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飞行训练国际交流会议·2018”综述(下)论文

“军事飞行训练国际交流会议·2018”综述(下)

Military Flight Train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18

金 玲,田颖华

(航空工业洪都,江西 南昌,330024)

二、专题发言(下)

(一)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曾文:航空工业应对飞行训练数字化变革的解决方案——高效提高信息化条件下飞行员能力素质

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曾文

曾文副总经理的发言分为三部分内容:航空工业的新发展、数字化变革带来的挑战和应对数字化挑战的训练发展需求。

1.航空工业的新发展

AR与美食相结合,利用智能手机的GPS和指南针实时显示附近餐馆、酒吧和其他服务场所的AR标识,每一个标识都有用户生成的评级和评论,还会显示你有哪些朋友就在附近,他们最近在哪些场所签了到,你还可以通过AR标识看到使用该应用的朋友、家人、同事和其他人,与社交网络进行合理充分的融合[5]。

新一代航空产品陆续装备部队,并致力服务于多元化客户。自1979年以来,向超过40个国家出口了近2000架飞机。出口产品从有人机到无人机,从固定翼到旋翼机,不断开拓新市场,为更多友好国家提供军事产品和服务。其中,“枭龙”受到更多国家青睐、“翼龙”系列无人机也受到关注、战斗教练机L15飞机实现出口。

IMERG提供两种实时产品和一种经过偏差校正的“终级产品(Final Run)”。两种实时产品分别是观测4 h后生成的“初期产品(Early Run)”和观测8 h后生成的“后期产品(Late Run)”;经过偏差校正的“终级产品”在观测4 mon之后发布。所有产品的时间分辨率均为0.5 h,空间分辨率均为0.1°×0.1°(http://pmm.nasa.gov/GPM)。本文所用数据为2014年9月—2015年8月(共1 a)的IMERG终级产品,全部数据均由NASA免费提供(http://pmm.nasa.gov/data-access/downloads/gpm)。

2.数字化变革带来的挑战

挑战一:高新战机训练面临的困难

信息化装备更加昂贵、飞行员能力素质标准更高、训练手段的系统性要求更高、飞行训练成本大幅增加以及信息失误风险加大,对训练效率和飞行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

挑战二:用户机种信息化程度不一

通过 Design-Expert 8.0.6 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响应面优化,当鲜花椒添加量为 161.969 g,十三香添加量为 3.186 g,菜籽油添加量为695.906 g时,“贡椒鱼”火锅的感官评分最高。按以上条件重复3次验证试验,得到的平均值与预测值十分接近,相对偏差小于 4%,说明该响应面方程有较好的准确性。

不同的用户对飞机机种和制造商的要求各不相同,既需要四代机,同时也需要二代机和三代机;既需要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制造的飞机,同时也需要中国制造的飞机。

挑战三:训练外部环境变化带来挑战

一方面,技术不断发展。信息交互呈“爆炸”式增大、战斗机成为信息网络中心的节点、智能辅助决策(任务规划和精准攻击)和态势更具象/“领会”更精准/响应更快捷。另一方面,经费逐渐减少。这就要求加快训练周期,并使训练成本维持在可承受范围内。

当前,空军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转型的关键在于人才的转型,取决于军事教育主渠道的转型,今天培养的飞行人才是明天空军建设的栋梁。空军的战略转型无疑将军事飞行教育推到了新的战略地位和高度,要求今天的军事飞行教育要着眼大时代,要有大眼界、大视野和战略前瞻性。

3.1 飞行员训练重心迁移

视讯业务是通信运营商比较看好的一项增值业务,各大通信运营商纷纷打造自己的视讯平台,应用于平安城市建设以及公安、金融、教育、保险、酒店、石化等行业应用。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为代表的通信运营商大力推广其运营级视频监控服务,分别以“全球眼”“宽视界”“千里眼”作为运营级视频监控业务的推广品牌,伴随着4G移动网络的出现,手机随时随地查看视频监控的创新应用激活了一大批小微企业、中小型商铺及家庭用户[1]。

第22大队开展的主题活动包括英国国防军 “飞行训练系统”(UKMFTS)、青少年以及“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STEM)计划、皇家空军100周年活动、“红箭”特技飞行队以及其它日常的运动。

信息成为飞行活动的主导。自动控制技术弥补了飞行员技术能力的局限,飞行员的综合能力素质正在从以操控技能为主向以判断决策能力为主转变。而空战胜负的关键从熟练操控飞机,创造有利战机,转到了对战场环境的敏锐感知、武器系统的综合发挥、各种信息的分析处理和攻击时机的准确把握。

飞行员的角色已经从“武士”变成“棋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任务能力要求也随之变化,飞行工作负荷重心明显转移,飞机体能负荷降低,信息负荷增加。从工作负荷来看,飞机的关键技术主要沿两条主线发展:一是飞机操控技术围绕减轻体能负荷而经历了简单机械操纵、液压助力机械操纵、带自动器的液压助力机械操纵和电传操纵系统四个发展阶段。液压助力减轻了飞行员操纵飞机的体力消耗,以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原理为基础的自动器应用缓减了飞行员的耐力消耗;随着自动器技术不断成熟和余度技术的应用,电传操纵替代了机械操纵系统,飞机综合航空电子和操纵系统实现了更加彻底的交联,三代机自动飞行、自主航行和自动攻击极大地减轻了飞行员的操纵负荷,给人“好飞”的普遍看法;二是座舱信息显示技术经历了简单机电仪表、综合机电仪表、多功能显示器和综合航空电子四个发展阶段。整个发展过程围绕信息获取、信息筛选和信息处理的方便性和快捷性,通过信息融合技术,极大地满足了飞行员判断决策的信息需求。然而,巨量信息虽然有利于生成高质量的判断决策指令,但是过大信息量,使得人在信息获取和筛选过程中遇到生理心理局限,出现神经疲劳,大脑的信息感知和信息处理能力下降,信息负荷大幅增加,信息失误转变成了人为差错的主导因素,给人“难学”的普遍感觉。

3.2 信息化训练内容下载

根据操纵和显示技术的不同组合,飞机划代被分别定义为:二代机=机械操纵系统+机电仪表,操控飞机以体能负荷为主;三代机=电传操纵系统+综合航电显示技术,操控飞机以信息负荷为主;经过现代化技术改造的二代半飞机=机械操纵系统+综合显示技术,体能负荷没有降低,而信息负荷增加了。

飞行员技能培养一方面通过机械操纵飞机,掌握并逐步提高基本驾驶技术,另一方面要及时进入以综合航空电子为核心技术的三代水平教练机训练,尽早培养和提高信息判断决策能力,为驾驭三、四代飞机打牢基础。

飞行训练体系不断进行数字化升级,带来的是平台的数字化升级、数字化GBTS以及数字化训练管理系统,形成了完整的数字化飞行训练体系架构。该架构一般包括飞行模拟器、可移动数据链地面站、飞机/机载系统、任务计划系统以及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将飞行安全监控系统、维护管理系统、实时任务支持系统和任务讲评系统联系起来,以提供实时数据监控。

如何高效培养与信息化要求相一致的飞行人员?在装备与三代和四代作战飞机配套的三代水平教练机基础上,升级已有教练机的航电系统,部分解决与三代机训练衔接问题;构建数据库,为自动化飞行提供强大的支撑;提供分布式联网训练,降低战术训练成本;提供嵌入式训练系统,提高单机战术训练效益以及实现飞行参数实时传输,评估飞行训练质量。

三代水平教练机进入飞行员培训体系后,主要表现在:下载三代作战飞机的训练科目,减少部队作战飞机改装周期和成本;伴飞作战部队飞行员训练,改变教练机仅仅是飞行员成长训练的阶段作用;作战部队成熟飞行员恢复飞行、恢复科目、研练新战术终身使用的教练机。典型的战斗机飞行员训练流程所需的飞机类型,按阶段一般为PT-6初级教练机、K8基础教练机、L15 AJT/LIFT/AFT高级教练机 (辅助地面训练系统)和J10/J20战斗机。

其中,L15 AFT采用电传操纵系统和综合航空电子系统,飞行训练与三代战机无缝衔接,实现三代机训练科目下载,降低三代机训练成本,嵌入式训练系统可实现联网信息化训练,是三代机飞行员训练的最佳选择。K8教练机具有高级的航电系统,拥有可靠性高、维护成本低、使用经验丰富等优势,是高效费比的基础/中级教练机,目前已经向客户交付了超过730架。

数字化升级的GBTS的使用,降低了训练成本,提高了训练效能,实时监控安全风险和飞行员生理状态,构建现实-虚拟-构建训练系统,包括飞行员生理/心理训练系统、地勤地面模拟训练系统、数字化训练管理系统、数据中心、数字化训练管理系统等。

战区空军训练管理、保障等职能由空军和院校承接,管理权限同步转移、责任压力一并传导,给院校筹划部署和组训管训更大的自由度,也给院校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波兰空军历史从1925年开始,在波兰北部城市格鲁琼兹成立了空军训练中心。1927年,空军训练中心转移到了东部城市德布林。1928年,举行了首位毕业生晋级典礼。截止到1939年,超过6000名的“飞行员候选人”经历了战争的考验。特别是维托尔·乌尔班诺维茨(Witold Urbanowicz),波兰著名的王牌飞行员之一,获得美国空军奖章和中国飞行十字勋章。

2.1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组治疗后反酸嗳气、胃脘胀满、双胁疼痛、胸闷、食欲不振及大便不畅等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中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χ2=6.624,P=0.01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χ2=6.624,P=0.01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老年治疗组比较,χ2=5.875,P=0.01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中老年对照组比较,χ2=2.43,P=0.11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二)英国空军第22大队指挥官沃伦·詹姆斯少将:皇家空军第22大队代表了什么?

沃伦·詹姆斯少将首先介绍了皇家空军第22大队的组成。皇家空军第22大队有6大组成,分别是国防技术训练学院、克兰韦尔皇家空军学院、皇家空军运动部、皇家空军少年团、地面训练部和飞行训练部。

英国空军第22大队指挥官沃伦·詹姆斯少将

进入信息时代,为适应和应对未来的战争形态,飞行人员应该具有怎样的能力素质?人的能力素质是军事训练的永恒课题,提高人的能力素质在任何时候都是训练的根本目的,更是衡量训练效能的基本指标。战斗力取决于其他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冷兵器、热兵器和机械化时代的机械能转化都要依托人的体力来完成。信息化时代,能量转化实现了高度自动化,人的体力劳动从能量转化的链路中解放出来,人的作用主要为能量转化生成判断决策指令信号,控制转化的时机和量级。信息时代,判断力决策能力成为新一代飞行员的核心能力。有策略地利用有限可用信息资源决定了人的判断决策表现力。任何时候,能力素质是训练的永恒主题,能力优势源于训练。

沃伦·詹姆斯少将重点介绍了英国国防军的 “飞行训练系统”(UKMFTS)。该系统涉及不同机型,包括“空中王国复仇者”、Hawk T2“鹰式”教练机、TMK1“德州人”教练机、Grob 120 TP“Perfect”“格鲁伯”初级教练机、“飞鸿”100喷气式公务机、H135 Juno直升机等。

根据2019年的UKMFTS训练卫星图,皇家空军克兰韦尔&Barkston Heath基地通常进行基础训练、多引擎和后舱机组训练;皇家空军Shawbury基地通常进行旋翼机的训练;皇家海军Culdrose基地通常进行后舱机组训练;皇家空军谷地基地通常进行基础飞行训练、高速喷气式飞机第4阶段训练以及RW山脉/海上飞行训练等。

沃伦·詹姆斯少将在总结中强调,始终追求卓越是英国皇家空军第22大队一直前进的方向。

(三)澳大利亚空军训练部指挥官格伦·布拉兹准将:重建飞行员训练体系——澳大利亚经验

澳大利亚空军训练部指挥官格伦·布拉兹准将

格伦·布拉兹准将首先介绍了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两大训练基地:East sale基地和Pearce基地。East sale基地包括第1飞行训练学校、中央飞行学校和飞行学员管理中心。Pearce基地则是第2飞行训练学校的所在地。

澳大利亚的飞行学员通常在CT-4教练机上进行初级训练,在PC-9涡桨式教练机上进行高级训练,在PC-21涡桨式教练机上进行含25%仿真的高级训练,在HATS旋翼机上进行基础训练。训练过程一般分为5个步骤(如表中所示)。

Prediction of karst groundwater pollution by a chemical plant based on GMS simulation CHEN Fei XU Shi-guang HUANG Jian-guo et al.(81)

澳大利亚飞行学员训练过程

澳大利亚空军的训练系统中,电子教室(ECR)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展示了强大的学习能力,通过连接WIFI可时时自动更新训练数据,也可视作学员的个人学习装置(PLD),可进行面对面的联机教学,实现座舱程序训练,也为教员对飞行学员进行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撑。

分油机仿真面板的系统架构见图2,由上位机PC监视器和CAN总线系统上挂接的多个分油机分布式仿真节点组成,因为PC监视器本身不支持CAN通信,通过32IO8AO通用板卡将数据流转发并经以太网与上位机数据通信。

值得一提的是飞行训练装置(FTD),由学员摄像头、外部视觉+平视显示器、侧板+多功能显示器、杆舵和模拟操作控制台组成,实现了对座舱的仿真操作。

(四)波兰空军飞行学院院长皮欧特·克拉夫奇克准将:波兰空军大学在为波兰空军培养未来的飞行员与领导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波兰空军飞行学院院长皮欧特·克拉夫奇克准将

皮欧特·克拉夫奇克准将的发言分为三个部分:过去——来自何处、现在——空军现状、未来——去向何方。

最后,曾文提到,航空工业始终以“为国际客户提供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和无人机高效、低成本的训练解决方案”而自豪。面对信息化挑战,用先进成熟的技术与丰富的经验,共享最新、最优数字化升级方案,助推用户空军持续快速发展。

现在,位于德布林的波兰空军飞行学院已经成为波兰飞行学员学习成长的摇篮。招飞过程一般包括三个步骤:步骤1—提出申请,并接受医学体检;步骤2—资格测试,进行评估;步骤3—飞行筛选。面向军用和民用需求,培训对象包括空管、维修专家、领航员、国家安全、飞行员(喷气式飞机、运输机、直升机)以及后勤等不同领域专业人才。培训新概念逐步应用到飞行员学习过程中,学习教育年限分为三个周期,第一周期是第1-3年的工程师/学士阶段,第二周期是第4-5年的硕士阶段 (这两个周期也允许本硕连读),第三周期则是第6-8/9年的博士阶段。

飞行学员在喷气式教练机上训练140小时后可取得飞行员执照,在运输机上训练210个小时后可取得运输机执照,在直升机上训练50个小时后可取得直升机执照。之后,学员可进入作战部队、运输机部队和直升机部队等不同部门接受进一步的实战训练。

未来,波兰空军致力于培养忠诚于祖国的军人,除了理智冷静、军纪严明,还要求技能熟练、身体强健、尽忠职守、卓越出众。在军事训练中,始终将忠诚、责任、尊重、无私、荣耀、正直、勇气等品格灌输给学员,强其体魄,培其理念,提升综合智力和战斗技能,展现个人职业发展意愿,恪守社会、职业和个人职责,终生为国效力。

(五)德国空军军官学校校长迈克尔·特劳特准将:德国空军的教育和训练

德国空军军官学校校长迈克尔·特劳特准将

迈克尔·特劳特准将首先介绍了德国空军军官训练的指导原则:富有责任感的、训练合格的、具有作战能力的军官。训练理念是培养具有三维、军事领导力、语言沟通力和基本军事技能的空军军官。

德国空军基本飞行训练阶段内容

空勤人员的遴选方面,遵循避免动力丧生、节省资源和效益最大化原则,已形成一套完整的遴选程序。空勤人员在递交申请之后,需通过3个阶段的评估/分派,分别是阶段1的军官和军士的预先测试、阶段2的航空心理/航空医学测试、阶段3的模拟器筛选。

治军先治校,强军必强校。飞行院校是空军主体战斗力的培养基地,其核心职能是培养满足部队建设需要的高素质飞行人才。飞行院校是空军优质战斗力的储备基地,飞行人才是强军兴军最宝贵的战略资源。飞行院校是空军军事理论和技术的研创基地,具有人才集中和资源丰富等先天优势的飞行院校,是开展军事理论和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飞行院校是服务部队和社会的窗口,除了承担飞行人才培养任务之外,还担负部队飞行员航空理论教学、改装模拟训练和战术验证等多重任务,在宣传国家安全观、传授军事知识技能、增强国民军事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孟加拉空军参谋长马斯胡扎曼上将:孟加拉空军的飞行员训练系统

孟加拉空军参谋长马斯胡扎曼上将

马斯胡扎曼上将的发言主要分为六个方面:孟加拉空军历史、孟加拉空军训练理念、孟加拉空军飞行员训练系统、特殊课程、评估制度以及挑战和机遇。

应用SPSS 17.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计划所得DVH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3种治疗方法间的差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比较,若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再进一步作多组间的两两比较。对于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用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而对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孟加拉空军历史

1971 年,孟加拉空军诞生于光荣的独立战争期间。1974年,孟加拉空军学院成立。1977年,孟加拉空军装备初教6初级教练机。之后,孟加拉空军自力更生,开展各种专业的飞行训练,提高自身能力,为兄弟军种与友好国家提供培训,并逐步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孟加拉空军的力量、能力与经验。

2.孟加拉空军训练理念

孟加拉空军的目标是,建立并维持一支具备投送能力以维护和争取国家利益的空中力量。孟加拉空军在防空、支援地面部队、服务民众、联合国维和支援行动中逐渐展示了其核心实力。

孟加拉空军有五大训练目标:优先普及教育及知识、培养知识型专业人员、培养多技能专业人员、培养自立自强能力以及不断提升研发能力。

3.孟加拉空军飞行员训练系统

孟加拉空军飞行学员在PT-6初级教练机上完成1年、100个小时的基础飞行训练之后,将按照战斗机路径、运输机路径和直升机路径分别接受不同领域和技能的专业飞行训练。

4.特殊课程

除了基础训练课程,孟加拉空军还为学员制定了一些特殊课程,如生理学教育课程、体能课程、通用生存课程、飞行安全课程、飞行教员课程和飞行中队长课程等,进一步提升飞行学员的专业技术和综合技能。

“推广家政扶贫,确实面临不少问题。”河北省人社厅农民工工作专班主抓家政扶贫工作的杨卫洲表示,一部分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者对家政行业有偏见、有顾虑,积极性不高。受传统观念束缚,他们大多数想从事家庭手工业这样在家即可就业的工作。

5.评估制度

孟加拉空军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学员评估制度,由年度督察组和专家小组对学员们实施评定和评估,优胜劣汰,不断优化生源质量。

6.挑战和机遇

孟加拉空军始终面临直接训练、维护困难、平台同步化、预算限制等多方面挑战,不断进行整理和优化,使之更加经济和高效。

最后,马斯胡扎曼上将表示,为了在维护和争取国家利益之时发挥应有作用,孟加拉空军将保持战斗力,时刻准备执行任务。

(七)新西兰联合部队空军局司令贾亚姆帕西准将:追求灵活性

新西兰联合部队空军局司令贾亚姆帕西准将

贾亚姆帕西准将发言分为四部分:起因、平台、行业合作伙伴和平台使用。

新西兰空军飞行训练通过基本的武器操作员训练和传感器使用训练,扩充了初级飞行员的经验,提高了输出成果。

新西兰空军普遍使用 “空中国王350”(King Air 350)飞机作为训练平台。“空中国王350”具备适应性的机内配置、兼具扩展能力的2个任务训练控制台、多模式雷达和光电球模拟影像等,可合成逼真的任务场景,再辅以地面训练系统,可对飞行学员实施系统的飞行训练课程。

新西兰国防军拥有稳定、专业的行业合作伙伴——霍克太平洋公司 (Hawker Pacific-HPNZ),两者之间一直保持飞机改装、飞机租赁与维修合作,历时10年之久。新西兰空军还与MAROPS公司合作,共同开发软件和应用系统,用于地面和空中训练系统、基础航空训练系统、任务训练系统和传感器集成。

新西兰的飞行学员除了学习基础飞行训练课程之外,还要学习多发动机飞行员训练课程、武器操作员/操作教员课程 (包括海军观察员、C-130运输机/P-3K2 Orion海上巡逻机和海军直升机的训练,未来还将包括P-8的训练课程)、航空运输课程、VIP训练课程、短距情报-监视-侦查(ISR)课程和搜救课程。

最后,贾亚姆帕西准将强调,新西兰空军将始终追求飞行训练系统的灵活性,发挥其形式多变的特性优势。

(八)哈尔滨飞行学院副院长詹宝增大校:新时代飞行院校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哈尔滨飞行学院副院长詹宝增大校

詹宝增大校首先介绍了航空学校的建校历史。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自1946年3月1日在吉林通化创建以来,在7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紧贴空军建设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实际,注重发挥教育训练主渠道作用,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创造了一项又一项高水平成果,为人民空军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依托院校先行先转推进一流空军建设,是空军发展方略核心内容之一。飞行院校只有紧盯新职能新使命,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才能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一流飞行人才。

1.准确把握飞行院校在空军整体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迈克尔·特劳特准将在总结中提到,德国空军将不断增强空中力量和训练效能,努力适应未来发展。

2.客观估价空军战略转型给飞行院校带来的全新变化

近年来,飞行院校教育训练向部队靠拢迈出了坚实步伐。

乡村植被是城市植被和自然植被的过渡类型,是乡村自然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相比于城市植被,乡村植被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与乡村中农林水居绿等生境具有良好的依存关系,形成了乡村特色的植被景观。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村地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乡村原有生境的改变和缺失、植被退化、外来物种入侵等诸多问题[1]。长三角平原水网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其乡村建设进程处于全国前列,上述典型问题在这一区域十分常见[2],乡村植被亟需保护和修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更是凸显了对乡村生态保护和乡土文化保护的新要求。

2.1 新编制体制调整释放了创新发展活力

消能墩布置在消力池内,它的作用是促使水流进一步扩散、相互撞击,增强了水流的紊动,从而达到增加消能的效果,同时减少了消力池深度和长度。

江西之诗,自山谷一变,诗甚精绝。……东坡亦以为读鲁直诗,如见鲁仲连,不敢复论鄙事。愚之诵此言久矣,恨未得目其全集。今观是选,亦足反隅。果清新奇怪,成一家格辙。……后之学诗者,苟能即此一帙,熟读而深体之,则古人悟入之法,当自此得之。祛浅易鄙陋之气,换清新奇巧之髓,枯弦弊轸,不患其不满人耳。[2](9辑,P191)

2.2 新法规大纲运行缩短了与部队间距离

新一代训练法规全面融入作战思维,全面贯穿作战理念,飞行实施紧紧围绕“防御与进攻、生存与攻击”展开,训练条件和内容等进一步靠拢部队,从制度层面上打开了院校为战教战的思维和眼界,为院校教育训练全面转轨升级提供了法理依据和平台支撑。

2.3 新武器装备列装压缩了战斗力成长周期

将作战飞机引入院校,是空军加速转型建设,着力解决飞行学员培养周期长、成长速度慢、培训层次低的重大举措。武器装备的更新升级提升了培训“台阶”,浓厚了教学“战味”,缩小了与作战部队改装跨度,优化了战斗力生成链路,毕业学员训练质量得到验证。

3.前瞻思考新时代飞行院校建设与发展需重点把握的问题

3.应对数字化挑战的训练发展需求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载:“佛言:‘大王!吾今所化大千世界,百亿须弥,百亿日月,一一须弥有四天下。此赡部洲,十六大国、五百中国、十万小国,是诸国中若七难起。一者,日月失度。日色改变——白色、赤色、黄色、黑色,或二三四五日并照;月色改变——赤色、黄色’”[6]它展示了佛和王的对话,告诉世人不管哪个国家,若出现日月失色、日月并照、月色变赤等七个现象,预示着国家将要有大难,将面临灭亡的危险。文中特别提到了世界诸国,可见这种情景普遍存在于不同民族。

3.1 持续优化院校规模结构

适应新时代空军战略转型需要,持续优化新型空军院校结构体系,是空军院校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在空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大对飞行院校的组织管理力量,强化顶层设计。在组织结构上打破地域限制,将教育训练资源进行集中统一调配,形成一个梯次配套合理、训练潜力更大的一体化训练格局,满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训练需要。

3.2 精心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教官是院校教育的重要支柱,只有高质量教官队伍才能培养高素质飞行人才。把好飞行教官的选拔关口,从空军大局着手盘活整体飞行人才优势,逐步改变院校教官作战素养与部队有效衔接的问题。畅通飞行教官的交流渠道,健全完善配套政策制度,促进院校与部队之间的良性互动,始终保持院校与部队间理念、内容和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完善飞行教官继续教育制度,采取任职教育和在职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提高飞行教官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

3.3 深入推进培训模式改革

不同的战争形态对军事人才的能力要求不同。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过程中,飞机性能、指挥样式的变化,推动了飞行员角色和空战样式的改变。当前,无人化空战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战争形态登上人类战争的舞台。可以预见,在未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支撑的指挥体系中,空战样式必将发生颠覆性变化,飞行员的职能作用也将随之发生大的调整。对于这种变化,飞行院校理应提前研究、主动应对。

3.4 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战略

教育优先发展,既是国家发展战略之一,也是世界各国军队建设的实践经验。一是政策规划应突出院校。在给任务的同时还需给政策、给措施,真正把院校教育优先发展落到实处。二是经费投入应突出院校,进一步加大倾斜力度,确保有足够财力开展教育教学和理论研究。三是装备配备应突出院校,把新装备优先列装院校,保证院校教学装备总体水平高于一般部队。四是制度建设应突出院校,将落实院校教育战略地位的各项措施法制化、标准化、具体化。

(九)印度空军总部指挥官阿肖克准将:军事飞行训练中的人才、转型和发展

印度空军总部指挥官阿肖克准将

阿肖克准将简要介绍了印度空军的飞行训练系统:培训印度空军(IAF)飞行员,以充分发挥飞机的作用,不断适应技术的变化,适时提供培训以备未来之需,以培养全世界最优秀的飞行员为目标,为国家培养空军战士,使其具备在平原、沙漠、水面和山地等各种地形条件下进行空中作战的能力,加强国家空中力量。

他主要从人才选择、变革和发展三个方面介绍了印度空军的军事飞行训练系统。

1.人才选择

印度空军飞行学员的选择,首先从书面测试开始,依次完成国防学院、综合国防服务、空军准入测试的书面测试。其次,还需接受心理评估、认知评估、情绪管理评估、飞行员能力测试,身体素质评估等测试和评估,最后,还需进行严格的医学检查。

2.变革

飞行学员在空军学院完成飞行前训练之后,还将依次进行阶段I、阶段II和阶段III的飞行训练,再根据学员特点分流至不同机型实施专业训练。

3.发展

阶段III飞行训练完成后,学员将被派至战斗机中队、运输机中队、直升机部队和无人机部队等作战部队实施不同机型的专业实战训练。

4.未来发展方向

印度空军是为包括中央武装警察部队在内的其他军种提供飞行训练的主要机构。印度海军和印度海岸警察飞行员在空军学院的PC-7教练机上完成基础飞行训练的阶段I训练课程,同时也参加阶段II的战斗机和运输机的培训课程。陆军飞行员在初级飞行训练学校完成直升机的培训课程。

印度空军大量使用了模拟器和讲评系统,高级全动模拟器训练是培训大纲的一部分,现代讲评系统的使用大大改善了学习的过程。在线测试和即时评估同时举行,以帮助飞行员发现弱点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空军司令部下设一个独立机构——空勤人员审查委员会(AEB),定期对飞行学员和教员进行评估。空勤人员审查局 (DASI)作为空军司令部下的审查团队,对所有部队和岗位的战备情况进行检查。

(十)加拿大空军Moose Jaw基地15联队指挥官丹尼斯上校:加拿大皇家空军飞行员训练

丹尼斯上校首先介绍了加拿大军队的概况。加拿大军队总人数超过125,000人,包括71,500名的常规作战人员。其中,加拿大皇家空军包括约12,000名常规作战人员和2,100名空军预备役人员,服役飞机总数约385架。

加拿大空军Moose Jaw基地15联队指挥官丹尼斯上校

加拿大皇家空军的使命是,为加拿大皇家空军以及盟国训练世界级军事飞行员。加拿大皇家空军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跨国训练史,通过1940-1945年的英联邦空勤人员训练计划、1950-1959年的北约训练计划和1950-2000年的双边项目等跨国训练项目,受训的空勤人员超过140,000人次。

加拿大空军第15联队,拥有两所飞行学校:加拿大空军第2飞行训练学校和第3飞行训练学校,以及一支“雪鸟”特技飞行队。联队有7个机队,迄今已完成34,000个小时的飞行训练。每年可培养100-115名飞行员,其中53%为直升机飞行员,25%为多引擎运输机飞行员,22%为战斗机飞行员。

加拿大空军训练系统分为4个阶段,2017年,有115名飞行学员完成了前三阶段的训练课程,顺利毕业。学员毕业后可进入作战训练部队接受更专业、更实练的飞行训练,也就是第四阶段——战斗机入门训练的培训课程。

加拿大空军训练系统

一直以来,加拿大空军始终致力于为国家培养优秀的、高质量的飞行员,不断创新,注重优化,在提高飞行学员训练质量的同时,注重教员的训练优化,创建了分段式训练大纲,以满足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训练标准和需求。

(十一)石家庄飞行学院副院长张兰瑞大校:空天时代空军新型飞行人才培养的思考

石家庄飞行学院副院长张兰瑞大校

空军石家庄飞行学院是一所飞行类任职教育院校,主要面向歼击航空兵部队培养初级飞行指挥军官。学院的前身是在东北老航校基础上组建的。当前,战争形态发生重大变革,作战空间由空向天拓展,信息化作战装备加速发展,现代空战已经进入空天时代。各国空军顺应时代变革潮流,纷纷把培养高素质新型飞行人才作为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认知新型飞行人才、怎样培养新型飞行人才,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

1.紧盯空天飞行人才培养现实需求,剖析本质丰富内涵

飞行人才是空军战斗力的主体,是空军的拳头和尖兵,也是未来战争和战场的主导性、决定性力量。中国空军要从大国空军走向强国空军,首要条件就是拥有一流的飞行人才。

新型飞行人才的本质内涵,就是适应空天战场特点,掌握信息化空战规律,具备放眼空天的视野、决胜千里的才略、空天网跨域融合的新知识新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应对现代战争复杂性挑战的高素质飞行人才。

空天信息时代,飞行人才不仅要担负火力打击任务,具备过硬的技战术能力,还要接收、处置、传送大量战场信息,具备广阔的知识面、丰富的信息储备和良好的信息素养。不仅要具有战斗员果敢泼辣的战斗作风、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更要具有指挥员和领导者集智慧、胆略、气魄、成熟稳重于一身的气质,具备良好的自制力、判断力和号召力,以及坚定的意志和迷人的个性;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作风、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以适应紧张、激烈、复杂多变现代战争的需要,还要具有放眼世界的胸襟和能力,为飞行人才走向世界、把握未来架起一座桥梁。

新型飞行人才属于技能与智能、战斗与指挥、身体与心理综合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要认清形势、开拓进取,通过不断改革优化培养目标、模式、内容和条件,把飞行人才培养成国家和军队的精英。

2.着眼空天飞行人才内涵需求,更新理念引领发展

理念引领发展。培养新型飞行人才就要紧盯对接战场、贴近实战、聚焦打赢对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破除因循守旧的人才观,更新培养理念。

2.1 “终身规划”的理念

空天时代要求飞行人才不仅要成为制胜空天的战斗员,更要成为运筹帷幄的领导者,要始终树立“终身规划”的培养理念,既要成为制胜空天的战斗员,更要成为运筹帷幄的领导者。探索建立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和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飞行人才教育体系,总体规划飞行员职业生涯,清晰描绘成长路线,逐步构建军地融合、层级递进、互为补充的终身学习教育平台,为飞行人才成长注入持续动力。

飞行院校作为飞行人才成长链条的关键环节,尤其要发挥奠基承续作用,在强化军事素质、专业理论、飞行技战术能力,奠定岗位任职和成长发展基础的同时,还要以多种方式为飞行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培养造就担当强军重任的高素质飞行人才贡献力量。

2.2 “信息主导”的理念

空天信息时代要求飞行人才不仅要俯瞰空中和大地,更要去仰望空天,具备空天一体的意识;不能只满足于网络和武器装备发展带来的信息优势,更要努力将信息优势转化为决策优势,具备驾驭战场的才能。“信息主导”就是要把信息意识、信息素养和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作为飞行人才的基本素质和核心能力突出出来,使飞行人才更加符合空天信息时代发展需求。

2.3 “指技复合”的理念

空天信息时代,作战飞机已成为信息交汇、传输、处理的智能化平台,要求飞行员不但要熟练掌握驾驶技术,精准操控飞机,还要具备信息获取、态势感知、判断决策等指挥军官必备的能力素质。因此,要把“指技复合”理念贯穿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构建和教学实施全过程,将飞行能力培养与指挥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实现指挥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扎实打牢综合能力素质基础。

2.4 “学会思考”的理念

飞行人才的核心能力,本质上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空战的能力,在人的能力结构中处于根本性、主导性、关键性位置,体现为多种能力的综合。培养飞行人才综合能力素质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员学会思考、提升思维能力。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过:“思考是行为的种子,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加拿大一名将领也曾强调,“培养学员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有能力在非常复杂的问题面前学会独立思考”。法国三军防务学院也把“学会思考”作为自己的校训,说明在这一点上各国对于人才培养有共同的认识。只有重视培养开放式的思维,教授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其始终以追求卓越的目标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具备思辨和分析能力,才能游刃于知识的海洋,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

3.把握空天飞行人才培养目标方向,突出质量开拓创新

人才培养说到底是为备战打仗服务的,应纳入战略空军建设的大系统,坚持战斗力标准,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效益作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1 遵循规律、贴近实战,树牢“为战教战”的育人导向

部队是“客户端”,实战是“检验场”。飞行院校作为飞行人才培养的源头活水,要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树立战场与课堂对接、战斗力与人才素质挂钩的理念,以作战任务为牵引,以作战能力提升为主线,遵循战斗力生成规律,用“为战教战”牵住飞行训练的“牛鼻子”,用打仗标尺严卡教学与实战的距离,用实战化标准检验人才培养质量。

要紧贴实战要求,切实做到“部队训练什么,院校就教什么”,突出核心能力培养,不断提高飞行人才培养与部队实际需要契合度,真正把人才培养的优势转化为部队转型发展的强势和打仗的胜势。

要着眼打赢明天战争,全面提高学员前瞻未来、认知战场、指挥作战、打赢战争的能力素质,把人才培养的眼光不断向未来战场延伸,为实现“强军梦”超前培养储备飞行人才。

3.2 提升创新能力、注重个性培育,增强职业发展潜力

空天信息时代,知识的增长率加快,飞行人才需要掌握大量摄面广、迁移性强、学科融合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并非是靠言语所能传授的,需要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发挥作用。因此,要以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创新教育,加强教学模式研究和改革实践,打破学员思维定势,注重培养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鼓励其勇于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从尊重人才的个性出发,因材施教,对飞行学员个性的发展需求做到了如指掌,切实关心和解决他们思想上、心理上的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飞行学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使其在毕业后能够不断丰富知识和能力结构,更好地达到完善自我和适应岗位的目的,从而为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造就具有创造性和进取精神的飞行人才。

3.3 多元合作、开放交流,拓展人才培养的广阔空间

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生存方式是竞争,最有效的发展方式是合作,要通过增强对上、对下、对内、对外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资源,构建多元开放的模式,提高军事飞行人才培养质量。完善交流合作体制机制,对内加强院校与部队之间、军地之间、院校之间的长期合作、定期交流;对外积极参与国际性交流活动,实现取长补短、合作共赢。优化人才培养资源配置,坚持就近、专业、互补的原则,使飞行院校与外部的合作始终保持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应用信息技术与军地高校、科研院所、作战部队等广泛建立“信息共用、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关系,加强与外部的连通和衔接,突破军事飞行人才培养的“围墙”限制。依据数据库格式标准和信息传输协议,建立安全通畅的信息传输通信网络,实现教学资源最大化、最优化、最新化。

最后,张兰瑞大校强调,在世界军事变革大潮中,既有挑战,更有机遇。只有奋力开拓,锐意进取,不断深化飞行教育训练改革,才能培养出更多面向空天的高素质新型飞行人才。

标签:;  ;  ;  ;  ;  ;  ;  ;  ;  

“军事飞行训练国际交流会议·2018”综述(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