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膝关节外伤后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的影像诊断论文_徐俭根

(浙江省平湖市中医院放射科 浙江 平湖 314200)

【摘要】目的:在非典型膝关节外伤患者的检查之中应用MSCT和DR影像学进行诊断,了解患者的影像诊断特征以及准确率。方法:将2013年09月13日至2017年09月23日于我院展开检查、治疗的非典型膝关节外伤患者(53例)进行研究,患者膝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在负重之后疼痛感加重,均没有外伤史。患者接受了DR摄片检查(第一组),之后接受了MSCT检查(第二组),对两种不同的检查方式进行进行有效分析,了解两种诊断准确率。结果:第一组检出率为37.73%,第二组检出率为90.57%,数据之间存有差异(P<0.05)。结论:对非典型膝关节外伤患者采用MSCT进行检查诊断,检查十分便捷,还能够提升临床的诊断准确率,能够为医师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值得应用。

【关键词】DR;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诊断;非典型膝关节外伤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7-0-01

非典型膝关节外伤患者并无明确的外伤史,多是在进行单腿持重物活动频率过多,在运动之后出现膝关节疼痛导致患者关节活动出现障碍[1]。临床早发现、诊断以及治疗对患者预后产生极大影响,本文选取2013年09月13日至2017年09月23日于我院展开检查、治疗的非典型膝关节外伤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在非典型膝关节外伤患者的检查之中应用应用MSCT和DR影像学进行诊断,了解患者的影像诊断特征以及准确率,现对研究展开陈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将2013年09月13日至2017年09月23日于我院展开检查、治疗的非典型膝关节外伤患者(53例)进行研究,患者接受了DR摄片(第一组),之后接受了MSCT检查(第二组),患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在负重之后疼痛感加重,均没有外伤史,但是患者在近一周之内出现了剧烈的体育锻炼或单腿持重活动。男女患者之比为21:32,年龄15岁~75岁,年龄均值(45.92±2.53)岁。5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检查结果,均符合《骨科疾病诊断标准》中的相关标准,初诊DR平片并未看见明显阳性征象,之后患者手术证实,被确诊为非典型膝关节外伤后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患者以及家对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研究意义进行了解,患者和家属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我院的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本次研究已经将肿瘤者、严重肾脏疾病者、精神疾病者排除在本文之外。

1.2 方法

53例患者展开DR摄片(第一组)以及MSCT检查(第二组)。第一组进行DR摄片检查,选用的是飞利浦公司生产的DR进行检查,对患者的膝关节正侧位进行拍摄。第二组本次检查应用了西门子公司提供的16层螺旋CT扫描仪器,管电压设置为120KV,管电流设置为350mA,准直宽度设置为40mm,其螺距设置为0.984,层厚为5mm。应用2mm层厚进行骨算法重建,并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矢状面、冠状面的重建。矢状位、冠状位以及横断位进行扫描,包裹式表面线圈,使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W1、PDW1、FS、GRE、T2W1、FS T2W1,快速恢复FSE序列T2W1,层厚4mm,1mm层距,视野150mm×150mm~180mm×180mm。激励次数2次或4次。影像工作站进行重建之后轴位影像数据展开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技术、曲面重建以及最大密度投影等处理,之后经两名高年资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进行阅片,每一个影像征象均达成一致意见。

1.3 观察指标

53例患者均接受了检查,需对检测图像和诊断准确率进行综合分析,记录患者的检出结果并对其展开详细记录,最后对数据展开对比和分析。其中DR图像中见隐约透亮线,并见髌上囊积液,则可考虑为隐匿性骨折。MSCT图像之中有贯穿正常骨小梁线形透亮影子、锐利的边缘,或者是骨小梁扭曲,则可判断为隐匿性骨折。

1.4 统计方法

在该次实验之中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之后数据经统计学软件SPSS 22.0展开相应处理,计数资料经(n,%)进行表示,计量资料经(x-±s)进行表示,如果组间数据展开对比之后,P值低于0.05,则可证实统计存有意义;反之,不成立。

2.结果

第一组经过了DR摄片检查,胫骨近端见透亮线,并见髌上囊积液。第二组检查53例患者经MSCT检查,13例患者诊断为冠状图像显示骨折,8例患者诊断为横断图像显示骨折,19例患者进行冠状位结合横断诊断显示图像为骨折,7例患者矢状位结合横断显示骨折,经过综合方法进行骨折确定的共2例。第一组患者检出率明显低于第二组检出率,相关数据对比存有显著的差异(P<0.05)。检出率详见表1,如下。

3.讨论

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在临床之中,对其发病原因尚未统一,但是认为该疾病虽然没有明显的外伤史,但是会在在瞬间受力大时会发生该疾病,该疾病会出现病变区水肿、出血或者是骨小梁微断裂,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如果患者未能够得到及早的诊断和治疗会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3]。为了保障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患者的预后,需加强对患者疾病病因展开探究。临床上经MSCT、DR展开病因诊断,其中DR检查是常规的检查方式,但是极易出现漏诊现象,这对临床治疗、预后产生严重的影响,这会对医疗纠纷的发生产生影响。综上所言,对非典型膝关节外伤患者采用MSCT进行检查诊断,检查十分便捷,还能够提升临床的诊断准确率,能够为医师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保障患者的预后,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景新,马雅昌,韩栋,金宇,朱雅文,曹海营,邱雨宸,苗伟.3-D打印在青少年胫骨远端骨折累及骺板损伤手术中的应用[J/OL].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5.

[2]陈杰,胡健,李海波,赵红武,倪前朝.浅论DR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06):70-53.

[3]江洁,董道波,王晶,孙丛.MSCT后处理技术结合DR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07):1288-1291.

论文作者:徐俭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6

标签:;  ;  ;  ;  ;  ;  ;  ;  

非典型膝关节外伤后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的影像诊断论文_徐俭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