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新理论述评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新理论述评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新论》评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道主义论文,新论论文,大力弘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陈荣富教授《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新论》(华夏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以下简称《新论》)一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道主义研究的新成果,其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该书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众所周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人道主义曾被搞得声名狼藉;关于人道主义的研究,也成了一片荆棘丛生的领域。《新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人道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我国社会的基础思想之一,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人道主义决不等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她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成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以确认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为基本思想的人道主义的萌芽和发展,正是人的主体性和自觉性提高的反映。实现社会关系的人道化,是人类追求的理想,不能因为历史上人道主义思想的社会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而否认其价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新论》开始了一个人道主义研究的新时期。

2、该书对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内容作了不同于传统观念的规范。社会主义概念是由社会主义的目的(即价值目标)和实现目的的基本手段组成的。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富裕,也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全体成员的幸福和全面发展,而这就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核心内容。只有从理论和实践上肯定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地位,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之不同于资本主义就在于它从一开始就自觉地重视人本身的发展,把一切为了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作为社会目的本身,即社会主义应当从一开始就高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旗帜。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形式的历史使命,不仅在于创造比资本主义更为发达的生产力和更高水平的物质生活,而且在于以此为基础实现人本身的发展。

3、该书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视为我国社会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准则。《新论》对“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的幸福与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幸福与社会幸福”、“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人是目的、还是手段”等理论界长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问题,作了独到的、深刻的阐述,使人耳目一新。例如,在论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时,指出两者不可偏废,但在我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尤其必须正确认识个人价值、充分重视个人价值。这是因为:(1)、中国传统的群体至上伦理型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的人身依附关系尚未完全打破;(3)、在对待个人价值问题上,以往理论宣传和实践上的片面性所造成的影响依然存在;(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需要重视人的个人价值。但是,重视个人价值,并不必然否定人的社会价值。当前对人的社会价值的否定或贬低,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少数极端个人主义者为了追求个人价值不惜损害集体、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实际上,他们不仅损害了人的社会价值,也损害自己的个人价值,使自己失去人的尊严和人格;二是社会上的分配不公现象。分配不公实质上是对人的社会价值的否定;三是以“钱袋”作为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这一点同社会分配不公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毒化了社会风气,造成全社会价值观念的混乱,这是对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背离。

4、该书主张立足现实的土壤弘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新论》反复强调这样一个指导思想: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必须深深植根于现实的经济关系之中。离开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仅仅依靠道德说教,而不对各种不人道和反人道的社会现象赖以生存的社会结构实行根本改造,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要靠实践的力量来确立。《新论》具体分析了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对实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阻碍,分析了生产的工业化、社会化以及民主政治对实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推动作用,指出要弘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劳动现代化、经济现代化、人的现代化。

当然,《新论》在强调“实践的力量”对发展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也没有忽视积极倡导、正确宣传、加强教育和管理,形成相应文化氛围的重要作用。《新论》认为,弘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体现,当前尤其需要弘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只有这样,才能开拓一条体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的工业化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这条道路,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不同于僵化模式的社会主义。《新论》认为,要把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变成亿万人民的道德实践,必须建立合理的道德价值导向的运行机制,包括外在道德行为操作机制,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合力。建立合理的外在道德行为操作机制,主要包括对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评价机制、舆论机制、教育机制;加强内在道德机制,集中地表现为加强主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启发和呼唤个体的良心和良知,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生长点。《新论》在这方面的见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很有意义的。

此外,《新论》洋洋20万言,不是停留在思辨上,而是把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量生动事例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加以阐述,因而使全书有血有肉,富有说服力。

《新论》如能专辟一章论述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密切相关的人权问题,则有可能使该书从理论和实践上进入一个新的高度和广度。

标签:;  ;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新理论述评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