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凉山彝族家支制度对当地禁毒工作的影响论文

论凉山彝族家支制度对当地禁毒工作的影响论文

论凉山彝族家支制度对当地禁毒工作的影响

罗永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

摘 要 :目前我国禁毒处于国家禁毒为主,民间禁毒为辅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家支禁毒是凉山彝族地区禁毒的一种新形式和新思路,作为民间禁毒的一种,是国家禁毒的有益补充。结合凉山彝族家支制度与当地禁毒工作的密切联系,就如何充分发挥家支制度的积极影响,为当地相关部门更好地打击毒品犯罪问题的目标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凉山彝族;家支制度;禁毒

我国是一个呈多元一体格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每个民族在其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习俗及习惯法等传统礼治制度。各少数民族或多或少被本民族传统文化影响着,在打击“禁吸戒毒”的禁毒工作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禁毒工作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彝族是一个山地民族,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大部分居住在山区,交通相对落后,使得彝族与外界的接触较少,受外来文化影响不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其传统文化对彝族社会生活影响较大,在彝族社会生活中传统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家支制度是古代彝族具有特色的父系血亲世系组织,传承至今,在彝族社会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30年间,凉山彝族地区的毒品问题曾较为严重,一时间彝族成为了毒品的受灾群体,凉山成为了毒品的重灾区。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家支制度开始运用于禁毒工作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凉山彝族地区毒品的受灾程度。因此,笔者认为在凉山彝族地区开展禁毒工作中需继续引入和强化当地彝族家支制度为禁毒工作服务,在正确引导下合理运用家支制度来完善禁毒工作。

那个天天梦想着光复台湾的潘云,那个想娶一个大陆媳妇回台湾的潘云,那个想给埋葬在崇安大山里的父亲上一炷香的潘云,就这样,一声不吭,瞬间消失在茫茫兰江之上。

一 家支制度的特点及社会功能

家支的意思就是指整个家族的人出自一个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共同的男性祖先。[1]家支制度是古代彝族社会所独有的一种社会组织模式,是彝族传统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家支制度之所以能在凉山彝族社会长久留存下来,主要依托于社会义务与权力,家支制度以习俗文化为依托,以信仰和社会道德强化其在彝区的作用。家支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精神等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如互惠、互助、团结、组织、议事、调解、祭祖等功能,巩固并促进了彝族传统社会的持续发展。家支制度在毒品“重灾区”的禁毒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弥补了当地政府和社会组织在禁毒工作中的不足。

(一)家支制度的社会功能

家支制度在当地彝族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支制度作为一种家支内部的习惯法和非正式社会控制手段,规范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制约着人们的社会行为。凉山彝族地区的每一个家支都受着家支制度的规范。为什么凉山彝族愿意用家支制度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呢?因为家支制度具有自己独特的社会功能。

家支制度很好地利用彝族自己的信仰、习惯法和亲情等文化力量去感化戒毒者,而不是把戒毒者视为“瘾君子”或“不可救药者”放弃他。当然这个戒毒毅力的独特之处在于很好地利用了传统文化资本来解决现代社会问题。

人们在社会生活交往过程中的社会关系不仅需要家庭、邻居,而且更加依赖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较为原始的家支制度。彝族个体的生存、成长和安全等都需要家支制度的支持。也就是说家支制度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如彝族社会生活中的婚丧嫁娶、调解纠纷等都需要家支制度的支持,家支制度与彝族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2.社会生活中的调解作用

家支制度在彝族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调解者角色,家支制度之所以在彝族社会中起到调解作用,究其原因在于它是家支的“规矩”。[1]家支内外发生重大事件和民事刑事案件纠纷时,有家支头人按照家支的“规矩”进行调解和处理,就是社会调解作用的具体体现。如家支制度在禁毒工作中,对一些家支内部贩毒、吸毒的违法犯罪人员,家支头人及其他家支成员就会通过“规矩”来对他们进行教育,采取惩戒措施来保障整个家支的利益。

总体上看,低温等离子改性技术具有反应效率高、能量大、适用范围广、绿色环保的特点,虽然也存在着处理过程中形成的基团复杂,寿命短,机理研究困难等问题,但随着分析手段的丰富,和高分子材料工程对该技术应用需求的增强,可以断定低温等离子技术的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凉山彝族地区成为毒品泛滥的重灾区,与彝族家支制度传统观念过重有很大关系。家支中有一人进行毒品犯罪,然后从中获取了高额的利润,买房买车从而过着“人上人”的生活。而这些对于那些缺乏生存技能,在家务农的贫穷彝族来说诱惑是非常大的,再加上家支涉毒人员的鼓动,由此给家支其他成员带来了示范效应。家支涉毒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与家支成员经常联系的,慢慢地就会对家支其他成员形成示范效应,以至于后来就形成了家族化的贩毒集团,这不仅给家支带来了灾难,而且也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家支制度不仅要对家支成员进行社会化的工作,而且还要为整个家支的成员提供社会化的行为模式。凉山彝族传统文化,就是靠一代又一代的不断地积累、继承、总结和创新而发展起来的。彝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靠言传身教以及文字记载等有形和无形的工具。而在彝族地区禁毒工作中可以采纳家支制度传递社会文化的社会功能开展禁毒工作。

4.家支内部有团结互助的传统

从当前社会发展程度来看,家支内部相互帮助和保护的传统在彝族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凉山彝族地区教育相对落后,法律尚不完善,使得家支仍在彝族社会生活、精神、心理上支持着家族成员。在彝族社会中只要有困难,第一个站出来的除了家里的兄弟姐妹就是家支成员,同家支的成员都有团结互助的传统。再者家支成员的某一家遇到什么困难,家支的其他成员就会想办法帮助他渡过难关。

5.议事制度

在凉山彝族地区一般是通过家支头人商量或是召开家支会议来处理家支事务,其中家支头人分为“德古”和“苏依”两种。[2]一般社会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办事公正,且在彝族社会中影响力大的人才能成为“德古”。“苏依”指的是能公正地调解纠纷,能得到族人的认可并较有影响力的人。当然“德古”和“苏依”二者的职位不是世袭的,并且区分度也不大。“盟格”是家支召开会议的一种形式,一般只有在家支遇到有关影响自己家支危机的情形才会召开。因此,像禁毒这种有关家支自身利益的问题就会召开“盟格”,通过召开家支会议的形式来宣传毒品危害,开展禁毒工作,以此来告诫家支的年青一代不要沾染毒品,严禁家支年轻人吸毒、贩毒。

自然答案生成基于原始序列(问题)和匹配事实,预测输出序列。首先介绍序列生成模型的基础,然后介绍本文提出的前后向序列生成模型,最后对训练过程进行描述。

二 家支制度对当地禁毒工作的积极影响

总之,家支禁毒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禁毒工作的发展,缓解了当地社会治安秩序的压力,给当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对于外界来说家支禁毒在很大程度上把吸贩毒人员消化在自己的社区,致使彝族外流人员中的吸贩毒人员大大减少,对周边城乡的发展和减轻城乡压力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虽然家支制度在凉山彝族地区的禁毒工作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但不可否认,家支制度也是一把双刃剑,其在禁毒工作中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一)利用家支内部相互帮助的传统,帮助家支吸毒成员进行戒毒工作

在凉山彝族社会生活中自古以来就有家支内部相互帮助和保护的传统,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支在当今彝族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仍然传承着这一优良传统。[3]

本文在基于RGB颜色空间的叶片图像常规分割方法基础上,用改进的快速截留超绿——超红算法对不同的叶片样本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

1.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

(二)利用家支的议事制度,开展禁毒宣传工作

家支制度作为一种家支内部的管理制度,在当地社会里发挥着处理家支一切事务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每个家支每年都会定期举行家支会议,目前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举行家支会议的宗旨不仅仅是为了本家支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本家支成员不要做违法乱纪之事。毒品在彝区的泛滥导致每个家支都深受其害,严重影响着本家支的稳定和发展。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家支会议就把禁毒当做家支的首要问题来解决。其宣传方式就是由家支头人来讲解毒品的有关知识及其危害,在讲解的过程中会谈到因吸毒、贩毒而造成家破人亡的具体实例。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禁毒宣传效果是非常好的。如普格县小兴场区月五乡与毒品重灾区布拖县、昭觉县是紧紧相连的一个偏远的乡。然而在布拖县和昭觉县受毒品严重影响的情况下,普格县月五乡却没有一人吸毒、贩毒。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月五乡彝族各家支定期举行家支会议,严禁本家支成员参加吸毒、贩毒的违法犯罪活动。

(三)利用家支的约束力,防范家支成员参与吸毒、贩毒等的违法犯罪活动

在凉山彝族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毒品的持续泛滥使彝族参与吸毒、贩毒等的违法犯罪活动日趋严重,其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使族群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如吸毒致死的非正常死亡人数的上升,因吸毒导致为了筹集资金而发生的“两抢一盗”的社会治安问题;因吸毒导致的孤儿问题等等。在此背景下为了遏制毒品的泛滥,挽救族群的危机,各家支头人自发组织家支成员开展了家支禁毒活动。其形式就是通过“家族禁毒盟誓”的大型家支会议,采用古老的民俗方法即彝族家支制度来打击毒品。因为对于彝族来说在“家族禁毒盟誓”仪式上所起的誓言的约束力是巨大的,如果不遵守誓言将会受到严重的惩罚以及在家族内部失去尊严,造成被家支开除、个人名誉扫地和社会孤立,而在传统封闭的家支熟人社会中,这种惩罚的代价是巨大的,效果是显著的。[4]

(四)利用家支戒毒做好强制隔离戒毒的补充和延伸

家支戒毒很好地弥补了强制隔离戒毒的不足,是强制隔离戒毒的补充和延伸。在戒毒工作中强制隔离戒毒制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戒毒流程中的重要一环。从其他地区和部分其他民族的实例来看,在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回归社会后,对于戒毒人员如何进行社区康复、跟踪帮教成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因为这个时候的戒毒者人身已经没有限制,很容易再次走上复吸的道路。如吸毒人员在强制戒毒后回归社会,但是由于得不到后续帮教政策的指导,再加上意志力薄弱,容易再一次走上吸毒的道路,甚至引发其他一系列社会问题。因为在这一环节中公安机关很难去充分发挥帮助、监督等职能,而在凉山彝族地区,这个时候家支戒毒就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而家支戒毒在吸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跟踪帮教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好弥补了强制隔离戒毒的不足。

从中央、省委到地方巡视组在巡视反馈意见中不难发现,个别职业院校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思想上不够重视,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认知不足,敏锐性不够,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有的院校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比较“虚”,想要抓却不知从何抓起,想要落在实处又欠缺工作经验,片面认为宣传部门牵头主抓这项工作就可以了,没有摆到学校全局去谋划,缺少专题研究和专项工作部署。

(五)利用家支禁毒推动当地社会的稳定发展

政府的禁毒目标和家支是一致的,都是在探索一种有效的禁毒方法。而家支禁毒不仅可以减轻地方政府的负担,而且还能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其次家支禁毒将本家支的吸毒人员消化在自己的社区,这样做不仅使本家支的吸贩毒成员得到了控制,同时也很好地控制了外流吸贩毒人员,缓解了其周边城乡社会治安秩序的压力。

凉山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毒品泛滥的重灾区,毒品的泛滥导致彝族社会生活一系列的问题。如在某些地区因为吸毒、贩毒导致家庭破碎、妻离子散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当地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涉毒而引发的刑事犯罪案件和治安案件剧增。因此,从21世纪初始,一些有远见、知识渊博的家支头人 “德古” 或者“苏依”就开始在家支内部组织家支进行禁毒,来挽救族群所面临的危机。

三 家支制度对当地禁毒工作的消极影响

浙江省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践与思考(宋迎新等) ..........................................................................4-32

从21世纪初始,面对毒品泛滥的严峻形势,与当地政府和一些社会组织的禁吸戒毒措施相比,家支制度的这一特性在解决毒品问题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支内部相互帮助的传统在戒毒工作中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关键在于他们没有把戒毒者视为“瘾君子”,而是将其当成是一个正常人来对待。如在社区戒毒中家支成员要帮助吸毒者戒掉毒瘾,在平时的戒毒过程中监督、帮助戒毒者。再者,就是戒毒者需要进行医疗戒毒而资金困难的,本家支成员就会通过募捐帮助戒毒者戒毒。最后一点就是本家支成员不会去歧视吸毒者,而是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其戒毒,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会给予更多的关心。

(一)个别不法分子利用家支网络进行毒品犯罪活动

3.文化代际传承

(二)少数家支包庇涉毒案的本家支成员

家支的团结、互助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具有正负二重性。若家支头人识文重礼懂法,则家族内充满了正能量。反之,若家支头人文化水平低、不懂法不遵法的话,则会出现隐瞒或包庇吸毒以及涉毒案人员的现象。对于本家支涉嫌毒品犯罪的人员,在面对警方盘查时,其家支成员即使知道涉毒人员的藏身地点也不会告诉警方,有的甚至窝藏罪犯。从长远来看,这样就会导致更多的本家支成员加入贩毒的集团,对社会所产生的危害性可想而知。

鉴于枪声定位系统的应用特点,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双簇头机制:主簇头和副簇头相互协作的工作模式,如图2所示。当枪声事件导致主簇头失效时,副簇头能够迅速担负主簇头的任务完成网络数据融合,并将数据融合的结果广播给网络内的所有节点。

散射波干扰的原理:当干扰机接收到SAR发射的脉冲信号后放大并转发至特定散射区域,信号经过特定区域散射后与原始回波信号混合并被SAR接收.整个散射区域都相当于有效干扰源,干扰信号能携带真实目标散射信息,在时域、频域和极化域都很难被识别,从而实现对场景的二维相干干扰.在干扰过程中,干扰信号从多个连续方向进入雷达主瓣,因此很难用传统的旁瓣抑制和空域滤波方法消除干扰[6,14,15].双通道对消散射波干扰是依靠不同慢时间采样时刻由固定干扰机到达各通道的干扰信号之间的相位关系来完成干扰对消,其原理如图1所示.两通道子孔径天线沿航迹排列,a天线发射信号,a、b两天线同时接收信号.

四 合理利用家支制度,完善当地禁毒工作的建议

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独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管理中合理利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管理工作服务,这样不仅使社会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且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家的负担,降低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还取得不错的社会效果。特别是在法律意识不强、教育落后的大凉山彝族地区开展禁毒工作,尤其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民族风俗的社会作用及力量。家支制度在小社区中依靠自身族群认同、文化认同以及道德的力量来进行禁毒活动,因此在凉山彝区开展禁毒工作,家支制度是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之外最有效的辅助手段。[5]

在开展地方禁毒工作中当地彝族传统文化往往会被人们所忽略,没有利用好其在开展禁毒工作中的作用,没有很好地去发掘当地彝族传统文化为禁毒工作服务。因此在毒品重灾区凉山彝区开展禁毒工作利用当地彝族传统文化,借助其自身的民间禁毒力量为禁毒工作服务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鉴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为早日改变当地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猖獗的现象提供参考,以期早日改变当地的社会面貌。

(一)充分发挥家支在禁毒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家支制度是社会转型发展期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根本依靠,在其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凉山彝族地区开展禁毒工作,要充分发挥家支制度在禁毒工作中的作用,为当地的禁毒工作服务。如通过举行家支会议号召家支成员在毒品犯罪问题上相互监督,严格禁止参与吸毒、贩毒等的违法犯罪活动。

(1)播前汰除病薯。把种薯先放在室内堆放五、六天,进行晾种,不断剔除烂薯,使田间环腐病大为减少。此外用50mg/kg硫酸铜浸泡种薯10分钟有较好效果。(2)建立无病留种田,尽可能采用整薯播种。有条件的最好与选育新品种结合起来,利用杂交实生苗,繁育无病种薯。

(二)做好家支中涉毒犯罪分子的思想教育工作

在凉山彝区开展家支教育的现象是很普遍的,它是一种社团共识性的教育,其效果是其他外来个人和社团代替不了的。家支教育一般是通过家支会议的形式对家支中涉嫌毒品犯罪的不法分子进行社会教育、心理疏导,达到不法分子能在受到教育后改邪归正,避免自己及家支成员再走上毒品犯罪的道路,而且这样做还能对潜在的家支毒品犯罪成员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再者家支的凝聚力和教育力是某些地方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所不具备的,其凝聚力和社团综合力是自身主动形成的,是当地开展禁毒工作的潜在动力。

(三)对于家支禁毒工作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

当前我国禁毒处于国家禁毒为主,民间禁毒为辅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就禁毒目标来说,国家禁毒和民间禁毒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家支禁毒活动恰恰是政府所希望和提倡的。我国禁毒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四禁并举”,其中“综合治理”意味着在进行禁毒工作中需要全社会参与,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进行禁毒工作,而凉山彝区民间组织的家支禁毒正好是国家禁毒工作方针中“综合治理”的有效运用,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再者,家支禁毒工作减轻了政府及公安机关工作的压力,避免了政府及公安机关资源的浪费。因此政府应给予家支禁毒工作大力的支持。

对此,笔者建议政府应在以下几方面上给予家支禁毒活动得到支持:一是将吸毒人员(包括已收戒人员)交给家属管理,让家属负责,利用亲情来感化吸食毒品人员,当然一旦有复吸的现象,家族人员必须将其交给相关部门;二是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这样家支禁毒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会大大提高。

五 结语

“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是我国禁毒工作机制,其中“社会广泛参与”是实施禁毒工作的一个重点。目前我国禁毒工作形式严峻,需要调动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禁毒工作当中来,如社会组织、民间团体、企事业单位等,而彝族家支禁毒正是“社会广泛参与”的具体体现。彝族家支制度作为一种民间血缘亲属组织,承载着历史、文化、情感和资源,具有多重功能,既有较强的正面积极意义,也存在部分负面功能。在发展中需要传承和创新,国家在场,政府支持,家支参与,正面引导,扬长避短,一方面推动当地彝族社会内部自我良性发展,以期自我革新:另一方面继续鼓励彝族家支开展各种禁毒活动,使彝族家支在国家禁毒活动中成为一股不可或缺的民间辅助力量。在凉山彝族地区禁毒工作中做好彝族传统文化制度与现行禁毒工作的结合,将是日后彝族地区创新禁毒工作方式的重点。

参考文献 :

[1]何耀华.论凉山彝族的家支制度[J].中国社会科学,1981(02):205-220.

[2]张邦铺.论凉山彝区法院民事调解工作的优化——以聘“德古”为特邀人民陪审员为契入点[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3(04):82-87.

[3]刘正发.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特性初探[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50-54.

[4]庄孔韶,杨洪林,富晓星.小凉山彝族“虎日”民间戒毒行动和人类学的应用实践[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38-47.

[5]刘绍华.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On the Influence of Liangshan Yi Family Support System on Local Drug Control work

LUO Yong-fu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38, China)

Abstract : At present, China's drug control is in the state drug control mainly, supplemented by civil drug control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trend.Family branch drug control is a form and thought of drug control in liangshan yi nationality area.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mily support system of the yi nationality in liangshan and the local drug control work,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the family support system and guide the family support system to serve the local drug control work.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local departments to better fight against drug crimes.

Key words : liangshan yi nationality; Family support system; Drug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G9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128(2019)02-0045-04

DOI :10.13963/j.cnki.hhuxb.2019.02.011

收稿日期 :2018-06-24

作者简介 :罗永富(1989-),男(彝族),四川普格人,硕士生,研究方向:刑事侦查。

[责任编辑 龙倮贵]

标签:;  ;  ;  ;  

论凉山彝族家支制度对当地禁毒工作的影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