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胆绞痛的疗效论文_张俊志

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胆绞痛的疗效论文_张俊志

张俊志

(莒南县人民医院 山东 临沂 276600)

【摘要】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急性胆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2例胆绞痛患者,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一小时内疼痛缓解率93%,对照组为70%。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对照组为6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急性胆绞痛疗效快速、安全、不良反应小。

【关键词】 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胆绞痛;肌肉注射;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0-0088-02

急性胆绞痛是急诊科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多由胆结石及胆囊炎等胆道系统疾病病变导致胆道括约肌痉挛性收缩而引起[1]。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药物有镇痛药哌替啶、解痉药山莨菪碱等止痛,经临床实践证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哌替啶手续比较繁琐,山莨菪碱副作用较多。为探索一种快速、安全、不良反应小的解除胆绞痛的治疗方法,本院自2014年7月到2015年4月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60mg肌肉注射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静脉滴注为主要治疗方法,并与山莨菪碱注射液静脉滴注10mg进行对比,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治疗中参与治疗的患者共80例,所有患者均因急性胆绞痛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12例,女30例,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32.5岁,急性结石性胆囊炎39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3例。对照组38例,其中男13例,女25例,年龄25~54岁,平均年龄35.2岁,急性结石性胆囊炎34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4例。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为突发右上腹绞痛,伴或不伴右肩背部放射痛、恶心、呕吐及发热等,无黄疸及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患者入院前均未应用止痛药物,不存在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青光眼等相关疾病。病人入院后均接受腹部B超检查、血常规等检查证实胆囊炎,并排除消化道穿孔等急腹症。

1.2 治疗方法

胆绞痛诊断明确后,两组均留院观察治疗。治疗组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60mg肌肉注射同时采用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静脉滴注,滴速为100ml/30分钟。对照组采用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静脉滴注,滴速为 100ml/30分钟。两组患者均给予奥美拉唑注射液及抗生素(青霉素或头孢类+左氧氟沙星)治疗。其中对于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甲硝唑进行治疗。

1.3 疗效判断标准

①显效:患者的腹痛症状完全好转或基本缓解;②有效:腹痛程度较治疗前明显缓解,但疼痛感觉仍明显;③无效:腹痛程度较治疗前几乎未减轻,疼痛不能忍受,要求继续用药。

1.4 观察项目

①1小时内疼痛缓解例数。②观察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和x2检验。一般认为,当P<0.05时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表2: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1小时内疼痛缓解率比较

总例数 一小时内疼痛缓解例数 疼痛缓解率(%)

治疗组 42 39 93

对照组 38 27 70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急性胆绞痛是急诊科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多由于胆结石及胆囊炎等胆道系统疾病刺激胆道括约肌,导致其痉挛性收缩引起.发病时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剧烈的右上腹部疼痛。加之结石边缘粗糙,可直接损伤胆道导致胆道黏膜受损,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加重相应部位的炎性病变,严重时甚至会波及周围组织或器官,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导致Oddi氏括约肌收缩无力,最终导致其持续性痉挛性收缩[1]。急性胆绞痛的治疗原则为先止痛。但是山莨菪碱对胆管的解痉作用较弱,作用时间短,半衰期为2~4h,对胆绞痛疗效较差,常需与阿片类镇痛药合用[2]。由于单纯使用镇痛性麻醉药物进行治疗时可导致胆汁排泄增加,使得胆绞痛反复发作[3]。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尼松)是由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可供注射的新型非甾体止痛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的合成而达到止痛、抗炎和退热作用,而非作用于阿片受体或激发体内阿片肽的释放。酮咯酸氨丁三醇在人体内转化为酮咯酸发挥疗效,酮咯酸能抑制花生四烯酸或胶原诱发的血小板聚集作用,而对ADP诱发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无效,它与其他的非甾体药物作用机制相似,作用位点是PG、花生四烯酸,具有较强的镇痛活性,有效止痛时间6~8小时,可以缓解各种肌肉、软组织和关节的中度疼痛。止痛的同时,无镇静作用。山莨菪碱和酮咯酸氨丁三醇止痛的作用位点不同,两药合用有协同作用。本组研究对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与单纯应用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胆绞痛的作用及不良反应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发现,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比单纯应用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急性胆绞痛的总有效率明显高(P<0.05),不良反应低(P<0.05).更适合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53~459 .

[2] 杨宝峰,苏定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65~68 .

[3] 刘嗣庭,3种抗胆碱能药物用于急性胆绞痛治疗的比较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5):28~30.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总例数 不良反应例数 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组 42 4 10

对照组 38 25 65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论文作者:张俊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  ;  ;  ;  ;  ;  ;  ;  

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胆绞痛的疗效论文_张俊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