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骨质疏松症的现状、筛查及预防论文_于金玲,张平,于莎莎,段翠翠,付一文

浅析骨质疏松症的现状、筛查及预防论文_于金玲,张平,于莎莎,段翠翠,付一文

于金玲,张平,于莎莎,段翠翠,付一文

鸡西鸡矿医院 158100

【摘要】骨质疏松症是当今人口老龄化社会常见的代谢性骨病,患病率逐年上升。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极易受累。骨质疏松症所表现的慢性疼痛和导致的骨折及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寿命和生活质量,大量增加了相关的医疗费用。因此,早期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非药物预防干预是防止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措施。本文对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和防治现状、骨质疏松症筛查以及预防几方面进行阐述,为基层医生在社区进行骨质疏松症早期非药物干预提供参考。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性骨折;筛查;预防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多,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问题之一。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异常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及其引起的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是老年人致残、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骨质疏松症因其“悄无声息” 的发展特点,早期常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就诊时常病情严重甚至已发生骨折。早期筛查高危人群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是骨质疏松症防治工作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我国现阶段有老年人口约1.3亿,骨质疏松症患者约8400万人,占总人口数量的6.6%,经粗略估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2.5亿,25%~70%老年人将可能患有骨质疏松症[1]。因此,如何筛查及防治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1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特征及现状

1.1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特征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脊椎、髋部和前臂远端。北京等地区50岁以上女性脊椎骨折患病率为15%,相当于每7名50岁以上女性中就有1名发生过脊椎骨折[2]。近年来,我国人群髋部骨折发生率也有明显上升趋势,1990~1992年,北京地区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发生率男性为83/10万,女性为80/10万;而2002~2006年,此发生率分别增长为男性129/10万和女性229/10万;10年间,北京地区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发生率男性增加了1.61倍,女性增加了2.76倍。7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发生率男性增加2.01倍,女性增加3.37倍[3]。预计未来几十年我国人群髋部骨折发生率还将呈明显增长的趋势。2010年,中国大陆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达233万例次,其中髋部骨折36万例次,椎体骨折111万例次,其他骨质疏松性骨折86万例次,为此医疗支出 94.5亿美元。据预测中国大陆2030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年发生436万例次,至2050年达599万例次,相应的医疗支出达178 亿美元和254亿美元[4]。女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40%)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男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13%)高于前列腺癌。

1.2骨质疏松症现状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国际上通常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作为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标准。以此为标准,我国自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数据为参考,此指标由2002年的7.3% 上涨至2012 年的9.4%。2012 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到1.27亿,2015年公布的《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4年》显示,我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至2014 年达到13755 万,占总人口的10.1%,老龄人口还在以每年800万人的速度增加;有关专家预计,至2050 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1/3[5]。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年人易患疾病,根据WHO的估计,50岁以上女性中约 30% 罹患此病。因此,骨质疏松症将成为我国所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

2骨质疏松症筛查

熟悉骨质疏松症的筛查线索,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诊断骨质疏松症,也能够节约有限的临床资源,大幅度提高该病的临床筛查效率。骨质疏松症的筛查线索可分为两类即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和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2.1 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症一般根据不同病因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型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型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这类疾病往往没有确切的病因或存在无法去除的致病因素,也不能进行病因治疗而归入原发性疾病的范畴。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们常继发于内分泌性疾病、其它慢性器质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特殊药物的使用、营养缺乏性疾病、废用等明确的病理情况,一旦这些临床情况得以纠正或改善,骨质疏松症的病情也将得到相应的纠正或改善。虽然两大类骨质疏松症在病因与发病机制上有所不同,但大部分患者往往具有多种致病因素或不易完全区分其发病过程中究竟哪一种因素起主要作用。比如一个岁的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身上具备了年老、绝经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因素,还有类风湿关节炎、使用糖皮质激素等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因素,此时临床医生的策略就是不需要严格区分各种危险因素的作用,而是要明白她具备了骨质疏松症的多重危险因素和及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重要价值,需要按骨质疏松症筛查的步骤进行筛查和给予相应的处理。这种处理原则已经得到了包括NOF ( 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美国国立骨质疏松基金会)、NAMS(The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北美绝经学会)在内的许多专业组织的普遍认同。近年WHO推荐进行临床应用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评估工具FRAX ( 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也是将多种危险因素归类在一起进行分析评估就是一个最典型的实例。因此,临床上进行骨质疏松症筛查的第一要务或第一步骤就是评估患者是否具备各种骨质疏松症的多种危险因素,而不是单独或首先进行病因、发病机制的分析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是发现疾病的重要线索。骨质疏松症发病过程十分隐匿,许多学者将其描述为“一种静悄悄的流行病”,但这并非说明骨质疏松症没有临床表现。相反,骨质疏松症有着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只不过常常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重视。我国年公布的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就明确指出“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据此,我们可以将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大致分为三大类临床症状、体征、线表现。

3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3.1适度的运动和晒太阳 适度运动能推迟骨骼老化,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运动疗法已成为预防OP的基本方法之一。国际骨质疏松基本会将2005的世界骨质疏松日的主题定为“运动或者丢失”,强调了运动在骨健康中的作用。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严重的骨丢失,文献报道,运动可通过增加骨皮质血流量促进骨形成;肌肉活动对骨产生骨应力,促进骨细胞增生分化;促进性激素分泌,增加骨钙含量;增加骨组织对血钙的利用等机制逆转OP及缓解因增龄而丢失骨质的过程。经常锻炼的老人,其骨密度(BMD)比缺乏运动的同龄老人高[6]。研究表明,有规律的运动,特别是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运动,是一种增加骨强度和降低跌倒危险性的既经济又安全的途径[7]。

3.2建立有利于骨健康的生活方式 骨质疏松的危险很可能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等可控因素,而降低甚至消失。资料报道,实施系统的生活方式干预是延缓或控制OP和减少骨折发生的有效方法[8]。

3.3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维生素K摄入 终身足够的钙摄入对预防OP有重要作用。在现有的OP预防手段中,钙剂补充是最简单、经济、安全、有效的措施之一:在生命前期(儿童期、青春期和成年早期)足够的钙摄入能够获得最佳峰值骨量,进而减少生命后期OP的危险;绝经后妇女增加钙摄入能减缓钙丢失,进而减少BMD下降到骨质疏松水平。维生素D有促进钙在肠道中吸收的作用,维生素D缺乏和作用不足对老年性OP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3.4预防跌倒  随着年龄的增加,跌倒发生的次数也逐渐增加。造成跌倒的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比如光线暗、路上有障碍物、路面滑和卫生间缺乏扶手等)、健康因素(比如视力差、精神和认知功能差、药物作用和直立性低血压等)、神经肌肉因素(比如肌肉无力、平衡功能差和驼背等)以及跌倒后造成的心理恐惧等。对老年人开展跌倒风险的筛查,预防跌倒干预,将有助于减少跌倒和骨折。

4结语

作为一种最常见的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在临床上远没有得到重视。改变或加强筛查骨质疏松症的意识,识别骨质疏松症及明确骨折和跌倒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发现高危人群,早期诊断。 而积极采取相应非药物干预措施加以预防可以达到延缓骨质疏松发生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何成奇.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技术[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6.

[2] Xu L, Cummings SR, Mingwei Q, et al. Vertebral fractures in Beijing, China:the Beijing Osteoporosis Project[J].J Bone Miner Res, 2000, 15(10):2019-2025.

[3] Xia WB,He SL,Xu L, et al. Rapidly increasing rates of hip fracture in Beijing, China[J]. J Bone Miner Res, 2012, 27(1): 125-129.

[4] Si L, Winzenberg TM, Jiang Q, et al. Projection of osteopo rosis-related fractures and costs in China: 2010-2050[J]. Osteoporos Int, 2015, 26(7):1929-1937.

[5]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6] 李燕燕,林可可.运动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病人骨密度及临床症状影响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0):9920-922.

[7] NM Schmitt,Schmitt J,Dren M.The role of physical acticity in the prevention of osteoporosi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An update[J].Maturitas,2009 , 63 (1) ; 34-38.

[8] 唐凤元.生活方式干预对女性骨质疏松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05, 20 (22外科版):65-66.

[9] Terkeltaub R.Gout Novel therapies for treatment of gout and hyperurieemia[J].Arthritis Res Ther,2009,11(4):236.

[10] Becker MA,Schumacher HR Jr,Wortmann RL,et al.Febuxostat compared with allopurinol in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 and gout[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5, 353 (23):2450.

[11] 曾惠琼,庄鹏,何俊奇,等.羟氯喹在痛风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1, 6(1): 66-68.

论文作者:于金玲,张平,于莎莎,段翠翠,付一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研究型医院》2018年5卷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浅析骨质疏松症的现状、筛查及预防论文_于金玲,张平,于莎莎,段翠翠,付一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