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普法教育PDCA模式的适用-以校本法律竞赛为例论文

技校普法教育PDCA模式的适用-以校本法律竞赛为例论文

技校普法教育PDCA模式的适用
——以校本法律竞赛为例

钟慧莹,李志华,姚玉梅,林海娣,李俊珍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广东 广州)

摘 要: 在技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对于提升技校生懂法、守法的法治意识、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校本法律知识竞赛为例,运用PDCA模式(计划、实践、检查、调整),通过分析赛前、赛中、赛后各个环节相关人力、财力、物力措施的适用探讨技校普法教育面临的问题与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 PDCA模式;技校;普法教育;法律知识竞赛

近年来,技校普法教育的效果日见成效,技校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的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是,如何通过有趣、公正、公开的活动形式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法治意识,形成别具特色的技工学校普法教育模式还有待予以完善。2018年笔者与本校老师共同组织了首届校园法律知识竞赛,收到了一定的普法教育效果。整个竞赛的流程主要遵循PDCA模式。本论文将在竞赛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建议,以期对技校普法教育的模式做探索性研究。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机关党的建设 为全面深化水利改革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访水利部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刘学钊 ……… (24.49)

一 探讨PDCA模式的适用

(一)概念

PDCA模型是一种流程安排。它包括四个紧密联系的环节,包括Plan(做好计划) 、 do(初步实施)、check(调整思路)和act(及时跟进)。以本论文探讨的校本法律知识竞赛为例,它主要包括制订竞赛流程、竞赛环节实施、调整不适当赛事环节与及时更正竞赛流程4个方面。

(二)遵循的原则

校园普法活动中应遵循的原则决定了校园的普法教育方向,相关人员有义务结合学校实际予以制订并遵守。以下是笔者参考《天津市北辰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制订的借助PDCA模式的校本法律知识竞赛应遵循的原则,与大家共同探讨[1]

图形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真实世界的最有效方式。很多教师在图形学习活动中喜欢利用客观真实的事物带领学生识别图形,也有一些教师喜欢让学生们提前接触更多复杂图形,希望通过更多图形的识别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但是这些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并不一定符合科学的教育理论,很容易使幼儿进入学习误区,影响到图形学习活动的效果。本文主要围绕幼儿的学习途径展开深入探究,为图形学习活动提供有效引导与参考,确保幼儿教育开发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1.以服务学生为核心目标。以满足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他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等法治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使国家法律为学生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2.主要信息的调查结果与分析。这次调查可能未必能全面展示整个比赛流程的实效。但是管中觑豹,可见一斑。本次问卷调查结果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河北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河北省只有立足现实、抓住机遇,才能构建起有效的人才支撑体系,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3)小结:无论是参赛选手还是其他同学,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普法教育对其成长有重要意义。总体上来说,同学们对整个竞赛的流程和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大家也期待下一次比赛能继续。这些信息对于组织的教师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选择湖北省科技查新事实型数据库内2010-2014年的数据资源,统计分析湖北省生物医药的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以及重点企业。由此分析得出的未来创新产业与湖北省实际的创新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对比验证,以此分析创新产业发展规律,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特征和科技企业培育工程精准施策进行精准研究,以下是实证分析的结果。

(三)调查问卷反映的比赛问题

为了充分了解学生在本次竞赛备赛状况与真实感受,指导下一次法律竞赛顺利进行,2018年7月,笔者通过问卷星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填写法律竞赛调查问卷。一共有104名同学参与了问卷调查活动。

1.调查对象情况。本次调查活动一共有104名同学参与,包括17-18级的中技与高技各个专业的学生。

2.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引导学生在法律知识竞赛等法治实践中自觉学习、运用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提升法治素养。

(2)初赛。首先,要完善初赛题库。题型包括选择、判断和案例分析。题目数量要充足;其次要保证工作人员数量充足,固定比赛场地与初赛时间;最后,要保证初赛后严格按计划时间批改试卷、公示。保证初赛与复赛各个流程无缝对接[4]

(2)赛程安排建议。复赛的时间达到4个小时稍微长。学生反映时间太长,心力与智力均跟不上;淘汰赛与对决赛的单选与案例题与对决赛的押宝题每题作答时间太短;押宝题应该根据题目难度匹配足够的题目给选手选择;第一次比赛就发生了选手只有高分段被其他队伍答完了,只有低分段押宝题可以选择的情况[3]

精神建设,是科技队伍建设的灵魂,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文化保障。“两弹一星精神”凝聚的“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的文化实质也在于此。在新时代,应继续重视文化和精神建设,加强教育,使各级管理者和科技工作者具有高度的时代使命感和民族振兴的责任感,为实现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砥砺前行、不懈奋斗。

3.结合专业特色坚持创新发展,注重实效。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推动法律知识竞赛等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理念、机制、载体和方式方法创新,不断提高它的专业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戒形式主义。

二 完善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结合笔者的带领学生参与部省属法律比赛的经验,提出一些完善建议:

(一)完善现有普法教育评价机制

(1)赛前。一定要落实从宣传到赛果各个通知环节都一一到位。错误通知、延迟通知甚至没有通知的异常情况应该杜绝发生;赛前组织老师开会是必备环节。务求让每个老师们清晰自己的职责所在,在活动中各司其职,为比赛各个环节顺利进行打下扎实基础。

1.普法手段。调查问卷表明,学生对首次竞赛还是比较满意的。教师应不断积累活动经验,反思比赛的流程,引导学生特别是比赛暂时失利的学生不断提升学法热情,积极参赛,争取在下次竞赛举办时能够提升其实效。而流程的完善是比赛得到实效的重要因素。

幸福感,人们生活在当下,在心里不自觉地生出一些非常愉悦的感觉。它主要由人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人与自然的和谐感以及个人心理的愉悦感这三方面构成。对于企业来说,幸福感包涵每个员工对于企业的责任意识,也包涵企业与员工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意识,同时还包涵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共融意识。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管理的文化核心是使员工了解企业。所以,现代企业管理就必将和“幸福感”这个话题紧密相连。

(1)需要完善的方面。①复习时间:在比赛前,大多数参赛选手赛前的复习时间不够多,没有专门安排时间进行复习,基本是利用赛前零星时间突击一下。②复习不够细致,学生只是使用上课的课本把里面的原理和相关案例大致学习一遍,对于比较复杂的案例没有结合法律基本原理进行深入的学习。③方法也有待改进。学生以自学课本为主,没有与任课老师进行充分沟通,做题的能力水平与表达能力的提升成效不大[2]

2.普法效果检测。为保证普法效果调查的科学性,教师可以与心理专业老师一起在赛后指导学生参与设计与填写问卷调查,并组织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撰写总结最终形成相关报告,提升他们的思维力和写作力。最后,教师应与心理专业老师对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进行深入分析,评测相关普法效果[5]

(4)复赛后总结。组织参与比赛组织的师生开会,及时总结经验,为今后普法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3)复赛。① 复赛的人员安排:复赛评委应包括法律老师和大众评委老师,可以考虑增加法律实践工作者作为专家评委。评分起码要安排2个人手。老师为主,学生做辅助工作;② 首次比赛复赛的环节题目分为PK和对决两部分。PK 题目应难度相当;对决题的案例难度应相当;押宝题应设置多些,同分数同难度,让选手有选择余地;③ 决赛时间控制3个小时以内。回答问题的限制时间等要进行合理规划;押宝题应根据题目难度匹配足够的题目给选手选择。

(二)普法前瞻性效果

1.掌握更多法律常识。根据竞赛反馈的信息,参赛学生的学习水平还有待大大提升。笔者认为,对于中技生,教师应侧重引导他们比较熟悉宪法与刑法。宪法主要侧重通过案例分析公民拥有的基本权利问题。刑法则是通过案例警醒未成年人避免走向犯罪的道路;对于高技生教师则应鼓励他们侧重掌握宪法与民法。其中,宪法主要侧重学会分析公民如何解决基本权利冲突,并强化内心的政治认同与政治确信。民法则是通过案例分析如何最大利益实现当事人财产、人身权益问题。为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建议题库增加中国甚至外国法制史的内容。

除了内容要完善,形式也应做创新。①案例的设计尽量生动有趣实用,复赛可以考虑播放视频来展示案例;②题型可以尝试创新;③增加复赛押宝题难度,增加比赛的刺激性与可观赏性价值。

2.守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达到守法要求。教师引导中技侧重权利保护与预防犯罪的内容;对于高技,教师则侧重引导其政治认同与遵纪守法,对其守法的要求更高。

3.用法。任何诉诸法庭或仲裁庭的争议都有其两面性。学生,甚至是职业法律工作者,也经常会忽略从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对学生来说,在建立了对于一方当事人有利的论证后,能够再去建立有利于另一方的论证,这种训练的机会将十分难得。

(三)普法教育的保障

1.心理机制保障。竞赛要顺利进行,选手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笔者在征询学校相关专业心理教师意见后得出以下几个建议:①召开赛前动员会,帮助参赛选手建立正确和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比赛目标;②组织专职心理教师帮助选手做相关心理放松训练,如肌肉放松、呼吸调整、语言暗示训练,使学生对情绪状态进行调整;③知识储备训练,包括科学学习方法指导。

2.经费保障。必要的经费是法律比赛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学校出资是目前主要的途径,但费用有限,无法完全保证教师与获奖学生的需求。建议今后可以寻求社会捐助等方式来筹集更多资金,确保普法活动的顺利开展。

[1][28][4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66、279、278页。

3.人才保障。①选手要选对,选手的搭配应该是综合性的。最重要的是,指导教师要引导选手在比赛全过程中有团队合作精神;②评审人员要选对。法学专业人士(法学教师、法律界人士)出题、活动策划与担任专业评委的工作。其他教师,比如语文老师担任普法宣传与公众评委工作。选出的评委应该具有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三 结语

法律比赛是校园普法教育的一个形式,它对于培养在校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为他们适应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技工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平台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普法活动。技工教育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有机融入法治教育内容,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推进学校依法治理,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

参考文献

[1] 黎宜春,杨媚,潘枫.公安院校法律专业第二课堂的调查与分析——基于广西警察学院法律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J].高教论坛 ,2017(5):49-52.

[2] 张坡.关于高职院校普法教育途径的思考[J].新西部 ,2015(10):145-146.

[3] 徐宇芬.在普法教育中应用多模态普法语篇[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12(3):54-55.

[4] 促进普法教育—公益广告中态度意义的多模态构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7.

[5] 传播法治理念:法律人微博的多模态普法话语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

本文引用格式: 钟慧莹,李志华,姚玉梅,等.技校普法教育PDCA模式的适用——以校本法律竞赛为例[J].教育现代化 ,2019,6(47):228-229+231.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47.107

标签:;  ;  ;  ;  ;  

技校普法教育PDCA模式的适用-以校本法律竞赛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