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自旋标记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对比观察论文_罗雪,崔惠勤(通讯作者),陈玲,铁超恩

( 柳州市工人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0 )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DSC-PWI)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72小时内发病的3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病例,进行MR检查,运用对称性检验(Bowker检验)对比分析DSC-PWI所包含参数分别与ASL-CBF的相关性。结果:3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ASL示24例低灌注,3例高灌注,3例正常灌注;DSC-PWI示23例低灌注,2例高灌注,5例正常灌注;ASL与DSC-PWI中MTT、TTP相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与MTT、TTP的加权Kappa值分别为0.569、0.633。结论:ASL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诊断中与DSC-PWI有较好一致性,且对低灌注敏感性较高。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动脉自旋标记;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0-0116-02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是导致患者致残和致死等严重后果的一种脑血管病[1],近年来常用的灌注技术主要有DSC和ASL两种,在联合DWI的基础上能精准评价灌注情况[2],本研究旨在分析ASL与DSC-PWI脑灌注的影像学表现,比较ASL与DSC-PWI所含参数的相关性,分析ASL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30例,女11例,男19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55.6±8.8)岁。

1.2 检查方法

采用TIWI,T2WI,MRA,FLAIR,DWI、ASL及DSC序列扫描,横轴位。保证ASL、DSC-PWI图像分别与DWI的扫描基线相等。

1.3 图像分析及评价标准

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诊断医师一起阅片,判断灌注异常存在与否及异常灌注病灶所在部位和分类(低灌注或高灌注),最后达成统一意见。

1.4 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处理,对称性检验(Bowker检验)对ASL和DSC-PWI对脑血流灌注结果检验是否统一,两种技术的一致程度用加权Kappa系数检验,Kappa值≥0.75,说明有极好的一致性。

2.结果

2.1 ASL与DSC各参数测量结果

3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ASL与DSC-CBV、DSC-CBF脑血流灌注结果一致为20例,灌注结果差异较大(对称检验P=0.007),一致性较差(加权Kappa系数为0.367)。ASL与DSC-MTT脑血流灌注结果25例一致,二者无统计学差异(对称检验P=0.368),加权Kappa系数为0.569。ASL与DSC-TTP脑血流灌注结果一致为26例,4例在结果判断上面有差异,二者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对称检验P=0.513),加权Kappa系数为0.633,即ASL与DSC-TTP有较好的一致性,见表1。

表1 3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ASL与DSC-PWI脑血流灌注结果对比(n)

3.讨论

近年来,主要使用的灌注技术有ASL及DSC两种,ASL是利用血液中水质子作示踪剂[3],标记并待流入目标区的脑组织后,将标记前后目标区减影后采集信号,获得目标区影像。ASL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检测中与DSC有较好一致性,尤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ASL较DSC更具有突出优势。DSC-TTP是DSC参数里敏感性最高地较好体现缺血区域灌注情况,主要表现是血流达峰时间延迟。本研究中ASL-CBF与PWI-MTT、TTP无明显差异,与DSC-TTP之间Kappa系数为0.633,一致性更相近。TTP清晰体现病变位置和范围,脑灰白质间无明显差别,为常用参数[4]。ASL-CBF与DSC-TTP二者高相关性可从时间参量方面发现原因。

ASL拥有安全可靠性及重复性高、无对比剂优点,但其因信噪比低,受运动、人体血液或者脑脊液影响,信号收集时间较长等不足导致常规应用受一定限制。

  

A B C

图1:男,56岁,右肢体乏力12h,A图DWI左侧额、顶叶急性缺血性脑梗死,B图ASL示左侧额、顶叶低灌注,C图左侧额、顶叶TTP延长,二者有较好一致性。

A B C

图2:男,57岁,言语不清、右肢体乏力16h,A图左侧颞枕叶急性缺血性脑梗死,B图左侧颞枕叶低灌注,C图左侧颞枕叶TTP延迟,二者有较好的一致性。

A B C

图3:女,75岁,左肢体乏力17h,A图右侧基底节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B图ASL示右侧基底节区高灌注,C图TTP示右侧基底节区灌注延迟。

【参考文献】

[1] Danny JJ,Wang,Jeffry R Alger,Joe X Qiao,et al.The value of arterial spin-labeled perfusion imaging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comparison with 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enhanced MRI[J].Stroke,2012,43(4):1018-1024.

[2] Bivard A,Stanwell P,Lei C,et al.Arterial spin labeling identifies tissue salvage and good clinical recovery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J].J Neuroimaging.2013;23(3):391-6.

[3]罗海龙,黄力.动脉自旋标记的新进展及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4,01:1674-1897.

[4] Butcher KS,Parsons M,MacGregor L,et al.Refining the perfusion-diffusion mismatch hypothesis[J].Stroke, 2005,36(6):1153-1159.

论文作者:罗雪,崔惠勤(通讯作者),陈玲,铁超恩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8

标签:;  ;  ;  ;  ;  ;  ;  ;  

动脉自旋标记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对比观察论文_罗雪,崔惠勤(通讯作者),陈玲,铁超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