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学生就业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_大学专业论文

国外大学生就业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_大学专业论文

国外大学生就业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学生就业论文,意义论文,国外论文,模式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3.2 D6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919(2006)06-0031-05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大学逐渐实现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等教育的普及带动了毕业生人数的增长,随之也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起了西方国家政府的广泛关注,高校就业指导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西方国家在国家宏观政策、高校加强就业指导两个层面促进大学生就业,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就业模式,积累了诸多经验和做法,对提高大学毕业生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制定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综合治理政策体系

(一)增加社会对青年劳动力的需求

1.运用产业、财政等宏观政策工具调节国民经济运行水平,扩大社会对劳动力的总需求

国家就业状况取决于该国的国民经济运行水平,在劳动力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国民经济运行水平越高,社会总需求水平越高,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越多,这将降低所有劳动力包括青年劳动力的失业率。各国采取的宏观政策主要包括:(1)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例如,扶持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发展,发挥主导产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带动和扩散效应,促进国民经济水平的和经济结构的转变,进而增加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降低失业率;引导、扶持就业吸纳能力强的产业及部门的发展,直接扩大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2)运用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促进就业增长。扩张性财政主要指加大政府在直接购买和公共工程建设方面的支出,政府购买的增加直接增加对社会产品的需求,刺激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而公共工程建设项目则直接创造就业岗位。

2.政府直接、间接创造就业岗位

(1)直接创造就业岗位。发达国家通常由政府出资,在一些部门创造就业岗位。如法国推行的“青年就业计划”就是由政府出资,在教育、文化、环境、社会救助、家庭及卫生领域新增22种职业,专门招聘26岁以下及从未领过失业补贴的30岁以下失业青年,并且其报酬不低于法定最低工资水平。据法国官方统计,该计划到1998年创造了35万个就业机会。(2)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企业雇用青年失业者,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促进青年再就业中的作用。欧盟许多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给雇佣和培训青年的公司提供经济补助。例如,意大利的私营企业每雇用一个长期失业青年,国家每月给予60万~80万里拉的补贴,补贴期限为6个月;在意大利,企业雇用的失业青年数量占就业青年总数的近25%[1]。(3)国家向青年提供贷款,同时在技术、市场信息和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青年自主创业。例如,印度政府自1993年10月起实施了一项针对18~35岁城市失业青年的就业计划,政府资助7,500卢比帮助失业青年创业[2]。

(二)改善青年劳动力的供给

改善青年劳动力供给的措施主要包括控制青年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和提高供给质量两方面,使得青年劳动力的质量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相匹配。

1.控制青年劳动力的供给数量

控制青年劳动力供给量的方法主要是,扩大青年受教育的覆盖面,延长青年的受教育年限。这一方面可以推迟青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起到直接缓解失业的作用,同时,可以提高青年的素质,降低他们将来失业的可能性;青年人数较多的发展中国家(如泰国、巴基斯坦等),还鼓励向境外输出青年劳动力以缓解国内就业压力。

2.提高青年劳动力的供给质量

(1)发达国家很早就通过财政补贴、向企业征税等方法筹集资金,开展对青年的职业技能培训,以期提高青年失业者的技能,使之与企业需求相适应。如德国政府更注重将青年技能培训与就业相联系,除传统的学徒制外,还开展各种计划帮助青年实现从学校到就业的顺利过渡,1999年联邦及各州政府实施的项目就有268个,共增加9,028个企业培训岗位,有21,652名青年得到了帮助。我国的上海市借鉴德国经验,于2002年3月启动了“见习补贴计划”,由政府出面组织失业青年到一定知名度的企业进行半年左右的见习,培训期间政府给予见习者和培训单位一定的生活补贴和培训费用补贴,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2)扩大青年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美国政府在为缺乏就业技能的青年失业者提供培训的同时,还着眼于为贫困青年创造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如为鼓励18岁左右的中学生都上大学,政府制定各种政策加以实现。

(三)改革和完善市场机制

1.以市场化为导向,充分发挥价格在配置劳动力资源方面的主导作用

80年代以来,各国都开展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西欧等国放松了对劳动力市场的管制,包括取消最低工资限制,削弱工会组织的垄断势力等。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渐缩减国家干预的范围和强度等,完善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市场体系,促进劳动力在城乡及地区之间的自由流动,以消除市场失灵造成的非自愿失业。

2.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及指导体系

西方各国都完善职业介绍所和就业指导体系建设,为失业青年提供市场信息,帮助失业者增强求职技能及基本工作技巧等。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国家就业安全网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国家的最后一道防护网,保证失业者能够维持基本的生存条件,避免了社会动荡。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作为一项长期、重要的任务。同时,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并有效实施,才能维护社会正常的运转秩序。从青年就业角度看,促进青年再就业问题的法律化、规范化能切实保护青年的利益。如德国的《青年人劳动保护法》、《就业促进法》等,切实保护了青年就业的权力和利益。此后,许多国家也纷纷效仿,它为改善青年弱势群体的就业及生存状况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

(一)基本实现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专门化

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专门化。例如,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设有就业服务中心(简称CSC)或就业服务办公室(简称CSO)。虽然日本公立和私立大学竞争激烈,但基本上所有的大学都设有就业科或就业部,专门负责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为例,在校生4,000多人,2003年毕业571人,仅专职从事就业指导的工作人员就有10名,还有一个由28人组成的就业委员会进行辅助工作。指导人员不遗余力地推荐自己学校优秀的学生,并经常通过聚会、餐会等非正式方式积极发展合作伙伴,掌握其翔实的信息资料,为毕业学生提供准确及时的职业参考,其工作的专业、细致程度值得借鉴。

(二)高校就业指导机构有充足的经费投入

西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作为高校与社会的中介环节备受重视。因此,西方各国高校对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重点扶持。以美国为例,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在大学内处于中心地位,一般由一名副校长直接负责,并有充足的经费投入。

我国高校要重视大学生就业机构建设,有必要借鉴西方高校就业指导的措施和办法,重新调整或组建、配备一个素质良好的大学生就业专门机构,机构中每一个成员必须具备最基本的就业指导常识,有一定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专职、兼职人员队伍,使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真正成为高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

(三)强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理念与工作机制

西方国家能够很好地解决其“就业难”问题,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全程化就业指导的成功开展。西方高校大学生从入学初始就被有意识地灌输与就业相关的多方面知识,一年级就已经开始关注就业市场,了解社会的需要,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牢固地树立了符合社会实际的就业观念。西方高校的大学生通过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能够很客观地评价自己,从社会需求的实际出发择业,不会盲目地选择高薪职业。西方的就业机构从宏观上看,已经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行政机构,它们承担着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服务、咨询和研究功能,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已经内化为大学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从大学一年级直至学生毕业以后都在持续进行着。

德、法两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更加成熟,不仅注重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全过程,把就业指导和咨询作为一种高层次的职业和岗位予以肯定,以提升大学生的生存能力和职业素质。而且,许多高校还将就业指导工作前移至高校招生的宣传和指导环节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来报考大学和专业,并依据社会需求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咨询。

我国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大多只限于狭义的就业指导,行政管理职能较为突出,服务职能有所欠缺。大多高校只进行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和技巧方面的指导,服务对象也只限于应届毕业生,而忽视对在校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职业准备的前期指导,使毕业生仓促走上社会。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以现阶段的水平,无论是在人员素质、知识储备还是占有信息上,都还不能将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门课程列入课程计划,更不能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应是以职业生涯与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全方位指导,重视从学生自我认识、专业推荐、专业选择、职业准备到求职就业的各个环节。

(四)强调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技术

美国是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最早的国家,也可以说是开展大学生个性化指导最早的国家。美国学校特别注重个人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塑造,自小学阶段就开始训练学生独立写研究报告,探讨和解释自然和社会问题。大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挑战性问题,坚持以培养学生“准备从事任何一种职业”为指导思想,倡导文理兼容,给学生以宽广的基础教育,又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指导学生按其职业意愿要求发展,培养务实、竞争、冒险意识,使学生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环境中不仅有信心战胜一切困难,同时还能使学生科学、谨慎地对待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变化与多样性。德国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每个人今后的职业选择问题,他们通过对学生个体倾向性就业目标的测试“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喜欢做什么?”等等,来逐一分析每一个毕业生对职业的选择倾向,并通过专家进行指导和帮助,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使毕业生了解自己的需要,在择业、就业时更有针对性、目的性。这一点我国香港地区已经能够基本和西方发达国家同步。

西方高校的经验告诉我们,大学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不仅要实现人与职业在某一时期暂时的匹配,而且还要从人的发展考虑对他的培养。我国有调查问卷显示,毕业生对个人就业规划的满意度整体水平不高,在“清楚自己将从事职业的具体内容”、“清楚三五年的职业发展计划”、“清楚自己的表现方法和技巧”等方面普遍认识模糊;而对“自我的把握(其中包括对自己个性的了解、对自己优势的把握等等)”则相对处于较高的水平,虽然这表明大学生可能把工作不适、就业困难更多地归因于外部原因。但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我国毕业生利用外部资源的能力较差,就业工作在学生个性化开发上还做得不够深入。

(五)加强职业技巧培训

在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技巧培训帮助毕业生建立了良好的就业心态。在其各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就业心理和就职技巧不是一般人看来浅层面的技术性问题,它更大程度地体现为一种引导和服务,是学生求职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提供咨询,开展就业心理、技术训练,在毕业生与就业部门间牵线搭桥是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主要工作。大学生择业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排除心理干扰,克服盲目自信或自卑、急功近利、患得患失,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提高就业的成功率。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有美国的“心理测试与训练”,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模拟招聘面试训练等。德、法高校也非常重视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和已毕业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和选择职业的能力培训,并列为高校教育培训的常规内容,有效地提升了毕业生就业的比例。

在我国的高等学校中,对毕业生就业心理、职业技能培训尚未形成充分肯定的氛围,且往往把这方面的内容忽略掉,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虚设环节,即便开展也只是当作一项附带性工作,对从事该项教育的工作者不能予以一定认可和重视:重就业技巧的准备,轻适应岗位要求的能力培养;重对就业市场的分析,轻对用人实体需求能力的研究,与西方国家反差较大。

三、增强市场意识,提高办学自主权,使人才培养更有实效性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就业率很高,它的“双元制”模式是其在世界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始终使自己的新产品、新工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根本条件,被称为德国经济振兴的“秘密武器”。具体内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一部分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并已扩展到普通高等教育领域。美国教育以其灵活的办学方式而闻名,基本上各高校都掌握着专业设置的自主权,能够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及时改革教育思想、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美国的就业指导理念就是发展、培养人的过程,在职业生涯中充分展示自我,形成健全的职业自我概念。学校办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劳动者,无时无处不体现着一种非常强烈的实用主义精神。据文部科学省统计,日本2002年大学生就业率为56.9%,比10年前下降了25%。面对这种困境,日本进行了一系列的高校教育改革,给了大学更大的自主权,一些专业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2]。像近年来新建的“娱乐、公园专业”,高校改革重点放在讲授高深的专门知识、扎实地进行基础理论教育、培养具有广泛研究的综合能力这几方面,扩大了校长的权力,国立大学实行法人化独立经营,一些大学为了增强实力实行合并重组。改革促进了高校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为提高日本大学的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充分实现学生就业做出了一定贡献。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起步比较晚,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计划体制痕迹,在角色定位中缺位或模糊,使高校教育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这就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往往不吻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不出来或数量极少,而社会不太需要的又供多于求。随着高校大幅度的扩招,人才预测工作也比较薄弱,而且人才的培养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时滞性和较长的周期性,使得高等教育供给处于短缺状态,不能达到生产出的“产品”就完全“销”得出去。目前,就业指导只是选择职业的一时性行为。高校现阶段还仅仅停留在“卖方”市场,广大青年关注更多的是“就学”机会,而不是未来的“就业”机会,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忽视按需培养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已实行按院系招生,招生时不分具体专业,前三年按学科门类打通培养,到第四年根据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选择专业方向,调整院系各专业人数。这样就把市场预测周期从四年缩短为一年,准确率显著提高[3]。

因此,我国应积极从国外大学生就业政策中寻求借鉴。即在制定大学生就业政策时,必须要强化政策研究,充分考虑刺激创业精神、提供就业激励、改进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指导等因素,建立全面政策分析评价系统。同时,我国高校必须面向市场办学,大力增强竞争实力,必须把教育同就业联系起来,大胆改革办学形式,改革招生制度,扩大高校招生的自主权,紧紧围绕当地实际,大力培养多层次实用人才,以适应市场需要。

标签:;  ;  ;  ;  ;  

国外大学生就业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_大学专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