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骨髓细胞生物学特征研究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骨髓细胞生物学特征研究

肖娟, 武永吉, 张之南, 吕照江, 陈实平[1]2003年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骨髓CD_(34)~+CD_(59)~+细胞与CD_(34)~+CD_(59)~-细胞生物学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PNH)患者CD34+ CD59+ 细胞的特性及PNH克隆呈优势造血的可能原因 ,以探索PNH发病的内在机制。方法 用免疫磁珠吸附法富集纯化CD34+ 细胞 ,再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出PNH患者的CD34+ CD59+ 细胞、CD34+ CD59- 细胞及正常对照CD34+ 细胞。分别进行体外扩增液体培养 2周 ,并对扩增前、后的细胞进行半固体培养。结果 ①PNH患者CD34+CD59+ 细胞与正常对照CD34+ 细胞形成集落形成单位 (CFU)均在第 7天达到扩增高峰 ,并且扩增后的细胞仍能保持CD59抗原 ,无GPI锚连蛋白的丢失。②正常对照的CD34+ 细胞在生存、增殖、形成CFU及扩增能力上均明显强于PNH患者的CD34+ CD59+ 细胞及CD34+ CD59- 细胞。③PNH患者CD34+ CD59+ 细胞及CD34+ CD59- 细胞体外半固体培养 ,其形成CFU的能力无明显差异。④PNH患者CD34+ CD59+ 细胞及CD34+ CD59- 细胞在SCF +IL 3 +IL 6 +FL +Tpo及SCF +IL 3+IL 6 +FL +Tpo +Epo组合下液体培养 ,其生存、增殖、扩增等能力上均无明显差异。但在SCF +IL 3+IL 6 +FL +Tpo +Epo +GM CSF组合下液体培养 ,CD34+ CD59- 细胞的生存、增殖、扩增能力均明显强于CD34+ CD59+ 细胞。结论 ①正常对照的CD34+ 细胞在生存、增殖、形成CFU及扩增能力上均明显强于PNH患者的CD34

张媛媛[2]2014年在《WT1基因异常表达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PNH)患者WT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WT1基因异常表达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自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新诊断的PNH患者11例(其中经典型8例,AA-PNH患者3例)及正常对照8名。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CD59+BMMNC及CD59-BMMNC、正常对照BMMNC中WT1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体外培养PNH患者骨髓CD59-细胞,采用RNA干扰(RN A interference, RN Ai)技术敲低WT1基因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敲低前后细胞周期、凋亡等生物学特征变化,进一步探讨WT1基因在PN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结果:1.PNH患者CD59-细胞组、CD59+细胞组及正常对照组WT1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6±0.12)、(0.90±0.12)和(0.86±0.05),CD59-细胞组明显高于PNH CD59+细胞组和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而PNH CD59+细胞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H患者WT1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CD59-细胞数量呈显着正相关(r-0.490,P<0.05),而与CD59+细胞数量无明显相关性。2.PNH患者骨髓CD59-细胞转染siRNA靶向基因WT1后,WT1基因被敲低,其mRNA表达水平下降;PNH患者空白对照组和siRNA-scr转染组细胞G0/G1期分别(92.73±3.71)%和(93.06±4.14)%,S期分别(6.99±3.61)%和(6.73±4.08)%;siRNA-WT1转染组细胞Go/G1期为(94.46±3.71)%,S期细胞减低为(5.40±3.55)%,该组Go/G1期和S期比例与空白对照组和siRNA-scr转染组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NA-WT1转染组细胞凋亡率较空白组和siRNA-scr转染组凋亡率明显增加[(35.91±22.36)%VS(26.12±17.10)%VS(27.39±18.99)%](P<0.05)结论:PNH患者CD59-细胞中WT1基因高表达,提示该基因对PNH异常克隆可能起到促进其增殖的作用。siRNA-WT1能有效抑制PNH患者CD59-细胞中WT1基因的表达,WT1基因表达下降后,PNH异常克隆增殖能力减弱,凋亡增加。WT1基因过表达可能参与了PNH异常克隆的增殖过程。

曹燕然[3]2004年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骨髓细胞生物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由体细胞X-染色体连锁,PIG-A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获得性血液学紊乱。最根本的特征是葡萄糖磷脂酰肌醇(GPI)锚定蛋白(GPI-APs)缺失或减少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扩增,临床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血栓形成和造血功能障碍。 虽然发现PIG-A基因突变及其导致的一系列生化和分子机制异常已能较好地解释PNH部分临床表现,但还不足以说明PNH突变干细胞如何取代正常造血而获得在骨髓继而在外周血中的优势。目前,对于PNH细胞克隆主宰造血的机制有几种解释:1.与正常的造血干/祖细胞相比,缺乏GPI-APs的细胞可能存在内源性增殖优势进而使正常表型的细胞逐渐减少,这是解释体细胞PIG-A突变后发展为PNH的最简单的模型。但是,目前体外培养及对PIG-A基因敲除小鼠胚胎和小鼠嵌合体模型的研究结果不支持这种可能性。2.凋亡的减少也被提出为GPI阴性细胞持续存在及占据优势的原因。迄今为止对于突变的PNH细胞能否抵抗凋亡的研究结果尚不一致。3.环境因素施加的直接或间接的选择压力使PIG-A基因突变的细胞系得以扩增,即生存优势。另外,由于PNH与MDS和急性白血病的发生有关,有人假设PNH为白血病的多步发展过程中的一步,也有人假设AML与PNH更象是从某种相似因素影响下的背景各自发展而来的。Bessler认为还存在另一种过程能一过性的增加体细胞突变率(包括PIG-A基因突变)以减轻早期骨髓衰竭带来的选择压力。 PNH的常规治疗手段有: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免疫抑制剂、抗凝治疗、以及红细胞输入等支持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至今仍是治疗PNH的一种主要药物,但对激素无效或依赖的难治性/复发性PNH如何治疗,一直是棘手的难题。免疫抑制治疗对骨髓低增生PNH患者疗效较好,而对典型血红蛋白尿发作的PNH患者疗效欠佳。传统治疗有效的患者也易复发,而且治疗有效后,溶血指标并没有明显改善。造血干细胞移植术(SCT)是可能根治PNH的方法,但PNH是一个慢性的良性疾病,SCT10%~20%的相关死亡使其仅限于那些难治性、耐皮质激素或有激素禁忌症的患者。早在70年代末,苏联学者就报道环磷酰胺(CTX)或6-巯基嘌呤治疗PNH取得一定疗效。我们设计过几种化疗方案,也取得一定疗效,但仍不理想。国外还有使用G-CSF治疗PNH和刺激正常造血的报道。

董喜凤[4]2013年在《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DAG)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疗效及其机制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研究DA(柔红霉素加阿糖胞苷)联合化疗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方案(DAG)治疗难治、复发性PNH的疗效;2.观察PNH患者GPI-AP阳性和阴性的骨髓单个核细胞胞体外生长情况,比较两者对DAG方案体外反应的差异。同时比较G-CSF对GPI-AP阳性和阴性细胞表面G-CSF受体(CD114)表达的影响。为探索PNH细胞克隆对DAG反应异常的机制,进一步分析PNH患者和正常对照及PNH患者体内GPI-AP阳性和阴性细胞表面G-CSF受体(CD114)和黏附分子CD44/CD49d表达差异。3.通过体外研究PNH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在不同条件孵育后CD71+CD59表达水平的变化,分析PNH患者是否适合输注“不洗涤”的红细胞,为PNH患者输血时选择“洗涤”或“不洗涤”红细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第一部分:对10例难治、复发性PNH患者采用DAG方案:柔红霉素40mg第1、2天,20mg第3天,静滴,共3天;阿糖胞苷100mg/d,静滴,共5d-7d。化疗当天同时应用G-CSF300ug/d刺激造血直至患者度过骨髓抑制期,WBC恢复正常。观察患者血象、溶血指标及外周血CD59-中性粒细胞比例、糖皮质激素用量变化,观察并记录相关不良事件。第二部分:(1)无菌分离17例PNH患者BMMNCs,应用免疫磁珠技术将其分为CD59+细胞(GPI-AP阳性细胞)及CD59-细胞(GPI-AP阴性细胞)两部分,用液体IMDM培养基加多种造血刺激因子模拟骨髓微环境来体外培养,根据DAG体内浓度分别给予DAG方案和G-CSF干预48小时,观察这两部分细胞体外生长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细胞死亡、凋亡、细胞周期相关指标,比较两组细胞对DAG方案体外反应的差异。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G-CSF干预48小时后GPI-AP阳性和阴性骨髓细胞表面G-CSF受体(CD114)表达水平的差异。(2)收集14例PNH患者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GPI-AP阴性和阳性骨髓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44/CD49d表达水平的差异,以探索PNH细胞克隆对DAG方案反应异常的机制。(3)收集22例PNH患者和14名正常对照BMMNCs,并将其中14例PNH患者骨髓标本应用免疫磁珠技术分为GPI阴性细胞、阳性细胞两部分,采用Q-PCR技术检测CD114和CD44/CD49d mRNA表达水平。第叁部分:无菌分离17例PNH患者BMMNCs,分别与患者自身血清、自身冻融后血清、与患者血型相同非PNH对照病例血清(同型血清组)及与患者血型相同非PNH对照病例冻融上清(同型冻融血清组)共同孵育1h和3h,同时设置PBS组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CD71+CD59-细胞比例变化。收集10例以上不同条件孵育1h后的各组细胞,应用Q-PCR技术检测CD59mRNA的表达情况。所有的实验数据均应用SPSS软件和sigmaplot软件统计并作图。结果:第一部分:D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PNH的疗效观察。10例PNH患者化疗后均有效:(1)血红蛋白的改善:血红蛋白水平从(58.1±12.12)g/L升至(90.20±21.55)g/L(P<0.001),10例患者中4例患者(不需要输血)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提高,4例患者完全脱离输血,其中1个达到正常血红蛋白水平,1例病人输血间期延长:(2)溶血指标变化:关于IBIL和TBIL,除1例患者始终正常外,其他9例患者均下降:IBIL(36.8±29.2)U/L vs(18.1±12.4)U/L(P<0.05),TBIL(48.8±36.15)U/L vs(27.2±15.8)U/L(P=0.065);6例患者LDH降低(1656.12vs1269.33U/L;P=0.103);10例患者网织红细胞降低(7.13±3.88)%vs(5.59±4.96)%(P=0.35):4例患者游离血红蛋白浓度降低:72.50±61.31vs32.50±22.17(P=0.134);1例患者Ham 's test(+)vs Ham's test(-);(3)10例患者中,8例患者中粒细胞CD59-和CD55-的比例显着降低,化疗前后分别为(68.25±26.05)%和(81.47±26.13)%Vs(59.53±24.60)%和(68.14±26.53)%(P=0.007和P=0.003);(4)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且没有溶血发作,化疗前后分别为(45.84±19.05)mg vs(13.00±6.75)mg(P<0.001);(5)安全性:血小板最低值为(1-60)×109/L,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白细胞和粒细胞的最低值分别为(0.2-4.68)×109/L和(0-1.8)×109/L。骨髓抑制期为10到23天,平均为19.76天。出现的不良事件包括:戊肝1例、无效输注1例、高热无明确感染灶2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肺炎1例、败血症1例、口腔溃疡]例,经过积极有效的抗感染及成分血输注,均得以控制。第二部分:(1)间接免疫磁珠技术能将PNH患者骨髓中GPI-AP阴性细胞分离纯化,其纯度可高达90%以上。PNH患者骨髓GPI-AP阴性和阳性细胞在体外培养中对DAG反应的差别:DAG方案体外干预GPI-AP阴性和阳性细胞48小时后,其死亡率和凋亡率变化:GPI-AP阴性细胞未加DAG干预组(对照组)死亡率和凋亡率分别为19.10±20.93%和7.2±6.76%,DAG方案干预组死亡率为和凋亡率分别为27.29±22.04%和10.55±12.34%;而GPI-AP阳性细胞未加DAG干预组(对照组)死亡率和凋亡率分别为12.83±18.92%和凋亡率为9.66±7.96%,加DAG方案干预组死亡率和凋亡率分别为31.89±26.75%和凋亡率为6.31±1.32%;且与对照组相比,DAG方案干预组GPI-AP阳性死亡率显着增高(P<0.05),而GPI-AP阴性细胞死亡率亦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且GPI-AP阴性和阳性细胞凋亡率无显着增加;DAG方案干预组GPI-AP阴性和阳性细胞死亡率均显着大于凋亡率(P<0.05)。细胞周期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较,DAG方案干预组GPI-AP阴性细胞和阳性细胞的细胞周期G0/G1及S期比例均无显着性差异,DAG方案对两者的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G-CSF受体(CD114)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较,G-CSF方案干预组GPI-AP阴性和阳性细胞的CD114表达均增加,分别为41.76±44.62%vs26.79±41.62%和48.12±41.20%vs12.84±15.32%(P<0.05),前者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而GPI-AP阴性细胞和GPI-AP阳性相比较,GPI-AP阳性CD114表达的增加量更加显着(33.97±36.03%Vs14.88±27.02%)(P<0.05)。(2)CD44/CD49d蛋白的表达:GPI-AP阴性和阳性细胞CD44的表达率分别为93.46±9.52%和97.66±4.21%,GPI-AP阳性细胞CD44表达更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PI-AP阴性和阳性细胞CD49d的表达率分别为38.46±27.37%和43.79±24.77%,后者大于前者,但是尚不具有统计学差异。(3)Q-PCR检测了22例PNH患者(对照组15例)及14例GPI-AP阴性和阳性细胞CD114mRNA的表达情况: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PNH病例组为1.75±1.90,对照组为2.57±2.18,两者无统计学差异;而GPI-AP阴性和阳性细胞分别为1.69±2.34和2.78±2.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mRNA的表达情况:PNH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CD44mRNA分别为1.73±2.20和3.80±3.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14例GPI-AP阴性和阳性细胞的相比较,CD44mRNA分别为0.82±0.75和2.38±2.42(P<0.05);CD49d mRNA的表达情况:正常对照组和PNH病例组相比较,分别为2.83±2.62和2.56±3.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14例GPI-AP阴性和阳性细胞的相比较,CD49d mRNA分别为1.74±2.60和1.94±3.02,两者无统计学差异。第叁部分:17例PNH患者BMMNCs,在不同条件下孵育后,CD71+CD59-细胞比例变化:①1h后:对照组、自身血清、自身冻融血清组、同型血清组及同型冻融血清组分别为75.08±27.27%,72.80±26.97%,68.75±25.71%,68.35±29.19%,60.45±31.37%,与对照组相比较,自身冻融血清组及同型冻融血清组CD71+CD59-细胞比例均显着降低(P<0.05;P<0.01);②3h后:各个组对应的CD71+CD59-细胞比例分别为73.84±27.63%、74.07±29.47%、65.51±29.15%、64.91±33.50%、60.05±27.79%,与对照组相比,自身冻融血清组及同型冻融血清组CD71+CD59-细胞比例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同时收集10例不同条件孵育1h后各组细胞,Q-PCR检测CD59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为对照组、自身血清、自身冻融血清、同型血清组及同型冻融血清组CD59mRNA的表达情况为分别为1.72±2.27、2.88±5.60、2.53±3.45、1.48±1.79和1.44±2.31,各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DA联合化疗加G-CSF方案(DAG)可以减少PNH克隆,使正常造血克隆有机会扩增,从而促进正常造血,同时还能控制溶血发作,减少皮质激素用量,且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是目前较有希望和广泛应用前景的治疗手段。2、DAG对PNH患者骨髓中GPI阴性克隆、阳性克隆的影响相似,而且均以导致两者死亡的方式发挥作用,且对其细胞周期无显着影响。3、在体外,G-CSF能分别刺激骨髓中GPI阴性克隆、阳性克隆的CD114的表达,而且对GPI阳性克隆的刺激作用更明显。此外,与GPI阳性相比,GPI阴性细胞CD114mRNA水平均显着降低。这可能是G-CSF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4、通过PNH患者与正常对照及GPI阴性克隆与GPI阳性克隆相比较,CD44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较低,差别具有显着性。而CD49d的表达在GPI阴性克隆中较低,但无显着性差异。粘附分子CD44的表达降低导致这部分细胞不能充分的利用骨髓微环境的“造血龛”而呈造血相对弱势,这可能是体内外GPI阴性克隆造血功能差的另一机制。5、与血型相同的外周血溶血上清孵育后,PNH患者的CD71+CD59-比例显着降低,但CD59的mRNA水平无显着变化,说明输注“不洗涤”的红细胞可降低PNH患者的PNH克隆的比例,从而减轻溶血,这为PNH患者输注“不洗涤”的红细胞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明峰[5]2002年在《T淋巴细胞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文中提出【研究背景】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一种获得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由于位于X染色体短臂Xp22.1上的PIG-A基因在PNH患者中发生了突变,导致了糖化磷脂酰肌醇(GPI)合成障碍,进而引起GPI锚连蛋白的缺失。其中,补体调节蛋白(如CD55、CD59)的缺失,使PNH患者的血细胞对补体超敏,易被活化补体破坏而发生溶血等临床表现。但是,PNH克隆作为一种有缺陷的良性克隆(PIG-A基因突变,GPI锚连蛋白缺失)如何在PNH患者的造血生成中占据优势,其机理却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认为,PNH患者中除了PIG-A基因突变以外,还存在另外一种致病因素,两种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导致PNH发病。由于PNH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关系密切,很多学者认为PNH发病的另外一种因素可能为异常T淋巴细胞免疫:正常造血克隆被异常T淋巴细胞抑制杀伤,而PNH克隆可以逃脱这种作用,从而获得生长生存优势。PNH患者是否确实存在T淋巴细胞功能的异常?目前这方面的实验研究报道很少,结果也不尽相同;同时,T淋巴细胞是否对PNH克隆及正常克隆作用不同?PNH克隆能否逃脱T淋巴细胞的抑制杀伤作用?目前尚无这方面的实验报道。 临床上对PNH的治疗多以对症为主,包括抑制溶血、输血、促造血、补充造血原料、治疗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治疗PNH溶血发作中的疗效已为临床研究所证实,但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长期大量应用易发生各种较严重并发症;同时,部分PNH患者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效果欠佳,或存在激素依赖性,此种患者成为临床治疗上的难点。自6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肝素可以在体外抑制PNH患者红细胞的溶血,但肝素在体外抑制溶血所用剂量较大,如体内应用易发生出血倾向,难以应用到临床。低分子量肝素作用与肝素相似,但对出凝血的影响较小。耐受剂量的低分子量肝素能否有效抑制PNH患者红细胞的溶血,从而减少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用量? 深入研究上述问题,对加深PNH发病机制的认识,提高这种难治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1.了解PNH患者的T淋巴细胞功能状态〖检测活化T淋巴细胞免疫表型、T淋巴细胞分泌的负性造血调控因子(蛋白、mRNA水平)、T淋巴细胞增殖及抗肿瘤活性〗,明确PNH患者是否存在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 2.研究PNH患者T淋巴细胞对PNH克隆及正常克隆作用的异同及机制,探讨T淋巴细胞是否参与了PNH的发病。 3.研究低分子量肝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体外对PNH患者红细胞溶血的抑制作用,为低分子量肝素抑制溶血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杜涛[6]1998年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临床象及PIG-A基因突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后天获得性溶血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以血管内溶血、严重贫血及血栓等为主要临床特征。PNH发病机制很复杂,涉及到补体调节异常、膜蛋白缺失、基因突变和骨髓微环境改变等种种问题。1993年日本学者首次将导致PNH病人GPI蛋白合成障碍的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短臂Xp22.1位上,命名为PIG-A基因,之后各国研究者纷纷报导本国的PNH患者PIG-A基因突变的情况,以期能在基因变异和蛋白功能等问题上有更多的发现。本文通过对中国232例PNH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寻找中国PNH患者有无PIG-A基因缺陷及特征等研究,与欧美等国家进行对比,寻求异同,以期找出中国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症的内在特征,为更深一步的研究提供线索。 1、本文分析了232例确诊的PNH病例,与英法两组大宗病例总结进行对比。我组患者男性比女性多,起病年龄略轻。临床上贫血首发多见,而诊断前有血红蛋白尿发作者只占15.7%,在全部病例中有26%在病程中从未发作过血红蛋白尿。主要死因为感染与严重贫血及衰竭。而英法病例男性略少于女性,以出血或栓塞首发多见,并发血管栓塞及死于血管栓塞者明显多于我组病例。另外,分析发现在病程中持续性全血细胞减少,无Hb尿发作,合并栓塞均为影响预后的不良因素,而既往有无AA或是否为AA-PNH综合征对预后无大影响。我组患者有10%患者可获长期临床缓解,很少转为恶性肿瘤。通过分析再次证实我们十年前的认识,即从临床过程看PNH可视为一种良性慢性病。 2、鉴于PNH患者以严重贫血多见,血源采集困难,给研究工作带来不便等问题,我们采用了EB病毒转染建立人B淋巴细胞株的方法,试图建立PNH异常B淋巴细胞株,在实验中发现PNH异常细胞不易生长,成株困难;促使我们尝试进行建株方法的改进,即在培养体系中添加一种抗氧化剂,结果显示PNH异常淋巴细胞在新培养体系中宜于生长,建株成功率提高,为下一步研究改进建株方法提供了一些想法。 3、针对中国人PIG-A基因缺陷,我们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PNH患者中性粒细胞提取总RNA,进行RT-PCR,再经HA或SSCP等筛选突变

邵宗鸿, 施均, 陈桂彬, 李克, 刘鸿[7]2000年在《白血病前期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索前瞻性诊断白血病前期 (白前 )的指标和方法。方法 采用同期病例对照研究 ,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和不发作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a PNH)为对照组 ,分析 2 1例白前患者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及其与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 白前与CAA、a PNH相比较 ,可以有以下特点 :①骨髓涂片可见或经微巨核酶标证实有淋巴样微巨核细胞 ;②外周血中出现幼稚粒细胞 ;③骨髓原始粒细胞≥ 0 .0 2 0 ;④骨髓有核红细胞糖原染色阳性 ;⑤髓系细胞分化指数 (DI)≥ 1.8;⑥有典型染色体核型异常 ;⑦姐妹染色单体分染阴性 ;⑧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粒 单核细胞集簇 /集落 >4.0。白前患者满足条件① ,并满足后 7项中任何 2项以上 (A)或满足 8项中任何 4项以上 (B) ;CAA和a PNH患者皆不满足A或B条件。结论 白前在骨髓细胞形态、组织化学染色、分化抗原表达、染色体核型、细胞分裂周期、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及临床治疗反应和预后方面与CAA和a PNH有明显差异 ,这些特点可能会有助于白前的前瞻性诊断。

陶景莲[8]2014年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TIM3+造血干细胞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患者骨髓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液素3(T-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3, TIM3)阳性造血干细胞数量、生物学特性,及其与骨髓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外周血IFN-γ+CD4+T细胞和IFN-γ+CD8+T细胞之间的关系,证实TIM3+干细胞可能是MDS患者骨髓中恶性克隆细胞,且该群细胞与MDSCs扩增,细胞免疫缺陷关系密切。对于TIM3成为鉴别MDS恶性克隆细胞的分子标志物和MDS单克隆抗体治疗的新靶点奠定理论基础。方法:研究对象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初治MDS患者及正常对照。第一部分研究MDS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TIM3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49例初治MDS患者、22例初治AML患者(阳性对照)及24名正常对照骨髓造血干细胞TIM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MDS患者骨髓TIM3+干细胞数量与血细胞减少程度、骨髓原始细胞比例、MDS分型、核型分析、WPSS积分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第二部分研究37例初治MDS患者TIM3+干细胞生物学特性,采用FCM检测MDS患者骨髓TIM3+干细胞、MDS患者骨髓TIM3-干细胞与24名正常对照组TIM3-干细胞表达分化/增殖抗原(CD11b/CD71)、造血因子受体(TpoR、EpoR和G-CSFR)、转录因子(GATA-1和GATA-2)及凋亡分子(Annexin V)的表达情况,分别从分化、增殖和凋亡方面评价MDS患者骨髓TIM3+干细胞的恶性生物学特征。第叁部分研究MDS患者骨髓TIM3+干细胞数量与骨髓MDSC数量之间的关系。采用FCM检测43例MDS患者及15名正常对照骨髓MDSC (Lin-HLA-DR-CD33+)数量,并分析TIM3+干细胞数量与MDSC数量之间的相关性。第四部分研究MDS患者骨髓TIM3+干细胞数量与外周血IFN-γ+CD4+T细胞和IFN-γ+CD8+T细胞之间的关系。体外活化淋巴细胞,FCM检测19例MDS患者和12名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胞内IFN-γ的表达情况,并分析MDS患者TIM3+干细胞与IFN-γ+CD4+T细胞和IFN-γ+CD8+T细胞数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第一部分MDS患者骨髓CD34+CD38-Lin-细胞TIM3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7.81%vs0.63%,P<0.001),与AML组接近(37.81%vs33.15%,P=0.527):MDS患者TIM3+干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MFI)明显高于对照组(51.29vs4.69,P<0.001),与AML组接近(51.29vs68.63,P=0.455).对TIM3+干细胞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TIM3+干细胞与血红蛋白水平(r=-0.378,P=0.009)呈显着负相关;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显着负相关(r=-0.470,P=0.001);血细胞减少受累系数越多,TIM3+干细胞数量越多(F=5.912,P=0.005);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呈显着正相关(r=0.364,P=0.014);在核型分析中,良性核型组(正常、del(5(1)和del(20q)),恶性核型组(复杂核型即大于等于3种核型异常,7号染色体异常)及中间核型组(除以上所述的核型)的TIM3+干细胞比例分别是:良性33.69±24.73%vs恶性61.69±23.53%vs中间40.07±21.96%,叁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F=4.575,P=0.016);随着WPSS评分的逐渐升高,TIM3+干细胞的数量亦逐渐增多(F=4.176,P=0.002)。第二部分MDS患者骨髓TIM3-干细胞与对照组TIM3-干细胞表达分化、增殖、凋亡相关抗原、造血因子受体及转录因子没有显着性差异,因此可将MDS患者TIM3-干细胞看作是相对正常的造血干细胞。再对MDS患者TIM3+干细胞与TIM3-干细胞进行配对比较:TIM3+干细胞低表达CDllb (17.38±12.56%vs26.76±19.33%,P<0.001).TpoR(17.19±21.15%vs.26.91±26.88%, P<0.001).EpoR(31.88±19.51%Vs.41.68±25.99%, P=0.009).G.CSFR(38.99±24.51%vs.47.30±24.15%, P=0.005):过表达CD71(48.03±22.57%vs.30.81±23.87%, P<0.001)、GATA-2(64.04±22.90%vs.47.20±25.48%, P<0.001).第叁部分MDS患者骨髓MDSCs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79±0.56%vs0.34±0.24%,P=0.014):MDS患者骨髓MDSCs的MF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7.90±37.37vs8.25±2.17,P<0.001):MDS患者骨髓MDSCs比例与TIM3+干细胞比例呈显着正相关(r=0.556,P<0.001)。第四部分MDS组和正常对照组平均年龄及性别比例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MDS患者外周血IFN.Y+CD4+T/CD4+T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8.93±6.53%vs23.87±8.83%,T=-5.508,P<0.001),IFN-γ+CD4+T细胞数量与骨髓TIM3+干细胞呈显着负相关(r=-0.579,P=0.009);MDS患者外周血IFN-γ+CD8+T/CD8+T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8.28±13.74%vs32.98±9.14%, t=-3.353, P=0.002), IFN-γ+CD8+T细胞数量与骨髓TIM3+干细胞呈显着负相关(r=-0.590,P=0.008)。结论(1),MDS患者骨髓TIM3+干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与AML患者接近,TIM3+干细胞数量与MDS患者疾病进展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2)MDS患者骨髓TIM3+干细胞具有分化异常、过度增殖和凋亡减低的恶性生物学特征;(3)MDS患者骨髓MDSC数量增多,并且与TIM3+干细胞数量呈正相关,提示TIM3+干细胞与MDSC的扩增相关;(4)MDS患者外周血IFN-γ+CD4+T细胞、IFN-γ+CD8+T细胞数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均与TIM3+干细胞数量呈负相关,提示TIM3+干细胞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关系密切。(5)TIM3+干细胞可能既是恶性克隆细胞的“根源”,又是造成患者细胞免疫缺陷的“罪魁祸首”,二者互相促进,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MDS向AML的转化。

付蓉, 王化泉, 邢莉民, 邵宗鸿[9]2007年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肿瘤科,由3个病区、80余张病床、12间无菌层流病房、5个实验室(骨髓细胞形态学实验室、细胞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近50名医务人员组成的一个以医科大学为教学指导、以总医院血液科为临床依托、以实验室为科研阵地的天津市大型血液病诊疗中心。血液肿瘤科现任学科带头人、行政主任兼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的博士生导师邵宗鸿教授是国内着名的血液病专家,是国内治疗红细胞疾病的"领军"人物。现兼任《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等6家血液学和内科学杂志编委或副主编,兼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常委兼红细胞疾病学组组长、天津医学会血液学会主任委员等职务,为美国血液学会会员和BLOOD海外审稿人。主编或参编10余部血液学专着和全国内科学统编教材,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70余篇,SCI收录文章28篇。擅长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委科技支撑项目等各类科研基金10余项、科技成果奖10项。该科近年来在临床上开展多项与国际接轨的新型治疗方法:如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强化免疫抑制并促造血治疗、难治和(或)复发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和重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发作期的化学治疗、降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复发的长疗程免疫抑制治疗等,并形成一套完整的规范化疗、生物治疗、联合放疗及干细胞移植的治疗体系。近年来,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教委基金等多项科研基金。多次获得省市级、局级科技奖项。以下向读者介绍2005年以来国外有关再生障碍性贫血方面的几篇文章摘要。

邵宗鸿, 法祥光, 郝玉书, 储榆林, 陈桂彬[10]1996年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性粒细胞超氧阴离子及中性内肽酶水平的变化》文中提出为探索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髓系终末细胞功能异常的机制,测定20例MDS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超氧阴离子(O-2)及中性内肽酶(NEP)水平,并与同时测定的37例正常人、14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8例CAA,2例AAA)及18例良性增生性贫血作比较。发现:MDS患者中性粒细胞O-2及NE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且与PNH、AA、良性增生性贫血间有显着差别;MDS患者的型别与其O-2和NEP水平密切相关。结果提示,MDS髓系终末细胞分化不良,有质的缺陷,这可能是其趋化、吞噬及消化功能异常的原因且可作为诊断MDS的辅助指标。

参考文献:

[1].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骨髓CD_(34)~+CD_(59)~+细胞与CD_(34)~+CD_(59)~-细胞生物学性能的研究[J]. 肖娟, 武永吉, 张之南, 吕照江, 陈实平.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3

[2]. WT1基因异常表达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 张媛媛. 天津医科大学. 2014

[3].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骨髓细胞生物学特征研究[D]. 曹燕然.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4

[4]. 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DAG)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疗效及其机制的探索[D]. 董喜凤. 天津医科大学. 2013

[5]. T淋巴细胞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 赵明峰.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2

[6].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临床象及PIG-A基因突变的研究[D]. 杜涛.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98

[7]. 白血病前期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的研究[J]. 邵宗鸿, 施均, 陈桂彬, 李克, 刘鸿.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0

[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TIM3+造血干细胞的研究[D]. 陶景莲. 天津医科大学. 2014

[9].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进展[J]. 付蓉, 王化泉, 邢莉民, 邵宗鸿.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7

[1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性粒细胞超氧阴离子及中性内肽酶水平的变化[J]. 邵宗鸿, 法祥光, 郝玉书, 储榆林, 陈桂彬.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6

标签:;  ;  ;  ;  ;  ;  ;  ;  ;  ;  ;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骨髓细胞生物学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