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基于新形势下的变电站变电运行维护方略论文_刘殷

试论基于新形势下的变电站变电运行维护方略论文_刘殷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太原 03002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电力系统向着多样性和复杂性,变电变电运行维护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和多样化,变电变电运行维护水平是影响变电站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变电变电运行维护的研究与分析,对于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与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经济意义与现实意义,确保了变电变电运行维护安全高效的发展,使变电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稳定、可靠。

关键字:新形势;变电站;变电运行维护

1.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概述

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主要在于使用设备的维护管理,其内容包含了值班、交接班管理、消防、防汛管理以及日常的巡视安全管理等。随着我国电网的发展,如今变电站使用的设备越来越多,尽管为我国电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但与此同时也为变电站日常运行维护工作增添了风险与难度。纵观我国当前变电站维护工作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在设施设备数量等方面较大,出现故障和发生异常的概率也随之增大;(2)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工作较为繁琐,且工作量较大,部分工作人员思想态度上的松懈与怠慢增加了运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3)变电运行维护人员的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大。另外,我国变电站运行维护人员总的来看较为分散,难以实现集中且有效管理的目标,而运行过程中各种错误操作、损坏设备的事故也直接对变电站的运行产生严重后果。

2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现状

2.1工作人员缺乏重视,巡视检查不到位

对设备进行巡检工作,发现设备故障或安全隐患,并及时实施处理措施,确保设备安全正常运转是设备运行维护工作中非常必要的。但是一些工作人员对巡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认为只要设备在运转或者有故障时再进行检修即可,根本不进行巡视检查工作;或者在巡检过程中比较疏忽大意、敷衍了事,不注重细节,不认真的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巡视检查,导致很多的小的隐患演变为大的故障、甚至重大灾难;还有的巡视检查部门对巡检工作安排不合理,人员部署不到位,导致有的巡视区域人员扎堆而有的巡视区域无人的现象,出现电力设备漏检的情况。

2.2对设备缺陷和异常情况消除不及时、不彻底

造成对设备的缺陷和异常情况不及时处理的现象有两方面:()1工作人员的意识,这属于主观原因。有些工作人员认识不到位,危险意识不够,认为设备有些异常情况只要不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就可以“凑合着”进行;(2)由于技术、知识、工具等的不足导致的设备缺陷和异常情况处理不及时,这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这两个原因使得设备出现故障时得不到及时和彻底的处理,阻碍了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3新形势下的变电站变电运行维护方略

3.1用“零过失”的要求落实操作规程。

按照“遵循规程不马虎,执行规定不走样,落实制度不懈怠”的原则,狠抓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安全教育,检修中的规程执行,检修后的总结交流。敢于对违规操作说“不”,对违规的行为“零容忍”,安全、优质、高效地做好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

隐患排查工作模式的对象是设备或系统。其主要内容是根据既定设备评价标准开展设备安全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将设备状态分为三类:一是对有重大隐患不能继续运行的坚决停止运行并进行治理;二是对存在隐患或缺陷、但允许继续运行的,有针对性的制定、实施监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同时适时开展隐患治理;三是对设备状态良好的,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保持或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按照评价标准,管理者将对被管理者实施有效评价,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作为实施奖惩机制和培训的重要依据。评价过程中要重点解决由谁评价、评价方式和评价时间三个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最了解掌握员工情况的往往是其直接领导,如班组长最了解班组成员情况,原则上可采取逐级评价的方式,即班组评价岗位员工,大队评价小队。也可以同时采取自评、上级领导集体评价等形式。根据工作实际和岗位专业特点,开展定期、不定期的询问、考试、实际操作考核,并将考核情况纳入评价结论。

3.2 用“零缺陷”的标准保证检修质量。

质量是准则,质量是效益。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引导干部职工抛弃“缺陷难免论”的错误认识,树立“精诚协作、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管理理念,培养“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的良好习惯,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尽职履责,精细搞好维护工作。

维护工作标准的制定应因设备而定,不能泛泛而定,要做到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设备健康状况评价应采取实时跟踪的评价方式,评价应在现有巡检记录的基础上丰富内容和方法,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对存在重大隐患不具备运行条件的设备设备要停止运行,进行隐患治理,经治理评价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对无重大隐患可以运行的设备要制定隐患整改计划,做到整改计划、整改责任、整改资金、整改时限、应急预案充分落实,同时做好监控措施的落实。对无缺陷的设备保持其运行状态,待下一个周期重新进行评价。

电力生产24小时连续运转,电力系统必须始终保持良好的健康水平。在实际中,通过巡视、监测、试验等手段,对设备进行不间断数据采集,建立设备运行档案和设备健康状态记录,绘制设备健康状态曲线,实行设备分级监控制度,对状态良好的设备进行一般监控、对状态较差的设备进行重点监控、对存在重大隐患设备坚决停运,做到对设备状态和变化趋势了如指掌,并将设备健康状况作为今后检修和技改的重要依据,有效提升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3.3用“零容忍”的要求落实变电站的安全工作。

风险控制作为电力系统作业的预控环节,是在对设备状态和人员作业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维护任务的实际需求,通过连续且封闭的程序,得到一系列稳定的、符合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的输出结果。其主要控制措施是在关键风险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其技术措施主要采取停电、验电、接地、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其组织措施主要采取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以及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同时,在同一组织内部采取监护措施,在不同组织之间采取监督措施,有效预控风险。安全环保工作的核心是风险防范,风险防范的最大敌人是思想麻痹。麻痹思想一日不绝,实现零事故、零伤害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按照安全管理的周期理论,新的安全周期,始自上一次事故的发生,人们的注意力、关注度、警惕性,也恰在新的周期初始阶段保持最高值,此后如无人为干预,将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递减;与之对应的是,发生事故的几率会呈增加趋势。事实上,这并非多么高深的理论,但却是一个值得警觉和引起关注的问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变电运行维护实则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需要电力企业以辖区内变电站设备实际投入运行情况作为依据,明确其中存在的不足,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只有运行维护效果得到保证,才能够确保变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进而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同时,变电运行维护环节应当避免人员违规操作现象的出现,进一步完善变电系统管理与实施标准,针对技术人员定期开展专业的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考核,提高运维操作的规范性,切实保障变电运行质量,在安全生产的根本前提下推动电力企业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卫权.浅谈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J].电力技术,2014,23(17):172.

[2]胡通达.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J].通讯世界,2017(16):177-178.

[3]赵鑫.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7):64-65.

论文作者:刘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试论基于新形势下的变电站变电运行维护方略论文_刘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