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制定课时计划是有效进行体育教学的必备工作,其所呈现的内容是直接指向某项内容“如何教”、“教成什么样”,是体育教学设计的具体化。考虑到一节体育课容量有限,在教学中比较可行的方案是从单元的设计着手,合理搭配教学、练习、游戏、比赛等,并且在具体的课时计划中进行安排体育基本知识、运动技能和发展体能的练习方法。
本文以“怎么学会”为核心的课时计划设计作为研究内容,通过课时计划设计、实施过程中运用知识条件化、结构化、情景化为课时计划设计依据,并尝试提出基于“怎么学会”为核心的体育课时计划设计的操作建议。
一、为何“教了,却不会”: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困惑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困惑:教师教了,但学生还是不会。那这样一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可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教学计划的设计和实施占比较重要的比重。
一般认为,什么样的课时计划,就会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教师在进行课时计划时不仅仅要关注自己怎么教,还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怎么学、怎么练、怎样学会。然而在现实的课堂上,教师关注大致可归为三类:
一种是关注“怎么教”:教师在课堂中会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地丰富“教”的内涵,但不一定会带来好的学习效果,就是名副其实的“教”之课时计划。
二是倾向于关注“教或练什么”,这里的“练”课时计划是指教师只关注内容即练什么,不太关注练习内容的趣味性、组合化、结构化。教师课前竭尽所能在网络上、书本上寻找与该课相关的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课中利用各种练习方法,将一堂体育课变成了训练课。
三是倾向于关注学生“怎么学会”:将教—学练—学会(运用)置于“一条线”上思考,以“怎么学会”作为课时计划设计思考的出发点和体育课程学习目标达成的终点,明确期望学生“学会什么”,进而设计应该怎么教、怎么学、怎么运用,学生在学习中有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从一堂课三段式教学设计来分析的话,其准备部分为“准备兼体能,呼应主教材”,基本部分为“任务代替讲解,游戏、比赛中学练”,结束部分为“放松内容化,教育、趣味性佳”。特别在课时计划设计时在不同的部分都要突出“三有”原则,即教技术一定要“有方”、练体能一定要“有趣”、运用环节一定要“有景”,改变传统课时计划中“三单一”模式,即单一动作、单一情境在单一环境中学练的计划设计,要突破“三会一懂”,即会动作更懂原理、会技术更会比赛的体育素养的养成。
二、课时计划的革命:基于“怎么学会”为核心的体育课时计划
“知识条件化、知识结构化、知识情境化”是新一轮高中课改所提出的思路,那如何通过“三化”来设计基于“怎么学会”为核心的体育课时计划呢?要改变传统课时计划中以“技术”为单一的维度的设计模式,走出体育教学长期处在“教教材、教技术”的困境,以球类课的教学设计为例,其最终目标是会比赛。所有的技术学练都应朝着“比赛环境特征+技术运用特征”来设计,技术的来源与功能(知识条件化)、技术与技术间的区别与关联并形成技术组块(知识结构化)、技术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知识情境化)应该成为设计的主要思路,使其具体化、可操作化。
1.知识条件化,用教材教的思想设计课时计划
所学的知识条件化,即让教材有趣,教教材有趣,挖掘教材深度,依据课时教学目标,采用拓展、延伸,优化、整合、重组等方法,将教材内容进行条件化、趣味化处理,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有趣、有用、有意义。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一知识“从何而来”,让教材内容变得有温度、有情感。
长沙市岳麓区体育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中一节《站立式起跑》课例中,教师在课时计划设计中“用教材教”去教这个简单的“难教材”,呈现了较好的效果。
其一为合理设计整个场地,利用场地各种直线、曲线“变”为起跑线,两人或三人一组体验、探究各种起跑练习。
其二通过看、听、触各种方式的起跑如:站着、蹲着、背身等各种起跑的体验。就像考古发掘一样,把教材内容埋在课堂中,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一步步去发现、探索最终走进教材,学会学习。
其三课堂进行到这一步,就需要更深度地挖掘教材,将技能的提升在游戏、比赛中进一步在环境中学练,如:采用两人一组散点进行起跑练习,一人快速启动一人持一弹力球。通过观察球的下落迅速启动抓球。通过这样一种学练形式更进一步突出快速启动,也更好地解决了教材的重难点。将教材内容变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变多样的方法练习及运用,有效保证学、练更进一步有效推动知识条件化(有趣)。用教材教,把教材内容埋在课堂中,用“激趣”的方式让学生一步步去发现、探索,由“走近教材”到“走进教材”,让学生学会学习。
2.知识结构化,突破运动能力的关键环节
好的课时计划设计,不在于教师教多少,关键在于学生有没有学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学的知识结构化,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迁移,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意义”,由单一的动作向组合化、结构化动作转变。
长沙市体育课堂评优活动中一节篮球《运球、传球组合动作》教学中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在基本部分的学练环节中,学生在不同的游戏练习环节中“发现”运球、传球组合技术的技术难点去一一攻克,其一教师采用了“一运一抢”、“两运两抢”、“传球”等游戏和练习形式,既避免了单一动作练习太多也考虑了组合动作在环境中学练;其二组合动作练习中采用原地中运球、传球到移动运球、传球让动作技术和实战进一步相结合;最后通过“二打一”运球、传球游戏进一步结合技术组块在环境中学练。由易到难地将技术学习和运用结合,潜移默化地渗透了篮球运动的本质,就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一步步探索、发现、思考最后获得“真知”。既保证了技术练习在环境中的学练,也进一步将技术转化为能力,无限地接近篮球运动项目的本质。
篮球运动中每一个技术动作都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存在,而且与其他技术动作连接就更有存在的意义,因此不能只盯着单个技术更要向组合练习或者组合技术要教学综合效应。
3.知识情景化,基于环境中学练的课时计划设计
所学的知识情境化,即介入真实情境,让学生知道、体会教材中学的知识“到哪里去”,能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有用”。课时计划设计中需要突破传统教学中“唯技术、唯动作”的做法,转而强调“动作既是目的也是手段”的理念,学会动作的同时,更强调通过动作来提升技术的运用、体能发展水平以及达成各种情感目标。
湖南省体育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中一节《攀登与爬越:攀登绳架》课时设计中,教师就是发现学生生活中有诸多的爬、攀、越等真实的情景但受限于现实安全考虑,这样的运动项目只能在学生脑袋里想想或者在学校课外攀爬乐园玩玩,但显然是不过瘾。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选择采用的场景和游戏都非常生活化,这样的运用“情境”会更加吸引学生。
本节课通过用“教材教”教方法精巧的设计,利用“学本领、练本领、用本领、展本领”四个环节,从地面上手脚依次爬行,到离开地面50厘米高的斜梯、网框上进行手脚依次爬行,最后过渡到1.8米高的绳架上进行手脚依次向上攀爬,阶梯而上,助力攀登,由易到难地拾阶而上。学生通过了解攀登知识、体验不同场景、不同高度的手脚依次爬行的方法,让学生在保护和帮助的情况下知道手抓牢、脚踏稳、三点固定,学会依附攀登绳架的动作并会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兴趣和技能提升的“力”,学生不仅体验了不同的攀爬情境,也进一步掌握三点固定式的动作要领,发展了平衡、协调、攀登能力,增强上、下肢力量。更为接下来单元教学的第二课绳架上横向移动、一步一格上爬下移攀登绳架、一步多格上爬下移攀登绳架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教材设计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激发兴趣,让趣味根植于学练的真实的情境之中,使学生能够主动、愉快地学习,获得发展。
最后课程设计在学生循序渐进练习本领后,进行了以综合活动“户外达人”的集体游戏。通过游戏,利用场地内所有的器材和资源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共同合作的过程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尽管“教了,却不会”是一果多因的问题:既有学生方的原因,如学生自身不想学和学不会;也有教师方的缘故,如课时设计不专业或课堂教学不力等。但这里,只讨论教师一方,而且只讨论教师的课时计划设计专业化问题。我们尝试把上述教案关注的差异称为“立场”的差异。
倾向于“怎么教”的课时计划设计,可谓“教师立场”——教师只关注自己的呈现与示范方式,不太关注学生是否学会。
倾向于“教什么”或“学什么“的课时计划设计,可谓“内容立场”——教师只关注自己找到了什么资源,只关注通过多种途径寻找“教科书中没有的资源”,而不太关注目标,也不太关注内容是否适当、学生是否有兴趣、与目标达成有何关系等。
倾向于“怎么学会”的课时计划设计,可谓“学生立场”——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围绕或聚焦学生“何以学会”,从“期望学会什么”出发,设计“何以学会”的完整学习历程课时计划,将教—学练—学会(运用)置于“一条线”上思考,将“知识条件化、知识结构化、知识情境化”融入到课时计划的设计的思考,以教学品质提升为保障,落实“以学定教”、“先练后教”、“以生为本”,探索设计、实施单个技术在组合技术、游戏或比赛环境中学练和运用,全面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课堂革命[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12,3-4。
[2]于素梅 上课的门道[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3,225-22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郭华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
周志运,男,汉族,湖南长沙,研究生,中学一级,工作单位:长沙市雅礼实验中学。
周韬,男,汉族,湖南长沙,本科,工作单位:长沙市雅礼实验中学。
陈滔,男,汉族,湖南长沙,本科,小学高级,工作单位:长沙市望月湖第二小学。
论文作者:周志运 周韬 陈滔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
标签:课时论文; 计划论文; 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动作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