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论文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论文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张 倩

(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西安 710128)

摘要: 时代召唤英才,希望在于青年。青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的一个角色,在争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青少年的使命和担当的培养影响着国家的长足发展,青少年是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光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无比重要的历史使命。培育青少年的社会使命与担当,既是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建设国家的需要,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肩上的使命与担当更值得我们深思和培养。

关键词: 习近平;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

1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与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青年的使命是什么?在习近平的青年价值观中,他主要回答了这个问题。“青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使者”,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命题。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青年的时代特征,青年只有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本领过硬、勇于创新、矢志奋斗,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2.2.1 女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各指标间相关分析 从表4(见下页)中可以看出,体重与50m跑、立定跳远、一分钟仰卧起坐,BMI与一分钟仰卧起坐共4组变量间相关无显著性外,其余变量间相关都具有显著性。

1.1 牢记使命、立足根本。习近平指出:“理想指引人生,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青年一代应该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牢记时代责任,立足自身,以奉献个人力量为荣,不因力小而不为,或因力薄不屑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不确定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①牢记使命还要求新一代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修身慎独、陶冶情操、涵养气节、完善人格、爱国爱家,把古往今来跨越时空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新时代青年的精神追求和行为规范。

由于后勤工作对学历要求不高、工作门坎低,导致聘用的多数临时工文化水平较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工作中普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重劳动、轻技术的思想,接受新技术、新思想的能力差,思维僵化,不思进取。造成安全隐患多,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工作局面。

1.2 信念担当、交融共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②青少年信念与担当精神的交融和共生是现实阶段急迫需要的,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大门的打开,西方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与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也随之暗潮涌动滚滚而来,面对近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选择机会和权利,信念与担当的交融共生显得极其必要和重要。信念与担当精神彼此交融共生,没有信念的担当必是莽夫之举,没有担当的信念也必将陷于空洞,这两者已经实实在在相依相存在新时代青年的肩膀上。

2 全面决胜建成小康,建设现代化强国与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社会公平正义奠定了制度基础,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国民经济状况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社会也出现了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控制和缩小社会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青年一代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奋斗的目标。

4.1 中国梦。时代问题的不断涌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善与创新。习近平以破解“中国问题”为执政使命,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完善与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新时代条件下的理论体系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也丰富和完善了当代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当前,中国梦成为学界、政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具体而言,覆盖了以下几方面重要内容:一是关于中国梦的本质。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即“国家一民族一人民”“三位一体”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是国家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二是关于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习近平指出,实现理想中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现实路径和指向,也为我们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前进的动力和力量源泉。学界也有观点认为,“三个必须”只是为我们实现历史使命提供大致方向,具体要依靠实干,依靠锲而不舍的努力,依靠全体中华儿女的辛勤劳动。三是关于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联。有人将中国梦曲解为“霸权梦”“强权梦”“扩张梦”等,将我国的强大错误地视为一种“威胁”等。这是没有认识清楚中国梦的性质,以及中国梦与世界梦关系的表现。对此,习近平在俄罗斯,在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访问时一再重申,中国梦带给世界的是和平、共赢、互利、机遇,而不是所谓的“威胁”。总之,“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15.某国2013~2017年对外贸易差额变化如图6所示,下列措施中,有助于该国平衡总体贸易收支的是:

3 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2.1 全面决胜建成小康 。我们已经进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广大青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击队和主力军,因此作为决胜时期的好青年,应该胸怀热心和理想,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青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无畏无惧,创新拼搏,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未来,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任务,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使命。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十八大之后习近平适时提出和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历史将责任与使命赋予了新时代的有志青年。

2.2 青年响应时代召唤。 改革开放催生了一代代青年的快速成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的青年更具时代特征的创新精神。青年引领时代要有一定的时势作为条件,今天的时势,今天的中国正是青年们大显身手的时候。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无论是北漂的艺术青年、坚守讲台的青年教师,还是个体创业、在私企工作的青年,都能在这个大众创新的时代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在未来的“十三五”期间,我们更加注重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防控风险、保护环境。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我们特别是中国的青年,必须开拓进取,充分体现自身的责任与担当,主动回应时代的召唤,做深化改革的承担者。

4.2 中国梦、青年梦。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问题上,社会各界都在积极探讨,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尤其是青年人。青年是社会的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因而,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随着党的政策鼓励和带动,必将唤起广大青年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参与激情。目前,中国梦的提出,为青年的使命和担当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也为我们重新思考青年的使命与担当问题提供了新的目标和思路。历史上,青年群体作为重要的社会变革力量,参与了中华民族筑梦路上的各个重大事件。从五四时期开始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之梦、到新中国成立“建立工业化、现代化国家”之梦,再到改革开放后“民族复兴”之梦。中国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追求。而在各个时期,青年都是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着力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改革开放的中国也是社会转型分化的中国,在这一时期的青年们不仅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成果,也得承担中国向大国迈进过程中的各种阵痛和磨炼。他们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负担,任重道远。

4.3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青年是不可或缺的社会群体,也是大有可为的中坚力量。现在青年都是20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千千万万将全过程参与。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习近平强调,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召唤有志青年不忘初心,奋发有为。

5 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与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在这个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新时代,青年是走在时代最前沿的一批人,他们思想前卫,行动果敢,他们是引领潮流和时代的人,也是为人类和社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一批人,它是一个群体,每个人的使命感和担当感凝聚在一起了才形成了这强有力的两个字,青年。只有每一个青年人士竭尽所能,贡献于集体,肩负使命,勇敢担当,青年这只主力军才会在走进世界历史舞台的今天越发壮大,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 陈丹佐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梦”[J].延边党校学报.

[3] 程美东,张学成.当前“中国梦”研究评述[J].文化建设.

[4] 梅醒斌.论中国梦与当代青年学生责任[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

[5] 肖贵清.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精神支撑、力量之源[J].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D4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8(C)-0003-02

作者简介: 张倩(1992.04-),女,西安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哲学

标签:;  ;  ;  ;  ;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