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国家无所畏惧地敞开大门

农业——国家无所畏惧地敞开大门

一、农业──国门洞开无所惧(论文文献综述)

焦婕[1](2020)在《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考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来,古老的中国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冲开了大门,中国社会被强力卷入到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漩涡之中,清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统治危机。为了维护其统治、不得不适应列强的要求进行有限的体制改革,于是,近代化进程被开启,中国近代社会也迈入了转型时代。19世纪中叶以后,欧风美雨吹打着中国这块古老的大陆。随着西方近代文化、特别是西方近代法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先进中国人的视野得到了开拓,他们认识到中国最大的落后是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落后,因此把目光转向域外,开始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希冀通过吸收、学习欧美相对先进的制度文化来改造中国传统制度,把封建国家改造成为近代国家,把传统臣民改造成为近代国民,打破对封建君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使之成为具有自觉的权利义务观念、具备政治主体意识的近代新国民,在此基础上建设近代国家。这一时期,塑造新国民、建设近代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昌盛富强,已成为先进中国人的共同夙愿。同一时期,作为资本主义新兴大国的美国,其地位通过发展,在世界上不容小觑。这些成就的取得与美国人所具有的自由、独立、讲求个人奋斗的美国精神有着密切联系。早在北美殖民地时期,殖民地人民便出于对权力的天然抗拒,主动建立起自治机构、制定法律,作为人民取得应有权利的保障;美利坚国家建国后,这些美国精神以联邦宪法的形式被固定下来,反作用于美国各方面的发展。在独特的政治与社会环境之下,美国国民的法律意识表现得较为浓厚。美国国力的强盛、作为独立国家所表现出来的外交上的强势,以及美国民众所表现出来的文化自信,都给近代中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促使近代中国人特别关注于探讨美国独立的历程以及其独特的发展道路。近代国门洞开,更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有机会走出国门,踏上美国国土进行实地考察。其中,几位主要清末法律思想家对于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考察最有代表性。他们虽然身份不尽相同、政治立场亦有别,对美国政法制度、国民权利义务观念和法律意识观察的角度不同,考察的侧重点也有差异,但他们在重视美国的强盛、关注美国的政法制度,对美国国民自觉的法律意识的认可,这些方面几乎是相同的。清末法律思想家在考察美国的过程中,其自身思想也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丰富了他们原先所具备的法律知识,也对于吸收域上的法律制度增添了理性色彩,即不论何种政法制度都有民族性和国别差异,选择其中最适合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容尤为重要。毫不讳言,美国国民形象以及其所具有的自觉的法律意识,仍然是清末法律思想家们作为塑造中国近代国民的理想式样。他们将这种考察经验用于塑造近代新国民的实践。应该说,近代中国可以称得上是法律思想家的人不仅局限于沈家本、梁启超、伍廷芳、孙中山,但在清末这一时间段真正踏上美国本土,或是对美国的法律文本较有研究者,以上述四人最为典型,具有代表性。沈家本以“会通中西”为宗旨,主持清末修律,促使中国法制走上近代化的道路;伍廷芳以其深厚的西方法律背景和多重身份,对美国国民的法律意识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考察;梁启超作为清末维新派,在建设近代国家、塑造新国民方面不遗余力,以报刊为阵地撰写文章,广泛提倡自由、平等、自治、权利与义务等近代法律意识,试图以“人”的改造使晚清中国走向富强之路;孙中山长期游历于海外,通过对西方民主政治的长期考察,提出以“民权”为基础的民主宪政思想,希冀建立起一个民主共和国。几位主要的清末法律思想家把对美国国民的考察成果融于实践之中,在促进近代中国人将个体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自由与平等意识、公德意识、国家思想等近代法律意识的初步认知转化为个人的自觉意识方面居功至伟。当然,每一个人在观察后的认识都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毕竟他们的这些努力顺应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在经历了中西方文化的理性整合后,民主共和、法律至上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对中国近代民主化与法治化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以清末主要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考察为研究对象,在第一章绪论部分对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作以简要概括,并对与论文内容有关的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了本文的学术价值与创新之处;第二章阐述了美国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大国,在清末国际关系中所扮演的独特作用,交代了美国因其独立的特殊过程、经济特点以及国力的强盛而受到清末法律思想家们重视的问题;第三章对西方国民理念的历史脉络、美国国民法律意识在各主要历史时期的演进及法律的固化进行了必要的线索交代;第四、五章是为本文的重要章节,第四章详述了清末法律思想家踏上美国的经历,描述了他们对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考察过程;第五章从多位清末法律思想家的角度,结合大量第一手史料,分析了清末主要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法律意识考察的独特理路,梳理他们对于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观察及认识;第六章阐述了清末法律思想家对于美国国民育成模式的借鉴过程。他们考察美国国民的法律意识的动机或目的还在于了解美国国民对于自身法律观念的自觉意识,探讨其成长的“育成”环境,并为在近代中国塑造新国民提供借鉴和帮助。如何参酌外来法律文化实践于近代中国,这是本章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百年前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研究,分析其对近代中国国民和政治、法律转型所产生的影响。其中固然有不适合中国之处,但可借鉴其精华,以期对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塑造提供一些启示。

曲晓燕[2](2020)在《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文中研究说明域外新史料的挖掘与利用是近年来学界倡导的“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前提,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审视本土形象。本文以日本人的山东游记为中心,考察在近代中日关系巨变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的山东认识及其演变,探讨其对本国殖民侵略山东地区的“知”与“行”,进而分析其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可谓是从“异域之眼”观察中国的一个典型个案。山东半岛因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便在中日关系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唐代中期,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书写便在日本人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儒家典籍等中国古典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使得孔孟之乡、贤人辈出的齐鲁之地在日本广为人知;而江户时期以山东为舞台的《水浒传》等白话小说的流行,为山东地域形象抹上了“侠气”与“匪气”并举的色彩。19世纪中期,随着西力东渐,中日关系逆转,日本由中国文明的崇拜者、模仿者一变而成为中国的觊觎者、侵略者。甲午战前日本人在山东进行局部调查,以沿海地区为中心重点搜集军事情报;德国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兴趣骤增,大力开展工商调查;而日本取代德国后,则对山东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仍然关注山东问题,持续对山东资源、胶济铁路、重点城市等进行详细调查。近代日本人不仅通过书写泰山,缅怀与追寻古典中国诗意;同时也从对“他者”衰败景象的过度描写中,确立了其文明进步的自我形象。曲阜从“朝圣地”逐渐演变为日本人游历山东必游的“观光地”;对孔孟思想衰颓形象的书写也罢,对“今其道,独传我国”的自鸣得意也罢,丑化与赞美殊途共归,其背后仍是日本近世以来“自中心化”的思想潜流。当然,在这些观察者眼中,孔孟之乡的人情风俗尚可,地方性色彩明显,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落后性,如注重贞节、乐于围观、聚众赌博等一些陈规陋习,屡遭日本人诟病。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以及西方基督教的渗透,也推动了西学之风的蔓延。德国租借胶州湾后,日本逐渐对山东资源产生兴趣,受李希霍芬相关学说影响,山东“贫瘠说”开始褪色。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富源”展开大规模实地调查,倡导“山东富饶说”。东亚同文书院学生持续对煤矿、劳动力、棉花、花生等山东资源进行调查,报告书中不乏政策性建议,以服务于日本对山东资源掠夺的需要。日本极为关注山东的外国经济势力,德、英等欧美各国在山东的经营与扩张是日本工商资本学习的对象,又是其竞争对手。近代日本人游历者敏锐地观察到芝罘、运河及小清河流域城镇的衰落,将调查重点放在胶济铁路及其沿线城市,并极力宣扬其重要性。19世纪七八十年代,“政体尚存,兵备仍张”乃是对当时山东政治认识的高度概括,表明日本对山东军事力量尚存畏惧,这与日本国内兴起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互为表里。甲午战后,日本人多以蔑视和鄙夷的目光看待山东军备和士兵,认为中国军警没有维持社会秩序的能力。山东地方官僚在日本人游记中多以“老好人”形象登场,留日官僚多对日本人较为友善,但却未必都是亲日派。日本游历者对德国经营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充满憧憬与赞美之情,视之为“槐树乡”“东方乐园”。随着日本对山东侵略加深,山东人民对日感情日益恶化,“济南惨案”将山东反日运动推向高潮,但大多日本人却未意识到中国民众的觉醒。近代日本凭借地缘优势,较早对山东开展以“学术调查”、教育渗透、宗教渗透等为形式的文化侵略。且以日军强大武力为后盾,对山东藏于民间与地下的资源进行掠夺以攫取巨额利润,凭借“殖民进步说”的强盗逻辑不断在山东扩张利权。为助力日本在山东的殖民扩张,这些游历者以强烈的“国民使命感”收集情报,为殖民山东献计献策,大力鼓吹殖民有理有利,在狂热的扩张潮中能保持冷静思考者则凤毛麟角。自近代中日正式建交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短短六十年里,近代日本人对山东的调查,在范围上经历了从“点”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过程;内容的侧重点从军事、经贸扩展到德国的殖民经营以及山东的“富源”;在调查方式手段上,迅速地实现了从道听途说、引用二手资料到实地调查的转变;调查者包括谍报人员、学者文人、学生、政治家,实业家、宗教家等,他们对近代山东的书写和认识,可谓反映了近代日本山东认识的最大公约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日本自身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山东认识影响着近代日本对山东“知行”的选择,且具矛盾性与双重性,其文明取向和反文明取向的转换,暴露了近代日本国家形成和对外扩张过程中的矛盾与悖论,充满机会主义与实力至上主义的功利色彩。近代日本山东认识具有“虚实”相兼的特点,既有客观反映山东历史事实的一面,也有夸大失实的一面。此外,近代日本并未从一开始就视山东为“停滞中国”的一部分,但其山东认识亦处在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与“自中心化”的延长线上。

朱可[3](2020)在《立意高远筑课魂——基于高中历史新教材的教学立意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教学立意乃课之魂。立意高则课堂充满智慧,立意低则教学了无意趣。高中历史新教材内容繁复,跨度极大。如果不深入研究此问题,教学就会成为教师自乐的絮语和无趣的流水账。只有从立意的高度来进行教学设计,使每节课有主题的统整、有环节的引领、有认识的升华,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真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领会历史知识,落实核心素养。

胡亚冰[4](2020)在《《万国公报》的美国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乐知主办的《万国公报》中有大量世界各国时事报道,在这些时事报道中,“大美栏目”下有关美国的报道,内容丰富、数量庞大且连续性较好,这些报道是传播美国信息,塑造美国形象的一个重要载体。时事报道一般语言简练、体裁短小,彼此间的连贯性较差,依靠单个报道本身难以形成有效研究。通过量化的手段,将“美国报道”根据类别进行归纳,将归类后的报道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实现对美国政局变化、经济发展、科技应用等情况的系统认识。“国内政治”类报道为读者提供了总统选举制的详细情况,这类报道还反映出了美国对印第安人采取的剿抚政策。有关经济的报道展现出了美国财政由衰转盛的变化,以及美国出口贸易日益茂盛的景象。“科技”类报道为我们揭示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在工业化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美国报道”内还有许多各国交往的新闻,占比重较多的是对华、对英以及对俄的报道。与中相关的新闻报道,对中美之间的华工问题、留学问题都有反映。结合国际背景,还能够发现中美关系对美国报道内容变化有一定的影响。美国报道中有关对英外交和对俄外交的新闻,反映出美国对两者截然不同的态度,简言之,美国将英视为超越的榜样,将俄看作需要防范的对象,这种报道倾向,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外交态度。美国报道还致力于推翻中国原有自视甚高的认知,再潜移默化地将美国民主文明的大国形象传输给受众。美国在报道中用中国社会的落后来衬托美国社会的进步,促使中国读者对自身国家状况进行审视。近代的中国社会正值巨大变革时期,美国民主的政治、发达的经济、先进的科技无一不引起中国的兴趣。这些西方价值观念的输入,促使近代中国变法维新思想逐渐萌芽,中国社会风俗日益变迁,工商业日渐发展。总之,本文以《万国公报》中“大美国事”栏目下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展现出美国社会的变迁,构建出一个传教士们想让当时中国人了解的一个美国形象。这一形象或许不够客观,却是读者了解美国、学习美国的一个重要渠道。

覃德强[5](2020)在《近代国人海权观念研究(1900-1949)》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降,随着西方列强用船坚炮利强行叩开国门,国人从对海洋的一贯忽视中警醒过来,有识之士萌生了海权观念。尤其是自1900年马汉海权理论在中国的翻译和传播,让中国人的海洋观念有了革命性的更新,促使当时人在“有海洋而无海权”的局面中积极思考和谋划适合中国的海洋世界。在海防破碎、民族多难的语境中,海军是“防守海疆的必备之势力”成为当时人不约而同的认识,舰艇的配备以及军港的开辟和完善被视为兴复海军之要务,作为海军建设基础的人才培养,则强调专业素质的培育和忠勇聪明精神的养成。在海防战略布局的思考中,“三道防线说”“二道防线说”的“攻势防御”海防思想突破了晚清时期“以守为战”的局限,地理、时局以及政治经济因素成为当时应时而谋的沿海要港重点布局主张的重要参考标准,而以日本为“假想敌”的设定成为整个海防建设的参照标准。在经略海洋的主张中,时人将海洋经济的发展与否与国家强弱联系在一起,传统视野所忽视的海洋渔业、海运以及海洋贸易,被视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积极谋求海洋渔业生产能力的提升和研究技术的改进,海运不仅有巨大的经济经营能力,而对于国防的辅助也有宏大的效能,成为“一国命脉之所在”,为国家进化所必需。而海上贸易不仅将网络经济利益和追求财富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也能开拓出广阔的民族生存空间,成为时人眼中的民族繁荣之命脉。中国作为太平洋地区的地缘存在,在当时人的视域下,所谓的太平洋问题即是中国问题,认为中国对太平洋地区的稳定与和平负有相当责任,应“以太平洋安危为己任”,表现出对于太平洋问题话语权的积极要求。也正是这样的认识和觉悟,自20世纪初,中国对于太平洋南中国海就表现出积极的主权要求和行动。纵观近代中国国人海权观念的演变,无论是对传统意识的突破,还是受传统意识的束缚,对于海权的价值诉求却得到充分的本民族解释。他们在民族危机之中做出一种被动选择,将海军视作我滨海国家的“障身之具”“防卫之道”,保持迥异于富有扩张性之西方文化的和平传统,展现的是一种中华文明和平基因中“文德徕远的世界主义”。

李莉[6](2020)在《宋季科举社会视角下的姚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季科举社会下,状元姚勉拥有贫士、举子、官员、里居士人与科举士大夫五个不同层面的身份类型,它们各自展现了宋季科举社会与文学创作的不同内容。贫士是姚勉的基础身份,科举对其谋生取径、婚姻影响重大,是其摆脱贫士身份的途径。举子身份与其科场经历对应。姚勉经历了漫长的及第过程,此间对与科举相关的信仰或迷信活动,赴考旅费的取得,中举后的及第恩荣都有记录。二者是后三种身份及其创作形成的基础。官员身份经由科举及第取得。这种身份形态的姚勉留下了朝堂应制的公共写作与官场交际的私人写作。朝堂应制重在政治表达,科举出身、怀抱经国之志的官员姚勉自殿试《癸丑廷对》始,一直贯彻“立中道”、“奖直言”即用人听言的政治主张,并努力抓住各种机会向理宗传达,在日后的封事与轮对奏劄中,限于文体、基于时况场合,展现出不同的写作特点与立说策略。官场社交的私人写作包括官场交游的书信启劄与词作两类。书信启劄适用的交际场合与对象各有不同,写作形态也各有差异。其中奉上的启文、劄子、书信写作中,均包含不同程度的劝谏色彩,也体现了姚勉试图通过官场交际实现政治理想的诉求。词作受官场生活影响也呈现出强烈的社交特征,虽有阿谀之嫌、程式化创作之弊,但词境也因寄送对象为官员而阔大不少。里居士人是姚勉在里居乡邦期间的身份呈现。姚勉因科举、朝堂经历在乡邦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与地方官保持亲密交往,也因此获得了不少创作契机。其一方面可借为乡邦或乡邦士人所作公共建筑题记、组织题序、佛庙疏语、祭祀祝文等具有强烈公共宣传性质的作品,参与地方文化的建构。另一方面也可凭私家建筑题文、墓志铭等私人请托之作引导乡邦士风。同时,科举、官场经历也极大地影响了姚勉里居期间的个人心态。一方面令其退避,另一方面又因边患背景下家国之思熔铸一炉而不得不面对朝堂。其中的出处矛盾在其随心自适的仕隐观中得到统一。科举士大夫身份在姚勉凭借科举从贫士到举子、官员转化的过程中生成。此间,由于备考必要的游学、坎坷的取解与仕途造成的屡次往返,其与广大的江湖士人群体多有接触,诗文创作也呈现出特殊的风貌与价值。

廖清[7](2020)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日新月异,我国的国家安全形势发生了诸多变化。国家安全面临着一系列的威胁和挑战。当前,高中阶段的国家安全教育效果不佳,存在诸多问题,而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和学作出了新要求,明确提出加强国家安全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所含有的、丰富的、可用于培养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素材,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命运,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共同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感及自觉的国家安全防范意识,并促进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的构建及完善。全文一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高中历史课程在培养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部分为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的现状分析。以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和重庆地区部分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抽样调查,并以调查问卷为基础,分析了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为基于高中历史教学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的教学设计:以人教版必修一《鸦片战争》为例。第四部分为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的教学建议。根据调查问卷所显示出的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的教学建议。教学建议分为注意原则和具体策略。从高中历史教师角度出发,指出在培养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时应遵循循序渐进性原则、贴近生活原则及方向性原则。而具体策略则主要强调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资源的运用及多元评价机制的建立四个方面。结语部分简要的归纳与总结了本文,并指出本文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黄恒[8](2019)在《大历史视域下高中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文中认为2017年教育部颁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最为突出的理念是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在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历史解释”素养作为综合能力的体现,在教学中需要以唯物史观为导向,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以及历史理解为支撑,因此较难把控与实施。难处有二:一是课标表述虽准确而精炼,但对广大师生来说,理解起来并非易事;二是“历史解释”素养作为五大核心素养的联系枢纽,受史观理论、遗存史料、解释主体、史学方法与视角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师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黄仁宇提倡的“大历史”,主张在探究历史“何以如是”的观念之下,以综合归纳的研究手法,以联系比较的思维视角,从技术而非道德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中国传统社会为什么没能实现现代化这一问题的思考,展开对中国历史的上下求索。黄仁宇的“大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历史的方法与视角,将其中的若干方法、思路运用到中学历史教学,对于学生历史思维、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能提供一种有益的探索与尝试。本文通过阅读分析黄仁宇主要学术着作,对大历史思想进行详细梳理,同时通过分析课标和专家学者的相关论文,对“历史解释”素养的内涵与外延、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培养路径等提出自己的思考,进而探讨二者在学理上的共通之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案例探讨历史解释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以期能稍利于中学历史教学。

赵轩[9](2019)在《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文中指出本文主要关注1897-1932年间中国电影批评的思潮起伏,研究时段是从中国电影批评最早发端一直延续到左翼影评集体亮相之前。在这一历史时期,西方文化的进入,促成了中国思想界急于融入世界潮流的社会功利倾向;在“文明等级论”的影响下,国人开始对中国既有之文化资源进行重估;而亡国灭种、救亡图存的现实焦虑,也不断激起国内的民族主义思潮。本文即着力观照上述思潮影响下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研究内容将涉及文化整合、民族意识、威权政治、社会功利多个视阈间的渗透与震荡。电影舶来中国之时,适逢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晚清以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多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但各色思潮在老旧中国落地的过程几近必然地交织着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蛮横与中国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懦弱,这令救亡图存成为此时最重要的社会议题。较之西方,中国的现代性启蒙有两点不同,一是“救亡压倒启蒙”,使得思想界过度关注物质追求与权力宰制,显现出较强的社会功利色彩;二是“启蒙成了唯一的救亡”,使得国人在潜意识中认同了“文明等级论”等帝国主义的文化逻辑,简单地将东西文化比附于新旧文化,进而促成了极端的“西化”倾向。这为中国早期电影批评思潮渲染了精神底色。同时,基于救亡图存而不断显现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对“文以载道”等传统文脉的无意识固守,也均参与到了上述思潮的流变过程。基于此,本文具体分成以下几个板块。绪论——系统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前期研究成果,以及1897-1932年间中国电影批评的基本特征。第一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传统回响。在梳理早期电影批评的思想史语境的基础上,着力于探讨早期电影批评对传统文艺观念的承继与变奏,具体着眼于“影戏话”等早期批评文本所显现出的传统诗话“缘情遣兴”之思维,以及潜隐于现代性震撼体验之后的“文以载道”的批评观。第二章——早期电影批评对西方文化的“镜鉴”。主要关注早期电影批评中论证影戏源流中土的“西学中源”意识、影戏说的“中体西用”意识,以及卢梦殊主编《银星》杂志鼓吹之“新英雄主义”影剧观对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借鉴和改造。第三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民族意识。着力于梳理“国片复兴”运动、“民族主义电影”运动、辱华电影抗议事件中所渗透之力避欧化、国民性批判以及民族国家(nation)作为“想象的共同体”通过大众传媒达成民族认同的过程。第四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社会功利思维。关注早期电影评论中对电影的娱乐属性与教化属性的交锋,涉及商业娱乐电影、教育电影运动以及电检制度创设伊始电影评论围绕上述话题所做的讨论,对于类型叙事、电影宣教以及国民党文艺政策做思潮上的厘清。结语——总结全文。指出本文始终观照文化整合、民族意识、权威政治、社会功利多个视阈间的渗透与震荡,对影人批评、学人批评、报人批评和大众批评等各种批评模式的话语取向做出归纳,对商业话语、政治话语、精英话语以及市民话语在多个问题上的表述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区分,以期勾勒一段历史思潮的真实面貌。在上述板块的讨论中,仰仗于当前大量民国期刊电子数据库的广泛建立,本文借助更为快捷和相对完备的史料搜集,重新考证了“影戏源流中土”理念的滥觞、电影“第八艺术论”的译介过程、《银星》杂志“新英雄主义”影剧观的理论渊源、《电影月刊》“民族主义电影运动”的外部政治环境,清华“丄社事件”的前后因由。同时,本文从思潮史的角度审视早期“影戏话”对传统“诗话”思维的承继,“国片复兴运动”对晚清以降“实业救国”理念的延续,以及“高台教化”文艺理念在“电影教育运动”中的显影与变奏。进而,本文以新史料的挖掘与新视角的选取体现了创新意识,并希望借助上述问题的厘清对中国早期电影批评思潮研究做出有益的尝试。

李相军[10](2018)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在当今中国的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逆全球化现象的出现以及新兴经济体国家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愈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标志着全球化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与此同时,中国也由“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新时代,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时代需要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本文所进行的相关研究如下:首先,阐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其在观察思考时代、学习借鉴前人和参加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造的产物,鉴此,从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形成发展过程等角度论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内在逻辑是社会现实发展的总体逻辑与马克思本人参加社会实践和进行理论探索的个体逻辑的“化合物”。其次,论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容。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基本内容提炼为“世界历史的生成”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共产主义转向”两个主题。主要从世界历史生成的历史前提、动力机制、路径机制和资本主义世界历史阶段人的异化性的生存等方面阐述了“世界历史的生成”;着重从世界历史发展向共产主义社会推进的必然性、现实性、现实路径和共产主义世界历史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方面阐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共产主义转向”。再次,阐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唯物史观的关系。秉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唯物史观相互为用的观点,着重论述了后者对于前者的方法论意义以及前者对于后者的论证、深化、丰富等作用。最后,论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今中国的意义。从“提供审视当今中国最近百余年历史的世界历史视野”、“提供判明当今中国国际环境的理论武器”和“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领中华民族复兴”等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今中国的意义。

二、农业──国门洞开无所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国门洞开无所惧(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考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学术史综述
        1.2.1 梁启超法律思想的研究综述
        1.2.2 伍廷芳及沈家本法律思想的研究综述
        1.2.3 对孙中山法律思想的研究综述
        1.2.4 对近代国民建设思想的研究综述
    1.3 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主要内容涉及到的概念
        1.3.2 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
    1.4 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第2章 新大陆美国引起清末朝野重视
    2.1 美国跻身于打开中国大门的世界列强之列
        2.1.1 美国积极推动清政府走向世界
        2.1.2 美国在华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2.2 美国扮演独特的大国作用
        2.2.1 美国出面调停日俄战争
        2.2.2 美国率先“退还”部分庚子赔款
        2.2.3 清政府企图借助美国制衡日俄
    2.3 美国政法制度被国人认识的不同路径
        2.3.1 早期启蒙思想家对美国的认识
        2.3.2 清廷派团赴美政治考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形成及保障
    3.1 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起源及特点
        3.1.1 美国发轫于北美的十三州殖民地
        3.1.2 美国国民的宗教信仰与传统源自英国
        3.1.3 美国国民部分法律意识源自地方自治
    3.2 美利坚民族国民理念的源流
        3.2.1 西方公民理念的沿革
        3.2.2 美国启蒙思想家的国民观念
    3.3 美国法制对国民法律意识以有效支撑
        3.3.1 殖民地时期立法即规定国民权利
        3.3.2 系列宪法修正案保障国民权利
第4章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的考察
    4.1 以政府官员身份对美国的考察
        4.1.1 伍廷芳对美国的实地考察
        4.1.2 沈家本对欧美的文本考察
    4.2 清末法律思想家以民间人士身份对美国的考察
        4.2.1 梁启超对美国的实地考察
        4.2.2 孙中山对美国的实地考察
第5章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考察与认识
    5.1 美国国民权利与义务的演进与清末法律思想家的认识
        5.1.1 美国国民权利与义务的演进
        5.1.2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权利与义务意识之初识
    5.2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自由与平等法律意识的考察
        5.2.1 美国国民自由、平等意识的表现
        5.2.2 对美国国民自由与平等法律意识的考察
        5.2.3 美国国民所享权利的不充分及问题
    5.3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守法、诚信意识的考察
        5.3.1 美国国民法律意识中的守法与诚信
        5.3.2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守法意识与行为的观察
        5.3.3 对美国国民守时守信意识的观察
    5.4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自治与独立法律意识的考察
        5.4.1 美国国民自治与独立法律意识的形成
        5.4.2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自治与独立法律意识的观察
        5.4.3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国民缺乏自治能力的感叹
    5.5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爱国意识的考察
        5.5.1 美国重视国民的爱国教育
        5.5.2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爱国意识的考察
        5.5.3 爱国是国民公德意识的重要表象
第6章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育成模式的借鉴
    6.1 美国国民育成模式对清末法律思想家的启迪
        6.1.1 以美国国民精神为新国民之理想
        6.1.2 学校教育对中国近代国民养成的作用
        6.1.3 清末法律思想家通过译书办报宣传培养国民意识
    6.2 清政府在法律上对国民权利的有限确认
        6.2.1 《钦定宪法大纲》中“臣民”的基本权利
        6.2.2 《大清新刑律》对国民人身权利之保护
        6.2.3 《大清民律草案》中对国民权利的规定
    6.3 民主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6.3.1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于民主思想的认识
        6.3.2 国民对民主制度之向往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要旨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综述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古代日本的山东书写与近代日本的山东考察
    第一节 古代日本的山东记载与山东形象
        一、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记载
        二、《水浒传》与日本的山东人群体形象建构
        三、近代来华日本人的山东历史记忆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的山东游历考察
        一、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日本人山东游历考察的缘起
        二、甲午战争前日本人的山东踏查
        三、德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探查
        四、日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游历
        五、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人对山东的持续关注
第二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文化认识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笔下的齐鲁名胜
        一、古典与现实的碰撞: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泰山形象
        二、从“圣地”到“观光地”: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曲阜书写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民众信仰
        一、孔孟思想的空洞化
        二、佛教和道教的融合与衰颓
        三、基督教的传播与扩散
    第三节 近代日本人眼中的齐鲁人情习俗
        一、“齐鲁犹可”:风尚朴素、热情好客
        二、“孔子的叹息”:陈规陋习
    第四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教育观察
        一、地方政府兴办新式学堂
        二、西方势力兴办教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经济认识
    第一节 对山东资源的认识:从“贫瘠说”到“富饶说”
        一、德占青岛之前对山东资源的认识
        二、德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三、日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四、归还青岛后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富源”调查
    第二节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一、官方主导:日占青岛前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二、官民一体:日本占领青岛后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第三节 对山东地域经济兴衰的认识
        一、芝罘的兴衰
        二、运河及小清河沿岸城镇的衰落
        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的兴起
第四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所见山东政治的几个面相
    第一节 日本人眼中的山东官僚与军警
        一、“老好人”:山东传统官僚
        二、亲日与反日:留日官僚
        三、从畏惧到鄙视:山东军队之装备与素养
        四、旅途中的守护者:护兵与警察
        五、士兵“土匪”论
    第二节 对德国在山东殖民举措的认识
        一、“槐树乡”与“东方乐园”:对德占青岛的向往与歌颂
        二、对德国殖民政策之评价
    第三节 对山东民众反日运动的认识
        一、日占青岛前山东民众的对日憎恶
        二、日占期间山东的反日情绪
        三、“济南惨案”引发的反日风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游记作者对日本殖民侵略山东的“知”与“行”
    第一节 “学术调查”与文化侵略
        一、“学术调查”:日本游历者的山东考古与文物掠夺
        二、近代日本对山东的教育渗透
        三、日本宗教界对山东的渗透
    第二节 游记所反映的日本对山东经济侵略的典型个案
        一、“有趣的特殊事业”:制钱贸易
        二、“得享其利”:煤炭掠夺
    第三节 游记作者的国家意识与使命感
        一、情报收集的责任与使命
        二、为日本侵略扩张建言献策
        三、闪烁其词的批判与反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特点与话语逻辑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与特点
        一、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日本的中国观
        二、近代日本人山东调查与山东认识的特点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与日本对华政策
        一、近代日本人建构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
        二、近代日本人的山东认识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
结语
附录1 近年国内翻译出版的日本人赴华游记
附录2 芝罘?威海卫(山东半岛)旅行记
附录3 近代日本山东游记解题
参考文献
    一、近代日本人游记史料
    二、着作
    三、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主持课题
致谢

(3)立意高远筑课魂——基于高中历史新教材的教学立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合理的主题统整是立意的基础
    (一)国门前的觊觎。
    (二)国门内的悲歌。
    (三)国门后的清醒。
二、科学的素养渗透是立意的方向
    (一)革命思潮动地来
        1.
        2. 革命之辛———解读《与妻书》等史料,体会革命党人的家国情怀。
        3. 革命之成———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初步胜利。
    (二)共和之光初绽放
        1. 政体初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第一任大总统。
        2.
        3. 总统初换———学生讨论分析得出解释,孙中山为什么要把总统一职让给袁世凯?
    (三)百年回看论短长
        1.
        2. 功败垂成———“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三、理性的认识升华是立意的目的

(4)《万国公报》的美国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万国公报》的“大美国事”栏目
    第一节 《万国公报》的栏目
        一、《万国公报》概览
        二、《万国公报》的栏目构成
    第二节 “大美国事”栏目变迁及类别
        一、“大美国事”栏目变迁
        二、“大美国事”栏目的报道类别
    第三节 “美国报道”在各国报道中的位置
    小结
第二章 “大美国事”的基本量化分析
    第一节 “美国报道”内容的类别分析
        一、外交类报道
        二、经济类报道
        三、国内政治类报道
        四、灾害类报道
    第二节 “美国报道”信息数量的变化与信息重点的变动
        一、“美国报道”信息数量的变化
        二、“美国报道”信息重点的变动
    小结
第三章 “美国报道”中的政治经济报道
    第一节 选举与总统制内容的报道
        一、《万国公报》与总统选举
        二、中国人对美国政体认识的演变
    第二节 美国政治局势变化
        一、抚与剿:对印第安人的政策变迁
        二、开放或保守: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
    第三节 美国经济问题的报道
        一、美国农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
        二、通商贸易的报道
    第四节 美国矿冶的发展
        一、对美国矿冶发展基本状况的报道
        二、对美国西部矿业开发影响的描述
    小结
第四章 美国报道中的科技生活报道
    第一节 工业化的发展
        一、交通设施的建设
        二、生活设施的进步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状况
        一、科学技术对科学考察的促进
        二、美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小结
第五章 “美国报道”中的国际交往报道
    第一节 对华外交的报道
        一、有关在美华工问题的报道
        二、有关留美学生的报道
    第二节 对英外交的报道内容
        一、美国以独立国家的姿态与英国进行的外交
        二、学习与超越:英美外交间的博弈
    第三节 对俄外交的报道内容
        一、火油贸易
        二、俄土战争
        三、日俄战争
    小结
第六章 “美国报道”与美国形象的塑造
    第一节 对天朝上国的否定
    第二节 新观念的输入:美国形象构造
        一、文明形象的构建
        二、大国形象的构建
        三、对美国的再认识
    小结
第七章 “美国报道”与中美关系演变
    第一节 中美关系对“美国报道”的影响
        一、近代中美两国关系脉络
        二、中美关系与“美国报道”
    第二节 中美关系变化前后“美国报道”的趋势对比
    小结
第八章 “美国报道”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西方价值观念的传输员
        一、时空观与义利观的转变
        二、教育观念的改变
        三、西方医学来袭
    第二节 中国社会风俗变化的促进者
    第三节 近代中国变法维新思想的启蒙人
        一、变法思想的重要来源
        二、对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影响
    第四节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助推剂
        一、中国与博览会
        二、工商业的发展
    小结
结语:《万国公报》之“美国报道”的认识与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5)近代国人海权观念研究(1900-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缘起与现状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思路
    二、研究现状与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理论与国情:海权观念的时代背景
    一、传统观念的突破:朴素海权观念的生成发展
    二、有海洋而无海权:海权已失的实际国情
    三、全新的观念世界:马汉海权理论的东渐
第二章 屏障海疆:海军和海防建设思想
    一、观念与方略:海军建设和发展理论
        (一)“防守海疆的必备之势力”:对于海军重要性的认识
        (二)物质建设:兴复海军之要务
        (三)人才培养:兴复海军之基础
    二、地理与时局:海防战略布局思想
        (一)“攻势防御”:“三道防线说”、“二道防线说”
        (二)多因素考量:沿海要港重点布局
        (三)海防建设的参照标准:“假想敌”思想
第三章 经略海洋:海洋经济与国家强弱
    一、以海兴国:发展海洋实业
        (一)海洋与渔业
        (二)海洋与海运
    二、海洋开发和发展与国家强弱之关系
        (一)经济与国防:海运为国家进化所必需
        (二)财力与海权:海洋贸易为民族繁荣之命脉
第四章 认识与行动:太平洋与中国海权
    一、地缘与政治:太平洋与中国安全
        (一)争锋之地:太平洋的战略形势
        (二)“以太平洋安危为己任”
    二、南海诸岛的主权行使
        (一)南海诸岛主权问题的出现
        (二)南海诸岛的经营管理和主权维护
第五章 近代国人海权观念的“变”与“不变”
    一、从应急性海防到“海权、海军、贸易三位一体”:海权观念的阶段性演变
    二、马汉海权理论传入中国:海权观念前后变易的外部缘由
    三、自卫与和平:不变的价值诉求
        (一)“防卫之道”:民族危机语境下的被动选择
        (二)和平而非扩张:与西方列强的分野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宋季科举社会视角下的姚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篇章安排
第一章 贫士与举业
    第一节 贫士与举业选择
    第二节 举业与生计问题
    第三节 科举与婚姻
第二章 举子姚勉的科场之路
    第一节 漫长的举第过程
        一、艰难的取解
        二、省试与殿试
    第二节 科举信仰或迷信活动
    第三节 赴考的旅费问题
    第四节 及第之恩荣
第三章 作为朝官的姚勉(上):政治表达与公共写作
    第一节 初抒政见的《癸丑廷对》
    第二节 应事直达的《丙辰封事》与《拟上封事》
    第三节 教职之便下的《庚申轮对》
第四章 作为朝官的姚勉(下):日常交际与私人写作
    第一节 官场交际与启劄书信
        一、作为官场交际惯例的启文
        二、生活日用类四六劄子与礼书性多段式提头劄子
        三、言事陈情的书信
    第二节 官场社交与词作创作
        一、寿词
        二、送别词
第五章 里居士人姚勉的乡邦写作与心态呈露
    第一节 官员交往中的身份认同
    第二节 乡邦写作与地方文化建构
        一、公共建筑题文
        二、民间组织的题序
        三、佛庙疏语
        四、祭祀祝文
    第三节 私人请托中的士风引导
        一、私家建筑题文
        二、墓志铭
    第四节 里居乡邦的心态呈露
        一、三入朝堂后的退避心态
        二、边患背景下的家国之思
        三、仕隐调和下的乡园之恋
第六章 作为科举士大夫的姚勉:宋季江湖社会视域下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 江湖游士与科举士大夫的商用宣传诗文
    第二节 科举士大夫的题诗、序跋与江湖风气
    第三节 科举士大夫诗人与江湖诗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姚勉生平及行作系年表
致谢

(7)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1.学术意义
        2.现实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
        2.国外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案例分析法
    (四)核心概念界定
        1.安全
        2.国家安全
        3.国家安全意识
一、高中历史课程在培养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高中历史课程在培养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中的地位
        1.高中历史课程是培养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重要载体
        2.高中历史课程对培养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具有针对性
    (二)高中历史课程在培养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中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学生共同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
        2.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的国家安全防范意识
        3.有利于构建完善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体系
        4.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调查对象
    (二)问卷调查设计
    (三)调查数据分析
    (四)问题与原因分析
        1.教师对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教学培养目标与要求把握不到位
        2.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的教学活动实施情况不太理想
        3.评价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方法单一
三、基于高中历史教学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的教学设计:以人教版必修一《鸦片战争》为例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与学法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教学重难点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四、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的教学建议
    (一)把握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的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2.贴近生活原则
        3.方向性原则
    (二)采用有效的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的教学策略
        1.增强高中历史教师国家安全意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2.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吸引学生兴趣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深度挖掘教材资源
        4.丰富教育评价方式,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大历史视域下高中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2017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导向
        (二)大历史观与教学实践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论着类研究成果
        (二)论文类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大历史与历史解释在学理上的共通
    一、黄仁宇的大历史思想探讨
        (一)萌发的背景及学术渊源
        (二)大历史的内容、方法与视角
        (三)我们应如何对待大历史
    二、大历史对“历史解释”素养落地的补益
        (一)“历史解释”素养的内涵与外延
        (二)历史解释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三)大历史视角下历史解释教学的实现途径
    三、小结
第二章 大历史视域下的具体应用策略研究
    一、“何以如是”:问题意识与质疑精神
        (一)历史解释需要问题意识与质疑精神
        (二)建构问题课堂的策略方法
        (三)教师引导下的“问题课堂”
    二、“大视野与小细节”:以点剖面式的历史教学
        (一)在大视野下关注小细节
        (二)基于史料通过理解走向解释
        (三)走近历史深处的“情境课堂”
    三、“注重联系与比较”:世界视野与发展思维
        (一)多重视角下的联系比较思维
        (二)联系比较思维下的因果解释教学
        (三)师生共建下的“迁移课堂”
    四、“长时段与大环节”:课堂的建构与重构
        (一)重构课堂以进行更客观的历史评判
        (二)基于想象与现实的“审视课堂”
    五、小结
第三章 大历史视域下的教学案例探索
    一、教学设计基本信息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四)教学策略
    二、教学设计流程
        (一)初相遇:鸦片战争初印象
        (二)致其思:战争爆发深分析
        (三)悟其情:彷徨先行者林则徐
        (四)再审视:宽视角长时段看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启蒙与电影的传入
    二、1932年之前中国电影批评的特征
    三、范式和视角
第一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传统回响
    第一节 近现代思潮迭起中的早期电影批评
        一、现代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入
        二、对“人”的关注:个体性与群体性
        三、对制度的探讨:政治与功利色彩
    第二节 “缘情遣兴”在早期影评中的在场
        一、从传统“诗话”到“影戏话”
        二、“考证故实”:光影叙事的冲动
        三、“随性闲谈”:日常生活的在场
    第三节 “民智教化”在早期影评中的延续
        一、惊叹:观影的奇观体验
        二、电影作为现代性的物化表征
        三、“启发民智、教化民众”理念的血脉相续
第二章 早期电影批评对西方文化的镜鉴
    第一节 西学中源:“影戏源流中土”的偏执论证
        一、“影戏源流中土”的文本表述
        二、“西学中源”说的历史衍变
        三、“影戏源流中土”的文化心理机制
    第二节 中体西用:“影戏论”的体用之道
        一、电影的艺术“家数”
        二、“影戏论”的技巧批评实践
        三、“影戏论”的文化底色
    第三节 群己之辩:“新英雄主义”影剧观的在地化历程
        一、“新英雄主义”溯源:从罗曼·罗兰到《银星》
        二、“新英雄主义”之新:革命与领袖
        三、“新英雄主义”的功用:平民、阶级与群己观
第三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民族主义思潮
    第一节 “国片复兴运动”与作为公共事业的电影
        一、“复兴国片”与实业救国
        二、“到民间去”:语焉不详的平民化
        三、步入公共领域的电影与儒商精神
    第二节 抗议“辱华电影”与众声喧哗间的多方话语角力
        一、国族形象:自我表述的冲动
        二、文化渗透:表述中国的冲动
        三、话语共谋:多方角力的公共事件
    第三节 “民族主义电影运动”与“国民性”改造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与《电影月刊》
        二、改造“国民性”的一次尝试
        三、“民族主义电影运动”的当下性省思
第四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社会功利思维
    第一节 电影娱乐思潮:正当娱乐、类型意识与叙事机制
        一、正当娱乐:从清华“丄社事件”说起
        二、类型意识:商业导向与话语征用
        三、叙事机制:滑稽穿插与教化字幕
    第二节 电影教育思潮:直观教育、社会教育与寓教于乐
        一、直观教育:作为教学方式的电影
        二、社会教育:电影的普及传播
        三、寓教于乐:文化统制的话语策略
    第三节 电影检查思潮:必要、权属与主体定位
        一、电影检查之必要:社会教化、行业准入与民族主义情绪
        二、电影检查的权属机制:行政权力、统一电检与派系纷争
        三、电影检查的主体定位:体恤商艰、艺术眼光与意识管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在当今中国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拟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世界性影响
        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世界化
    第二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欧洲古代朴素的世界历史思想
        二、欧洲近代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世界历史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探索世界历史理论的思想历程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酝酿阶段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阶段
        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阶段
第三章 世界历史的生成
    第一节 马克思对世界历史概念及其特征的界定
        一、马克思对世界历史概念的界定
        二、马克思对世界历史概念特征的界定
    第二节 世界历史生成的历史前提
        一、封建社会的地域历史性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世界历史性
    第三节 世界历史的肇始及其生成的时间节点
        一、资本主义时代开启世界历史的进程
        二、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开创世界历史
    第四节 世界历史生成的动力机制及其运行的复杂性
        一、世界历史生成的经济动因
        二、世界历史生成的政治动因
        三、世界历史生成的文化动因
        四、世界历史生成动力机制运行的复杂性
    第五节 世界历史生成的路径机制
        一、资本主义国家和前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博弈
        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博弈
    第六节 世界历史生成的多重维度
        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二、人的地域性存在向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转变的历史过程
    第七节 资本主义世界历史阶段人的异化性的生存状态
        一、人类一直未能摆脱自身异化性的生存状态
        二、资本主义世界历史阶段人的异化性的生存状态
第四章 世界历史发展的共产主义转向
    第一节 世界历史发展向共产主义社会推进的历史必然性
        一、资本主义历史进步性的丧失
        二、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节 世界历史发展向共产主义社会推进的现实性
        一、资本主义世界历史阶段创造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二、资本主义世界历史阶段锻造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主体
        三、资本主义世界历史阶段提供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现实契机
        四、世界无产阶级运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共产主义转向
    第三节 世界历史发展向共产主义社会推进的现实路径
        一、资本主义文明国家同时革命论
        二、前资本主义国家落后发展跨越论
    第四节 共产主义世界历史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步具有一致性
        二、共产主义世界历史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五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第一节 唯物史观对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作用
        一、奠定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哲学基础
        二、促使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实现革命性变革
        三、赋予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特殊品质
    第二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于唯物史观的作用
        一、在批判继承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过程中论证唯物史观
        二、从世界历史高度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三、从世界历史视角揭示社会发展普遍规律与各国特殊道路的关系
第六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今中国的意义
    第一节 提供审视当今中国最近百余年历史的世界历史视野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防止和平演变
    第二节 提供判明当今中国国际环境的理论武器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逆全球化现象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崛起
        三、传统全球化向着新型全球化的方向转变
    第三节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领中国的全球化实践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最新发展
        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领下实现中国和世界的和谐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农业──国门洞开无所惧(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考察研究[D]. 焦婕. 辽宁大学, 2020(07)
  • [2]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D]. 曲晓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2)
  • [3]立意高远筑课魂——基于高中历史新教材的教学立意探究[J]. 朱可.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2020(12)
  • [4]《万国公报》的美国报道研究[D]. 胡亚冰.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0)
  • [5]近代国人海权观念研究(1900-1949)[D]. 覃德强. 三峡大学, 2020(06)
  • [6]宋季科举社会视角下的姚勉研究[D]. 李莉.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研究[D]. 廖清. 西南大学, 2020(01)
  • [8]大历史视域下高中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D]. 黄恒.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D]. 赵轩. 上海大学, 2019(02)
  • [10]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在当今中国的意义[D]. 李相军. 华侨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农业——国家无所畏惧地敞开大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