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多耐药发生的危险因素与临床控制方法论文_周楠

铜绿假单胞菌多耐药发生的危险因素与临床控制方法论文_周楠

周楠

(南京市玄武区锁金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0042)

【关键词】 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204-01

多药耐药(MDR)系指致病菌对一种抗生素出现耐药性的同时,对其他多种结构不同、作用靶位不同的抗生素也有耐药性。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使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成为一种严重的院内感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一项旨在确定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曾对一所大学附属医院内的所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与其它患者作过比较。通过研究表明对于所有医院患者:年龄,疾病严重程度,久病卧床情况,转移病房,鼻饲,插导尿管,以及在发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前七日内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是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患者:曾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或手术是引起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除了插导尿管,鼻饲也是引起MDR-PA的重要因素。事实上,由于鼻饲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以及粘液膜改变和抗生素的选择作用,它们往往预示着MDR-PA感染的发生。

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处理与控制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一些严重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比如肺炎或败血症,往往由于一些常用的抗假单胞菌药物(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氟喹诺酮)的效力受到限制,而变得难以处理,有较高的死亡率。铜绿假单胞菌显示了很强的获得耐药的能力,它可以通过自身变异或者外源性抵抗基因转入整合,进而通过酶降解,降低膜通透性,主动排出,以及靶位改变等方法,来实现对药物的抵抗。总之,耐药率越来越高,并且往往因处理方法不同而不同,因此考虑到发生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是临床用药所必需的。多耐药发生比较频繁,并且对所有抗假单胞菌药物发生耐药的临床分离菌株的报道也越来越多。

尿路感染往往推荐使用单一药物治疗,联合用药往往用于一些比较严重的感染,比如败血症,肺炎,尽管在一些病例上联合用药的优势还存在争论。抗生素的使用特别是氟喹诺酮类存在引起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基于抗生素转换的干预以及对某些药物的限制使用,有利于控制耐药性的传播。类似的措施,谨慎的使用抗生素并遵守感染控制原则是保护现有抗假单胞菌药物有效性所必需的。

参考文献

[1] Defez C; Fabbro Peray P. Risk factors for multidrug-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 nosocomialinfection. :The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05,V57:209-216.

[2] Rossolini GM; Mantengoli E.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severe infections caused by multi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 2005,v.11 Suppl 4: 17-32.

论文作者:周楠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4年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6

标签:;  ;  ;  ;  ;  ;  ;  ;  

铜绿假单胞菌多耐药发生的危险因素与临床控制方法论文_周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