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米提取液的抗氧化作用及组织培养法获取槐米药用成分的研究

槐米提取液的抗氧化作用及组织培养法获取槐米药用成分的研究

王丽娟[1]2000年在《槐米提取液的抗氧化作用及组织培养法获取槐米药用成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研究了槐米提取液的抗氧化作用及组织培养法获取槐米药用成分的方法。研究工作共分二部分。第一部分工作主要研究槐米的抗氧化作用。60只雌性小鼠(ICR种)随机分为五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人参组。每天,小鼠除自由进食饮水外,大剂量组的小鼠用槐米水提液(300mg/kg)灌胃,小剂量组的小鼠用槐米水提液(200mg/kg)灌胃,人参组的小鼠用人参水煎液(4g/kg)灌胃,而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均用蒸馏水灌胃,持续20天(小鼠平均体重为25g)。除正常对照组外,所有的小鼠均禁食24小时,24小时之后,均腹腔注射四氧嘧啶(150mg/kg)。三天之后,采集血样,处死小鼠。测定了血红蛋白、肝指数、肝糖原以及血和肝中的SOD和MDA。 结果显示:(1)在氧化模型中,槐米提取液能显著降低血液和肝脏中的SOD活力补偿性的增高,显著降低由于损伤而造成MDA浓度的升高。(2)在氧化模型中,槐米提取液可抑制血红蛋白补偿性的增高,维持肝糖元的正常水平,还可将肝指数维持在正常水平,保护肝细胞膜。 由此可得出结论:槐米提取液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从而延缓衰老。槐米提取液具有保肝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耐力水平。 第二部分研究工作目的是为了扩大槐米黄酮类化合物的来源,首先对比了国槐、洋槐、毛刺槐各部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从而确定了以国槐作为黄酮类化合物的来源,为人工组织培养确定了原材料。接着依据不同部位研究了愈伤组织形成的诱导率,增殖率及黄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从而确定了槐米不同部位组织培养的较佳条件。结果显示:对于花瓣出)的愈伤组织来说,2、4一DO.05mg·L-‘,6一BAO.sing·L-‘或者2、4一DO.05mg·L‘,-6—BA ling·L叫或者2、4—DO.Zing·L-\6—BAling·L叫为组织培养生产黄酮类化合物的较佳激素浓度; 对于花药以)的愈伤组织来说,2*—DO.05mg·L叫,6—BA0.sing·L叫或者2A—DO.sing·L叫,6—BAO.sing·L叫为组织培养生产黄酮类化合物的较佳激素浓度; 对于花柱(ZH)的愈伤组织来说,2k—DO.05mg·L叫,6—BA0.sing·L叫或者2A—DZmg·L叫,6—BAling·L叫为组织培养生产黄酮类化合物的较佳激素浓度。 对于花托叮)的愈伤组织来说SA—DO.05mg·L叫,6—BA0.sing·L‘或者2A—DO.Zing·L叫,6—BAling·L叫为组织培养生产黄酮类化合物的较佳激素浓度。 最后,为了提高培养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真正实现其商业化价值,研究了前体物质(苯丙氨酸、酪氨酸)对槐米组织培养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酪氨酸的效果要好于添加苯丙氨酸的效果。

马正南[2]2014年在《甘草中产芦丁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文中认为甘草属于豆科(Leguminosae)甘草属(Glycyrrihiza Linn.)灌木状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含甘草酸(Glycyrrihizin)、黄酮(flavonoids)、生物碱(alkaloids)等多种成分,其主要活性成分甘草酸和黄酮具有抗病毒、抗炎、保护心肌、保护肝脏等多种作用。甘草酸和甘草黄酮的获得主要是从野生或者种植甘草中提取的,但由于干旱、过度采挖等原因造成甘草资源短缺,积极寻求一种甘草资源来源替代品是当务之急。本研究以乌拉尔甘草为研究对象,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及鉴定,从中筛选出1株产芦丁(黄酮类中的一种活性物质)的内生真菌,为通过微生物途径获得芦丁的研究奠定基础,试验取得以下成果:1.利用组织块培养法从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中分离到19株内生真菌。2.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从甘草样品中分离到的19株内生真菌进行筛选,发现其中1株编号为GC11a的内生真菌液相色谱峰保留时间是5.813min,与标准品芦丁的液相色谱峰保留时间5.794min接近,初步判断菌株GC11a可以产生芦丁,菌丝中芦丁含量为13.14μg/g;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NMR)分析进一步说明分离到的内生真菌能产生芦丁。3.根据菌落颜色为橄榄绿色,菌丝宽度在3~7μm,菌丝细长,分隔,分枝,淡褐色,有横隔,分生孢子梗由菌丝侧壁产生,分生孢子倒棍棒形,卵形,倒梨形,椭圆形或近圆柱状,大部分有喙,有1~6个横隔和0~3个纵隔,大小为22.5~40.8μm×8~13.5μm,分生孢子顶端有发达的气孔等特征的观察结果,将菌株GC11a初步鉴定为交链孢属Alternaria sp.。在此基础上,对其ITS1片段进行扩增,得到长度为517bp的DNA片段,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ITS1序列同源性比对,菌株GC11a的ITS序列和NCBI中收录的Alternaria porri(JF422727) ITS1序列同源性为99%,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将菌株GC11a鉴定为交链孢属Alternaria sp.。

参考文献:

[1]. 槐米提取液的抗氧化作用及组织培养法获取槐米药用成分的研究[D]. 王丽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00

[2]. 甘草中产芦丁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D]. 马正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标签:;  ;  ;  ;  ;  ;  

槐米提取液的抗氧化作用及组织培养法获取槐米药用成分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