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持续状态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许宏连,杨质秀,韩迪,李燕

哮喘持续状态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许宏连,杨质秀,韩迪,李燕

许宏连 杨质秀 韩迪 李燕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南岗分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哮喘持续状态的临床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例哮喘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缓解治愈出院23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迅速控制哮喘症状并予以维持,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尽可能使病人的肺功能恢复并维持在正常水平。保持病人正常的活动能力或生活自理。避免平喘药物的副作用。防止形成不可逆性气道阻塞。避免哮喘持续发生意外。

【关键词】哮喘持续状态;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1-0035-02

哮喘症状持续24h以上,经积极内科治疗无效,除外心、肺疾病所致的哮喘样发作以及上呼吸道梗阻性疾病。许多危重哮喘病例的病情发展常常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加剧。对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哮喘患者30例哮喘持续状态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哮喘持续状态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39岁。临床表现:均有喘息,呼吸困难、胸闷、言语不连续,咳嗽,大汗,咳嗽23例,干咳6例,咳白色光洁样痰10例,咳黄痰7例,发热4例。

1.2 方法

1.2.1氧疗 哮喘急性发作时,应立即经鼻塞或面罩给氧,吸氧浓度4~6 L/min,吸氧的同时必须注意加强湿化,可避免干燥气体对气管、支气管的刺激,且利于痰液稀释,防止痰栓形成。氧疗过程中监测血气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氧流量。

1.2.2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呼吸困难 糖皮质激素常用静脉激素制剂有:①甲基强的松龙1.0mg/kg,或40~240mg静脉注射,6h一次,共用2~3d。②地塞米松5~10mg/d,静滴,共用2~3d。症状缓解后应及时停用上述药物。③泼尼松40~60 mg/d,口服,作为维持治疗,以后逐渐减量,总疗程须1~2周,骤然停药可引起症状再发或加剧。

β2受体兴奋剂常用药物及给药方式:①沙丁胺醇舒喘灵,全乐宁)定量吸入器(MDI)雾化吸入,每次2~4揿。或沙丁胺醇0.25mg加入2.5ml生理盐水中雾化吸入;或每次2~4mg口服,每日3次。持续间断雾化吸入可在15min内起效,作用持续3~4h。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报道,持续雾化吸入较间歇吸入效果更好,可缩短高碳酸血症持续时间,改善哮喘评分,缩短住院时间。②舒喘宁0.5mg皮下注射;或舒喘宁1mg加入100ml液体内静脉滴注,6~8h一次[1]。③经与呼吸机相连的管道给药。

黄嘌呤碱类药物24h内未用过本药的病人,首次剂量为4.0~6.0mg/kg,负荷量缓慢静脉注射或稀释至100ml液体中滴注,30min内滴完,以后每小时0.6~0.9mg/kg。维持剂量0.4~0.5 mg/(kg?h)。24h内曾用过氨茶碱的病人,不给负荷剂量,首次剂量为3mg/kg,静滴10~20min后改为维持剂量,或直接用维持剂量。

2.结果

给予吸氧、支持、对症治疗,30例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经治疗,病情得到了缓解治愈出院23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

3.讨论

生命体征是否稳定是临床应急成败的关键,因此须密切观察呼吸、脉搏、血压、体温、尿量、神志意识和皮肤色泽等。应进行必要的心电监护并做好重症护理记录。当病人出现呼吸异常改变,如喘鸣音、呼吸频率减慢、微弱甚至消失,提示呼吸衰竭的发生。随病情增快的心率,若出现心动过缓,应警惕心跳骤然停止的可能。若出现原发病因不能解释,也不能用常规氧疗使其缓解时,应及时查明原因迅速纠正。

应避免或消除引起哮喘发作的各种诱发因素。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有效抗炎药。能促进病人β2受体数目和功能恢复,拮抗炎性介质收缩支气管作用,减少毛细血管渗出,抑制气道黏液分泌,降低气道反应性。一般认为,重症哮喘不宜选择雾化给药,主张早期较大剂量静脉给药。虽然糖皮质激素是救治哮喘持续状态的重要药物,但静脉注射需6~24h后才能见效,因此对氨茶碱效果不佳或病情有加重趋势者应及早使用。短期内大剂量使用副反应主要是高血糖、高血压和急性精神异常,应予注意。

β2受体兴奋剂目前使用最普遍,可作为首选,对心血管的副反应较轻[2]。①避免过量。②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禁用。③就诊前过量应用β受体激动剂,心率>120次/min者禁用。④心电监护。⑤注意补钾。

氨茶碱作用机制为抑制磷酸二酯酶,使细胞内cAMP浓度增高,亦有刺激呼吸中枢、增强心脏收缩力的作用,并轻度利尿。常用于经前述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人,或直接应用于哮喘发作较重的病人。疗效和毒副反应均与药物血浓度相关,且体内清除速度个体差异甚大,因此用药后最好能监测血浓度,以调节剂量。若不能作血浓度测定,则应仔细临床观察。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发生心动过速、烦躁不安甚至心律失常,剂量使用不当、速度过快可导致猝死。注意事项:成人总量24h不超过1.0~1.5g。有条件者用药后15 min可做茶碱浓度测定,应使血浓度维持在10~20μg/ml;若血浓度>30μg/ml,则可出现心动过速等副反应。对老年人,心、肝、肾功能障碍及甲亢病人应慎用该药,必要时应减至0.2mg/(kg?h)。警惕甲氰咪胍、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药物对茶碱清除率的影响。

哮喘持续发作病人因过度通气、出汗、饮水减少及氨茶碱的利尿作用等因素造成失水,失水使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干燥,黏附于管壁,不易排出,易产生黏液栓,加重气道阻塞,影响通气。因此足量补液是哮喘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冯卓林.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34):552-553.

[2]徐兴华.α-受体阻断剂治疗哮喘持续状态合并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11):95-95.

论文作者:许宏连,杨质秀,韩迪,李燕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5

标签:;  ;  ;  ;  ;  ;  ;  ;  

哮喘持续状态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许宏连,杨质秀,韩迪,李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