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期马克思主义看晚期马克思主义(书面会)“晚期资本主义”研究:一种历史考察_哈贝马斯论文

晚期马克思主义研究(笔谈)——晚期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晚期资本主义”:一种历史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晚期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视域论文,笔谈论文,资本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278(2004)05-0005-21

按照晚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旗手杰姆逊的描述,所谓的晚期马克思主义也就是产生和 存在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马克思主义[1](p.82)。这非常直接地点明了“晚期资本 主义”对于晚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重要性。但令人感到不解的是,从杰姆逊、德里克、 贝斯特、科尔纳到哈维,尽管这些晚期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理论家不断地在资本主义第 三发展阶段的意义上使用“晚期资本主义”这个术语,然而他们从来没有对此进行过实 质性定义。更令人感到不解的是,虽然杰姆逊本人反复强调自己的“晚期资本主义”术 语直接受惠于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2],但他和其他晚期马克思主义者所理解的 “晚期资本主义”实际上大大溢出了曼德尔本人的理解[3](p.136),具有更加丰富的内 涵,且与他们绝口不提的、比曼德尔更早一些就研究过“晚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合法性 危机的哈贝马斯的理论具有很强的亲合性。那么,晚期马克思主义者所理解的“晚期资 本主义”究竟具有怎样的内涵呢?它与曼德尔和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究竟具有 怎样的关系呢?要想准确理解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回到这一术语本身的历史中去,进 行一次深入的考古发掘。

德国新历史学派经济学家维尔纳·桑巴特是“晚期资本主义”(Sptkapitalismus) 术语的发明人。作为一名著名的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 桑巴特在思想上受到马克思的重要影响。恩格斯曾认为他早期的一篇论文对马克思经济 思想的领会相当出色、准确[4](p.1011)。他晚年也曾以明白无误的词句告诉读者,自 己的代表作《现代资本主义》一书中“所有一切好的东西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的精神” [5](p.ⅩⅨ)。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开始修订《现代资本主义》已出版的两卷并续写 第三卷,最终使之达到三卷六册的庞大规模。正是在这一版次的《现代资本主义》第三 卷导言中,他不无得意地告诉世人,“由我观测并命名的三个概念,即早期资本主义、 高度资本主义和晚期资本主义,如今已经成为科学的共同财产,且在日常语言中流行起 来了”。[5](p.Ⅺ)在桑巴特看来,迄今为止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经历了早期资本 主义(约从16世纪到18世纪中叶)、高度资本主义(1760-1914)和晚期资本主义(第一次世 界大战爆发以后)三个阶段。虽然高度资本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出现了终结的 迹象,但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最终突然中断了高度资本主义进程。“如果各位喜 欢比喻,我就用年龄作比喻:第一颗落牙,发福的第一个征兆,第一根白发……总之, 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安逸的晚年……身强力壮的时代结束了,最后的岁月开始了”[5]( p.Ⅺ)。在1932年题为“资本主义的未来”演讲中,桑巴特进而指出,在晚期资本主义 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原有的市场体制已经完全不适用,因而必须引入计划经济以推进自 身的改革[6](pp.10-12)。由此可见,桑巴特的晚期资本主义指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的最后一个阶段,不过在他看来,这个最后的发展阶段才刚刚开始,它的最后终结尚不 能准确预见,不仅如此,它自身中还包含着进行更新的可能性。(注:对桑巴特“晚期 资本主义”术语的资料查证得到目前正在海德堡大学工作的吴勇立博士的大力帮助,在 此特致谢忱。)

说到晚期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我们立刻会联想到一个非常 著名的同义词:列宁的“帝国主义”概念。虽然列宁认为“帝国主义”在1898-1914年 间就已经先在欧美后在亚洲最终形成[7](p.834),因而这一概念在起点上与晚期资本主 义略有不同,但在历史分期上,它却和晚期资本主义一样指向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或最 后阶段。不仅如此,“帝国主义”还具有与晚期资本主义颇为相似的三个特殊性:“(1 )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2)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3)帝国主义 是垂死的资本主义。”[7](p.883)不过,当我们透过概念术语的表层,深入到孕育概念 术语的理论逻辑自身中去的时候,就会看到它们之间的深刻差异:首先,帝国主义概念 是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分析范式得出的一个严谨的科学概念,而晚期资本主义 则是桑巴特按照自己折衷主义的“理论的”和“历史的”方法得出的一个具有很强的描 述性的术语;其次,帝国主义概念表达了无产阶级鲜明的政治立场,而晚期资本主义术 语的政治含义则相当模糊,在1927年9月德国社会民主党基尔代表大会上,第二国际著 名经济学家希法亭在题为“社会民主党在共和国中的任务”的主题报告中就曾专门批判 了这一术语的含混性[8](p.221)。

到目前为止,没有多少证据表明,晚期资本主义这个术语像桑巴特发明的其他两个术 语一样被同时代人广泛接受。但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在1929年的“大萧条”之后,德 国的个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开始尝试引进这个术语。这些严肃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之所以愿意引进这个含混的术语,原因大致有两条:第一,“大萧条”的发生使他们坚 信资本主义制度最后的永久性的危机就要来临,换言之,资本主义的确已经进入桑巴特 的晚期资本主义术语所要描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第二,他们所理解 的晚期资本主义实际上也就是列宁所说的垄断资本主义,换句话说,他们引进的是晚期 资本主义术语本身,而不涉及桑巴特自己的理论架构。[9](pp.1-7)1943年,德国马克 思主义经济学家纳塔莉·莫斯科斯卡出版了名为《晚期资本主义的动力》(Zur Dynamik des Sptkapitalismus)的著作,这是德语书名中第一次出现晚期资本主义一词。不 过,真正对晚期资本主义术语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德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其实是 法兰克福学派的波洛克。“大萧条”前,波洛克曾专门研究过桑巴特的经济学思想与马 克思的关系,“大萧条”后,他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发展趋势形成了与莫斯科斯卡 等人一致的看法,与此同时,他取代格罗斯曼成为整个学派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的提供者 ,正是由于有了这一座桥梁,我们看到,在1937年纲领性的“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一 文中,法兰克福学派的早期理论旗手霍克海默方才看似不经意地引入晚期资本主义术语 [10](p.225),用以指称当代资本主义。由于与20世纪历史上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建立了直接的联系,晚期资本主义术语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不过,熟悉法兰克福学派文献的人都知道,在“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之后30年间, 晚期资本主义术语几乎从法兰克福学派的词汇表中消失了。这是否意味着法兰克福学派 已经放弃这一术语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法兰克福学派长期搁置这一术语,和 该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发展趋势及左派应当采取的姿态等重大理论问题的重新 认识有关:首先,波洛克的经济学研究表明,垄断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国家资本主义的 新阶段,虽然国家资本主义并没有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自身危机的根源,因而同样是 要灭亡的,但其当前的发展趋势却是经济增长和不断强化[11](pp.71-94);其次,霍克 海默、阿多诺等学派其他成员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政治模式和文化模式的研究认识到 ,资本主义已经从经济的组织方式扩散为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的组织方式,这个“被管理 的社会”已经变成一个均质同一的整体,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事实上已经不再可能 [12](第八章)。一句话,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必然要灭亡的晚期资本主义已经发展成 为一个具有顽强再生能力的持续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晚期资本主义这种充满乐观 情绪的术语、期待资本主义在一夜之间突然灭亡显然是不合适宜的。尽管长期搁置晚期 资本主义术语,但法兰克福学派在此期间的各项研究却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晚期资本主 义社会的批判性认识,从而在事实上使这一术语的内涵得到充实。

在晚期资本主义术语的发展史上,1968年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因为正是在这一年,法 兰克福学派的后期理论旗手阿多诺在德国社会学学会第16届年会上发表了题为“是晚期 资本主义还是工业社会”的著名去职演讲,公开表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一 系列重大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它的本质,现时代并不是什么后工业社会而不过是晚 期资本主义社会[13](p.354-372)。正是在此之后,晚期资本主义术语方才浮出历史的 水面,成为当代左派理论界频频出现的一个关键词。不过,现在的问题是,阿多诺为什 么会重新使用晚期资本主义术语呢?是他对当代资本主义本质的认识发生改变了吗?答案 是否定的。就像阿多诺在演讲的一开头就指出的那样,重新使用这一术语是对丹尼尔·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学说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的一种回应。20世纪50年代后期,丹尼 尔·贝尔直接针对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学说提出了自己的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学说,这 一学说在60年代获得了广泛传播,使很多人都认为资本主义已经是一种陈旧不堪的概念 了。针对这种观点,阿多诺强调指出:尽管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但资本追 逐利润的本质没有变,变化的只是资本的实现方式,因此,马克思的生产方式分析范式 依旧行之有效;所谓的后工业社会和消费社会只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的一种现象描述,其 实质只能是晚期资本主义。

既然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历史命运,那么,它当下出现 的那些新变化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与持存以及左派自身的立场选择会有哪些直接影 响呢?对于阿多诺及其学派来说,这些问题都是必须加以解答的。如果阿多诺本人不是 于1969年8月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他完全有可能写出一个类似晚期资本主义批判的东西 来。阿多诺去世之后,对晚期资本主义进行系统研究与批判的任务落到了哈贝马斯身上 ,其最终成果就是1973年出版的《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化危机》一书。众所周知,在19 68年之后,哈贝马斯就逐渐开始远离法兰克福学派的原有理论立场向右转了,这一过程 最终在1976年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完成。但应当看到的是,在写作《晚期资 本主义的合法化危机》时,哈贝马斯还依旧处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传统之中,他选择 晚期资本主义这一明确的左派术语来标明自己的理论指向就是对此最好的证明,因此, 该书台湾和大陆两个译本的中译者都追随英译本将书名中的晚期资本主义删去显然是不 合适的。哈贝马斯对晚期资本主义的看法大致如下:第一,晚期资本主义是从资本主义 社会过渡到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第二,晚期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 和意识形态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而其危机方式也出现重大变化;第三,晚期资本 主义自我更新的能力空前增强,传统的社会主义革命已不再可能。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 主义理论中弥漫着日益浓厚的妥协气息,这一点是不容否认的,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 ,正是因为哈贝马斯的阐发,法兰克福学派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才首次得到系统阐发, 并超越学派的边界得到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不过,法兰克福学派传统的晚期资本主义理 论也遭到同时代更加激进的一些左派理论家的批评。例如,曼德尔在早《晚期资本主义 的合法化危机》一年出版的《晚期资本主义》中就点名批评阿多诺对晚期资本主义的社 会一体化潜能估计过高、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景过于悲观[3](p.598)。这种批评显然同 样适用于哈贝马斯。那么,关于晚期资本主义,曼德尔本人又提供了些什么呢?首先, 曼德尔运用马克思的生产方式分析范式按照自己的长波理论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展过程,重申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变化,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相关论述完全适用于晚期 资本主义社会[3](p.3)。第二,在事实上建构出了一个被晚期马克思主义者广泛接受的 新的资本主义发展分期理论:国家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晚期资本主义 或多国资本主义[14](p.6)。第三,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生活诸领域进行了详细 分析,同时也对其中的非经济领域如国家和意识形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坦率地说,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在理论上并没有太多的建树,但它却在当代的 左派尤其是在1968前后成长起来的新左派中引起热烈反响,其原因主要在于它为新左派 的激进情绪提供了关于资本主义就要灭亡的经济学论证,从而迎合了后者关于社会主义 新高潮已经来临的乐观主义。20世纪80年代初,杰姆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欣然引入曼德 尔的晚期资本主义术语的。不过说老实话,作为一个文学评论家,杰姆逊当时并没有太 搞清楚、实际上也不想搞清楚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究竟说了什么,而只是多少带有点 政治实用主义色彩地将这个术语拿了过来。因此,当90年代以后,他通过回到自己以前 严厉批判的阿多诺而正式举起晚期马克思主义旗帜以后[15](p.5),含蓄地批判了曼德 尔晚期资本主义术语所包含的盲目乐观主义和目的论[3](p.136)。这实际上也是他的自 我批判。另一方面,作为以法兰克福学派为理论主线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继承人, 杰姆逊等晚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主要作战领域始终是在曼德尔不擅长的非经济领域,因此 ,后者具有强烈的经济学色彩的晚期资本主义术语能够为他们提供的理论资源其实非常 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晚期资本主义术语里装的东西,就只能是他们从西方马克 思主义特别是从法兰克福学派那里继承来的、并被他们激进化了的意识形态批判、文化 批判和文学批判。正是这种被他们刻意回避的理论同源性导致他们的晚期资本主义术语 与他们所反对或者至少不赞同的哈贝马斯的术语具有令人尴尬的相似性。

收稿日期:2004-06-10

标签:;  ;  ;  ;  ;  ;  ;  ;  ;  ;  ;  

从晚期马克思主义看晚期马克思主义(书面会)“晚期资本主义”研究:一种历史考察_哈贝马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