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论文_付文

盆腔炎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论文_付文

哈尔滨市香坊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摘 要】目的:探讨盆腔炎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提高盆腔炎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98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综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与评价。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复发率。结果:试验组盆腔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62%)和复发率(4.2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34%和23.40%(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盆腔炎患者的康复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临床上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盆腔炎;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作为临床一项常见的妇科疾病,盆腔炎指的是女性的生殖道上出现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输卵管炎、盆腔腹膜炎以及子宫内膜炎等。盆腔炎一般多发于已婚女性,通常由外界的病原体和阴道内部的病菌感染而造成的。以患者的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为依据,可将盆腔炎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盆腔炎大多发生在有月经的妇女性活跃期,很少发生盆腔炎的患者是未婚者或初潮前、绝经后。炎症可累及几个部位,也可同时局限于一个部位,最常见的是输卵管卵巢及炎输卵管炎。由于盆腔炎具有病程长、容易发作、常规抗生素治疗不佳等特点,并且该病容易引起不孕不育,严重影响到夫妻的性生活,会给患者事业与家庭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本院对盆腔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98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段为21-45岁,平均(29.8±4.7)岁;病程为1-10年,平均(3.9±2.5)年;观察组中,患 者 年龄段为22-47岁,平均(30.4±5.1)岁;病程为2-11年,平均(4.2±2.8)年。入选标准:有性生活有月经活跃的女性,患者症状,患者普遍有下腹隐痛、肌肉紧张等症状,部分患者有压痛及反跳痛,伴有心率加快、发热等。患者阴道有大量脓性分泌物,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有高热、头痛、寒战、食欲不振等症状。阴部出现黄色白带且异味较重,出现小腹胀痛、压痛、腰部酸痛等症状。

1.2诊断标准

急性盆腔炎有急性感染病史,下腹隐痛、肌肉紧张、有压痛及反跳痛,伴有心率快、发热、阴道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病情严重时可有高热、头痛、寒战、食欲不振、大量的黄色白带有味、小腹胀痛、压痛、腰部酸痛等;有腹膜炎时出现恶心、腹胀、呕吐、腹泻等;有脓胀形成时,可有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包块位于前方可有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等,包块位于后方可致腹泻。慢性盆腔炎的症状则表现在有时低热、易感疲劳、部分患者由于病程长而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失眠、精神不振、周身不适等,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月经前后加剧,由于慢性炎症而导致盆腔淤血、月经过多、卵巢功能损害时会出现月经失调。

1.3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叮嘱其严格按医嘱服药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组则接受综合优质护理,首先对其进行健康宣教,为了持久保持患者的健康,避免疾病的复发,需要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护理人员需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述盆腔炎的发病原因,向患者普及预防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及时复诊的必要性。然后在饮食护理方面指导患者均衡饮食,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且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例如黑芝麻、核桃以及动物肾脏等,同时叮嘱患者严禁食用辛辣、寒凉、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并注意定时定量进食,形成健康的饮食规律。对于伴发贫的血患者,则需叮嘱患者多吃菠菜等铁元素较高的食物;对于便秘患者,需增强含粗纤维食物的摄取,在提高肠胃蠕动能力的基础上,促进消化。在心理护理方面,患者在知晓病情之后,通常会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当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取得患者信任的同时,对患者实施合理的疏导工作,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还要指导患者加强个人卫生,倘若存在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需及时接受治疗。在经期,可采用相应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会阴部,充分确保会阴部的洁净;叮嘱患者避免频繁房事,每日勤换内裤,并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以促进自身体质的增强。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各项检查结果正常,B超显示盆腔内无包块或积液,子宫与附件正常,且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有效:患者各项检查结果良好,B超显示盆腔内的包块或积液显著减少,临床症状及体征也得到明显的改善。无效:患者的检查结果显示病变无任何改变,且临床症状及体征未得到任何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文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构成比采用x2进行检验,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9%,显高于对照组的83.7%,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较好,治疗期间发热、腰痛等症状较少,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盆腔炎作为女性一种常见的生殖器炎症,主要由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外界病原体,以及需氧菌、厌氧菌等阴道内菌群共同引起。在对于盆腔炎的治疗方面,不但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用药,同时也需要患者的配合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来支持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防止复发。盆腔炎多发于有月经、处于性活跃期的已婚妇女,而初潮前、无性生活以及绝经的妇女发生盆腔炎的概率则比较低。对于盆腔炎的治疗,一般是以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为主,良好的护理干预可以极大改善患者的状况。许多患者不了解盆腔炎的发病原因及相关的治疗要点,对于自身的一些不良卫生习惯视而不见,往往导致病情反复,迁延不愈,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提高患者对于此类疾病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关于盆腔炎的护理干预,许多学者都进行过相关研究,有学者认为,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效果较一般的护理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于盆腔炎的认知程度,更好的支持和配合治疗,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孟丽萍.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J].四川中医,2015,33(05):183-184.

[2] 丁丰华,刘桂荣,陈萍.120例盆腔炎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0):191-192.

[3] 张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2013,17(14):184.

论文作者:付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  ;  ;  ;  ;  ;  ;  ;  

盆腔炎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论文_付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