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肉功能锻炼配合生物电刺激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的作用分析论文_纳跃彬

纳跃彬

(昭阳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云南昭通657000)

【摘要】目的 分析盆底肌肉功能锻炼配合生物电刺激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将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进行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治疗的患者54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为27例,一组为采取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的参照组,一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生物电刺激治疗的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3%,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7.78%,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实验组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治疗中,采取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加以生物电刺激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盆底肌力,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生物电刺激;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1-0146-01

产后的盆底肌功能性障碍分为三种临床情况[1]:轻度患者为反复性阴道炎、阴道松弛、尿感频繁。中度患者为打喷嚏、大笑均会导致尿失禁、阴部有坠障感、伴有疼痛。重度患者为站立时发生漏尿情况、盆腔脏器脱垂、易溃疡、化脓等。该疾病是由于妊娠或者分娩时,造成了骨盆底组织结构损伤而引发。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并且在我国的发病率持续升高,所以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手段和后期的康复措施极为关注,本文以观察盆底肌肉功能锻炼配合生物电刺激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的作用为研究目的,分析其临床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进行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治疗的患者54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采取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的参照组(n=27),一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生物电刺激治疗的实验组(n=27)。参照组27例患者中,初产妇15名,经产妇12名,年龄分布在24岁至38岁,平均(26.78±2.01)岁;实验组27例患者中,初产妇14名,经产妇13名,年龄分布在25岁至40岁,平均(27.67±1.98)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继续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参照组: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康复治疗:在患者产后6周左右进行病史询问,常规行妇科检查及盆底肌肉功能评估,排除盆底训练禁忌症后,将膀胱排干净后进行肌肉功能康复锻炼,具体的做法为:使患者保持站立的姿态、调整呼吸节奏、将尿道口、肛门夹紧,之后放松,然后将该动作反复做,每次保持5秒左右,一组为5~10次,一天至少做5组。

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生物电刺激的治疗:常规行妇科检查及盆底肌肉功能评估,排除盆底训练禁忌症后,将膀胱排干净后,患者取仰卧位,对患者的会阴部进行杀菌消毒,仪器的频率设定为5~100Hz,电流设定为0~25mA,之后将润滑剂涂抹于仪器的探头上[2],之后缓慢的放置于阴道内部进行电刺激治疗,并依据患者自身的忍受能力进行次数的调整,一次治疗维持20分钟,两天进行一次,同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盆底肌肉的收缩和力度。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盆底肌力恢复情况。

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种。经过治疗后,患者盆底肌力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为显效;若患者盆底肌力得到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有效;反之则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

盆底肌力恢复情况根据我国卫生诊断分为0至Ⅴ级,按照会阴收缩肌力进行判断。

2结果

2.1 比较治疗后的效果

实验组27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3%;参照组27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78%,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43<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一。

2.2 治疗后盆底肌恢复情况比较

实验组27例患者,经治疗后,Ⅱ级1例、Ⅲ级2例、Ⅳ级8例、Ⅴ级16例;参照组27例患者,经治疗后,Ⅱ级7例、Ⅲ级10例、Ⅳ级2例、Ⅴ级8例,实验组患者的盆底肌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女性盆底是由筋膜和肌肉连在一起组成的,其连带着膀胱、子宫、直肠等器官[3],如果该部位出现了障碍性损伤,则会造成尿道、阴道以及肛门功能的紊乱。如果不及时治疗,耽误病情会使病情加重,影响健康生活。本文的盆底肌肉功能锻炼配合生物电刺激治疗是一种在改善患者盆底收缩能力的同时唤醒神经细胞,并且二者结合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并通过治疗期间的生物电刺激,能够以信号的方式对患者和医生进行传达工作,可以使患者做出相应的配合训练,使医生依照反馈信号明确的进行有效的治疗,这两种治疗方式的结合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盆底肌肉功能康复情况,本文研究结果为:实验组27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3%;参照组27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78%,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43<0.05;27例患者,经治疗后,Ⅱ级1例、Ⅲ级2例、Ⅳ级8例、Ⅴ级16例;参照组27例患者,经治疗后,Ⅱ级7例、Ⅲ级10例、Ⅳ级2例、Ⅴ级8例,实验组患者的盆底肌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治疗中,采取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加以生物电刺激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盆底肌力,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洁盈 , 孙文妹 , 郑秋梅 , 等 .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配合生物电刺激在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中的作用 . 中国妇幼保健 , 2017, 32(19):4695-4697.

[2]许士敏 .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配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探讨 .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 电子版 ), 2017, 4(26):63.

[3]李杰 , 贠艳丽 . 生物反馈及电刺激配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 . 中国临床研究 , 2015, 28(8):1057-1058.

论文作者:纳跃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配合生物电刺激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的作用分析论文_纳跃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