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刘巧清,张维凤

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刘巧清,张维凤

刘巧清 张维凤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医院 福建 福州 350800)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30)与观察组(30),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鲁比前列酮药物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复方谷氨酰胺颗粒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治愈率为3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20.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复方谷氨酰胺颗粒应用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具有相对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关键词】 临床疗效;临床特征;鲁比前列酮;复方谷氨酰胺颗粒;肠易激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124-02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临床疾病,大便性状改变、腹胀、排便习惯、腹痛是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同时该疾病是一种生化异常和缺乏胃肠道结构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当前药物治疗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临床治疗手段,本文就主要对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30)与观察组(30),其中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为女性患者,18例患者为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分布在17岁到65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39.794.36)岁,患者的病程分布在1个月到3年之间,其平均病程为(17.352.57)个月;其中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为女性患者,17例患者为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分布在18岁到66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40.97±4.68)岁,患者的病程分布在2个月到4年之间,其平均病程为(18.49±2.79)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鲁比前列酮药物进行治疗,其治疗方法为:1天对患者进行3次鲁比前列酮药物服用,1次服用的鲁比前列酮的药量为0.1g,将对患者连续治疗1周作为患者的一个治疗疗程,对患者进行1~2个疗程的治疗,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不能吃辛辣食物,不能喝酒吸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复方谷氨酰胺颗粒药物进行治疗。其治疗方法为:1天对患者进行3次复方谷氨酰胺颗粒药物服用,1次服用复方谷氨酰胺颗粒的量为1袋,服用的时候将该药物有效溶于30ml的凉开水中或者温开水中,对其进行充分搅拌以便于完全溶解,分别在3餐前半小时将其完全口服,将对患者连续治疗1周作为患者的一个治疗疗程,对患者进行1~2个疗程的治疗,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不能吃辛辣食物,不能喝酒吸烟[1]。

1.3 疗效评定标准

将患者的便秘、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作为疗效指标,将无效、有效、显效、治愈作为疗效评价,其无效表示的含义是:接受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得到任何缓解,甚至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加重;有效表示的含义是:接受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显效表示的含义是:接受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治愈表示的含义是: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完全消除,患者完全康复[2]。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治愈率为3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20.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无效有效显效治愈治愈率总有效率

对照组30 9 8 7 6 20.0% 70.0%

观察组30 2 9 8 11 36.7% 93.3%

P值/////<0.05<0.05

3.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临床疾病,依据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可将其有效分为三类,分别是便秘腹泻交替性、便秘主导型、腹泻主导型,导致该症状加重或者复发的主要因素有寒冷、饮食、精神等。当前药物治疗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临床手段,由于对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发病原因还不能完全了解,因此对该疾病的治疗尚没有一种明确的治疗方法,当前只能做到对患者进行有效止痛和解痉,同时有效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然后有效依据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患者进行分层分级处理治疗[3]。

当前复方谷酰胺颗粒和鲁比前列酮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两种药物。复方谷氨酰胺属于一种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其对患者黏膜内前列腺素E2的合成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从而对患者胃蛋白酶的活性进行有效降低,促进上皮细胞和肉芽再生,同时该药物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鲁比前列酮属于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该物质不溶于乙烷和水,其是一种选择性氯通道激活剂,能够对肠液的分泌量进行有效增加,促进肠能动性,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该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食欲不振、精神紧张、水肿、昏厥、恶心、心悸、哮喘、味觉失常、腹泻等诸多不良反应[4]。本次研究得出,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治愈率为3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20.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将复方谷氨酰胺颗粒应用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具有相对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林军,叶细杰,朱晓梅,林晓燕.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4(6):427-429.

[2]郭君.曲美布汀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Meta分析[J].安徽医药,2014,26(15):516-518.

[3]凌智君.美沙拉嗪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25(9):351-353.

[4]马燕明,王金菊,黄新梅.阿普唑仑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24(17):364-366.

论文作者:刘巧清,张维凤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3

标签:;  ;  ;  ;  ;  ;  ;  ;  

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刘巧清,张维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