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的防渗技术要点探讨论文_陆宏铭

建筑结构的防渗技术要点探讨论文_陆宏铭

摘要:渗漏是房屋建筑中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也是是工民建筑工程中的主要质量通病之一,本文针对房屋建筑常见的漏点展开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房屋渗漏;防渗技术;防范措施

引 言:近年来,虽然防水施工技术不断改进日益成熟,但是仍然有许多建筑企业,在房屋渗漏的预防上措施不当,相关渗漏的事件屡见不鲜。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进而也就成了居民与物业矛盾的导火线,破坏了安定团结的局面。

一、常见漏点及处理措施

1、常见漏点

(1)、外墙渗漏的原因及建筑外墙面的渗漏集中表现为两方面:一为外墙面大面积的渗漏,这种渗漏主要表现在建筑物两边的山墙。二为建筑外墙面薄弱环节的局部渗漏。常见渗漏部位:框架梁下与砌体交接处的开裂、渗漏。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未能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砌体一次砌筑到顶,因重力作用,砂浆挤压下沉,砌体产生一定变形,结合部位出现水平裂缝;外墙找平层空鼓、开裂、渗漏。找平层抹灰施工不规范,造成局部找平层空鼓、开裂、引起渗水;脚手眼渗漏。外墙抹灰时,脚手眼堵抹不严或堵抹的方法不正确,造成脚手眼部位抹灰层空鼓、裂缝;阳台根部渗漏。现浇砼阳台板与墙体连接部位由于温度变形影响,造成该处抹灰层出现裂纹,雨水渗入;门窗四周填实不严导致渗水等。

(2)、屋面是房屋的最上部结构,起承重、防水和保温隔热的作用,如果施工不当,就会造成渗漏。渗漏一般表现为落水口处漏水、檐沟漏水和天沟漏水等。

(3)、地下室常见的通病有:缝的变形产生的渗漏、混凝土渗透产生渗漏、连接缝产生的渗漏等

2、处理措施

(1)、针对这些因素我们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抓好墙体砌筑质量。砌体质量是外墙防水的先决条件,砌体的水平缝、竖缝中的砂浆必须饱满密实,从根本上杜绝渗水通道;堵塞墙体一切渗水通道,外墙装饰施工前,由专职质检员检查墙体上的空头缝、孔洞,填充墙上口的缝隙、门窗周边的缝隙和脚手架的穿楞洞等,并记录其位置和数量,安排有经验的技工按要求逐一堵塞。待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外装饰施工;确保外墙抹灰质量;确保外墙面砖的施工质量;门窗防渗漏措施:门窗框安装后四周进行塞缝处理,采用干硬性1:2聚合物防水砂浆分层填实,然后在外侧涂抹聚合物水泥砂浆两道,确保塞缝不空鼓,塞缝必须专人逐一检查,如发现不密实或空鼓,则须重做或用压力灌浆处理;外窗台应比内窗台低不少于20mm,并做出向外排水坡度,上窗眉必须做成鹰嘴形,坡度I>20%,在不便做鹰嘴的雨蓬挑板下做20mm的滴水线,并把板底的普通乳胶漆改为具有防水性能的外墙涂料代替。

(2)、屋面防水处理应因地制宜(根据工程所处位置,环境和温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防漏防水材料,必须按防水材料的相应规范施工;为防止温度下降出现冷缝,应延续而无间断的浇筑钢筋混凝土,并在浇筑时不断振捣增强密实度;找平层是屋面防水的基础,在满足必要的强度、刚度和结构整体性的同时,还应具备合理的坡度,并设置合理的分隔缝和分隔间距;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做好保养护理工作,严禁搁置重物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为了防止缝的变形,应选取符合规格的止水带,安装前检查墙体无缺陷,安装后注意密封,灌注混凝土时需确保止水带不被挤压;在侵蚀性环境下,水泥标号选取不当就会产生渗漏,混凝土的抗渗漏等级应在P8以上,主体厚度250mm以上,宜采用机械搅拌且需增长搅拌时间;在墙面及地面硬化时,必须保证混凝土表面干燥,同时垫铺一层与混凝土一样的水泥砂浆;在浇筑地板时,应在墙体设连接缝,连接缝高度在地面300mm以上;浇筑完成后必须有14天以上的养护时间。

二、房屋渗漏原因综合分析

1、在外墙立面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整体施工意识不强,只侧重于墙面设计,忽略了防渗环节,没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象资料进行针对性设计。没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去选择防渗材料和施工工艺。

2、防水材料方面。只有优质的原材料才能保证防漏的效果,而在实际的防水材料采购和验收过程中,参与人员受经济的诱惑,才有的防水材料的质量大打折扣,严重影响防水效果。现代工业民用建筑大多都是框架结构,墙体均由砌块砌筑,防水性较差,二者相容,其后果不得而知。

3、施工方面的原因。施工质量参差不齐最容易产生渗漏现象。施工时未按设计方案及相关技术标准施工,随意性较大,使结构层产生微小裂缝,如屋面结构的混凝土未精心养护等;在做防水处理时,卷材之间的搭接、收头等不符合要求而造成渗漏;墙柱与砌体墙拉结筋不牢或未设拉结筋以及抹灰时未按设计配比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渗漏。另外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和使用中的人为随意施工也是造成的渗漏因素。

三、防止房屋渗漏的综合治理办法

1、领导、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协调施工。

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在防渗漏方面应要求技术人员亲临现场监督施工,及时地发现并处理出现的问题。应向施工人员作全面的技术交底,让施工人员知道技术要领即应注意的环节。严禁干砖上墙,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保证砂浆饱满度,水平缝要填满砂浆,用勾抹子仔细补喂灰浆的方法来保证外侧竖缝质量。上下灰缝应在抹灰前仔细检查一次,遇到未勾或沉裂的应补勾填实,沉裂缝宽度不小于10mm,另外,技术人员还应不定时抽查工人的操作,对不按要求施工的人员应严肃处理,确保不是人为故意而出现的质量问题。

2、防漏材料的采购必须安排敬业、有专业知识的人。购进材料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确保施工质量。

3、提高人员的素质。

认识创造一切的主宰者,由于思想、责任、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防漏施工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人为质量弊病。比如故意投机取巧,不按工艺步骤操作,自身技术和能力有限,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两个因素归根结底是工人的个人素质不高造成的,为了提高工人的素质,应加强培训工作。培训的内容应注重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两方面。另外,应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次激发工人的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

4、加强施工设计管理,监理监督。

首先,建议尽快制定建筑物外墙防水技术规范,以便设计和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中应用。其次,在外墙设计中应坚持遵循现有建筑防水技术规范的原则,此规范要求不论是地下工程还是屋面工程,均应强调在满足结构承载力强度要求外,还要满足限制建筑物各种变形或产生裂缝的要求。再次,监理工程师及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等应严格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若设计中存在未提出或不当之处,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应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修改或增补意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屋渗漏是建筑中最普遍的质量通病,同时又是防治难度很大的顽症。这种顽症难度虽大,但并非不可避免,只要在设计时足够重视,在施工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和工艺步骤操作,每一个细节都要检查到位,就可以使渗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加强工人培训,积极寻求新技术和新材料也是防止渗漏现象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宏艳.浅谈建筑施工中的防渗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15(02).

[2]马奎维.建筑物防渗措施及补漏技术[J].价科技与生活值工程.2016(06).

[3]黄春玲.探讨建筑工程外墙防渗技术[J].科技与生活.2015(08).

论文作者:陆宏铭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  ;  ;  ;  ;  ;  ;  ;  

建筑结构的防渗技术要点探讨论文_陆宏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