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疼痛治疗中小针刀、骶管注射的临床价值探析论文_肖礼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疼痛科 宁夏石嘴山 753000)

【摘要】目的:了解骶管注射疗法、小针刀疗法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疼痛病例中的可靠性。方法:抽取50例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且出现腰腿疼痛感而于2015年02月至2017年02月间进入我院的患者,以治疗疗法的差异分组:A组25例联合施予小针刀疗法+骶管注射疗法,B组25例施予骶管注射疗法,给予A、B组疗效及其疼痛指标展开专业统计。结果:A组25例优良率96.00%(24/25),B组25例是76.00%(19/25),(P<0.05);A组VAS计(1.01±0.52)分,B组是(4.60±0.42)分,(P<0.05)。结论:对于存在腰腿疼痛现象的腰椎间盘突出病例,联合施予小针刀疗法+骶管注射疗法有助于提升其救治水平,值得推荐。

【关键词】小针刀疗法;腰椎间盘突出;骶管注射疗法;腰腿疼痛;VAS计分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7-0062-02

小针刀疗法以及骶管注射疗法在临床上表现出实践频率高的特征,对于存在腰腿疼痛现象的腰椎间盘突出病例,两种疗法实践价值均十分显著,而通过展开联治疗法,还可充分提升疗效。为了解小针刀疗法+骶管注射疗法联治措施在我院开展水平,此次抽选50例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且出现腰腿疼痛感而于2015年02月至2017年02月间进入我院的患者,旨在对其专业疗法充分改进,促进机体疼痛状况及时缓解。

1.临床信息、治疗措施

1.1 临床信息

抽取50例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且出现腰腿疼痛感而于2015年02月至2017年02月间进入我院的患者,以治疗疗法的差异分组。A组25例:45岁~79岁,均值(61.10±2.33)岁;14例(男):11例(男);病程:0.3年~6年,均值(4.10±0.17)年。B组25例:46岁~78岁,均值(60.25±3.00)岁;13例(男):12例(女);病程:0.4年~6年,均值(4.21±0.19)年,A、B组临床信息无差异性,(P>0.05)。

1.2 治疗措施

A组25例联合施予小针刀疗法+骶管注射疗法:(1)行俯卧体位,指导患者双腿维持屈曲状,并且适当抬升其臀部的高度,再予以常规消毒。(2)定位机体骶管裂空部位,予以抽吸且未出现回血情况后,即可定位机体骶尾韧带部位,并沿着机体骶骨椎管的轴线予以注射用药利多卡因(剂量标准:5.0ml)+氯化钠注射液(剂量标准:10.0ml),间隔周期为5d,共三次即可。(3)指导患者行俯卧体位,明确其受损组织具体方位、病变组织棘间点方位、横突组织的压痛点方位后,予以充分消毒。(4)选中压痛部位,予以垂直进刀,确保刀尖达到机体患处关节韧带组织附近后,展开疏通剥离操作,约3次~4次,即可拔出针刀,再予以妥善粘贴创可贴,针刀疗法间隔周期为7d,共四次即可。

B组25例施予骶管注射疗法,具体流程参照A组。

1.3 观察指标

给予A、B组施予两种疗法后,专业评估其疗效:机体疼痛感充分消失,未出现活动受限问题,属“优”;机体疼痛感充分缓解,基本可持续工作,属“良”;机体疼痛感稍有改善,功能质量严重受损,属“中”;机体疼痛感剧烈,无法工作,属“差”。此外,以VAS表对两组病例疼痛状况专业评估,评分及其疼痛程度维持正比关系[1]。

1.4 数据统计

以专用Excel表展开数据录入工作,统一选用SPSS22.0型软件作统计分析,“(n/%)”和“(x-±s)”则分别表示机体优良率及其疼痛状况,若统计值临床差异有显著性,(P<0.05)。

2.结果

2.1 给予A、B组施予两种疗法后优良率

A组25例优良率96.00%(24/25),B组25例是76.00%(19/25),(P<0.05),如表1。

表1 给予A、B组施予两种疗法后优良率 (n/%)

3.讨论

李绍军[2]等表明,在疾病因素直接作用下,大多腰椎间盘突出病例都会伴随着腰腿肿胀现象、腰腿疼痛现象发生,除了会阻碍其静脉系统的顺利回流,而且还可能有活动受损问题发生,以至于机体疼痛感加剧,不利于其疾病症状顺利康复,所以应当及时展开专业处理。

骶管注射疗法以及小针刀疗法均有实践价值高的特征,其中骶管注射疗法通过对机体患处直接用药,可使其疼痛感充分改善。而小针刀疗法除了能使机体病变组织附近新能代谢能力充分提高外,还有“气血通畅”以及“舒经通络”等效果,以有效改善其疼痛水平[3]。两种疗法联合展开,除了能使机体疼痛指数进一步改善外,还能防止机体窗口组织出现感染问题,所以安全质量较高,以确保疗效。此次给予A、B组施予两种疗法后,A组25例优良率96.00%(24/25),该结果比B组25例的76.00%(19/25)高,(P<0.05);同时A组VAS计(1.01±0.52)分,则比B组的(4.60±0.42)分低,(P<0.05),表明联治疗法实践效率更优。

综上所述,对于存在腰腿疼痛现象的腰椎间盘突出病例,临床治疗中,建议联合施予小针刀疗法+骶管注射疗法,通过改善机体疼痛状况,充分提升其疗效,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张玉梅,陈南萍.小针刀、银质针、整脊复位联合治疗顽固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4):111-114.

[2]李绍军,谯智泉,戚秩铭,等.C臂引导下臭氧射频消融小针刀松解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颈腰痛杂志,2015,36(3):250-251.

[3]温优良,李智,邓卫兵,等.骶管注射配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8):2132-2135.

论文作者:肖礼宁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5

标签:;  ;  ;  ;  ;  ;  ;  ;  

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疼痛治疗中小针刀、骶管注射的临床价值探析论文_肖礼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