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与安全输血的关联性分析论文_郭文成

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心血站 158100

摘要:目的:分析不规则抗体产生的频率及其特异性,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配血不合的患者进一步的分析处理方法及有临床意义抗体的特异性鉴定,保证输血安全。方法:对临床申请用/备血的患者常规进行3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抗体筛选阳性/配血不合的患者加做自身对照试验,根据试验的结果进一步选择抗体特异性鉴定方法。结果:1835例患者标本中检出不规则抗体17例,阳性检出率0.93%;17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标本中单纯自身抗体4例(23.5%);自身抗体+同种抗体2例(11.8%);单纯同种抗体11例(64.7%)。检出的同种抗体中抗-E9例,抗-D2例,抗-M2例,抗-Lea2例,抗-A1、抗-Fyb、抗-Ec各1例。结论:做好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特异性鉴定对安全有效输血非常关键,结合自身对照试验,有助于甄别自身抗体、自身抗体合并同种抗体和单纯同种抗体的情况。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IAEG),或称意外抗体是指ABO血型系统以外所有红细胞血型抗体,包括红细胞同种抗体和自身抗体,是导致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主要原因[1]。输血/妊娠是产生免疫性不规则抗体的主要途径,这些血型抗体严重地威胁着输血安全。我们对2821例输血患者标本进行了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特异性鉴定,检出不规则抗体17例,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全部资料来源于本院住院和门诊申请用/备血的患者1835例,其中男1021例(55.6%),女814例(44.4%),年龄4d~78岁。

1.2试剂与仪器KA-2200型血型血清学离心机(日本KUBOTA);WADiana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及配套试剂;37℃水浴箱;0.9%生理盐水;凝聚胺介质试剂由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筛选细胞、谱细胞、抗-A1、抗-H、Duffy血清、Lewis血清均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1.3方法

1.3.1不规则抗体筛查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在卡上标记Ⅰ、Ⅱ、Ⅲ后,于3孔内分别悬空加入0.8%筛选红细胞50μL,各孔悬空加入患者血浆25μL,37℃孵育15min,120×g,离心9min,离心结束后系统自动判断结果,任何一系或多系细胞出现凝集表示血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

1.3.2血型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对抗体筛查阳性/配血不合的患者加做自身对照试验,自身对照阳性表示存在红细胞自身抗体。以受检血浆与所有谱细胞和自身细胞出现强度一致的凝集判断为非特异性自身抗体[2]。对存在自身抗体的患者血清进行吸收后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吸收后自身对照阴性而不规则抗体筛查为阳性者存在同种抗体;对存在同种抗体的患者用吸收后的血清采用盐水法、聚凝胺介质法和微柱凝胶卡式法,对照标准谱细胞用阴性排除法判断抗体的特异性,同时确认患者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为阴性;从ABO、Rh(D)同型红细胞中筛选并提供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进行交叉配血。

1.3.3ABO亚型检测、Rh血型分型、MNSs血型检测、Lewis血型检测及Duffy血型检测参照试剂说明书进行。

2结果

2.1不规则抗体分类17例阳性检出率0.93%,检出的自身抗体均为非特异性自身抗体:自身抗体4(23.5%);自身抗体+同种抗体2(11.8%);同种抗体11(64.7%)。

2.2同种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及患者临床资料11例存在同种抗体特异性鉴定检出Rh血型系统7例,占63.64%;其中抗-E5例,抗-D2例,抗-Ec1例。其他系统检出4例,占36.36%;其中抗-Lea1例,抗-M1例,抗-Fyb1例,A2亚型反复输血产生抗-A1 1例(表1)。

表1 18例同种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及患者临床资料

2.3输血疗效观察4例自身抗体中冷自身抗体占3例,临床采用配血相合红细胞保温输注,无不良反应;检出单纯温自身抗体2例,其中1例因患者耐受建议不输血,通过免疫球蛋白和激素治疗获得缓解,另1例选用交叉配血凝集结果比自身对照凝集弱且小于2+的洗涤红细胞2U缓慢输注,有效缓解了患者因重度贫血导致的缺氧症状。11例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患者通过盲配法从配血相合的血液中选择特异性抗体对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输注,无不良反应,输血疗效评估有效。

3讨论

17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血液病和肿瘤占69.3%,其他疾病占30.7%,说明慢性贫血患者反复输血是产生不规则抗体的重要危险因素。有报道显示,每输注1U血液制品,产生不规则抗体的概率为1.0%~1.6%,多次输血则红细胞致敏的风险高达15%~20%[3]。近年的研究表明,不规则抗体是引发迟发性免疫反应和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4]。对反复输血的患者应尽可能选择灵敏度高的微柱凝胶抗人球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以尽早发现和确认具有临床意义的抗体,选择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保证输血治疗安全、有效。遇到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时应结合自身对照试验判断是自身抗体还是同种抗体。由于微柱凝胶检测卡内的抗球蛋白为多特异性抗体,敏感度高,对单纯冷自身抗体无法配到完全相合的血液。因此,我们认为对冷自身抗体可采用凝聚胺方法在37℃条件下配血,同时做自身对照,可有效提高配血的效率;对于≥2+的温自身抗体一般不建议输血,以免因输入不相合血液引发更严重的溶血反应,增加肾脏负担。可先行治疗,待抗体减弱时再进行交叉配血[5]。随时间推移,患者体内有临床意义的抗体会减弱以至无法检测出来,因此,一旦检出特异性抗体,应及时记录并告知患者。在以后需要输血时,即使不规则抗体筛选阴性,也应选择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输用,避免引起回忆性免疫反应,而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的不良后果。因此,对曾经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患者应建立档案并将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有条件的地区可信息共享,待患者再次输血时选择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输注;同时对反复输血的患者要求超过24h输血需要重新抽血进行交叉配血。有学者建议连续输血的患者应该3d做1次不规则抗体筛查,以避免输血刺激引起的记忆反应[6]。

参考文献

[1]杨世明,张红丽,张勇萍,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血清学特性检测分析.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8,24(8):834-835.

[2]吴远军,刘彦慧,刘兴玲,等.汉族患者(30800例)及孕妇(4200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分布的调查.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10):922-925.

[3]邹文涛,何子毅,李俊杰,等.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分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29(11):1000-1002.

[4]赵朝晖11547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2):1947-19481.

[5]闫芳,刘亚庆,刘素芳,等.意外抗体的鉴定在疑难配血中的重要作用.北京医学,2011,33(7):587-589.

[6]胡永红,李勇.抗体检测和鉴定//胡永红,李勇,杨贵贞.人类红细胞血型学实用理论与实验技术.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39-157.

论文作者:郭文成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  ;  ;  ;  ;  ;  ;  ;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与安全输血的关联性分析论文_郭文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