了企业应用集成所建议遵循的8大原则。 论文重点阐述了UECM的系统结构、操作语义以及中枢对等实体的核心功能。UECM体系结构的核心是基于松耦合消息协同的对等结构,可以避免系统单点失败的危险性,同时保证集成后各子系统的自治性和独立性。在论文中我们详细阐述了UECM的总体结构和关键概念,并提出了基于历史优先的服务发现机制,然后在仿真实验基础上分析UECM的性能与相关参数的关系,同时验证历史优先方式对系统性能的改善。 我们用心理态度和行为逻辑及一阶情态语言描述对等实体的互操作语义,并为互操作的实现提供了一个无歧义的参考点。传统的持续目标在语义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使互操作的发起者缺乏对互操作的有效控制。论文提出了执着度概念用于解决这一问题,它是对等实体实现互操作承诺程度的量化表示。基于执着度的执着目标是对持续目标的有效改进,它实现了对不同承诺程度的互操作的支持。 服务器管理和服务路由是中枢对等实体的核心功能。论文对传统的服务器管理方式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能够从故障中自我恢复的服务器管理机制,有效地解决了服务器失效对应用服务互操作的影响,即服务器单点失败问题。同时,论文还对传统的按需路由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主动恢复的高频优先按需路由算法来实现中枢对等实体的服务路由功能,有效地满足了系统伸缩性和健壮性的要求。

汪大勇[2]2008年在《基于P2P构架的分布式协同设计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复杂产品的设计是一个运用多领域知识的成果。并且全球化的竞争也要求企业必须在“无法预测的持续、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中加快新产品开发的进度、缩短研发周期。所以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将多学科领域内的设计知识有效结合起来,以便能够以更短的时间向市场提供具有更高质量、更合理成本、更好服务和更环保的产品,从而保持并扩大竞争优势,是产品成功设计的关键所在。本文研究Internet环境下基于P2P技术的分布式协同设计系统,主要研究的内容及成果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本文首先对分布式协同设计的内涵、工作模式和功能需求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P2P技术的协同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最后对协同设计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体系结构是协同设计研究的重点。目前存在的分布式结构、Web结构虽然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但是还不能完全满足知识共享和智能化的要求。P2P架构符合智能设计、分布式设计的需要,但其构建方法、设计机制、表现形式和实现手段尚存不足。论文针对协同设计缺乏系统构建的理论指导和开放性、智能化程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2P技术的协同设计系统开发方法和流程,建立开放式P2P智能协同设计框架。基于P2P技术的协同设计系统为多学科专家的协同工作提供了一个能够“虚拟同地”工作的共享设计环境。而基于资源调度的协同产品开发工作流技术是协同设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本文分析了协同设计系统产品开发中的工作流管理系统需求和传统的工作流模型,提出一种协同开发环境中的完全分布式工作流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分布式协同设计过程建模与传统的设计过程建模相比,具有其独特性,但也有其复杂性,因此冲突是协同设计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从分布式协同设计过程建模问题出发,分析分布式协同设计过程建模的基本方法,针对分布式协同设计特点,运用Petri网对冲突过程进行建模,并建立了分布式协同设计系统中设计冲突的管理机制。复杂产品的协同设计过程从某一方面讲是多个主体对实体结构参数及其组合关系的配置和优化。论文针对分布式协同设计系统中的任务调度问题,利用满意优化和遗传算法的特点,提出基于满意优化结合遗传算法,面向分布式协同设计系统中的任务分配和优化算法,利用它对组合优化问题所具有的抵御“组合爆炸”的能力进行任务调度求解,最终得到最优或满意的任务调度序列。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的实施可提高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环境中的竞争能力。

詹敏, 左春, 孙玉芳[3]2002年在《异构分布环境下企业计算模型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异构分布环境下企业关键应用的无缝集成是企业计算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传统的企业计算模型采用自上而下的集成方法 ,往往与自下而上的实际集成过程相矛盾 .本文提出的新的企业计算结构 以对等计算技术为核心的基于松耦合消息协同的企业计算模型UECM可以完全适应这种自下而上的集成需求 .UECM目标在于为异构、分布、分散环境下的企业应用系统的互操作提供一个轻量的、低代价的、健壮的、可伸缩的基础平台 ,同时克服传统方法在扩展性和服务器瓶颈问题上的不足

徐鹤[4]2012年在《基于对等计算的无线射频识别网络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克服了传统二维条码技术的易受污染、需要视距读取等方面的限制,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双重关注。随着RFID应用系统向大规模、网络化、分布式的趋势发展,这给RFID系统架构和RFID数据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以往的RFID应用架构和RFID数据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规模、分布式的网络化RFID系统需求。由于对等计算网络(Peer-to-Peer, P2P)技术具有负载均衡、可扩展性好等优点,为了满足RFID网络化应用的需求,论文提出了基于P2P技术的RFID网络系统结构,并对其中的若干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的RFID阅读器网络系统架构(P2P-RFID)。新的架构通过P2P阅读器嵌入Zigbee技术,使得原有的RFID系统中的阅读器之间组成一个P2P网络。与传统的RFID系统相比,P2P-RFID阅读器网络使得终端能够方便的接入RFID网络中,同时能够延长RFID阅读器和标签之间的阅读工作距离,并利用缓存技术减少了多标签阅读碰撞的产生,因而能降低RFID系统中的多标签阅读开销。其次,重点研究了阅读器的重迭覆盖问题和最小化RFID网络阅读器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覆盖率的RFID网络阅读器冗余消除算法(C-RRE),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C-RRE比传统的阅读器冗余消除算法(RRE)能够消除更多的冗余阅读器。另外RRE算法需要对标签进行写操作,而提出的C-RRE算法通过使用P2P阅读器后只需要对标签进行读取一次。同RRE相比,C-RRE可节省RFID网络对标签读写的时间从而能够为整个RFID提供高效的阅读器配置服务。由于RFID系统的阅读可靠性受到可信率和覆盖率的约束,选择合适的阅读器个数和位置能够使RFID阅读器网络系统的RFID系统的阅读可靠性最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靠性的RFID网络阅读器模型,通过使用蚁群优化算法求解该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用来进行阅读器的部署服务。接着构建了RFID跟踪网络模型,提出了一个新的RFID数据处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P2P的RFID网络跟踪算法。利用希尔伯特曲线的空间连续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哈希表(H2Chord)结构。通过分析比较得出H2Chord在查找性能上比Chord具有更好的查找性能,给出了H2Chord在RFID跟踪网络中的应用。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H2Chord可以提高RFID跟踪网络的查询效率和减轻网络负载。研究结果为在大规模分布式环境中开发可扩展性的基于P2P的RFID跟踪网络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了解决传统EPC (Electronic Product Code) Network基于DNS (Domain Name System)的ONS (Object Name Service)负载均衡和单点失效问题,并支持与传统的ONS兼容,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2P技术的EPCglobal ONS,该服务是基于超级节点的P2P网络提供RFID标签对象名称服务;以H2Chord算法为基础,提出了基于H2Chord的ONS网络中的P2P数据存储、查询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案同EPCglobal ONS相比具有负载均衡、扩展性好和具有容忍单点失效这些优点。另外,由于P2P节点间相对自由的行为会给RFID网络带来安全隐患,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的RFID网络的安全路由机制,通过使用RSA公钥加密算法对P2P路由消息进行认证和过滤,防止了虚假路由信息在P2P-RFID网络上进行传输和散播,同时可防止非授权的节点修改RFID网络中的数据记录。最后设计和开发了一个基于P2P-RFID中间件的智能物资管理原型系统。鉴于移动代理(Agent)具有任务异步执行、减轻网络负载、健壮性、并行处理、智能路由等特性,提出了基于移动Agent的P2P-RFID中间件技术。该P2P-RFID中间件能够与现有的设备兼容,实现了物品信息的自动采集、自动交换和共享,以及物品跟踪、物品溯源,从而实现了物资的智能化、可视化和安全性管理。通过该系统的开发,并把本文的相关研究成果应用其中,较好的展示了本文的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贺德强[5]2004年在《网络化制造中设备层信息交互平台的研究》文中指出网络化制造方面的研究正在全球迅速兴起,而网络化制造环境下设备层信息交互的有效性和实时性是保证顺利实施网络化制造的关键之一。目前,制造企业设备层的信息孤岛和自动化孤岛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现代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在制造业的推广应用。本文以面向网络化制造中的设备层信息交互技术为研究主线,对网络化制造中的设备层信息交互平台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对网络化制造中设备层信息交互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网络化制造中设备层信息交互平台的体系结构,描述了体系结构中平台的功能组成、使能技术和工具,以及信息流、信息分类和度量、信息集成框架和网络结构等。研究了目前网络化制造中设备层信息交互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对等网络技术和信息交互终端的设备层信息交互平台中信息交互模式,并给出了该模式的实现流程及其建立过程。基于上述平台的体系结构和实现模式,研究了网络化制造中设备层信息交互平台的多项关键技术。建立了基于多智能体的设备层信息交互平台体系结构、设备层信息交互过程中的工作流等;研究了平台中的制造执行子系统和监控与数据采集子系统在上述多智能体系统中的功能映射,提出了基于合同网的设备层信息交互平台中资源优化调度模型;阐述了平台中所用到的设备描述及表示方法、设备层信息交互通信机制等相关技术。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ASP模式的网络化设备资源共享模式、网络化设备资源共享系统的总体框架结构和运行模式;介绍了信息交互终端的软硬件组成,开发了网络化制造中设备层信息交互平台的应用实例——基于ASP模式的网络化设备资源共享系统。

任明[6]2003年在《分布式城市空间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数字城市是当今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在信息科学支撑下,城市GIS系统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在城市的各个管理部门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如何利用已建立的应用服务系统,建立整个城市范围的可扩展的分布式的协作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一致的、透明的、综合服务,是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由于各种GIS软件采用的信息模型与处理技术不同,基于这些技术实现的应用服务系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实现这个研究课题,主要解决信息互操作和系统集成两方面的问题。 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流行的GIS系统的地理信息类型和数据格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本体论的,面向用户应用、面向多源异构信息系统的城市空间语义信息实体的描述方法,提出基于本体的城市空间实体拓扑关系及语义关系,确立了本体驱动的空间信息的综合查询模型,以及语义信息集成方法。 同时,为解决整个分布式信息协作系统的信息共享与服务共享,实现分布式系统集成,论文研究了Agent、P2P、Web Services、网格计算等多种分布式系统的前沿技术,分别提出了不同分布式技术下的城市空间信息服务系统的体系框架,以及综合信息服务的实现途径。 结合城市空间信息系统的特点,论文将C/S的多层结构与P2P对等模式相结合,综合运用Web Services技术和Agent技术,构造出了协作与协同相呼应的纵横相交的网状信息服务体系。 在此基础上,为了验证系统体系框架的可实现性,论文基于上述内容及相关技术,实现了本体驱动的城市空间信息服务的原型系统。原型系统由用户端应用程序、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框架软件以及面向不同空间信息服务系统的接口程序和空间数据库系统多层结构组成。采用Web Services及Agent接口技术,系统实现了基于广域网通信的,多源信息与服务集成的,面向多用户的分布式应用服务功能。

张贤[7]2004年在《基于对等网的虚拟企业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及若干关键技术》文中认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技术创新的加速以及制造全球化的兴起,企业面临着不断缩短交货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所有这些都要求企业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做出快速反应,为迎接这一挑战,企业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生产模式来适应这种变化。虚拟企业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由于虚拟企业合作伙伴大多数存在地理位置分布的差异性、运行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异构性,以及虚拟企业组建及运行过程中大量、频繁的信息交互需要一个稳定、快速、高效的基础平台和通道作为支撑。因此,本文针对基于对等网络P2P(Peer to Peer)技术的虚拟企业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进行研究。首先,本文讨论了对等网络技术和虚拟企业的概念、特点、应用,以及虚拟企业对信息系统的需求,并在研究对等网络模型和虚拟企业信息系统参考模型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对等网的虚拟企业运行模式,建立了基于对等网的虚拟企业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基于对等网的虚拟企业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主要包括网络模型、结构体系、功能体系和技术体系。然后,分析了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的决策过程,给出了合作伙伴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来优化选择合作伙伴;提出基于多智能体技术和Web Service技术的虚拟企业信息交互实现机制;提出了基于XML技术的虚拟企业联盟数据统一交换标准;建立了基于XML签名和XML 加密技术的虚拟企业信息安全机制。最后,结合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网络化制造平台”(项目编号:2001BA201A06)的研究,通过重庆市“十五”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子项目——“江津增压器厂企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 (项目编号:6901-01)的工程应用,验证了论文提出的基于对等网的虚拟企业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及其实现技术的可行性。

王逢春[8]2004年在《制造企业网络化分销管理技术及应用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分销是当前国内绝大多数产供销一体化的制造类企业所采取的销售管理模式。如何快速有效的构建企业分销管理系统,实现异地分销机构与企业本部的有效集成,成为实现分销管理信息化的关键问题。本文以网络化的分销管理系统(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DMS)为对象进行研究,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在阐述了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分析了DMS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分销管理软件系统可扩展性较差等问题,对DMS的可扩展性(Scalability)进行了研究:从分销模式、分销流程、分销策略和系统运行模式的角度分析了DMS应该具备的可扩展性,提出了具有可扩展性的分销流程模型、分层分类描述了分销策略、提出了联盟式DMS运行模式;并建立了一种基于可扩展性的DMS体系结构。其次,研究了可扩展性DMS的部分关键技术。通过组件技术来满足系统的可扩展性:选择叁层架构的开发模式,根据可扩展性体系结构对业务逻辑组件进行了划分和定义,并给出了代销调拨过程的业务逻辑组件配置实例。对代销库存资源的实时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逻辑库存和单据财务确认的观点,建立了代销库存资源的立体模型;根据该立体模型设定了表征代销库存资源的叁个库存状态量,并根据代销实际设定了代销库存控制的两个原则,进而建立了代销库存实时控制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实际算例。再次,对DMS与其它企业应用系统的集成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中数据集成模式的局限,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集成的EAI解决方案:定义支持数据抽取的映射数据集和支持数据传输的传输定义集,据此建立企业应用系统数据集成的体系结构和事务处理过程,以及基于异构数据库交互技术的实现手段。给出了一个陶瓷业DMS系统和ERP系统集成的详细方案:在分析陶瓷业分销业务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功能性数据完成对映射数据集的定义,并结合数据集成方案给出DMS和ERP的具体数据集成方案。提出了一种企业信息分布式集成方案,并详细阐述了该方案的集成方法、运行方案、关键技术和具体实现方法。最后以一个陶瓷企业基于ASP模式的网络化DMS的构建为实例,将文中提出的可扩展性架构过程、业务逻辑组件配置、代销库存控制等研究成果应用其中,并完成该企业DMS与ERP系统的集成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效果。

刘鹏[9]2010年在《基于UDDI的Web服务集成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各个企业和部门都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开发或者采购应用系统,这样的系统很难做到互联、互通和互操作,数据难以共享。如何把大量孤立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是目前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往往存在多个UDDI私有注册中心。针对这种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基于UDDI的Web服务集成方案,通过构建集成系统的底层P2P网络,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本文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研究了传统企业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的特点,通过对比目前应用比较普遍的几种解决方案的优劣,设计了基于UDDI的Web服务集成系统的解决方案。通过对UDDI模块和遗留系统模块的详细设计,搭建了一个企业系统集成的整体框架。(2)根据当前的企业需求,建立了UDDI-G模型,提出设立多个UDDI注册中心提供Web服务注册和查询。UDDI-G内部节点互为备份和数据共享,实现了集成系统良好的动态性和鲁棒性。(3)使用基于JXTA协议和Chord算法的P2P覆盖网络,来构成UDDI-G的底层结构。提出的B&P数据同步的机制,可以很好的实现UDDI-G模型中UDDI节点之间的数据复制和互为备份的设计。(4)以高校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为背景,结合项目的开发流程,论证了基于UDDI-G模型的Web服务集成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最后通过对UDDI-G模型的仿真试验,重点验证了集成系统的业务持续性和负载均衡的性能。本文提出的基于UDDI的Web服务集成系统完整解决方案,涵盖整个项目开发周期,对其它的系统集成项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基于对等计算的企业应用集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詹敏.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 2002

[2]. 基于P2P构架的分布式协同设计系统研究[D]. 汪大勇. 西南交通大学. 2008

[3]. 异构分布环境下企业计算模型的研究与实现[J]. 詹敏, 左春, 孙玉芳. 电子学报. 2002

[4]. 基于对等计算的无线射频识别网络若干问题研究[D]. 徐鹤. 南京邮电大学. 2012

[5]. 网络化制造中设备层信息交互平台的研究[D]. 贺德强. 重庆大学. 2004

[6]. 分布式城市空间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 任明.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7]. 基于对等网的虚拟企业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及若干关键技术[D]. 张贤. 重庆大学. 2004

[8]. 制造企业网络化分销管理技术及应用系统研究[D]. 王逢春. 重庆大学. 2004

[9]. 基于UDDI的Web服务集成系统研究与实现[D]. 刘鹏.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基于对等计算的企业应用集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