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旁颞下区显微解剖学研究

咽旁颞下区显微解剖学研究

孙永强[1]2004年在《咽旁颞下区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详尽了解咽旁颞下区及其手术入路的相关显微解剖关系,并为临床手术提供详尽的解剖参数。方法1.观测20例(40侧)成人头颅骨性标本,对咽旁颞下区手术有重要临床意义的骨性标志相互间距离及有关夹角进行解剖学测量。2.选取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10例(20侧),应用颞下-耳前-颞下窝入路、下颌骨外旋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仔细观测了咽旁颞下区及毗邻结构。结果1 茎突根部至卵圆孔、棘孔、舌下神经管外口、颈动脉外口、颈静脉窝的距离分别为25.25±4.38mm、17.90±2.54mm、17.88±2.52mm、10.25±2.34mm、3.32±1.75mm,夹角分别为149.48±6.85°、154.00±4.83°、85.48±5.78°、119.95±10.78°、86.05±4.52°。关节结节至卵圆孔、棘孔、舌下神经管外口、颈动脉外口、颈静脉窝的距离分别为29.88±3.78mm、28.02±3.01mm、48.12±3.71mm、32.86±4.21mm、3.75±3.74mm。2.面神经出茎乳孔处位于耳屏软骨尖内侧,最短距离为10.80±2.10mm。面神经颞支分为叁支,越过颧弓时距耳屏前方距离:后支16.32±2.43mm,中支21.50±2.51mm,前支31.30±2.64mm,走行于颞浅筋膜深面,颞浅血管行于颞浅筋膜中。郑州大学医学院2004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咽旁颖下区显微解剖学研究3.下领神经为叁叉神经最大的一支,主要分支有颊神经、颗深神经、咬肌神经、耳颗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颖深前神经60%与颊神经共干穿翼外肌两头间折转向前进入颖肌深面。颖深后神经55%与咬肌神经共干沿颖下窝顶部行向外,然后越过颗下晴后部进入颖肌深面。颖深动脉与额深神经伴行于骨膜与颖肌深面之间,参与颖肌血供。4.后四对颅神经及颈内动静脉位于茎突隔深面,行于茎突与之间的狭小间隙内,后四对颅神经于寰椎横突的前方开始分开走行,舌咽神经行向前下,舌下神经稍向前下,迷走神经继续下行,副神经行向后下。5.舌咽神经出颅后行于茎突根部深面,绕茎突咽肌后缘至其浅面,继续前行进入舌骨舌肌后缘深面,位于舌下神经上方19.45士4.54fnln。6.舌神经由领下腺导管的上方到其外侧,经下方到管的内侧,呈螺旋样旋绕导管,与导管形成两次交叉。结论1.茎突根部、关节结节可作为咽旁颗下区侧方手术入路的指引标志。2.外耳道软骨尖是寻认面神经干的可靠标志。面神经颜支行于颖浅筋膜深面,颖浅动静脉位于颗浅筋膜中,在颗深筋膜深层与颖肌之间分离颖肌可保护面神经颜支免受损伤。3.颖深动脉及颖深神经行于骨膜与颖肌之间,术中应从骨膜下分离颖肌,以免颖肌萎缩。4.利用茎突隔、寰椎横突可识别并保护咽旁后间隙重要神经血管结构。5.茎突根部、茎突咽肌、舌骨舌肌后缘处舌下神经上方是寻找颈段舌咽神经的标志。6.切断术侧领下腺导管并切除同侧领下腺可保留舌神经功能,同时增大了暴露范围。

康暐[2]2011年在《侧方入路对颈静脉孔区结构不同显露程度的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颈静脉孔位于颞骨茎突的内侧偏前方,前部为颞骨岩部后下缘,后部为枕骨颈静脉,围绕乙状窦岩下窦。左右两侧颈静脉孔大小不等,通常较大。其大小、形态在不同的颅骨有不同差异,同一颅骨两侧不同,同一孔道颅内端、颅外端亦不同。颈静脉孔形态不规则,周围与诸多结构毗邻且相互之间关系密切,众多颅神经和静脉管腔穿行,位置深,解剖结构复杂,手术常难以到达,为重要的颅底通道。颈静脉孔难以暴露因其位置深且周围毗邻迷路、耳蜗,IX-XI对脑神,颈内动、静脉,椎动脉等诸多重要结构,发生肿瘤时不仅累及神经、血管,而且向周围侵袭损害周围结构,使得此区域病变手术切除难度巨大。颈静脉孔区肿瘤特性导致肿瘤临床症状多样,肿瘤可向周围各个方向生长,形态多样,侵及周围组织结构使得病变更加复杂。虽然不同学者对该区解剖结构进行了大量细致的研究为临床工作提供了解剖学依据,但因该区结构的复杂性和研究角度的不同性,使得该区显微解剖学资料任然不足。本课题拟通过6具12侧成年国人头颅湿性标本模拟侧方入路及其改良入路完成对颈静脉孔及其周围结构的显露,对同一区域不同显露结构进行对比研究。旨在通过对颈静脉孔区显微解剖依据肿瘤生长的部位、大小、侵及范围以及综合考虑患者听力状况和后组颅神经功能为前提,为术中在面听神经、后组颅神经功能保护,减少并发症的基础上,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提供解剖学依据。

伊志强[3]2008年在《侧颅底及相应中颅窝区显微解剖和虚拟现实叁维影像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显微解剖结合虚拟现实叁维立体影像,研究侧颅底及相应中颅窝区解剖结构特点及其相互沟通路径,指导临床选择手术入路。方法:15例(30侧)尸头标本,灌注红蓝胶及造影剂,采用额颞颧-耳前颞下-颞下窝入路,模拟手术逐层解剖;尸头灌注前后行CT扫描,灌注前及解剖后行MRI扫描,将DICOM格式的扫描资料输入Des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行叁维重建;分别于显微解剖及虚拟现实叁维影像中,观测重要解剖结构及标志,比较、分析两者结果。结果:1、显微解剖下描述颞浅动脉及面神经,颞下窝的翼肌、上颌动脉、下颌神经、翼静脉丛,咽旁间隙及翼腭窝的解剖结构、相互关系及其与中颅窝沟通途经;测量相关数据。虚拟现实叁维立体环境中测量侧颅底及相应中颅窝区相关数据,与显微解剖所测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提出翼肌上叁角及翼肌下叁角的概念,测量其边长及面积,描述其内穿行结构。3、提出一个新的骨性标志点:“O”点,即颞蝶缝与颞下嵴的交点。于中颅窝底,它到眶上裂近端、圆孔、卵圆孔、棘孔的距离近似相等,平均23.22mm,即以上四点分布在以“O”点为圆心,以23.22mm为半径的圆弧上,所构成扇形的角度为66.07度,面积为310.71mm2。于颞下窝顶,测量其到各重要结构的距离并描述其意义。4、根据自然标志,可以用1点,2棘,3裂,4线,5孔,6区描述侧颅底结构。结论:1、本研究提出的“O“点,即颞蝶缝与颞下嵴的交点,是一个良好的骨性标志,它到眶上裂近端、圆孔、卵圆孔、棘孔的距离近似相等,它们围成的扇形区域是中颅窝、颞下窝肿瘤相互沟通的重要路径,也是手术切除肿瘤的一个相对安全区域。2、本研究提出的翼肌上叁角和翼肌下叁角,可作为肌性标志,便于描述及定位上颌动脉,颊神经以及舌神经、下牙槽神经,为术中定位提供解剖标志。3、本研究提出的结合叁维影像将侧颅底区的重要骨性结构归纳为1点,2棘,3裂,4线,5孔,6区,便于描述和理解该区的复杂解剖关系,为手术提供解剖标志。4、额颞颧-耳前颞下-颞下窝入路能充分暴露并观测侧颅底及相应中颅窝区颅内外结构,适合显微解剖研究,为设计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5、虚拟现实叁维影像所测数据与解剖所测数据吻合良好,真实可信。虚拟现实研究不仅是显微解剖研究的有益补充,还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可与显微解剖相结合或单独应用以构筑模型、观测结构、模拟解剖。

王舜尧[4]2011年在《联合上颈段经颈静脉孔区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颈静脉孔区(jugular foramen,JF)入路的显微解剖,利用该入路一期切除颅内外沟通型复杂病变。对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进行观察与量化分析,为颈静脉孔区的手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选择福尔马林固定保存良好的成人尸头湿标本15具(30侧),分别于双侧颈总动脉和椎动脉灌注红色乳胶,颈内静脉灌注蓝色乳胶。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联合上颈段经JF区入路的解剖操作,测量相关数据。磨除颅底骨质,显露重要的血管、神经等结构的显微解剖关系;观察并拍摄他们的关系;对颅底重要骨性标志、颅底孔洞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对C1-C4上颈段解剖,切除C1横突,游离椎动脉C1-C2段及水平段;充分切除颈静脉结节、颈静脉突及部分枕骨髁;迷路后切除乳突,显露半规管,轮廓化面神经垂直段,全程暴露乙状窦,打开颈静脉孔;扩大了JF区的显露并测得相关参数,如乳突尖间距枕髁外缘中点为(29.65±3.24)mm;枕髁后缘距舌下神经管内口为(10.10±0.81)mm;颈静脉球距面神经垂直段间距左为(6.8±0.35)mm,右为(4.6±0.33)mm。切除枕骨颈突、从后方显露JF ,然后切除乳突及迷路下岩骨,轮廓化面神经垂直段,扩大JF外侧显露。游离椎动脉C2~C1段和水平段,切除C1横突,扩大颈部显露。鼓乳切迹、二腹肌后腹与面神经关系密切。颈静脉孔可划分为叁部分:前内侧的岩下窦和舌咽神经,中间的迷走神经和副神经,后外侧的乙状窦。岩下窦以叁种形式回流颈静脉球:穿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之间,穿迷走神经和副神经下方,形成短静脉与颈内静脉伴行,叁种形式可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出现。椎动脉可位于舌下神经的腹侧,穿舌下神经之间或位于舌下神经背侧。小脑后下动脉可勾绕副神经根丝,穿副神经根丝或副神经.迷走神经之间,穿迷走神经根丝或勾绕舌咽神经的上方。结论颈静脉孔结构复杂,熟悉颈静脉孔及其毗邻结构的解剖,有利于该区域影像诊断和手术的顺利进行。通过颈静脉孔区的解剖学和影像学研究,能够为颈静脉孔区骨质消磨术和该区血管病变手术提供客观依据,从而降低该区手术对神经、血管的损伤,提高手术疗效。此入路从多个方向对JF区充分暴露,使面神经、耳蜗、椎动脉、后组颅神经等结构得到保护,术中结合相关解剖参数可很好的完成一期全切JF区颅内外沟通型及延伸到上颈位的病变,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李德力[5]2014年在《侧颅底的断层影像及可视化研究》文中认为背景颅底外科作为神经外科、耳鼻外科、口腔外科、肿瘤外科之间的边缘学科,近年来发展很快,但侧颅底手术进展缓慢。侧颅底区域解剖复杂,功能重要,位置深在,在很长时期内被视为“手术禁区”。侧颅底区域的解剖学研究起步较晚,上世纪50年代国外首次报道,我国起步则是上世纪90年代,这些报道更多的是在侧颅底区外科手术得到的相关心得或研究成果,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学者们除传统的解剖方法研究侧颅底外,还利用影像手段对其进行了深层次研究。但是目前除对疾病多发区的研究较多外,其他区域的解剖学资料仍较局限,对侧颅底的断层及影像解剖学研究仍不够深入,而且侧颅底的断层解剖、影像、叁维重建及可视化的揉合度不高。目的本项目研究旨在通过侧颅底断层影像及可视化成像对照研究,清楚地了解侧颅底区的解剖结构、其间的距离及毗邻关系,为侧颅底区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手术入路的精确设计提供详实的解剖学资料。方法1.采用冰冻切片技术获取侧颅底的横、矢、冠状断层标本,层厚5mm;与CT、MRI影像进行对照研究,观测侧颅底区结构的位置、形态、毗邻关系,以及重要结构间的距离,比较侧颅底区结构的断层与影像差异,为侧颅底手术等提供解剖学依据。2.在螺旋CT机的叁维重建工作站上,对侧颅底区结构进行叁维重建,获取侧颅底区结构的横、矢、冠状图像和叁维立体形态,利用叁维重建工作站的软件系统测量重要结构的径线及结构间的距离,为侧颅底区病变的影像诊断提供形态学基3.利用Mimics处理自螺旋CT机上获得的DICOM格式的文件,对侧颅底图像资料进行表面重建和血管神经的重建,得到叁维线框模型和实体模型,对所得侧颅底叁维模型进行表面光滑处理,赋予纹理材质并真实感渲染。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结果1.侧颅底的横断层影像能清晰显示出颈动脉管的水平段以及茎突等侧颅底结构,还有它们的毗邻关系以及咽旁间隙内的结构,在标本和影像上咽隐窝至茎突、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的距离分别为4.05±0.85mm、9.56±1.37mm、9.80±1.54mm和32.02±2.66mm、4.24±0.90mm31.48±2.45mm.茎突在手术入路时及侧颅底影像诊断中观察各结构之间位置关系、咽旁间隙分区和寻找神经、血管等的骨性标志。两侧侧颅底结构表现出对称性分布,重要结构的径线还有结构之间的距离都没有显着性差异。2.侧颅底的矢、冠状断层可清晰地显示卵圆孔、颈静脉孔、颈动脉管垂直段、颈静脉窝、茎突、颞下颌关节等侧颅底结构,还有他们的毗邻关系以及咽旁间隙内的结构,颈动脉管外口、卵圆孔和茎突根部至颈静脉孔的距离分别为16.60±2.34mm、22.70±1.64nm、21.14±2.05mm。3.SSD叁维重建可以清晰地显示侧颅底结构的立体形态、空间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并可进行距离的测量。4.获得30套层厚5mm的侧颅底区连续断层标本,组织结构无移位、脱落、变形的现象,可以直接对侧颅底区域的结构进行观测,各种组织可形成明显对比,断层标本与影像检查获得的图像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可以直接用来对照观测。5.在Mimics中重建颞骨及颞骨内部的结构、颞下窝及咽鼓管的结构、颈静脉孔及孔内经过的神经、血管等相关结构,重建的结构以多种颜色区分,可在叁维空间以任意角度旋转,还可以将某一结构进行透明化处理,所有结构任意方向上的径线和角度,都可以适时测量。6.侧颅底的断层标本、CT、MRI及可视化在测量结果上相差不大。7.可视化模型更为直观,对手术入路有很大的指导性作用,但是处理程序繁琐,并且受CT机的限制。结论同一个人两侧侧颅底的解剖结构没有太大差异,且断层、影像及可视化叁种手段相比较变异系数不大,可视化的数据可以做为重要的参考项目。侧颅底的断层影像及可视化研究对侧颅底病变的影像诊断、设计手术入路和虚拟手术的开展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邱明国[6]2002年在《侧颅底区临床解剖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为侧颅底区侧方手术入路提供详细的解剖参数,明确手术入路中各重要结构的毗邻关系及手术安全范围;探讨侧颅底区各结构的连续薄层断面形态规律及影像学表现;建立叁维可视化数字模型并利用快速成形技术复制实物模型,阐明侧颅底重要结构的立体形态、叁维空间位置及相互毗邻关系,为侧颅底区的影像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采用颅骨表面解剖标志作为基准点与CT图像进行配准,探讨应用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进行侧颅底显微外科手术的可行性。 方法 1. 在50例(100侧)成人干燥头颅标本上,对侧颅底区有重要临床意义的骨性标志相互间距离进行解剖学测量;采用解析几何原理制作叁维坐标定颅器,测量20例(40侧)成人侧颅底区重要解剖结构的叁维空间坐标值。 2. 选取固定头颅标本5例(10侧),采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侧颅底区叁方位的塑化连续薄层断面标本,对侧颅底重要结构的连续断面形态进行巨微解剖观测,并与对应的HRCT、MRI图像对照研究。 3. 将二维断面图像输入SGI工作站,采用Contours+Marching Cubes算法对颞下窝、咽旁间隙、颈静脉孔及颞骨内结构等侧颅底重要结构进行计算机叁维重建。利用改进的Medview1.0将叁维数据的mcb文件格式转换为STL文件,输入ZIPPYⅢ快速成形机制作侧颅底叁维纸质实物模型。 4. 选取固定头颅标本15例(30侧),应用侧方入路(耳前颞下窝入路、乙状窦前入路)对侧颅底及毗邻结构进行显微神经外科解剖研究,仔细观测颞下窝、咽旁间隙、颈静脉孔及颞骨内结构,着重对茎突隔、面神经、颈内动脉及迷路等结构进行观测。 5. 选取10例固定头颅标本,采用导血管孔、颧弓后根、锤骨柄、鼓乳突缝、乳突尖、星点及骨缝等颅骨表面解剖标志作为基准点,与CT图像进行配准,并计算其配准误差和定位误差。 结果 1.测量颈动脉管外口外缘到茎突根部的距离左、右侧分别为10.36士2.14nun,9.58土187nun;到颧弓后根为29.31士2.69nun,29.66土2.98mm;到乳突尖为34.m士2.53m,33.m士2.26删。颈动脉管外口、棘孔与翼管外口形成一近似的直角叁角形,连接颈动脉管外口、乳突尖及舌下神经管外口也构成一近似的直角叁角形。 2.测量了侧颅底区 17项内面骨性标志及 11项外面骨性标志,共获得 53个测点的叁维坐标值。 3.获得10套层厚1.Zmm的侧颅底区连续塑化簿层断面标本,塑化薄片为半透明状,组织结构无变形、移位、脱落现象,可在原位对侧颅底区的细致结构进行观测,骨组织、纤维结缔组织、神经血管等结构可形成明显对比,塑化薄片与HRCT、MRI图像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可直接对照观测。 4.在 SGI作站上重建了额骨及颖骨内结构、颈静脉孔及穿经孔内的神经血管、颖下窝结构、咽鼓管等相关结构,重建结构以多结构多彩色实体模型方式显示,可在叁维空间位置上绕任意轴旋转任意角度,还可对叁维模型进行透明、任意选取及缩放,所有结构在任意方向上的径线和角度,均可适时测量。 5.应用侧颅底叁维数字模型及快速成形分层实体制造方法,得到了侧颅底(主要包含额骨)纸质实物模型,模型的精度为土0.Zmm。 6.颖深神经和咬肌神经走行于额下窝顶骨膜下,耳颜神经形成一个或两个环包绕脑膜中动脉。茎突隔将咽旁间隙分为茎突前间隙和茎突后间隙,并保护其后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及后组脑神经。 7.颈内动脉水平段到咽鼓管骨部的距离左、右侧分别为2.76t0.50mm,2.85t0.49mm;到鼓膜张肌为2.30t0.36mm,2.32t0.32nun;到脑膜中动脉6.52士0.53m,6.60士0.47nun;到下颌神经7.00土0.34m,6.96士0.3mm。 8.在颈静脉孔内口处有一硬膜隔将舌咽神经与迷走神经、副神经分开。在30侧标本中20侧(66.7%)颈静脉孔被骨或纤维桥分隔为前内侧的神经部和后外侧的静脉部两部分,6侧(2%)颈静脉孔可被骨或纤维桥分隔分 Vlll 为前、中、后 3个间隙,有 4侧 ( 3.3%)颈静脉孔划分不明显。在颈动脉 管外口处舌咽神经与颈内动脉之间有致密结缔组织相连,岩下窦位于舌咽神 经与迷走神经之间。、9.迷路在岩骨中的解剖位置变异很大,后半规管和乙状窦沟前缘距离 2.68叶刀6nun,后半规管至岩骨后表面的距离约为 1.42崎.20nun,总脚到岩骨 后面约为0.68—2.62mm,总脚至岩婿的距离约为3.64—6.38nun。30侧标本中 乳突气化型为80%,非气化型为20%。 10.颅骨表面解剖基准点平均配准误差为 0,84土0.28mmm.7~l石人 PA 值为0.92士0.16rum(0.6~2.3)。最小定位误差范围为0.77~1.34mxn,其中 以外半规管壶腹最小(0.77mm),半规管总脚最大门.34mm);最大定位误 差范围为1.39~2.24mrn,其中面神经迷路段最小门.39nun人 后半规管壶腹 最大(2.24nun)。 结论

王勇利[7]2009年在《颈静脉孔区肿瘤手术入路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颈静脉孔区显微解剖结构,颈静脉孔区的显露程度,针对继往采取的用于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手术入路存在的缺点提出新的改良术式,并与既往手术入路对颈静脉孔区重要结构的显露程度进行观测和比较解剖学研究。为临床个体化选择手术入路、保护重要结构功能提供可靠的解剖依据。方法:选择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颈标本10具(20侧),分别采用颈侧入路、鼓室底入路及其改良术式、A型颞下窝入路及其改良术式、改良B型颞下窝入路进行解剖学研究。对涉及的各种重要结构进行解剖学观测,并对各手术入路进行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颈侧入路能够显露颅外的颈静脉孔周围区域、咽旁间隙及与颈静脉孔密切相关的解剖结构的颅外部分;鼓室底入路避免了对外耳、中耳结构的破坏,对颈内动脉垂直段、迷路下区、颈静脉球、颈静脉孔及颈静脉孔区颅内外交界处的硬脑膜的显露良好,为进一步扩大对乙状窦水平臂及其周围硬脑膜、颈静脉孔后腔隙、颈内静脉起始部后缘的显露,可行改良鼓室底入路手术;A型颞下窝入路能够对中耳腔、颈内动脉垂直段、膝部和迷路下区、颈静脉球和颈静脉孔前腔隙显露良好,为进一步扩大对乙状窦水平臂及周围硬脑膜、颈静脉孔后腔隙、颈内静脉起始部后缘的显露,可行改良颞下窝入路手术;改良B型颞下窝入路可以进一步显露岩骨段颈内动脉水平段。结论:我们认为大量的实践熟练掌握颈静脉孔区的解剖特征及可能存在的变异是安全手术操作的必要保证。改良A型颞下窝入路和改良鼓室底入路弥补了颞下窝入路或鼓室底入路对颈静脉孔后腔隙及出此腔隙的迷走神经、副神经,乙状窦水平臂及其周围硬脑膜显露不佳的缺陷,并在A型颞下窝入路和鼓室底入路基础上显着提高了颈静脉孔区颅内外交界处硬脑膜的显露程度。

庞学利[8]2004年在《鼻咽癌放射治疗相关解剖及临床剂量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 为鼻咽部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提供详细的解剖参数,明确各重要结构的毗邻关系。2. 探讨鼻咽部各结构的连续薄层断面形态规律及影像学表现。3. 探讨不同放疗方式(2D-RT、3D-RT和IMRT)治疗鼻咽癌的临床剂量学特点与优势。4. 对CVH2实现可视化,对CVH2 模拟鼻咽癌IMRT治疗剂量分布在对应的解剖薄层断面进行分析,深入探讨IMRT治疗的临床剂量学特点和优势。5. 探讨不同方式加量照射(SRT、3D-RT和IMRT)治疗残存鼻咽癌的临床剂量学特点和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1. 在30例(60侧)成人干燥头颅标本上,对鼻咽部有重要临床意义的骨性标志相互间距离进行解剖学测量。2. 选取固定头颅标本10例(20侧),应用侧方入路对鼻咽部及毗邻结构进行显微神经外科解剖研究,对颞下窝、咽旁间隙、茎突隔等结构进行观测。3. 利用获取的5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对鼻咽部重要结构的连续断面形态进行巨微解剖观测,并与对应的CT、MRI图像对照研究。4.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T1a期鼻咽癌病例,应用Varian公司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进行了2D-RT、3D-CRT和IMRT叁种治疗方案的设计与临床剂量学比较。5. 应用北京大恒公司Star治疗计划系统,对第二例中国数字可视人体数据集(CVH2)进行可视化研究,在CVH2之鼻咽癌模型上进行IMRT治疗计划设计,并对其在解剖薄层断面上进行临床剂量学分析评价。6. 对具有代表性的叁种类型鼻咽癌残存病灶,采用SRT、3D-CRT和IMRT等方法进行加量照射计划设计和临床剂量学评价,对加量照射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 测量咽结节到卵圆孔内缘距离左、右侧分别为 28.31±2.70mm,27.63±2.34mm;到棘孔内缘分别为31.75±2.62 mm,32.05±2.71 mm;到破裂孔内缘为分别 8.78±2.61 mm,8.48±2.67 mm,到颈动脉管内缘分别为 27.31±2.69 mm,26.66±2.98 mm。2. 颞深神经和咬肌神经走行于颞下窝顶骨膜下,耳颞神经形成一个或两个环包绕脑膜中动脉。茎突隔将咽旁间隙分为茎突前间隙和茎突后间隙,并保护其后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及后组脑神经。3. 5例数字化人体数据鼻咽部组织结构无变形、移位、脱落现象,可在原位对鼻咽部的细微结构进行观测,骨组织、纤维结缔组织、神经血管等结构可形成明显对比,与CT、MRI图像有良好的对应关系。4. 确定了咽旁间隙划分的具体方法,明确了茎突前间隙、茎突后间隙和咽后间隙各自的界限。MRI以其对软组织的高分辨率、多平面成像等特点,可较CT更好地显示咽旁间隙的软组织结构,但CT在显示颅底骨质及骨性通道等方面要明显优于MRI。5. IMRT治疗对鼻咽癌能够提供良好的靶区包容和剂量分布,对脑干、颈髓等重要器官能够提供有效屏蔽与保护,腮腺的剂量能够得到有效降低。2D-RT主要缺陷为不能对腮腺和脑干脊髓给予有效保护,3D-CRT主要缺陷为靶区剂量分布不均和腮腺保护不佳。6. 在STAR TPS系统上实现了对CVH2的可视化,在横断、冠状和矢状断面对CVH2鼻咽及周围结构进行了细致观察研究。CVH2模拟鼻咽癌IMRT治疗剂量分布在解剖断面上显示呈现了大量CT上无法提供的信息,提示多组颅神经位于高剂量区内以及CT对腮腺估计不足等。7. 对于小于3cm的类圆形病灶SRT能够提供近于完美的剂量分布与靶区包容;对于大于3cm的高度不规则病灶,3D-CRT和IMRT的靶区包容和剂量分布较好,IMRT更优,而SRT靶区内剂量梯度甚大。对于大于3cm相对较规则病灶,IMRT和3D-CRT治疗剂量分布好,SRT剂量分布不佳。本组鼻咽癌常规放疗后SRT加量照射取得叁年局控率85.0%和总生存率73.0%的较好治疗效果。结论:1. 鼻咽部的骨性解剖标志可作为重要结构的定位参照。咽结节、乳突尖、茎突根部等骨性标志易于辨认,是鼻咽部放疗和手术较好的定位标志。相关距离的测量有助于保护鼻咽部重要结构,明确治疗的安全范围。2. 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可良好显示鼻咽部细微结构,结合CT及MRI图像进行对照研究,可深入了解鼻咽部细微结构的连续薄层断面形态规律,对于提高鼻咽部微小病灶的影像确认率、减少漏诊和误诊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断层影像解剖学习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工具。3. 确定咽旁间隙的划分标准有助于为该区病变的影像诊断,对鼻咽癌准确分期、恰当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4. IMRT治疗对鼻咽癌能够提供良好的靶区包容和剂量分布,对脑干、颈髓等重要器官能够提供有效屏蔽与保护,腮腺的剂量能够得到有效降低,是当前最佳治疗方案。CVH2 IMRT治疗在解剖断面上的剂量分布能够提供更多有关重要器官保护, 如多组颅神经位于高剂量区内以及CT对腮腺估计不足等,而CT、MRI等无法提供的重要信息。5. CVH2在TPS系统上的可视化对进行精细解剖和解剖影像学研究有重要帮助,也为放射治疗的深入研究和培训教学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工具。6. SRT治疗是小于3cm残存病灶加量照射的首选方法,较大的病灶应选用IMRT或3D-CRT。鼻咽癌常规放疗后SRT加量照射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邱明国[9]2002年在《侧颅底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文中提出颅底外科作为神经外科、耳鼻外科、口腔外科及肿瘤外科之间的边缘学科 ,近 10年发展很快 ,其中侧颅底手术更是方兴未艾。但侧颅底区位置深在 ,解剖结构复杂 ,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及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侧颅底解剖产生了新的兴趣。本文

吕炯[10]2012年在《侧方进路手术在治疗侧颅底区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采用侧方进路手术治疗侧颅底区肿瘤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对2008年12月到2011年11月在我院通过侧方进路手术治疗侧颅底区肿瘤的6例患者进行评价,分析肿瘤所在位置以及术中暴露肿瘤的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及随访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复发生存率.结果:6名患者在手术中分别经过了翻颞肌瓣,离断颧弓,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摘除,下颌升支截断等方法,位于侧颅底各解剖区域的肿瘤皆可得到完整暴露,手术过程均顺利,长期随访结果至2011年11月31日6例患者均生存.1年无复发生存率为62.5%.结论:侧方进路中,通过面侧部各软硬组织的处理,可以充分显露侧颅底各区肿瘤,视野开阔,操作直接方便,因此该型手术适用于累及侧颅底骨、下颌-关节区、咽旁的颅底肿瘤。

参考文献:

[1]. 咽旁颞下区显微解剖学研究[D]. 孙永强. 郑州大学. 2004

[2]. 侧方入路对颈静脉孔区结构不同显露程度的解剖学研究[D]. 康暐. 兰州大学. 2011

[3]. 侧颅底及相应中颅窝区显微解剖和虚拟现实叁维影像研究[D]. 伊志强. 北京大学. 2008

[4]. 联合上颈段经颈静脉孔区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D]. 王舜尧. 安徽医科大学. 2011

[5]. 侧颅底的断层影像及可视化研究[D]. 李德力. 新乡医学院. 2014

[6]. 侧颅底区临床解剖学研究[D]. 邱明国. 第叁军医大学. 2002

[7]. 颈静脉孔区肿瘤手术入路的对比研究[D]. 王勇利. 中南大学. 2009

[8]. 鼻咽癌放射治疗相关解剖及临床剂量学研究[D]. 庞学利. 第叁军医大学. 2004

[9]. 侧颅底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J]. 邱明国.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2

[10]. 侧方进路手术在治疗侧颅底区肿瘤中的临床应用[D]. 吕炯. 浙江大学. 2012

标签:;  ;  ;  

咽旁颞下区显微解剖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