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学习的特点与教学要求_语文综合性学习论文

语文综合学习的特点与教学要求_语文综合性学习论文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其教学要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综合性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语文课程标准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出“语言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语文课程“阶段目标”中首次设置“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它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一起构成语文课程“阶段目标”的五大方面。其设置的目的在于“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本文主要探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以及它们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教学要求。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

和传统语文课程不同,新语文课程不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即整合化、生活化、自主化、交往化。

1.整合化。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方法和手段的多维整合。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需要指出的是,重视语文实践是新语文课程理念的重要内涵,它是对传统语文学习只重视教科书学习的否定与超越。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在语文实践中多渠道发展语文能力,在语文实践中体验生活和发展个性。可以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体现出语文学习的整合化特点。另外,这一特点也是完整的人的存在与发展对语文教育提出的内在要求。人的存在是一个整体性存在,人的发展是一个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并不能单纯表现为知识传递与能力建构,即不是追求片面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而是追求包括知性、感性和社会性在内的“全人”发展目标。新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目标,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个性品质的整体生成。毫无疑问,语文综合性学习是顺利达成这一目标的极为有效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2.生活化。“语文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适应这种“大语文教育”的需要而产生的。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学校教育要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相互联系起来,教育主要形式要由被动的“静听”转变为主动的“活动”,让学生“从做中学”。联系生活是语文教育的应然状态,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语文教学联系生活的一种方式。利用这种方式,架起语文知识同学生经验之间的桥梁,沟通语文学习同个性成长的内在关联。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求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中,自主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展开讨论,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解决问题。海德格尔说,“语言乃存在的家园”,语言、思维和存在三位一体。这既表明语文同生活的息息相关,也显示了语文学习、个性发展同生活实践的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基于特定的情境运用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以致用,获得关于知识与技能的生动细腻的感受体验,学习中遇到的疑难与阻力能够刺激学生改善自己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反省认知与精神成长。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够沟通学生物质世界、经验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的有意义语文学习。

3.自主化。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被置入预设的框架和情境之中,语文学习因为教师和教材的限制而带有鲜明的他主性、被动性特征。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同,它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出谋划策,但是不能取代学生的设计与思考。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自己发现课题并自主搜集、选择信息、主动探究,以达成问题的顺利解决。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能够丰富学生的体验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学生在掌握信息收集方法、调查方法、归纳方法与思考方法的同时,逐渐形成创造性地探究事务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态度,逐步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深层积淀。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中,知识和事物由于学生的运用和观照而被赋予新的意义,即所谓在知识和事物上面凝聚了的学生的客观化了的情感和精神。因此综合性学习有利于促使学生深化对自我、对人生和对社会的深层思考,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综合性学习的自主化还表现在学习时间的自由支配与学习场所的自主安排上。

4.交往化。在这里提交往化而不提合作化,是因为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交往活动,教育首先表现为交往,有交往才有对话与合作;雅斯贝尔斯认为,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与敞亮,而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单纯的书本符号学习不仅使语文学习显得枯燥无趣,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应试教育片面关注升学率的做法又导致学生学习的畸形竞争和人际交往的隔膜与对立,相互沟通与理解成为许多学生精神生活中的空白点,并且因此引发出严重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全员参与,学会合作,意在密切学生的交往活动,使得学习能够突破自我封闭的窄小圈子,并与他人、社区真正融为一体。在融合过程中,学生之间达成对世界、对人生的双向理解,获得了生命的意义体验并形成自己的个性。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够克服传统语文学习因片面强调竞争而导致的学生人际关系的紧张与对立状态,促动学生在合作活动中实现思维共享,养成一种批判性思维能力;观点的一致和情感的认同能够促成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和心灵契合,从而实现和睦相处,养成一种亲和性交往能力。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要求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它对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与综合性学习的特点相对应,教学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整合化特点要求教师走出被动地从事教科书教学的误区,不再做教科书的被动执行者和教学参考书的机械搬运工,转而成为课程资源的积极整合者和教学内容、方法的主动塑造者。教师要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教师必须学会创造课程,而不仅仅是实施课程。这主要表现在教师用好教材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的言语实践活动,以及多方面搜集与“选文”相关的学习材料等。

2.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生活化特点要求教师走出只重视书本符号学习、割裂语文学习同本土生活的联系的误区,不再做经典文章的单一阐释者和习题答案的惟一宣判者,转而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潜心关注者和学生个性成长的热心引路人。教师要由关注学生学问性知识学习转变为关注学生的体验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学习,教师要关注个性阐释,而不仅仅是经典阐释。因此教师要善于搭建语文教学通向学生生活实践的阶梯,善于捕捉本土生活中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引发学生的多元体验和多维对话,寻求问题解决的多种途径和方法等。

3.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自主化特点要求教师走出只重视“提问”和“精讲”的误区,不再做全知全能的伟大圣人和学生灵魂的简单注射者,转而成为学生学习中的高级学习伙伴和学生精神的首席对话者。教师要由“教会”转变为“会教”,由“灌输”走向“对话”,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为此教师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对学生如何选题、查找资料和解决办法等提供指导,但其目的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一个预定的结局。活动中学生搜集并处理信息,发现并解决问题,涉及到语文知识的重组、整合和创造,都是学生自己的主观所为,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形成价值判断,提升生命意识。

4.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交往化特点要求教师走出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传授轻精神相遇的误区,不再做课堂上学生的优秀传道家和知识权威的法定代言人,转而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亲爱的导师和知识建构中的亲切的“产婆”。教师要由关注知识转变为关注人本身,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生存,而不仅仅是学会认知。教师要视培养学生亲和性交往能力为自身职责,多渠道创造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机会。学生接受语文教育不只是为了获得语文知识与技能,赢得发展机遇和生存能力,更是为了实现对现实世界和生存意义的理解。这种理解便是以亲和性交往能力为依托的,它是学生渊博学识与健全人格的不可或缺的根基,是学生人文精神和道德关怀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标签:;  ;  

语文综合学习的特点与教学要求_语文综合性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